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接受全国人大监督,努力营造公平执法的良好环境

自觉接受全国人大监督,努力营造公平执法的良好环境

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努力营造公正执法良好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焦红玲[1](2021)在《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职能履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傅信平[2](2021)在《我国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规范化建设历程述评——以1996年至2020年检察工作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文中研究说明任何国家权力在运行过程中都要受到监督与制约,这是现代社会保证权力不被滥用的唯一方法。检察权作为一种国家监督权,同样受到监督与制约。我国检察机关自1978年恢复重建以来,加强和改进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措施。随着国家法治进步以及司法领域科技应用步伐加快,我国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的全面性、操作性、互补衔接程度均有所提升,表明我国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基本形成体系。就学理讨论和司法实践而言,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可以分为内部与外部、纵向与横向、人员与案件等类型。本文以1996年我国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研究的历史为起点,透过各种理论观点、制度设计、实践探索,梳理和分析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规范化建设的历程,希冀为我国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工作提供思路和启示。

魏宏伟[3](2014)在《我国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探析 ——以菏泽市人大经验为借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监督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诸项职权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一项重要职权。近年来,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有了较大进展,有效发挥了监督职能作用,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然而现实之中,地方人大监督职能弱化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地方人大监督缺位、监督实效性不强等方面,可以说,监督不力已成为影响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在对地方人大监督的理论研究中也存在部分研究成果只是停留在抽象分析及逻辑推理上,提出的具体措施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因此,对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研究,应该以解决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践脱节的问题为重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弥补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理论研究与现实性运用相分离所带来的诸多缺陷和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对人大监督理论的系统梳理和阐述,进一步理清我国人大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人大监督的定位、主体、对象、范围及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笔者所从事的人大工作实践,以菏泽市人大监督工作的成功经验为例,总结介绍菏泽市人大在开展人大监督工作方面进行的成功实践与经验,并以此为借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强化地方人大监督职能的途径与举措,以期能够为研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化地方人大监督职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阐述研究地方人大监督问题的背景,简要介绍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对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预期效果进行简要说明。第二部分:简要概述我国人大监督的理论基础,阐述我国人大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人大监督权的定位、人大监督的内容和形式、人大监督的主体和对象及人大监督的基本原则等四个方面对地方人大监督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我国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我国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取得的成效,并指出当前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第四部分:结合笔者工作实践,总结介绍菏泽市人大在开展监督工作方面进行的成功实践、经验与启示。第五部分:在借鉴菏泽市人大监督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实践性的角度提出强化地方人大监督职能具体的对策及建议。

姜伟,韩炳勋[4](2014)在《论检察活动的原则》文中认为检察活动原则是对检察工作根本性、整体性的要求,贯穿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体现了检察机关的性质,规范着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职能活动,对检察机关正确行使检察权具有重要作用。检察活动原则主要有法治原则、检察一体原则、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原则、客观公正原则、理性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等,这些原则不仅对检察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也是检验检察权行使合法性和合理性的重要标准。

