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建构整合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内涵,概念建构,框架-概念整合模型
建构整合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辉[1](2019)在《政治话语的框架—概念整合模型分析及话语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力的不断强盛,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面对如今国际形势与格局的变化,我国对外关系处理的理念和方案能否通过恰当的政治话语进行传递,进而被国外公众所理解并接纳则是目前我国政治话语研究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元首的演讲无疑是传递外交理念、展示中国方案最好的平台,也是外媒最为关注的一个版块。目前对于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倡导共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研究主要从社会学和政治学层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往往倾向于宏观层面的政治话语的政治内涵和概念解读,缺乏从语言学层面对其进行的政治内涵解读和概念建构探析,即在话语分析和话语建构层面缺乏可分析性和可操作性。鉴于此,本文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角度入手,选取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关于倡议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为语料,整合概念融合理论和框架理论,建立框架-概念整合模型(FCB model:framing-conceptual blending model),一方面可以从认知语言学视角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内涵,同时FCB模型可以揭示其中的概念建构过程;另一方面融入FCB模型的话语建构模式可以为新兴政治话语的建构提供新的思路,以期为之后对外话语构建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进而实现从“语言入”到“政治出”。本文的主要贡献有:第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内涵进行了语言层面上的微观探析。通过分析发现演讲内容总共由两大部分和叁个方面组成:两大部分即表达形式上一部分基于共同文化内核的语言表达,另一部分是一般性隐喻表达;四个方面即内容表达上围绕“合作共赢”、“和谐和平”和“包容”进行。其中“合作共赢”占据凸显的位置,突显出与西方的竞争文化的区别,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东方智慧。第二,本文尝试基于概念融合理论和框架理论建构FCB模型,以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建构过程,并发现同一个深层框架可以由多个不同的表层框架进行作用,同时各个表层框架可以形成内在的因果关系以及重复模式,进而增强概念对受众的影响力度,使得政治理念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接受。第叁,基于认知语言学“语言-认知-现实”的核心原则,本文融入FCB模型,并结合语言中的社会要素,形成了“架构-现实-再架构”的一般政治话语建构模型,以期为之后对外话语构建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康恺[2](2019)在《有效整合“助力”模型建构——“植树问题”教学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师:请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生:一排排列整齐的树。师:从图中你能看到数字几?生:7,有7棵树。师:这是树的棵数,还有吗?生:树与树之间有间隔,间隔数是6。师:间隔这个词用得非常好,每两棵树之间有一个空,我们称之为间隔。这里有7棵树,6个间隔。(课件展示)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些简单(本文来源于《小学数学教师》期刊2019年01期)
李亮[3](2018)在《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整合思路建构——基于“叁角协调模型”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专业革新的要求不断提升,对于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出新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由于其专业性质的特殊性,一直处在一个被动式的改革过程中。基于伯顿·克拉克的叁角协调模型,从国家权力、市场、学术权威叁种因素整合资源,重新构建新的产教学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迫切需求。(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赵呈领,申静洁,蒋志辉[4](2018)在《一种整合创客和STEM的教学模型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创客教育应基于建构主义与创新理论,运用技术手段促进与STEM教育学科融合,培养开放创新意识、多元创新思维、跨学科创新能力,推动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文章通过对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研究现状的梳理提出创客—STEM教育的四个核心特征: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跨学科学习、创客空间2.0支持下的协作学习、开源硬件支持下的"做中学"、技术增强性支持下的创新学习,并结合设计型学习理念的项目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策略构建创客—STEM教学模式,通过基础知识学习、确定评价标准、项目创作、展示与评价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基于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跨学科创新能力与多元综合能力,为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在教学实践层面提供指导,推动创客—STEM教育成为21世纪新型教育范式。(本文来源于《电化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李鹏飞[5](2018)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社区“整合传播”模型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绝大多数社区传播更多依赖新兴媒体,而忽视传统媒体的效用发挥。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传播应该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长时间并存的场景下,强调两者的配合。本文以营销界中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作支撑,结合社区传播理论和当前媒介融合发展状况,提出要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社区"整合传播"的观点,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社区"整合传播"模型,以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联动。根据受众群体不同特征采用不同传播模式或偏向于传统媒体的"重"传播模式,或偏向于新兴媒体的"轻"传播模式,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中"传播模式。(本文来源于《传媒》期刊2018年04期)
