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郑珍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郑珍,诗歌,经学
郑珍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郑丽君[1](2019)在《论郑珍诗歌的经学根基》一文中研究指出郑珍是清道光、咸丰年间着名的学者、诗人,其在经学与诗歌方面的重要成就自古受到学术界与文学界的嘉许推重。其精深的经学根基为他的诗歌夯实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出明显的学问化特点。(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9年09期)
何睦,向德俊[2](2017)在《论郑珍诗歌中的黔中民俗》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贵州遵义诗人郑珍的诗集《巢经巢诗钞》共有903首诗作存世,其中近40首诗作述及黔省独有的玉屏箫、黎平木、都匀橘等物产,并对黔中地区使用秧马、水碓等农具进行耕作劳动的农耕民俗进行了详细描绘,同时,其诗还记录了传统的端午、中元、中秋等岁时节日民俗,这些物产民俗、农耕民俗和社会生活民俗不仅再现了清代贵州百姓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本文来源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严易平,周炫,陈林[3](2017)在《郑珍《巢经巢诗钞》诗歌史料价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郑珍是晚清着名汉学家、诗人、经学家,一生着述宏富,成就甚高。从郑珍诗歌主要内容与特点,郑珍《巢经巢诗钞》史实性高、形式技法多变,为清"宋诗"运动画上了一个完美句号等两方面论述了郑珍《巢经巢诗钞》具有的史料价值。(本文来源于《科技文献信息管理》期刊2017年03期)
周永涛[4](2016)在《郑珍诗歌英译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郑珍是被埋没的大诗人,他的诗歌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思想内容,过去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近年国内研究渐多,但关于他诗歌英译的研究却尚未见报道。实际上,郑珍的诗歌自20世纪就悄然走出国门,在国外被翻译出版。作者选取涉及郑珍诗歌英译的叁部书:《待麟集》、《元明清诗》和《诗人郑珍与中国现代性的崛起》,对它们逐一进行述评。这些译作分别出自不同的译者,出版于不同的国家,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带着各自独特而鲜明的特色,共同宣告了郑珍诗歌国际化的开始。(本文来源于《遵义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周芳[5](2016)在《郑珍诗歌之诗史品格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郑珍诗歌的诗史品格已被论者注意,但多强调其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以诗纪史之功能,而忽略了其反映时代精神以及诗人的忧时之心等方面,而恰恰是后两者构成诗史品格的实质,因此有必要对其诗史品格进行重新梳理。通过梳理我们发现,郑珍的诗不仅以诗纪史,而且还对时代风貌进行了全方面的绘制,即对道光咸丰时期社会风气的转变、文化的没落等各方面都有所表现。此外,郑珍在诗中以一种琐细的方式将自己的人生历程呈现出来,反映乱世之中一个普通读书人的遭遇、挣扎与思索,将个人的命运与历史紧紧关联,使个人史成为整个社会史的缩影。(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杨丽平[6](2015)在《唯有真性情,方成大诗人——论郑珍诗歌中的情与爱》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宋诗派诗人来说,标签就是用典和掉书袋。很多人会觉得他们的诗晦涩难懂,但是作为道咸宋诗派最优秀的诗人代表郑珍,却改变了人们对于宋诗派的看法。他的诗不只有生涩奥衍的一面,更多的是平易自然的、明白如话的、情深意浓让人感动的。纵观整个晚清诗坛,有真性情无疑是他能够从众多诗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大诗人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5年20期)
李洪连[7](2015)在《论郑珍与杜甫诗歌的悲剧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郑珍以忧国忧民之情融入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其诗被称为郑珍时代的"诗史"一点也不为过。郑珍诗与杜甫诗不仅在内容上具有相似性,诗歌所反映出的生命悲剧意识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表现在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及思乡孤独的个体之悲和社会之悲两大方面,体现了郑珍和杜甫两位诗人强烈的悲剧意识。(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周芳[8](2015)在《论郑珍诗歌的生命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清诗第一"之誉的郑珍在道咸时期亲历了各种劫难,在贫病、播迁以及亲邻的死丧中求生,对生死等问题有着比同时代人更为深刻的体认与思索。他将这种体认与思索引入诗歌创作中,使其诗彰显出强烈而深刻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表现在叁个方面:对生之短暂的焦虑与化解;在枉死与顺生之间的抉择;对天道的质疑与接受。此叁方面将一个衰乱之世底层文人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以及命运的困惑与挣扎展现出来,不仅增加了郑珍诗歌的厚度与高度,也为我们了解清季文人的生存心态提供了一种鲜活的参照。(本文来源于《贵州文史丛刊》期刊2015年01期)
罗筱娟[9](2014)在《郑珍诗歌中的人伦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诗人郑珍,终其一生写下了九百多首诗歌,其中亲情诗约占四分之一,贯穿其诗歌创作的始终。这些抒写兄友弟恭、夫妻和睦、父慈子孝等人伦亲情的诗歌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彰显了诗人至孝的品性与责任感,是为儒家"仁爱"典范。(本文来源于《教育文化论坛》期刊2014年05期)
梁琨[10](2014)在《从理论传承看郑珍诗歌的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传统的文学创作已不成为文学届的主流,但依然有部分学者固守学文法度,关注传统诗学的生存与发展。郑珍,即是其中备受赞誉的一个突出代表。对其诗歌的研究和评价或有助于扩大近代文学研究的领域与宽度。(本文来源于《青年作家》期刊2014年16期)
郑珍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清代贵州遵义诗人郑珍的诗集《巢经巢诗钞》共有903首诗作存世,其中近40首诗作述及黔省独有的玉屏箫、黎平木、都匀橘等物产,并对黔中地区使用秧马、水碓等农具进行耕作劳动的农耕民俗进行了详细描绘,同时,其诗还记录了传统的端午、中元、中秋等岁时节日民俗,这些物产民俗、农耕民俗和社会生活民俗不仅再现了清代贵州百姓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郑珍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1].郑丽君.论郑珍诗歌的经学根基[J].文学教育(下).2019
[2].何睦,向德俊.论郑珍诗歌中的黔中民俗[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
[3].严易平,周炫,陈林.郑珍《巢经巢诗钞》诗歌史料价值探析[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7
[4].周永涛.郑珍诗歌英译述评[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
[5].周芳.郑珍诗歌之诗史品格新解[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6].杨丽平.唯有真性情,方成大诗人——论郑珍诗歌中的情与爱[J].名作欣赏.2015
[7].李洪连.论郑珍与杜甫诗歌的悲剧意识[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
[8].周芳.论郑珍诗歌的生命意识[J].贵州文史丛刊.2015
[9].罗筱娟.郑珍诗歌中的人伦情怀[J].教育文化论坛.2014
[10].梁琨.从理论传承看郑珍诗歌的风格[J].青年作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