虞浔[5](2013)在《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文中认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改革法院民事审判庭审方式为先导,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为标志,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并延续至今。上海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自开埠以来就处于中西文化交锋交融的第一线,最早引入近现代司法理念和西方法治模式,新世纪以来又一直在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而持续努力,在司法体制机制改革领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一是它不可避免地是整个国家司法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表现出鲜明地自上而下推进的色彩,展现了国家顶层设计的强力和权威;另一方面,它却是许多改革措施的肇始之地,许多适应上海司法实践需求,在上海司法机关工作中自发萌生的创新举措,经过上海这块法治土地的滋润和检验,逐渐为全国所了解和认可,并随之被最高立法机关或最高司法机关向全国推广,引发司法体制改革大潮中的点点浪花甚至波澜。司法体制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城市,有必要系统梳理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改革动机和发展趋向,继续努力成为中国司法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为此,本文分八章对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行研究。第一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改革历程的历史考察。研究1997年以来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并不能割裂此前上海发生的司法改革。建国以来上海人民司法事业从无到有,尽管经历过挫折,但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奠定了上海司法工作的基本格局,为1997年开始的司法体制改革创造了坚实的基础。而且1997年之前上海的司法改革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和沉痛教训,为1997年以来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在上海的开展提供了正反面启示;此前进行的诸多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也为之后的改革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第二章是关于1997-2002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探索阶段的研究。自1997年到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阶段。在最高司法机关的指导下,上海司法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工作体制、用人机制和内部运作机制等方面整体推进,各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员分类管理工作逐步推开。第三章是关于2002-2007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阶段的研究。自2002年底到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阶段。改革在法律框架内稳步推进,司法机关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司法规范化和司法公信力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监督协调机制更加健全,解决诉讼难、执行难、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新成效;政法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司法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第四章是关于2007-2012年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深化阶段的研究。自2007年底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的五年,是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阶段。上海司法机关努力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和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工作,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建立特困当事人司法救助制度,彰显法制公信力和司法人文关怀,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行业的执业监管,不断优化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第五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中的思想纷争及实践取向的研究。在上海探索、推行和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的确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不乏质疑和批评之声。就宏观思路来说,就有地方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能否突破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的框架、各司法部门的进程是否需要统一的争论;就微观举措来说,以“少年法庭”、“案例指导制度”为例,不难看出一些开创性举措引发了长久讨论和争议。正是这些讨论、这些质疑和批评使得上海司法机关更为审慎地对待改革,使其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进程走得更为稳当和科学。第六章是关于上海与兄弟省区市在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上横向比较的研究。根据公开的一些资料,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上海与我国其他省区市在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上有许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动力、根本目标、指导思想、整体进程、发展方向和具体内容上。但上海与其他省区市相比,在重视创新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执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借鉴国外经验、政法经费保障等方面,还是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分析存在这些异同的原因,主要是与司法体制改革的特性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有关。第七章是关于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分析检讨及成效评价的研究。上海的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严格遵循司法规律,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成功实施,也避免了由此带来种种不必要的失败和资源浪费。虽然已经取得显着成效,但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必须清醒地看到上海的改革只是刚刚破题,全面推进和深化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司法事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八章是关于继续深化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对于司法的需求空前增长。为了迎接这些挑战,上海只有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司法困境。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应设定为“推进司法公正、扩大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践行司法为民”。其功能应定位于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深化改革应该有一套贯穿于改革从始至终的基本行为准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上海实际继续探索适应上海司法实践需求的创新举措,切实提高司法机关的司法水平,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有效促进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伍玉功[6](201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神圣职责,是“坚强的共和国之盾”。因此,人民警察一定要研究并找准加强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切实担负起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是指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过程中依法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保护权益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之一。同时,也对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即树立科学执法的理念、提高民主执法的素质和加强依法执法的技能。从整体上说,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是较强的,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服务群众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但是,由于人民警察自身素质不高、现行公安体制存在弊端、公安教育与培训体制存在问题、公安经费保障不力、警力严重不足、公安立法存在缺陷以及人民警察绩效考核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还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法律运用能力不高、专业技能较弱和语言表达能力较低等,已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削弱党的领导,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威胁社会的稳定。根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要求、人民警察自身职业特点以及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能力、侦查能力、法律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擒拿格斗能力等。只有通过改革人民警察录用培养体制;加强人民警察正规化建设;完善人民警察执法考核监督机制;转变人民警察执法理念;改善执法环境,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等等;才能提升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文章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瓮安事件”严重侵犯了公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削弱了党的领导,动摇了党的执政地位。而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差是“瓮安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既有现实价值,又能弥补理论上的一大空白。第二部分是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第三部分是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之一。同时,也对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即树立科学执法的理念、提高民主执法的素质和加强依法执法的技能。第四部分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现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围绕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问题,各级公安机关加大了队伍建设和为民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力度,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但由于人民警察自身素质不高、现行公安体制存在弊端、公安教育与培训体制存在问题、公安经费保障不力、警力严重不足、公安立法存在缺陷以及人民警察绩效考核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法律运用能力不高、专业技能较弱和语言表达能力较低等,急需提升。第五部分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很多,但根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要求、人民警察自身的职业特点以及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能力、侦查能力、法律运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擒拿格斗能力等。第六部分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途径。由于制约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原因颇多,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途径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改革人民警察录用培养体制;加强人民警察正规化建设;完善人民警察执法考核监督机制;转变人民警察执法理念;改善执法环境,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等等;才能提升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

