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指称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诺苏彝语,话题,指称特征,语言编码形式
指称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赵镜[1](2017)在《诺苏彝语话题的指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话题是普遍存在于世界语言中的一个概念,通常由有定的或类指的成分充当。诺苏彝语是话题凸显型语言,它的名词性话题从指称上来说,除了有定的和类指的成分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无定有指的和无指的成分。此外,非指称性的名词成分也可作话题。各名词性成分充任话题的能力不同,呈等级排列:有定的>类指的>非指称性成分>无定有指的>无指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义和其语言形式关系密切,但并非一一对应。指称义的语言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句子的功能和情态类型、名词的性质以及语用因素。(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王克[2](2015)在《韩国语后缀“-?”(者)系列人物指称语的形态及语义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缀"-?"(者)系列人物指称语在韩国语词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后缀"-?"(者)参与构词能力强、词汇量大,且所构成词汇的形态与意义较为复杂。本文对后缀"-?"(者)系列人物指称语的形态、语义进行考察,即对其语源、构词、等形态特征和概念意义和感情意义进行探讨,并分析形态与语义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期刊2015年11期)
陈羽[3](2015)在《言语社区理论观照下汉语指称标记的时代特征——对新中国成立后一段历史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希望通过言语社区理论的观照,对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汉语有关指称标记的相关内容做出解读。努力发现五要素与指称标记之间的耦合,对1978年之前的一段历史进行反思,并力图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进行解析。文章主体分叁个部分:一是在言语社区理论观照下的数量词标记;二是在言语社区理论观照下的指示词标记;叁是设施因素对于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进程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5年15期)
霍永寿[4](2014)在《从指称到表义:论索绪尔语言哲学的本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普通语言学教程》和《普通语言学手稿》的文本解读试图论证:索绪尔在思考普通语言学基本问题的同时,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语言哲学理论。这种理论的特点是:1)对传统及当时正在兴起的分析性语言哲学及其理论假定进行了批判与拒斥;2)在放弃语言与世界同构和符合(以及语词意义指称观)的传统语哲观的同时,以语言系统为基点,以"系统"、"任意性"、"义值"和"差异"等概念为核心,采用"负"的思考方法和研究进路,建构了以表义为基本维度的语言符号意义理论。就其意义本体的理论设定而言,和传统及分析性语言哲学相比,索绪尔语言哲学乃是另外一种范式的语言哲学。(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4年02期)
熊岭[5](2013)在《鄂东方言“量名”结构的指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鄂东方言口语中大量存在"量名"结构独立使用的现象,与普通话不同的是,"量名"结构不仅可以出现在宾语位置,而且可以出现在主语位置,表现出有定、无定、类指等多种指称属性。本文认为鄂东方言"量名"结构表示有定是指示词在语境中被省略的结果,表示无定、类指或周遍意义是数词省略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期刊2013年07期)
张存建,何向东[6](2012)在《个体确定名称之指称的推理特征——从皮尔斯指号-名称思想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词自身并不指称,作出指称的是人——这是斯特劳森(P.Strawson)关于名称之指称的一个洞见。然而,个体有关于名称之指称的对象的多个信念储备,在遇到含有某个名称的表达式并意欲对之做出反应时,他如何确定这个名称的指称?经典语义理论没有专门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2年04期)
