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争论论文-凌继尧

艺术争论论文-凌继尧

导读:本文包含了艺术争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艺术理论,歌德,席勒,创作方法

艺术争论论文文献综述

凌继尧[1](2019)在《典型化还是类型化:歌德和席勒关于艺术创作方法争论的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与特殊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艺术学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歌德和席勒关于艺术创作方法争论的焦点是"在特殊中显出一般",还是"为一般而找特殊"。这种争论在美学史和艺术理论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现在研究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现实意义。第一,当代的艺术创作实践促使研究者对歌德当年所批评的艺术创作方法作出了颠覆性的理解。第二,当下的高中语文新课标把《歌德谈话录》推荐为必读书籍,这意味着在当代中国每年有几百万青少年加入到这本书的读者行列中,他们也会对这场争论作出思考。(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9年03期)

柳淳风[2](2019)在《1960年代的文化大争论、趣味的转向与波普艺术的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波普艺术运动不同面向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成功不仅仅因其适应且反映了消费文化的快速发展,更因其主动融入到当年许多重要的学术论述之中,并且最终扭转或吸收了有关消费文化研究系统中社会的和政治的批判。本文试图在大的理论框架中总体论述波普艺术吸收了这些消费文化的机制、图像和意识形态,并展现它们如何取得整个系统的认可,大获成功,这不仅仅是对正统艺术话题的讨论,也必定包含一定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分析。(本文来源于《美术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段运冬[3](2019)在《新千年来艺术史的争论与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千年以来,艺术史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等多个方面,显示出边界扩容、价值调适、主体纯化叁个演进逻辑。论文通过反思当代艺术史研究的主要争论,引出艺术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并由国际艺术史研究反观中国艺术史学的发展境遇,强调在一个学科扩容的基础上,通过价值调适等跨文化手段,创新艺术史学的研究范式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9年01期)

汪正龙[4](2018)在《艺术与物性——对一个海德格尔引发的争论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德格尔中后期提出了艺术与物性的关系问题,批评了特性的载体、感觉多样性的统一体和具有形式的质料叁种关于物的规定方式,认为创作是让某物作为一个被生产的东西而出现,作品把物因素置入敞开的领域中加以显现。海德格尔的思考奠基于其艺术存在论,体现了他对艺术是什么以及人是什么的思考,与20世纪艺术的走向相关联,进而成为当代美学以及艺术理论中争论的一个核心问题。虽然其他美学家或思想家大多不是沿着海德格尔本人的思路,而似乎是将其批评过的思路加以改造进行探讨,但是在反模仿论、反形而上学方面却与海氏异曲同工。(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王楠楠[5](2017)在《探析新媒体艺术发展中存在的几点争论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每个时代生产力的发展,都会对艺术的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在20世纪科学与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新媒体艺术应运而生。当今,新媒体艺术作为最具前沿性的先锋艺术,逐渐出现在美术馆和众多艺术展览中。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正在不断地影响着大众的观看方式,冲击着我们以往的视觉经验。新媒体艺术在兴盛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其中四种主要问题展开探讨分析。(本文来源于《天津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胡同庆[6](2016)在《漫谈佛教艺术中的哺乳图——从当代社会关于公共场所哺乳问题的争论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关于妇女在公共场所无遮盖哺乳是否具有正当性的争议,在互联网上可谓此伏彼起。这一争论的实质在于: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在这个思想观念日益多元的时代,为什么人们有时候能够对丑陋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却对某些真正美好的事物如此苛责,甚至是"零容忍"?由此围绕当代社会关于公共场所哺乳问题的争论,结合宗教艺术史上的诸多艺术表现及其背后的审美观念进行反思。(本文来源于《美育学刊》期刊2016年05期)

张婷[7](2016)在《法兰西艺术的争论、诗意与凝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法文化之春”到法语文化节,再到大大小小的艺术节、音乐节、戏剧节,不同艺术类型的中法文化交流向来频繁,而美术部分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4月30日至5月22日,由法兰西艺术院与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作品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展(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6-05-09)

