地被可燃物论文-侯金成

地被可燃物论文-侯金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被可燃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被可燃物,载荷量,林分因子

地被可燃物论文文献综述

侯金成[1](2019)在《抚顺县主要林型及地被可燃物载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地被可燃物是引起森林火灾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预测预报林火发生规律、林火行为和森林火险,以抚顺县8种主要林型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内不同类型地被可燃物载量做相关分析,并研究载荷量与林分密度、林龄、坡位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地被可燃物载量随林分密度和林龄增加而增大;地被可燃物载量与坡位关系密切,一般下坡载量最大,上坡载量最小。(本文来源于《辽宁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贾斌英,刘薇[2](2016)在《辽阳地区森林地被可燃物载荷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辽阳地区主要林型有落叶松人工纯林、黑松人工纯林、油松人工纯林、天然栎树林、杂木林、刺槐人工纯林、杨树人工纯林和果园人工纯林,共8种。通过对辽阳地区主要林型、森林地被可燃物载荷量及其与含水率、林分因子、立地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综合可燃物载荷量和含水率情况,针叶林比阔叶林易燃性强,其中以油松人工纯林最易燃。在油松林、落叶松林和杨树林3种林型调查中发现,地被可燃物的载荷量随着林分密度和林龄的增加而增大;在针叶树林地中,地被可燃物载荷量的分布与坡向关系比较密切,出现南坡的载荷量较大,而北坡较小的现象;地被可燃物载荷量与坡位关系十分明显,一般为下坡载荷量高于中坡和上坡位,上坡的载荷量最小。(本文来源于《辽宁林业科技》期刊2016年04期)

彭徐剑,胡海清[3](2014)在《降解剂对森林地被可燃物热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微生物学和森林防火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选用深绿木霉和比来青霉配制成的112532降解剂的50倍液、100倍液、400倍液进行室外喷洒,并以同剂量的无机盐溶液、水及441菌剂为对照,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叁种主要林型(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白桦林、落叶松林)的森林可燃物降解剂的喷洒,对其热值变化动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未喷洒区相比,100倍液的112532菌剂能使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地被可燃物热值损失速率提高8.38倍,能使落叶松林地被可燃物热值损失速率提高2.44倍;400倍液的112532菌剂能使白桦林热值损失速率提高3.03倍。(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彭徐剑,胡海清[4](2014)在《降解剂对森林地被可燃物木质素质量分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微生物学和森林防火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选用深绿木霉和比来青霉配制成的112532降解剂的50倍液、100倍液、400倍液分别进行室外喷洒,并以同剂量的无机盐溶液、水及441菌剂为对照,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叁种主要林型(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白桦林、落叶松林)的森林可燃物降解剂的喷洒,对其木质素的分解动态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未喷洒区相比,100倍液的112532菌剂,在降解的30 d内,能使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木质素降解速率提高7.08倍,使白桦林木质素降解速率提高9.9倍,使落叶松林木质素降解速率提高7倍,降解效果显着,说明112532降解剂可有效提高森林地被可燃物降解率。(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彭徐剑,姚树人[5](2013)在《森林地被可燃物微生物分解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地被可燃物的积累、分解与消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土壤微生物活性是影响地被可燃物分解的重要因素。地被可燃物的分解可分成4个阶段,即前期阶段、中前期阶段、中后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在整个过程中,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初期增加或旺盛,后期减少或衰弱。(本文来源于《森林防火》期刊2013年03期)

魏丽萍,邹林红,韩艳英[6](2012)在《色季拉山地被可燃物含水率与火险等级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样地的调查和取样,分析了色季拉山的高山松林、冷杉林和云杉林3种不同林型的林下各类可燃物的含水率,利用地被可燃物含水率和载量随不同林型的变化来预测森林火险等级,并对色季拉山的森林火险等级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高山松林属于五级火险等级,冷杉林和云杉林属于一级火险等级,并结合色季拉山的主要火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6期)