王永[7](2012)在《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研究》文中提出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是我国法律职业伦理规范和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检察官职业伦理定位,审视和完善其职业伦理规范,是检察机关宪政地位回归和法治发展的共同需要,它既关系检察官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和检察职能的实现,也关系我国法律监督的质量、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以及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在迈向“实然法治”的时代使命和实践任务要求下,落实宪政规范、推进法治发展应当重视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问题,并对其具体内容展开研究。本文主要遵循“基础理论探讨—规范实证分析—制度理性完善”的逻辑路径,从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分析、描述、论证与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相关的不同层面的问题,认为加强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研究、科学开展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建设,需要对其伦理规范的概念、内容、体系、特征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讨,对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考察,借鉴域外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经验,以完善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首先,本文考察论证了职业伦理规范的概念、功能和作用原理,这是探讨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理论前提。职业伦理规范是职业伦理的基本构成要素、权威表现形式和重要保障措施,应当具备评价和引导、教育和塑造、约束与激励等三大基本功能。基于内因与外因在主体能动性发挥中的作用分析,职业伦理规范对于主体能动性的作用原理在于培养价值认知、引导利益衡量和调节行为选择。其次,探讨了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基本理论和应然属性。论文分析了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法律职业伦理、检察官职能定位与检察官职业伦理的内涵,并将检察官职业伦理与普通公务员、律师、法官职业伦理进行横向比较,认为检察官职业伦理具有更大的责任性、示范性和水准要求以及更强的约束性、执行性和政治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体系结构,以形式渊源、伦理层次、伦理领域、功能定位、角色身份为标准对检察职业伦理规范体系进行结构解析,认为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具有渊源形式多样、多层次、强制性明显等特征。再次,对域外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建设状况进行了规范考察和实证分析。通过对英美法系的美国和英国、大陆法系的法国和德国、亚太地区的日本和俄罗斯、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国际性(联合国、国际检察官协会)、区域性(欧盟)的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及其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政治制度、检察体制不同导致伦理规范的差异;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内容依附于其职能定位、职权范围;不同国家的检察职业伦理规范之间仍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及借鉴性。还次,对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进行了实证考察和检视。梳理了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历史演进,对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形式渊源和内容进行了制度性分析,主要涉及:宪法相关条款、《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条款、《检察官法》条款等;职业纪律中的《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检察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条例》、《对违法办案、渎职失职若干行为的纪律处分办法》等;伦理指南和准则中的《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其他伦理适用性规范中的《检察官培训条例》、《检察官考评委员会章程(试行)》、《人民检察院检务监督工作暂行规定》和《检察机关奖励暂行规定》等,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诸如体系不健全、数量庞杂、逻辑冲突等。论文还对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实践运行状况进行了考察,主要涉及到职业伦理规范在监督评价、奖励惩戒、教育及文化塑造等环节的应用性问题,认为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未能得到充分、合理适用,主要存在内部组织体制紊乱、伦理规范应用机制尚有欠缺、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到位等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理念和思路。结合前章所述问题和不足,检察职业伦理规范体系在纵向上应当包含底线伦理、中层伦理、德行伦理三个层次,在横向上划分为政治伦理、组织人事伦理、职务工作伦理、生活作风及社会活动伦理等四大伦理领域。检察职业伦理规范体系应当是内部自律与外部约束相统一,表述性大规范与应用性规范相结合,内含激励功能、惩戒功能、引导性功能三类规范的有机系统。以上述理念为基础,结合检察官的职业特征及角色要求、当前社会结构和时代价值观念,提出了完善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体系、伦理指南和伦理准则的进路,并予以对应的解释和论证。针对职业伦理规范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科学的检察职业伦理预警制度及评价制度的思路。

朱庆跃[8](2012)在《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运用政治生态学研究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实践的演进源由、经验教训、内在规律,这既在理论上有助于拓宽有关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历史实践研究的深广度;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现实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这篇论文,就是试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着重以政治生态学研究法为主,融合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历史方法和比较方法等,力求从生命系统工程建设(即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环境系统(其分为外环境系统和内环境系统两种,前者为引发和促使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变迁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后者为党的权力运行的政治体系内各子系统,如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等方面之间协调运行的核心环境)变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探寻如何实现与保持两者之间动态平衡的生态化发展(即揭示有效有序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内在规律)。根据党的权力运行所处政治生态环境在具体化变迁中呈现出的特征,本论文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新时期三个长时间段。相应地,论文在布局上主要分为上(革命时期,有4章)、中(建设时期,有3章)和下(改革新时期,有3章)三篇,共10章内容和一个结束语。上篇:主要具体考察在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21-1927年构建的开启、1927-1937年初步探索、1937-1945年的成熟以及1945-1949年的继续完善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正向性”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轻视到重视、行为规范到人格塑造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以及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等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是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正向性”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一章重点考察1921-1927年党的成立和创建期,党如何开启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以预防和遏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劣变生态因子侵袭所诱发的种种腐败现象和行为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影响党的权力运行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而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开启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二章重点考察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新旧转变中的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处于新旧转变为分析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以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想及其错误化实践为分析对象。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初步化发展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三章重点考察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成熟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抗日根据地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处于新旧社会特点并存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因党的合法性被承认和民族战争所赋予的特殊性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杂质”。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相应的历史评价。第四章重点考察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解放区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解放区处于新旧社会急促替换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党的地位、任务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弊端。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28年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历史实践中的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正向性”发展的轨迹特征。中篇:主要具体考察在建设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49-1956年为初步构建、1956-1966年为曲折化以及到1966-1978年处于失误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逆态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判断以及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等多种消极性因素共同作用,是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逆态化”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五章重点考察1949-195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准备阶段,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初步构建,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变革中残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因素、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半旧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伴随党的地位、党建所处的环境和党面临的任务等方面全面转变时,党的权力运行系统在某些环节和领域的不能科学判断和正确操作所滋生的诸多劣变生态因子情状。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六章重点考察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继续式调构,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以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为标志所逐渐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而指引下的错误化趋向,如在宏观的社会变革实践中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左”倾错误在党建中逐渐成为指导思想对党的权力运行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式的风险。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之所以用“曲折化”来定义这一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特征,在于党的权力运行中本身还隐藏着一套在错误思想指导下所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并与正确的进行不断交锋和冲突,乃至最终取代正确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第七章重点考察1966-1978年十年“文革”时期和两年“徘徊”期,在支配全局或占主导性地位的“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失误化调构,并从现实中所存在的诸多腐败现象和行为说明这套反腐败政治体系只是将腐败现象和行为压制到较低限度,体系本身的缺陷和弊端决定了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目的。另外,本章还对党内健康力量在正确思想指导下从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等方面,对失误化反腐败政治体系尝试性“纠错”状况进行了具体论述。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49-1978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逆态化”发展的轨迹特征。下篇:主要具体考察在改革新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1978-1992年属于初步构建,1992-2002年属于继续调适性构建,而2002年以来新时期则属于深度化调构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呈现的特征;同时就这三个具体阶段中腐败滋生状总体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以及腐败的遏制与反遏制还处于一种均势状态这一奇怪现象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深度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变迁和政治体系本身存在着诸如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中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在种类和体制上的复杂性、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等原因,而致使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出“深度化”特征同时,还表现出与环境互动“非完全耦合性”的一面。第八章重点考察1978-1992年改革新局面的开创期,党如何初步构建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主要表现为新旧体制在初步转化中因不完善化新体制和残存旧体制所诱发的劣变生态因子;而内环境系统劣变生态因子主要体现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所形成的“病变化”党的权力运行体系“遗毒”、复归的传统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弊端以及复归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与生态生态环境调适中所形成的不成熟、不完善的部分和环节等。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初步构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九章重点考察1992-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确立期,党如何继续调构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不成熟、不完善化的新体制所带来的大量劣变生态因子为重点考察对象;而内环境系统方面主要揭示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不同步地适应变迁化新生态环境中所滋生的新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继续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十章重点考察200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巩固完善期,党如何深度化调构新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呈现出新体制因素已处于“大立化”状态却尚未达到“大固化”和“至善至美”的境地,旧体制因素总体上虽处于退出状态但一些环节和部分依然存在着残余因素的状况;而内环境系统着力揭示不成熟、不完善的新体制因素以及旧体制的残余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异化的诱发情境。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深度化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78年以来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与环境互动的非完全耦合性的“深度化”发展轨迹特征。结束语:通过上述的上、中和下三篇90多年来党基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而构建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历史实践的考察,重点从政治体系构建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之间,以及政治体系构建的本身等方面抽象或概括出来一些具有共性或者称之为“规律”的东西,以为正确认识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乃至更加科学地指导现实实践中的反腐败,提供一些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这些“规律”集中表现为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以及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张金锁[9](2011)在《省检察院检察长张金锁在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文中研究表明同志们:这次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对于推动我省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人大对检察机关的监督,促进吉林振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障