陈晋[8](2016)在《“各去所偏,归于一是”——毛泽东处理陕甘宁边区财政争论的领导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1941年的陕甘宁边区,以高岗为书记的边区中央局与以林伯渠为主席、谢觉哉为秘书长的边区政府之间,因高岗等人实行"官督民运"的盐运政策,发生了纠纷。毛泽东通过深入调查和耐心细致、入情入理、有理有节的说服工作,从而做到既不伤情面,又坚持原则,达到"各去所偏,归于一是"、气顺理明和为贵的目的。整个事件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领导艺术。(本文来源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王一川[9](2015)在《破解当前中国艺术学的学科性争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我国艺术学界内部的争论,有必要认真探讨艺术学的学科性问题。艺术本身不等于艺术学,而只是具备一定的艺术学学科纹理的艺术学科研究对象,这种学科纹理体现在艺术创作、表演及其作品可能蕴含人类精神要素及其成果。中国现代艺术学的设立取决于至少叁方面要素:现代普遍性学科体制、中国文化传统自身的独特传承需要和艺术本身携带的学科性潜质或学科纹理。艺术学的学科性包含艺术性、教学性和研究性叁特征,具体呈现为六系统即艺术技能、艺术品、艺术教学经验编撰、艺术管理学、艺术理论批评和艺术史。与文史哲等学科属性都集中于研究性不同,艺术学学科需要同时兼有艺术性、教学性和研究性。可以对艺术学学科实施分类定标办法,分叁类学科而寻求艺术学的学科性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期刊2015年03期)

陈振濂[10](2015)在《从赵之谦与吴让之的艺术争论看书法收藏中体现的文人个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赵之谦为一代艺宗,书画篆刻诗文都是多面手,技法全面,在当时无有匹敌者,又为海派绘画前驱和金石大家。与清末吴昌硕并驾齐驱。尤其在清代篆隶崛起的特殊年代,他的“说文篆”生动活泼,足可与吴昌硕的《石鼓文》双峰对峙。他的绘画则山水花鸟人物兼擅,形式感独步天下,远(本文来源于《杭州日报》期刊2015-06-11)

艺术争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研究波普艺术运动不同面向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成功不仅仅因其适应且反映了消费文化的快速发展,更因其主动融入到当年许多重要的学术论述之中,并且最终扭转或吸收了有关消费文化研究系统中社会的和政治的批判。本文试图在大的理论框架中总体论述波普艺术吸收了这些消费文化的机制、图像和意识形态,并展现它们如何取得整个系统的认可,大获成功,这不仅仅是对正统艺术话题的讨论,也必定包含一定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艺术争论论文参考文献

[1].凌继尧.典型化还是类型化:歌德和席勒关于艺术创作方法争论的现实意义[J].艺术百家.2019

[2].柳淳风.1960年代的文化大争论、趣味的转向与波普艺术的兴起[J].美术研究.2019

[3].段运冬.新千年来艺术史的争论与演进[J].美术观察.2019

[4].汪正龙.艺术与物性——对一个海德格尔引发的争论的考察[J].文艺理论研究.2018

[5].王楠楠.探析新媒体艺术发展中存在的几点争论性问题[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7

[6].胡同庆.漫谈佛教艺术中的哺乳图——从当代社会关于公共场所哺乳问题的争论谈起[J].美育学刊.2016

[7].张婷.法兰西艺术的争论、诗意与凝望[N].中国艺术报.2016

[8].陈晋.“各去所偏,归于一是”——毛泽东处理陕甘宁边区财政争论的领导艺术[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

[9].王一川.破解当前中国艺术学的学科性争论[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

[10].陈振濂.从赵之谦与吴让之的艺术争论看书法收藏中体现的文人个性[N].杭州日报.2015

标签:;  ;  ;  ;  

艺术争论论文-凌继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