彭徐剑[7](2012)在《森林地被可燃物的生物降解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是林火行为的主体,是林火管理的基本依据。森林地被可燃物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在我国大兴安岭林区载量十分丰富,其引发的火灾不计其数,由于地处寒温带,森林地被可燃物的分解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如何使该地区的地被可燃物加快分解,而又使环境不受污染,是现代林业面临的难题。本文应用微生物学和森林防火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可燃物降解菌的分离、纯化、优良菌株筛选、降解菌剂配制、室内外降解试验等系列研究,建立了适合于大兴安岭林区微生物防火的技术和方法,为我国森林防火在防控技术领域提供了新的方法,丰富了森林防火研究的理论和技术,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本文大兴安岭地区叁种主要可燃物类型(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白桦林、落叶松林)地被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样品,室内富集、分离、纯化及培养得到19株作为初筛的试验菌株,并通过滤纸降解试验初步筛选出12株对滤纸有良好降解作用的菌株。随后进行以降解落叶松松针为基质的复筛实验,同时通过酶活性的测定,筛选出叁株具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真菌,分别为菌株JZM112、菌株THI2331和菌株HZI3FX532,并对叁株菌进行了鉴定,结果为JZM112为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 THI2331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HZI3FX532为比来青霉Penicillin bilaiae。最后将叁株菌接种于PDA试管斜面培养基,冷藏于4℃冰箱,待用。选用菌株JZM112、菌株THI2331、菌株HZI3FX532和菌株HZI1FX441(几乎没有降解效果的对照菌株)四株真菌作为菌剂制备的真菌。分别接种于麸曲培养基上,待长出孢子后,将麸曲固体基质经冷冻真空干燥处理,然后利用振动筛将孢子粉和麸皮等固体基质分开,得到孢子粉。待需进行喷洒试验时,将孢子粉配制成孢子悬浮液,加入定量的药品后制成菌剂,可以用于的地被可燃物降解试验。为确定野外喷洒实验,本实验设计了特定的室内实验。主要考察各菌剂在恒温、恒湿的状态下对地被可燃物的降解效果。喷洒剂按9种不同剂型(无机盐溶液、水、112菌剂、331菌剂、532菌剂、112532菌剂、331532菌剂、441菌剂、3混合菌剂),叁种剂量(50倍液、100倍液、400倍液)喷洒。并通过对相同剂量不同菌剂对可燃类型地被物影响比较分析得出,112532菌剂均优于其它菌剂,112532菌剂对叁种可燃物类型地被物的降解效果都为最好,可作为野外喷洒试验的菌剂。野外喷洒试验在开放的地区进行,样地设置于大兴安岭塔河林区。选用112532菌剂的50倍液、100倍液、400倍液进行室外喷洒,并以同剂量的无机盐溶液、水及441菌剂为对照,结果显示,与未喷洒区相比,100倍液的112532菌剂,在降解的30d内,能使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木素降解速率提高7.08倍;使白桦林综纤维素降解速率提提高10.46倍;使落叶松林热值损失速率提高提高2.44倍。降解效果显着。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效降解微生物可有效提高森林地被可燃物降解率,通过此方法对开设防火林带,降低森林火险,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2-03-01)

云丽丽,栾庆书,高国平,金若忠[8](2009)在《沈阳棋盘山地区地被可燃物及其燃烧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沈阳棋盘山地区5种主要林型及其地被可燃物载量、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物燃烧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林型可燃物载量差距较大,变化范围是3.98~18.67t/hm2。樟子松林和油松林可燃物含水率最低,小于10%,刺槐人工林地被可燃物含水率最高,为34.04%。该地区易燃林为油松林,较易燃林为樟子松林和杂木林,不易燃林为落叶松林和刺槐林。(本文来源于《辽宁林业科技》期刊2009年06期)

薛家翠,望胜玲,戴薛,张建飞[9](2009)在《森林地被可燃物含水率及林火高发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森林地被可燃物含水率进行森林火险等级预测预报。研究了林地与非林地(草裸地)相同地被可燃物含水率、林地与非林地不同地被可燃物含水率相关性、规律性和林火高发期及林火起源。其结果:用森林地被可燃物含水率预报火险等级预警效果明显;同样地被可燃物在林地比裸地含水率高;不同地被可燃物含水率不同。在高温低湿时,针叶比阔叶含水率高;不同林型不同地被可燃物含水率不同,松针、灌木含水率偏高,草本、杉木含水率偏低,阔叶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下,含水率差异较大;烧荒烧灰、上坟烧纸是诱发火灾最直接的原因;恩施州林火高发期为每年2-4月份。(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7 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火问题探讨论文集》期刊2009-11-07)