赵福龙[10](2011)在《我国地方人大监督职能问题研究 ——以菏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实施人大监督,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根本要求,它既是人大的法定权利,更是人大的法定义务。特别是对于地方人大来讲,监督权更是最基础、最重要和运用最广泛、最经常的职权。地方人大监督职能能否充分行使,将直接影响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作用的发挥和整个国家监督机制的健康运行,也将直接影响地方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法律规定,经过多年的实践,地方人大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作方式方法,有效发挥了监督职能作用。同时,地方人大监督工作也取得了显着成效,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民主法制建设。但目前由于种种的原因,人大在行使监督职权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就决定了必须进一步完善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提高人大监督工作质量,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论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研究地方人大监督的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学术界对人大监督的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对本文研究人大监督职能的目的和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论文的第二部分:从我国地方人大与行政部门的关系、地方人大的职责、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原则、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作用、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特点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国地方人大监督职能的相关问题。论文的第三部分:通过对当前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开展情况的分析,并以山东省菏泽市人大为例,归纳总结出新形势下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呈现的新特点,简要介绍了近年来人大监督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并结合实际,对地方人大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主要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公民民主法治意识增强、社会管理不完善,对人大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论文的第四部分:以山东省菏泽市人大为例,指出了当前地方人大监督职能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对人大监督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到位、人大行使监督权的形式还不够丰富、人大监督的实效还不够强等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论文的第五部分:作者从多年人大工作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即创新监督工作理念,增强监督工作活力;正确处理相关关系,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准确把握监督原则,保持监督正确方向;突出监督工作重点,增强监督工作实效;完善监督工作方式,提升监督工作质量;加强人大自身建设,提高依法履职能力。论文的第六部分:简要总结了本文研究的成果,得出了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努力营造公正执法良好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努力营造公正执法良好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规范化建设历程述评——以1996年至2020年检察工作发展历程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围绕检察权运行特点规范化建设开始进入起步阶段(1996—1998)
    第一,以侦查权运行为重点建立内部监督机制。
    第二,建立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检察令执行的内部监督机制。
    第三,自觉畅通各级人大代表、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外部监督渠道。
三、借鉴世界司法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1999—2002)
    第一,1996年至1998年建立的各项内部监督机制进一步细化。
    第二,监督主诉检察官行使权力成为地方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建设的重点。
    第三,逐步建立健全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的工作机制。
四、检察权运行监督体系基本形成(2003—2007)
    第一,内部监督机制建设的重点更突出。
    第二,将监督案件作为落实内部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三,侦查权外部监督机制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五、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的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2008—2013)
    第一,案件管理部门正式作为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专职部门。
    第二,研发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引发了内部监督工作技术的变革。
    第三,侦查权运行监督机制规范化建设得以延续加强。
六、以司法改革为动力的新时代监督体系不断健全完善(2014—2020)
    第一,以案件管理部门和检务督察部门为实施主体的内部监督机制得到了丰富和加强。
    第二,部门负责人案件审核权经历“否定之否定”。
    第三,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的机制建设向纵深推进。
七、结语