马兰英,姚灯镇[7](2009)在《间接回指中先行语和回指语的指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间接回指中,回指语与先行语虽指称不同却有关联。从表达形式来看,名词、从句和句子都可充当先行语,而回指语都是名词性成分,包括光杆名词、连体指示词+名词、指示词、人称代词等。从指称特征看,名词性先行语具有特定性,即其指称对象必须是语境中存在的人或事物,非特定的名词性成分不能充当先行语。而回指语则具有有定性,即听话人能够从语境中将其所指对象辨别出来。(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陈丹[8](2009)在《英汉光杆名词短语的指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指称研究近年来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热点。而光杆名词短语自Carlson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以来,就受到很大关注。本文的研究对象即是光杆名词短语的指称特征。国外对英语光杆名词短语的指称特征有类指论和歧义论之分。本文的研究内容是英汉光杆名词短语在句法、语义层面的指称意义以及其在英汉语中的指称异同。研究的理论框架涉及话语表达理论、语义类型论、λ-转换等。本文首先回顾和评价了国内外对光杆名词短语指称特征的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英汉光杆名词短语的指称特征作了分析,目的是通过观察、描写和解释光杆名词短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指称特征,揭示其异同。在对光杆名词短语研究成果全面总结和对两大流派进行扫描式综述的基础上,本文对英汉光杆名词短语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本文的结论是:英汉光杆名词短语的指称存在一些相同特征:首先,英汉光杆名词主语在阶段性谓词前都可表类指和存在;在恒常性谓词前多为类指。但是,光杆名词短语作类指解读并不限于主语。当谓词为情感谓词(如英语中的“fear, like”和汉语中的“喜欢、讨厌”等)时,英汉光杆名词宾语表类指。观察发现,英汉语中光杆表语都表属性,为无定指,可用“λX[?x[N’(x)→X(x)]∧? ?y[f(N’)=y]]”表示。此外,光杆名词短语在英语“become、make、get”和汉语“冒充、看作”等词后都是无指。其次,我们发现,光杆名词定语都表属性,而不表示任何实体,故光杆名词定语也表无指。另外,英汉光杆名词短语的指称存在差异:首先,英语光杆名词短语作主语和宾语只有存在和类指两种指称,而汉语光杆名词短语除了有这两种指称外,还有定指(如“客人来了”)和不定指(如“来客人了”)。其次,汉语中有一特殊现象:光杆名词短语在程度副词后表谓词(主要出现在口语中),如“姚明很男人”、“张叁特哥们”。光杆名词作谓词时可用“S'→NP'P(NP')”表示,其真值条件是“NP'P(NP') = 1, iff [NP'P] ? [NP'],or NP'P(NP') = 0”。即,该句为真,当且仅当光杆名词谓词的属性包含于其主语名词短语的属性。此外,光杆名词短语作表语、定语位置都为无指。本文对英汉光杆名词短语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其指称异同。理论上,我们对英汉光杆名词短语研究进行了拓展;实践上,本研究为计算机语言学提供了一定启示。(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9-06-01)
任鹰[9](2007)在《动词语义特征对共现名词指称方式的制约和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与不同的动词性成分相组配时,名词的指称角度和指称性质均有可能发生变化。词典所记载的义项及词语本身所反映的认知图式是变化的前提和基础,结构与成分及成分与成分之间的互动作用,则是引发变化并决定变化方向的动因和条件。而词义又是与功能联系在一起的,很多名词的功能表现的差异都与词义的变化有关。(本文来源于《世界汉语教学》期刊2007年03期)
王广成[10](2007)在《汉语无定名词短语的语义特征:指称和量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除专有名词、指示词+名词、限制性修饰语+名词等形式之外的其它各类名词短语的语义特征,包括指称特征和量化特征两方面。研究内容主要是这些名词短语在句法和语义方面的不同表现及其对应关系。研究的方法涉及话语表达理论、广义量词理论、(广义)映射假说、事态语义学等理论框架。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引论,包括叁个节次。第一节对所研究的汉语无定名词短语进行界定和分类;第二节阐述本文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框架;第叁节介绍全文的结构安排和各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讨论与无定名词短语的指称特征密切相关的几对基本概念,包括有指与无指、定指与不定指、实指与虚指、类指与个指等。应该说,现有文献中关于这些概念的讨论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尚无定论,本章所做的只是从中挑选出一些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尽量厘清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本文以后的讨论提供方便。