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肠科河北承德067000)
【中图分类号】R57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248-01
【摘要】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药物、手术以及其他方法均有尝试,效果不尽人意,已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现将相关文献报道做一综述。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治疗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疾病。表现为排便间期延长、长时间没便意、排便困难。因其发病率高,容易产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必要。现将有关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1药物治疗
1.1膨松剂主要为含纤维素和欧车前的各种制剂、玉米麸皮、小麦麸皮等。在肠道内吸收水分后增加容积,具有轻度刺激肠蠕动作用;到结肠被肠道内细菌酵解,增加肠内渗透压和阻止肠内水分被吸收,增强导泻作用。一般口服后1天以后起作用,无全身作用,可以长期使用。但欧车前制剂有发生过敏和哮喘不良反应报道。膨松剂治疗便秘类型具有一定局限性。
1.2刺激性泻药包含蒽醌类泻药、果导、蓖麻油和比沙可啶等,这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刺激结肠黏膜、肌间神经丛、平滑肌,增进蠕动和粘液分泌,促进排便。连续应用这些药物可以引起腹泻和腹痛。长期应用还会产生严重依赖性,引起大肠黑变,诱变肿瘤可能性增加。
1.3润滑性泻药包括甘油、石蜡及多库酯钠等。甘油制剂如开塞露对通便疗效是基于其刺激和软化粪便,尤其对敏感阈增高的出口梗阻性便秘有效。液体石蜡有软化大便作用,适用于避免用力排便的患者,但易发生脂质吸入性肺炎和肛周渗漏。长期应用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影响胡萝卜素、钙磷吸收。多库酯钠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该药本身不吸收,与其他药物合用可增加后者在胃肠道吸收,因而可增加疗效,但也增加不良反应。此类药物都不宜持久应用。
1.4促肠动力药主要对慢传输性便秘有效,包括拟副交感药、与5-HT4受体有关的制剂、胃动素激动剂红霉素等。长期用药存在较大风险。
1.5微生态制剂主要有培菲康整肠生、乳酸菌片等,它们主要药理作用是防止有害菌的定植和入侵,发酵产生大量有机酸,使肠腔内pH值下降,改变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肠道正常蠕动,对缓解便秘和腹痛有一定作用。对衰弱、危重病人大量应用又引起菌血症的报道。
1.6渗透性泻药主要有盐类和糖类,口服盐类可促使排便。但是过量用或频繁使用会产生电解质紊乱、高镁血症等。糖类渗透性泻剂如乳果糖,由于在肠腔内被细菌分解成单糖,增加渗透压,山梨醇本身呈高渗状态,能携带大量水分,引起腹泻,也常有增加产气和腹胀不良反应。聚乙二醇由氧化乙烯聚合而成,不被酵解或细菌分解,其氢键之间能携带水分,增加容积,软化大便,与乳果糖、山梨醇相比很少引起腹胀和腹痛,乳果糖更适用于肝性脑病长期卧床病人。
1.7中药中药治疗便秘报道较多,按分型论治和按脏腑论治较多,另外还有成药、单味药。中医研究缺乏前瞻性,辨证分型和临床疗效标准不统一,缺乏相应的基础实验研究和远期疗效追踪观察。科学化、规范化、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极少,可重复性差。
2手术治疗
2.1对出口梗阻性便秘手术方式较多,经会阴入路治疗直肠前突取得了很好疗效。对耻骨直肠肌肥厚患者行部分肌束切除术,肛门括约肌失迟缓患者行部分肌束切断术存在手术风险、并发症及复发问题。
2.2慢传输性便秘选择2/3结肠切除,保留回盲部,较为理想。傅传刚对便秘的术式选择做了回顾性分析,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手术严重并发症和复发问题一直成为困扰医生的问题。
3生物反馈
廖江涛、丽娟、范树元等选取89例出口梗阻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1个疗程的生物反馈治疗,提示生物反馈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有效方法。
4针刺疗法及药物注射疗法
肖坚对60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自拟益气养血润肠方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麻仁软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论:自拟益气养血润肠方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较好。
戴益琛等对肉毒素在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肉毒素能作用于运动神经末梢,引起肌肉麻痹,从而解除肛门出口梗阻。从文献分析,该疗法具有一定应用前景,但是目前仅是少数文献报道,所以还需要对该疗法进行深入研究。
5水疗
蒋李等选择69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实验组采用洁肠水洗治疗,对照组用开塞露和果导片,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论:洁肠水疗仪对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确切。
6胃肠起搏器
初玉梅、任伟伟应用胃肠起搏器治疗功能性便秘,对30例功能性便秘治疗有效率73.3%。余爱华、赵颖、于文蓁等应用胃肠起搏器治疗老年便秘效果有效率为92.11%。
综上所述,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以聚乙二醇为首选,其他药物必要时可以选择使用,但是不应该长期使用。顽固性慢传输便秘和出口梗阻性便秘应该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因人而异。其他疗法为功能性便秘的一个补充,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正因为在中医治疗上还有许多不足,所以还有广阔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建永,潘锋,张涛.蒽醌类药物致结肠黑变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浙江医学,2009,31(7).
[2]高素强,贺鹏.长期应用含蒽醌苷类中药泻下剂致结肠黑变病的问题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4):2088-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