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助学支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搭建支架,儿童的口语交际,生长点
助学支架论文文献综述
马爱国[1](2019)在《搭建支架:提供儿童口语交际的“生长点”——浅谈于永正老师口语交际的助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支架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适时搭建适合儿童的学习支架,把儿童从一个发展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从话题的选择到情境的创设,从路径的选择到范例的指引,总能恰当地找到儿童口语交际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临界点",适时适度地搭建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支架,提供适宜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可以使儿童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发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教育》期刊2019年03期)
成佳梁[2](2019)在《以助学支架促进中职生学习的主动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职业学校的专业课存在着叁种影响教学效果的课堂问题:学习场域缺失、学习支持不足和学习路径单一。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构建增进交往的时空支架、对接岗位的任务支架和增强体验的情境支架,从而为学生创设有助于学习主动发生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立起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技能实训与岗位工作的意义联结,提升职业素养,最终使学生掌握适合于自身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周孙煊[3](2014)在《基于CLT的数字博物馆探究性学习助学支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探究性学习是数字博物馆的重要学习形式,如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对网络探究性学习研究尤为重要,笔者从优化认知负荷的角度,提出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助学支架,将其与认知策略相对应,以便于在网络探究学习活动中进行助学支架的选择与运用。(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4年08期)
邵晓峰,陈建全[4](2013)在《设“助学”支架 创“有援”环境——以“欧姆定律”一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支架"原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脚手架,在人们建造房屋时所用的一些暂时性支撑,在房屋完工后又全部撤除的辅助性工具.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将要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之间架设支架(教师,同伴等的帮助),让学生更容易达到学习的目标,在学生知识、能力水(本文来源于《中学物理》期刊2013年06期)
蒋惠珍[5](2012)在《基于助学案的“支架建构式”聋校数学课堂》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健听学生而言,聋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普遍较低。究其原因,其一,数学语言的抽象性与手语表达的局限性,直接造成了聋生理解上的困难;其二,普校教材内容与呈现方式,普遍高于聋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其叁,聋生传(本文来源于《现代特殊教育》期刊2012年06期)
王素坤[6](2010)在《“信息技术教育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助学支架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理念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过程,对教师的助学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助学支架的合理应用则是教师助学技能的集中体现。本文论述了笔者尝试在理论课堂上引入研究性学习活动,并设计多样化的助学支架来达到助学的目的。实践证明助学支架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期望通过笔者的教育实践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应用助学支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助学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教育》期刊2010年07期)
韩吉义[7](2008)在《基于Web的助学支架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网络也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于Web设计的教学作为网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从目前教育来看,计算机教学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人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计算机基础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今后的发展。但是人们掌握计算机水平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尤为明显。课堂教学不可能兼顾所有的学习者,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增加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内容。由于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的自由性和自主性日益增加,助学支架所属的支架式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助学支架可以帮助不同起点的学习者进行学习,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中。因此,开展基于Web的助学支架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支架式教学中的助学支架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在充分了解助学支架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的基础上,以Web教学为环境,将助学支架融入进课程的教学及实施之中,在网络环境中提供传统教学中的所需助学支架,通过网络为媒介来实现对学习者学习的支持帮助,使所提供的“支架”能够逐渐实现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利于学习者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同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以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应用实例,针对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助学支架进行研究分析和平台设计。最后设计出网络型助学支架的评价纬度并利用AHP方法给出并证明评价的叁个维度权重分配问题。(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8-04-15)
姜昌植,黄伟光,孙伟民[8](1998)在《简介滑动支架助学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初学滑冰的学生,在冰上站不起来、滑不动、跌跤重的现象,研制出了这种滑动支架助学器;经过实践,教学效果甚好。(本文来源于《冰雪运动》期刊1998年01期)
助学支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下,职业学校的专业课存在着叁种影响教学效果的课堂问题:学习场域缺失、学习支持不足和学习路径单一。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构建增进交往的时空支架、对接岗位的任务支架和增强体验的情境支架,从而为学生创设有助于学习主动发生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立起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技能实训与岗位工作的意义联结,提升职业素养,最终使学生掌握适合于自身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习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助学支架论文参考文献
[1].马爱国.搭建支架:提供儿童口语交际的“生长点”——浅谈于永正老师口语交际的助学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
[2].成佳梁.以助学支架促进中职生学习的主动发生[J].江苏教育.2019
[3].周孙煊.基于CLT的数字博物馆探究性学习助学支架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
[4].邵晓峰,陈建全.设“助学”支架创“有援”环境——以“欧姆定律”一课为例[J].中学物理.2013
[5].蒋惠珍.基于助学案的“支架建构式”聋校数学课堂[J].现代特殊教育.2012
[6].王素坤.“信息技术教育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助学支架的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0
[7].韩吉义.基于Web的助学支架研究与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8].姜昌植,黄伟光,孙伟民.简介滑动支架助学器[J].冰雪运动.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