鲍善军[6](2017)在《让教材的整合指向数学模型的建构——以“植树问题”教学实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包含着教师大量的决策过程,需要教师智慧地整合教材,即研究现行教材,发现教材文本的局限性,并根据学生特点巧妙利用现有资源,对教材进行超越、链接、建模等重整,设计更趋合理更有价值的数学活动,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思考、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为此,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为例,就如何突破教材局囿,通过教材整合帮助(本文来源于《教育视界》期刊2017年04期)
唐文熙,张研,张亮[7](2016)在《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整合改革中多机构协作模型的建构与效果评价:一项农村社区干预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机构协作是新医改政策执行中的一个瓶颈,且未从理论层面获得足够关注。本研究在借鉴D’Amour组织协作模型基础上,重新修订出适合我国多层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多机构协作模型,并研制了完整干预方案和措施。通过两年半的农村社区干预,研究对机构协作水平进行了前后和分组对照,并就医生身份对协作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采取多机构协作模型干预的实验组协作水平有显着性提高,其中有共同激励干预的实验组为"积极型协作",显着性高于未采取共同激励干预的实验组—"发展型协作"和未采取干预的对照组—"潜在型协作";县级临床医生对协作的认同显着性低于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和慢病管理人员。建议今后协作改革应以提升县级医院临床医生的内在认同作为政策靶点,同时,激励方式应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多样化,以促进多机构协作从目前的结构性整合向功能性整合和文化性整合方向转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期刊2016年10期)
周烨枫[8](2016)在《群体离职研究述评与展望——整合模型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内外研究,系统探讨了群体离职的内涵、动因、形成过程以及后果,特别指出了以往被忽略的人际因素在群体离职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群体离职新的整合模型,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科技和产业》期刊2016年09期)
王岚[9](2016)在《渗透数学思想 建构数学模型——“间隔排列”与“植树问题”整合案例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关注本质,认识特征(一)画图体验中认识一一间隔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从熟悉的图形朋友开始。(电脑逐个显示△○△○△○)大家猜一猜,下一个会是什么图形?生:叁角形。师:他猜得对不对呢?(电脑显示△)接着猜。生:圆。师:(电脑显示○)下一个是———生:叁角形。师:(电脑显示△)为什么每次都能猜对呢?生:因为这里图形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生:都是一个叁角形后面跟着一个圆。(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数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吴志强[10](201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与“DNA的复制”整合实验的模型建构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模型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对模型的熟悉、对建模方法的理解,在培养建模、运模能力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锻炼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模型演示是一种重要的训练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将模型方法引入到中学生物教学是近年基础教育研究的热门课题。1对教材实验的整合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DNA的复制是高中生物经典实验。教材将这两个实验放在两节内容呈现,分别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本文来源于《教学仪器与实验》期刊2014年12期)
建构整合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师:请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生:一排排列整齐的树。师:从图中你能看到数字几?生:7,有7棵树。师:这是树的棵数,还有吗?生:树与树之间有间隔,间隔数是6。师:间隔这个词用得非常好,每两棵树之间有一个空,我们称之为间隔。这里有7棵树,6个间隔。(课件展示)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些简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建构整合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王辉辉.政治话语的框架—概念整合模型分析及话语建构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2].康恺.有效整合“助力”模型建构——“植树问题”教学尝试[J].小学数学教师.2019
[3].李亮.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整合思路建构——基于“叁角协调模型”理论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
[4].赵呈领,申静洁,蒋志辉.一种整合创客和STEM的教学模型建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
[5].李鹏飞.媒介融合背景下社区“整合传播”模型建构[J].传媒.2018
[6].鲍善军.让教材的整合指向数学模型的建构——以“植树问题”教学实践为例[J].教育视界.2017
[7].唐文熙,张研,张亮.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整合改革中多机构协作模型的建构与效果评价:一项农村社区干预实验[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
[8].周烨枫.群体离职研究述评与展望——整合模型的建构[J].科技和产业.2016
[9].王岚.渗透数学思想建构数学模型——“间隔排列”与“植树问题”整合案例及分析[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6
[10].吴志强.“噬菌体侵染细菌”与“DNA的复制”整合实验的模型建构教学[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