第叁章集中讨论汉语光杆名词短语的语义特征,内容包括光杆名词短语的类指、个指用法,类指算子的量化性质,光杆名词的基本语义及可能的语义解释等。我们的主要观点是:光杆名词的基本语义既可以看作是指称种类,也可以看作是表示性质。正是由于种类和性质可以相互转化,光杆名词短语既可以出现在论元位置,也可以出现在谓词位置。作类指解释的光杆名词短语主要出现在种类指称、特征概括、代表性种类指称等叁种类指句中。句中光杆名词最终的语义解释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谓词的性质,一是光杆名词所处的句法位置。对恒常性谓词而言,其光杆名词主语倾向于作类指性解释,宾语则又根据谓词的不同性质有类指和虚指(或无指)两种可能;对瞬时性谓词来讲,其光杆名词主语倾向于是定指的,宾语则可以是不定指的。除句法位置外,句子的焦点重音等因素(包括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也会影响光杆名词的语义解释。所有这些对光杆名词短语语义的影响都可以用我们提出的“(广义)话题普遍性假设”来统一解释。第四章对除光杆名词短语之外的其它各类无定名词短语可能的语义进行了讨论,内容包括广义量词理论对各类无定名词短语语义差异的描写,(广义)映射假说对无定名词短语句法-语义映射的解释,以及我们对无定名词短语各种可能语义的解释。主要结论是:一、无定名词短语的语义包括指称性和量化性两个方面,事态句和非事态句的区分是解释这两种语义属性的关键。二、所谓汉语主语、话题的定指或实指限制是就事态句中的弱限定词无定名词短语而言。叁、主、宾语在句法位置上的不对称是导致汉语主语定指或实指限制的根源所在。四、情态动词在是否能够造就合格的无定名词短语主语句方面的差异,在更深层次上体现的还是事态句和非事态句的不同。五、由于弱限定词无定名词短语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作强限定词短语(如作为对比焦点带有对比重音),它们可以出现在事态句的主语位置,但这需要更严格的语境条件,语境必须能保证无定名词短语的所指具有有定性或实指性。同时,由于此时的限定词本身就是量化算子,无定名词短语在语义上既具有指称性,也更突显其量化性。第五章是用更多的语言事实来验证前面提出的一些基本假设。主要考察了汉语无定名词短语的主语限制和无定名词短语和“都”、“有”的同现规律两个问题。讨论发现:首先,汉语中含有无定名词短语主语的事态句的合格性取决于事态论元的受约束与否。对事态论元的约束,既可以是自身实指性程度很强的无定名词短语主语,也可以是句中的其它成分,它们的作用都可以用我们的“(广义)话题普遍性”假设来解释。其次,强限定词无定名词短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必须和“都”同现,不能和“有”同现;弱限定词短语一般不能和“都”同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必须借助“有”才能出现在主语位置;限定词强、弱程度表现为中等的无定名词短语既可以和“都”同现,也可以和“有”同现,但“都”、“有”不能同时出现。第六章是结语,概括指出了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期刊2007-06-01)
指称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后缀"-?"(者)系列人物指称语在韩国语词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后缀"-?"(者)参与构词能力强、词汇量大,且所构成词汇的形态与意义较为复杂。本文对后缀"-?"(者)系列人物指称语的形态、语义进行考察,即对其语源、构词、等形态特征和概念意义和感情意义进行探讨,并分析形态与语义之间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指称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赵镜.诺苏彝语话题的指称特征[J].语言研究.2017
[2].王克.韩国语后缀“-?”(者)系列人物指称语的形态及语义特征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
[3].陈羽.言语社区理论观照下汉语指称标记的时代特征——对新中国成立后一段历史的解读[J].学理论.2015
[4].霍永寿.从指称到表义:论索绪尔语言哲学的本质特征[J].外语学刊.2014
[5].熊岭.鄂东方言“量名”结构的指称特征[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
[6].张存建,何向东.个体确定名称之指称的推理特征——从皮尔斯指号-名称思想看[J].哲学研究.2012
[7].马兰英,姚灯镇.间接回指中先行语和回指语的指称特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
[8].陈丹.英汉光杆名词短语的指称特征[D].湘潭大学.2009
[9].任鹰.动词语义特征对共现名词指称方式的制约和影响[J].世界汉语教学.2007
[10].王广成.汉语无定名词短语的语义特征:指称和量化[D].北京语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