(3)我国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探析 ——以菏泽市人大经验为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预期效果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预期效果
第2章 我国地方人大监督概述
    2.1 我国人大监督的理论基础
        2.1.1 人权理论
        2.1.2 民主理论
        2.1.3 权力制约理论
        2.1.4 法治理论
    2.2 人大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的法律地位
        2.2.1 人大监督与党委纪检监督的监督对象不同
        2.2.2 人大监督与政府行政监察的监督权限不同
        2.2.3 人大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监督范围不同
        2.2.4 人大监督与政协民主监督的监督效力不同
    2.3 地方人大监督的构成要素分析
        2.3.1 地方人大监督权的正确定位
        2.3.2 地方人大监督的内容和形式
        2.3.3 地方人大监督的主体和对象
        2.3.4 地方人大监督的基本原则
第3章 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现状分析
    3.1 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取得的成效
        3.1.1 地方人大监督意识不断增强
        3.1.2 地方人大监督方式不断创新
        3.1.3 地方人大监督制度不断完善
        3.1.4 地方人大监督实效不断提升
    3.2 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3.2.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3.2.2 监督环境不够理顺
        3.2.3 监督主体过于单薄
        3.2.4 刚性监督运用不足
        3.2.5 自身建设亟待提升
第4章 菏泽市人大开展监督工作的经验
    4.1 创新监督工作理念
    4.2 创新监督工作方式
    4.3 创新代表履职机制
    4.4 创新自身建设
第5章 强化地方人大监督职能的对策建议
    5.1 进一步明确监督工作理念
        5.1.1 秉持与党委合拍的监督理念
        5.1.2 秉持与“一府两院”合力的监督理念
        5.1.3 秉持与人民群众合心的监督理念
    5.2 进一步创新监督工作方式
        5.2.1 扩大民主参与程度,拓宽监督渠道
        5.2.2 完善监督方式方法,提升监督质量
        5.2.3 强化刚性监督手段,确保监督实效
    5.3 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5.3.1 规范代表约束管理机制
        5.3.2 健全代表服务保障机制
        5.3.3 创新代表建议办理机制
    5.4 进一步强化自身能力建设
        5.4.1 强化常委会建设,提升决策力
        5.4.2 强化机关建设,提升执行力
        5.4.3 强化文化建设,提升凝聚力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4)论检察活动的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治原则
    ( 一) 严格依法办事,遵守宪法和法律
    ( 二) 依法履行职责,维护法律统一
    ( 三) 自觉接受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 四) 法治原则的适用
二、检察一体原则
    ( 一) 正确处理检察一体原则与争取外部环境的关系
    ( 二) 正确处理检察一体原则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关系
    ( 三) 正确处理检察一体原则与检察官责任制的关系
    ( 四) 检察一体原则的适用
三、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原则
    ( 一)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 二)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要自觉接受监督
    ( 三)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要接受上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
    ( 四)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原则的适用
四、客观公正原则
    ( 一) 坚持客观执法与公正执法的统一
    ( 二) 坚持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统一
    ( 三) 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
    ( 四) 客观公正原则的适用
五、理性原则
    ( 一) 检察活动应遵循诉讼规律
    ( 二) 检察活动应遵循司法规律
    ( 三) 检察活动应遵循监督规律
    ( 四) 理性原则的适用
六、正当程序原则
    ( 一) 充分认识程序的独立价值
    ( 二) 正确处理实体与程序的关系
    ( 三) 严格按照程序规定从事检察活动
    ( 四) 正当程序原则的适用