金文斌[10](2009)在《长白山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及林火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白山林区已连续29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一般性森林火灾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长白山林区属于较难燃的天然林区,随着无重大森林火灾年份不断延长,林下积累了大量森林可燃物,在长期干旱气候条件作用下,长白山林区火灾隐患逐年增大。本文分析了长白山林区不同气候条件(如湿度、风速等)下,森林可燃物负荷量动态;以美国林火行为可燃物模型划分方法为基础,采用罗瑟梅尔模型分析了长白山林区林火行为可燃物模型。研究结果为准确预测长白山林区森林火灾发生可能性,增加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可预见性;为合理制定森林林火预防规划、预防措施以及相应的灭火作战措施奠定了理论基础。具体研究结果简述如下:森林可燃物输入量动态分析表明:次生林(次生杨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与原始阔叶红松林中,阔叶类、针叶类及小枝类可燃物输入主要发生在9、10月份,可燃物输入量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出现峰值。次生林(次生杨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与原始林(原始阔叶红松林)内森林可燃物输入量顺序均为:阔叶类可燃物>针叶类可燃物>小枝类可燃物。2006-2007年阔叶类、针叶类、小枝类森林可燃物年输入量顺序均为:原始阔叶红松林>次生针阔混交林>次生杨桦林。不同林型中森林可燃物年总输入量(阔叶类+针叶类+小枝类)顺序均为:原始阔叶红松林高于次生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及次生杨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与次生杨桦林中可燃物年总输入量则差异不大。森林可燃物年总输入量在5.2hm~2次生林监测样地中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不同林型中灰分含量、粗脂肪含量、热值顺序为:次生杨桦林>原始阔叶红松>次生针阔混交林。长白山主要林型林火行为研究显示:长白山林区不同林型林火蔓延速率、单位面积热量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研究的13个林型中,低湿度条件下,最大火焰平均风速均大于8m/s;中湿度条件下,最大火焰平均风速均大于8m/s;高湿度条件下,岳桦成熟林中最大火焰平均风速为7.11m/s,白桦成熟林中最大火焰平均风速为7.35m/s,其它林型最大火焰平均风速均大于8m/s。无论在低湿度、中湿度或高湿度条件下,白桦近熟林着火后林火蔓延速率最大、落叶松近熟林最小;云冷杉中龄林和云冷杉-红松混交林中单位面积热量最大、岳桦成熟林最小。根据低、中、高湿度条件下不同林型林火行为特征,可将13个林型最终划分为八大类。八种可燃物类型、13种可燃物模型潜在林火行为分析显示:岳桦成熟林外,其它林型林火蔓延速率均随火焰平均风速增加而增大。林火蔓延速率受森林可燃物湿度影响,林火蔓延速率顺序为:低湿度>中湿度>高湿度。0-8m/s火焰平均风速范围内,单位面积热量、最大可靠风速均保持恒定。单位面积热量、最大可靠风速受森林可燃物湿度影响,大小顺序为低湿度>中湿度>高湿度。八类林型的火线强度、火焰长度均随着火焰平均风速增加而增大。白桦成熟林中林火蔓延速率最大,白桦幼龄林和落叶松近熟林次之。此类林型单位面积释放热量较低,林火火线强度较小,适于采取直接灭火法进行扑救。白桦中龄林和落叶松成熟林中林火蔓延速率最小,云冷杉中龄林和云冷杉-红松林次之。此类林型单位面积释放热量较高、林火火线强度较大,适于采取间接灭火法进行扑救。(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9-09-01)

地被可燃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辽阳地区主要林型有落叶松人工纯林、黑松人工纯林、油松人工纯林、天然栎树林、杂木林、刺槐人工纯林、杨树人工纯林和果园人工纯林,共8种。通过对辽阳地区主要林型、森林地被可燃物载荷量及其与含水率、林分因子、立地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综合可燃物载荷量和含水率情况,针叶林比阔叶林易燃性强,其中以油松人工纯林最易燃。在油松林、落叶松林和杨树林3种林型调查中发现,地被可燃物的载荷量随着林分密度和林龄的增加而增大;在针叶树林地中,地被可燃物载荷量的分布与坡向关系比较密切,出现南坡的载荷量较大,而北坡较小的现象;地被可燃物载荷量与坡位关系十分明显,一般为下坡载荷量高于中坡和上坡位,上坡的载荷量最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被可燃物论文参考文献

[1].侯金成.抚顺县主要林型及地被可燃物载量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19

[2].贾斌英,刘薇.辽阳地区森林地被可燃物载荷量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16

[3].彭徐剑,胡海清.降解剂对森林地被可燃物热值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

[4].彭徐剑,胡海清.降解剂对森林地被可燃物木质素质量分数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

[5].彭徐剑,姚树人.森林地被可燃物微生物分解研究综述[J].森林防火.2013

[6].魏丽萍,邹林红,韩艳英.色季拉山地被可燃物含水率与火险等级划分[J].湖北农业科学.2012

[7].彭徐剑.森林地被可燃物的生物降解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8].云丽丽,栾庆书,高国平,金若忠.沈阳棋盘山地区地被可燃物及其燃烧性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9

[9].薛家翠,望胜玲,戴薛,张建飞.森林地被可燃物含水率及林火高发期的研究[C].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7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火问题探讨论文集.2009

[10].金文斌.长白山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及林火行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标签:;  ;  ;  

地被可燃物论文-侯金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