(5)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中国1997年始启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二、 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司法机关与时俱进
        三、 上海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
        四、 域外司法改革理论在上海受到科学借鉴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 司法
        二、 司法机关
        三、 司法体制
        四、 司法工作机制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一章 历史回眸(1949—1997):中国司法制度曲折发展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司法制度初创奠基阶段
        二、 司法制度曲折成长阶段
        三、 司法制度破坏荒废阶段
        四、 司法制度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变革历程
        一、 基本形成上海司法工作格局
        二、 组织开展上海司法改革运动
        三、 文革期间上海司法工作倒退
        四、 改革开放后步入发展的正轨
    第三节 现实意义
        一、 奠定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基础
        二、 提供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启示
        三、 确立上海司法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先机
第二章 拉开序幕(1997-2002):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探索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国家启动司法改革
        二、 上海推进依法治市
    第二节 改革内容
        一、 概述
        二、 上海审判改革
        三、 上海检察改革
    第三节 配套改革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第三章 全面展开(2002-2007):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推进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国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二、 上海加快城市法治建设
    第二节 改革内容
        一、 概述
        二、 上海审判改革
        三、 上海检察改革
    第三节 配套改革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第四章 深入进行(2007-2012):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深化阶段上海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国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二、 上海改善城市法治环境
    第二节 改革内容
        一、 概述
        二、 上海审判改革
        三、 上海检察改革
    第三节 配套改革
        一、 上海公安刑侦改革
        二、 上海司法行政改革
第五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实践与探索的纷争
    第一节 改革宏观思路争议
        一、 地方司法领域改革能否突破中央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框架
        二、 地方司法机关在改革进程中是否需要相互协调统一步调
    第二节 改革微观举措争议
        一、 “少年法庭”之争
        二、 “案例指导制度”之争
第六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与其他省份实践探索比较
    第一节 共同之处
        一、 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基本相同
        二、 发展方向和推进动力基本相同
        三、 整体进程和许多内容基本相同
    第二节 鲜明特色
        一、 上海是许多司法改革举措的创始之地
        二、 上海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区别对待
        三、 上海全力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 上海有效增强司法机关的工作透明度
        五、 上海科学借鉴国外司法改革先进经验
        六、 上海较好地解除了司法机关后顾之忧
    第三节 异同探究
        一、 存在相同缘由
        二、 存在不同原因
第七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实践探索的评析
    第一节 特点分析
        一、 根本保证——坚持正确指导思想,把牢社会主义方向
        二、 有力保障——准确定位司法职能,体现上海自身特色
        三、 不竭动力——遵循司法工作规律,依靠科学理论支持
        四、 重要方法——统筹规划改革方案,争取形成整体合力
        五、 必要方式——以改革促进新变化,不急不躁循序渐进
        六、 有效途径——改革灵活性,尊重首创性,保护积极性
    第二节 成功之处
        一、 妥善处理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二、 妥善处理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
        三、 妥善处理中央部署与上海实际的关系
    第三节 问题所在
        一、 司法机关改革中的某些模糊认识有待加以纠正
        二、 上海司法部门的执法司法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三、 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的氛围尚需培育
    第四节 取得成效
        一、 坚持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上海各界普遍性共识
        二、 上海司法机关工作更趋规范,公正性、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 上海司法公开范围更加全面、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完善
        四、 有效破解案多人少现实困境,保障上海司法工作良性运转
第八章 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继续深化改革之路
    第一节 战略目标
        一、 追求司法公正,保持全国领先司法环境
        二、 扩大司法公开,保持先行先试发展势头
        三、 树立司法公信,发挥上海本土传媒优势
        四、 践行司法为民,满足广大市民更高期待
    第二节 功能定位
        一、 推动国家司法体制进步,促进政治体制改革
        二、 延伸司法机关工作触角,服务上海社会管理
        三、 强化司法工作保障功能,促进四个中心建设
        四、 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五、 提升司法机关履职水平,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第三节 基本原则
        一、 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围绕全市大局深化改革
        二、 借鉴域外司法改革经验与上海实际相结合
        三、 遵循法律法规边界依法有序稳步组织实施
        四、 坚持以群众观点为引领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第四节 路径选择
        一、 借助雄厚科研力量提炼上海司法领域开展改革经验,自觉以科学理论研究为指引
        二、 依托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丰富司法公开的形式和内容,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 警惕腐败现象向司法领域渗透蔓延,从制度着手织密上海司法职权运行监督机制
        四、 围绕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规划,发挥好海事仲裁和金融仲裁便捷、高效的作用
        五、 及时关注司法工作暴露的问题,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内容,增强群众法治观念
        六、 充分挖掘上海丰富法学教育资源,推进司法人员职业化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七、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第一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概述
        二、人民警察发展历程的呼唤
        三、人民警察性质的内在规定
    第二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政治保证
        二、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构筑稳定的安全保障
        三、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夯实良好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和要求
        二、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提升,是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应有之义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要求
    第一节 树立科学执法的理念
        一、人民警察树立科学执法理念的理性依据
        二、人民警察树立科学执法理念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提高民主执法的素质
        一、人民警察提高民主执法素质的理论依据
        二、人民警察提高民主执法素质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加强依法执法的技能
        一、人民警察加强依法执法技能的法理依据
        二、人民警察加强依法执法技能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现状
    第一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现状
        一、人民警察的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二、人民警察的法律运用能力不高
        三、人民警察的专业技能较弱
        四、人民警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低
    第二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人民警察自身素质不高
        二、现行公安体制存在弊端
        三、公安教育与培训体制存在问题
        四、公安经费保障不力
        五、警力严重不足
        六、公安立法存在缺陷
        七、人民警察绩效考核不合理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
    第一节 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内容概述
    第二节 公共服务能力
        一、人民警察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必要性
        二、人民警察公共服务能力的内涵
    第三节 侦查能力
        一、人民警察提升侦查能力的必要性
        二、人民警察侦查能力的界定
        三、人民警察侦查能力的构成
        四、人民警察侦查能力的特点
        五、人民警察侦查能力的分类
    第四节 法律运用能力
        一、人民警察提升法律运用能力的必要性
        二、人民警察法律运用能力的构成
    第五节 人际交往能力
        一、人民警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必要性
        二、人民警察人际交往能力概述
    第六节 语言表达能力
        一、人民警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二、人民警察语言表达能力概述
    第七节 擒拿格斗能力
        一、人民警察提升擒拿格斗能力的必要性
        二、人民警察擒拿格斗能力概述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的途径
    第一节 改革人民警察录用培养体制
        一、改革人民警察的录用体制
        二、改革人民警察的培养体制
    第二节 加强人民警察正规化建设
        一、人民警察正规化的涵义
        二、加强人民警察正规化建设的构想
    第三节 完善人民警察执法考核监督机制
        一、构建科学规范的人民警察绩效考核体系
        二、加强监督,依法治警,从严治警
    第四节 转变人民警察执法理念
        一、人民警察人性化执法的理论概述
        二、人民警察人性化执法存在的误区
    第五节 改善执法环境,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一、人民警察执法环境的现状
        二、改善执法环境,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职业伦理规范基本理论
    一、职业伦理规范的概念界定
        (一) 伦理与职业伦理
        (二) 职业伦理规范
    二、职业伦理规范的特性与功能
        (一) 职业伦理规范的特性
        (二) 职业伦理规范的功能
    三、职业伦理规范的作用原理与机制
        (一) 职业伦理规范的作用原理
        (二) 职业伦理规范的作用机制
第二章 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理论探析
    一、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检察官职业伦理
        (一) 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法律职业伦理
        (二) 检察官职业伦理与其他法律职业伦理比较
    二、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概念、特征及核心价值
        (一) 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概念和特征
        (二) 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核心价值
    三、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体系结构
第三章 域外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考察与启示
    一、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域外考察
        (一) 西方国家考察
        (二) 亚太国家及地区考察
        (三) 国际性和区域性规范考察
    二、域外考察的启示与借鉴
        (一) 政治制度、检察体制不同导致伦理规范的差异
        (二) 检察职能定位、职权范围衍生对应的伦理规范内容
        (三) 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相通性及其借鉴
第四章 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实证考察与检视
    一、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制度考察与分析
        (一) 检察职业伦理规范的历史演进
        (二) 检察职业伦理规范的形式渊源
        (三) 检察职业伦理规范的内容分析
        (四) 检察职业伦理规范的问题分析
    二、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实践性检视与分析
        (一) 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实际应用分析
        (二) 伦理规范运行中的体制、机制问题
第五章 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的完善
    一、完善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体系的思路
        (一) 完善体系、构建有效的外部伦理规范
        (二) 理顺逻辑、优化内部规范
        (三) 注重应用、细化操作性规范
    二、优化检察官职业伦理内部规范
        (一) 优化内部伦理规范体系
        (二) 优化职业伦理指南
        (三) 优化职业伦理准则
    三、建立检察官职业伦理预警制度和评价制度
        (一) 职业伦理预警制度之创建
        (二) 职业伦理考评制度之构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论文选题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及其意义
    一、 论文相关的几个概念和关键词的释义
    二、 论文研究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三、 论文研究的学术和社会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 关于“腐败”内涵的研究
    二、 关于“腐败”本质和表现形式的研究
    三、 关于“腐败”根源和功能的研究
    四、 关于腐败的遏制与根除的研究
    五、 关于特权与腐败尤其是权力腐败的关系研究
    六、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腐败思想研究
    七、 关于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历史与理论的研究
    八、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腐败现象及反腐败的研究
    九、 关于政治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
    一、 论文研究的实施方案
    二、 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三、 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上篇 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一章 1921-1927 年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开启
    第一节 1921-1927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的外部环境
    
二、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21-1927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开启及其评价
    
一、 开启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二章 1927-1937 年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1927-1937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转变中的密切层外部环境系统状况
    
二、 党内“左”、右倾错误削弱了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反腐败的“免疫力”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27-1937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正确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初步正确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三章 1937-1945 年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成熟
    第一节 1937-1945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社会特点并存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的“杂质”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37-1945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成熟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四章 1945-1949 年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完善化的构建与调适
    第一节 1945-1949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新旧社会急促替换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出现的弊端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45-1949 年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完善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继续完善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小结:革命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正向性”发展的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
    
(二)、政治社会化:从轻视到重视、规范到人格的转化
    
(三)、政治制度:从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
    
(四)、政治关系: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
    
(五)、政治行为: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
    二、 原因探析: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
    
(二)、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
    
(三)、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
    
(四)、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 中篇 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五章 1949-195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1949-1956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全面执政条件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49-195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其评价
    
一、 初步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六章 1956-1966 年建设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曲折化的调构
    第一节 1956-1966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探索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左”倾错误指导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所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56-1966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曲折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曲折化调构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七章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失误化调构
    第一节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左”倾错误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失误化构建及其评价
    
一、 失误化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二节 1966-1978 年建设时期正确倾向对失误化反腐路径的尝试性纠错
    
一、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上,力求实行由“庸俗化”向“科学化”的转变
    
二、 在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上,力求实行由“外部保障” 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三、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上,力求实行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四、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上,力求实行由“斗争清除”到“教育整顿”的转变
    
五、 在党的权力运行的监督方式上,力求实行由“群众运动”到“群众路线”的转变
小结:建设时期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逆态化”的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
    
(二)、政治社会化: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
    
(三)、政治制度: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
    
(四)、政治关系: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
    
(五)、政治行为:从有序到无序
    二 原因探析:多种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
    
(二)、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
    
(三)、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化判断
    
(四)、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378 下篇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调适的历程、特质
第八章 1978-1992 年改革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1978-1992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改革开放新局面开创期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转轨期下党的权力运行政治体系内环境中隐藏的风险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78-1992 年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其评价
    
一、 初步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九章 1992-2002 年改革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调适性构建
    第一节 1992-2002 年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内环境中滋生的错误化倾向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1992-2002 年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调适性构建及其评价
    
一、 继续调适性构建状况
    
二、 历史评价
第十章 2002 年以来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深度化调构
    第一节 2002 年以来党的反腐败实践所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 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密切层外部环境
    
二、 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条件下权力运行体系内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
    
三、 劣变生态因子诱发下腐败特征表现
    第二节 2002 年以来改革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深度化调构及其评价
    
一、 深度化调构状况
    
二、 评价
小结: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轨迹特征及其原因探析
    一、 轨迹特征:呈现出“深度化”趋势
    
(一)、政党文化: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
    
(二)、政治社会化: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
    
(三)、政治制度: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
    
(四)、政治关系: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
    
(五)、政治行为: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
    二 非完全耦合的原因探析: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的种类和体制原因的复杂性
    
(二)、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 结束语: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规律和现实启示
一、 历史规律
    (一)、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
    (二)、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
    (三)、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
    (四)、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二、 现实启示
    (一)、要把进一步深化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革,视为有效而彻底地反腐败的基本途径
    (二)、要科学把握和分析当下变迁化政治生态环境的特质和性质,从而理性地选择反腐败的路径
    (三)、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下诱发腐败的劣变生态因子的复杂多样性,务必将反腐败斗争视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我国地方人大监督职能问题研究 ——以菏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意义
        1.1.1 加强地方人大监督职能问题研究有利于地方人大作用的发挥
        1.1.2 加强地方人大监督职能问题研究有利于促进民主法制建设
        1.1.3 加强地方人大监督职能问题研究有利于保持人大工作的时代性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人大监督的主体
        1.2.2 关于人大监督的对象
        1.2.3 关于人大监督的内容
        1.2.4 关于人大监督的形式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2章 我国地方人大监督职能的相关问题
    2.1 我国地方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
        2.1.1 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1.2 支持和促进的关系
    2.2 我国地方人大的职责
        2.2.1 立法权
        2.2.2 重大事项决定权
        2.2.3 监督权
        2.2.4 人事任免权
    2.3 我国地方人大的监督工作原则
    2.4 我国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作用
    2.5 地方人大的监督工作的特点
        2.5.1 重点突出
        2.5.2 履职规范
        2.5.3 创新求实
第3章 地方人大的监督工作成就及面临的形势
    3.1 地方人大的监督工作的开展
        3.1.1 突出监督重点
        3.1.2 强化监督措施
        3.1.3 提升监督质量
    3.2 地方人大的监督工作取得的成就
        3.2.1 促进了经济发展
        3.2.2 促进了民生改善
        3.2.3 促进了“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3.2.4 促进了民主法制建设
        3.2.5 促进了人大监督的创新发展
    3.3 地方人大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
        3.3.1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3.2 公民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
        3.3.3 社会管理的不完善
第4章 地方人大的监督职能行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
    4.2 行使监督权的形式还不够丰富
    4.3 人大监督的实效还不够强
    4.4 人大监督职能行使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5章 完善地方人大监督的基本思路
    5.1 创新监督工作理念,增强监督工作活力
        5.1.1 树立服务发展的理念
        5.1.2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5.1.3 树立依法监督的理念
        5.1.4 树立和谐监督的理念
    5.2 正确处理相关关系,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5.2.1 正确处理行使监督职权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
        5.2.2 正确处理行使监督职权与支持“一府两院”依法开展工作的关系
        5.2.3 正确处理行使监督职权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
        5.2.4 正确处理行使监督职权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关系
    5.3 准确把握监督原则,保持监督正确方向
        5.3.1 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5.3.2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5.3.3 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5.4 突出监督工作重点,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5.4.1 紧紧围绕党委重大决策行使监督职权
        5.4.2 紧紧围绕“一府两院”着力推进的工作行使监督职权
        5.4.3 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行使监督职权
    5.5 完善监督工作方式,提升监督工作质量
        5.5.1 完善“议”的办法
        5.5.2 完善“询”的办法
        5.5.3 完善“查”的办法
        5.5.4 完善“督”的办法
    5.6 加强人大自身建设,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5.6.1 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5.6.2 切实加强机关建设
        5.6.3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6.4 强化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观念
        5.6.5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大干部队伍
第6章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努力营造公正执法良好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职能履行研究[D]. 焦红玲. 兰州大学, 2021
  • [2]我国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规范化建设历程述评——以1996年至2020年检察工作发展历程为切入点[J]. 傅信平.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我国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探析 ——以菏泽市人大经验为借鉴[D]. 魏宏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4]论检察活动的原则[J]. 姜伟,韩炳勋.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4(02)
  • [5]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D]. 虞浔.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1)
  •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警察执法能力提升研究[D]. 伍玉功.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5)
  • [7]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研究[D]. 王永. 山东大学, 2012(12)
  • [8]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 ——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D]. 朱庆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3)
  • [9]省检察院检察长张金锁在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上的发言[J]. 张金锁. 吉林人大, 2011(10)
  • [10]我国地方人大监督职能问题研究 ——以菏泽市为例[D]. 赵福龙.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自觉接受全国人大监督,努力营造公平执法的良好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