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河北大名中学河北大名056900)
1.要使文言文的学习充满审美愉悦
综观当今的文言文教学,那种只重灌输不重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作法还普通存在,令人深恶痛绝。文言文教学必须充满审美的愉悦,必须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即让学生在文字上更增些品味、增些风采,在思想内容上多些感悟多些升华,在形象上多些感动、多些向往,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审美看成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美在自我实现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也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例如: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大漠子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种景物的“直、圆、大、孤”的互映、互衬、相互对比之下的生动,你能禁得住广袤沙漠中的苍凉、浩渺在你心中的涌动吗?“圆”将刚柔凝于一景,那种超越时空的静穆之感怎能不叫你凝神屏气呢?因此,教学既要激发、满足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又要实现美学教育。
审美快感是一种超越了生理快感、感官快乐的精神性愉悦,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而不是一般的生理性感受。因此,我们强调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活动远离急功近利,加强素质培养,超越功利目的、功利态度,促进语文美育,让学生在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的审美过程之中,逐步达到各种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自由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审美愉悦很神秘吗?不,它不是水中月,雾中花,因为文言名篇中多有审美的因素,这些因素,沉积千年,历久弥笃,它们正在散发着深沉的光彩,正在期待着更多的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2.充分发掘文言文教学的美的因素
任何一种美的存在,都不会是空间的、虚无的,形式之美和内容之美总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惟其如此,真正的美才经得起时间大河的冲刷。“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却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熠熠升辉千古不朽的美的篇章。任何一篇美文佳作,都是因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合而深入人心、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因此,我们从事教学活动,毫无疑问的是要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美的要素,让文字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放射出无穷的魅力,在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1采撷形式美。中国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生命力的语言。自诗经以来,有“风骚”并举,有百家争鸣,有汉赋铺陈,有唐宋古文,更有那璀璨夺目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步入其间,令人恍如置身至境,日其迷也。
文言文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跃动着各种各样的优美文体,语言之美,恰似那清流,那急湍,滋养过多少中华儿女,当然也应该滋养当今的华夏子孙。新编的初中语文试用教材中的诵读欣赏中文言文占了很大的比例。例如:郦道元的《三峡》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突现出山高的气势。又如:文言诗《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山西村的景色优美又表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再如:《醉翁亭记》中山间朝暮及四时景色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此句将娟秀优美的景色描绘了出来等等。这些入选篇目,均是真正的“古文观止”,历史人文色彩极为浓重。从语言特色来看,这些文章,或音韵谐调,或整散结合,或写实朴素,或比拟夸张,或气势磅礴,或娟秀优美,或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等等,不一而足。在教学中,把准文体特点,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那才是真正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个中三味。
2.2进入人物美。人格美的力量是具大的,在审美与审丑的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共鸣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使灵魂受到洗涤,这就是文言文教学应有的作用,也是其魅力所在。尤其是历史散文中,多有这样的人物形象。例如:《鸿门宴》中的刘邦、项羽的形象,就很值得细细品味。通过在紧急关头这两人的语言、行为、神情的深入理解与讨论,学生才能深入准确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情感得到陶冶,审美得到提高。在这种分析中,学生的阅读活动是自主的,学生的审美活动是不受拘束的,因而也是生动的,有趣的。过去,我们很多人在教学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灌输“知识”现象,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强行输入给学生,更有甚者,以《教参》为唯一的标准,变教学为搬《教参》,缺乏自己的见解。文言文的教学,我们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进入物美的长廊,我们必须做的是引领者,而决不是搬运工。
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双全,廉颇的忠勇不二、知错善改,信陵君的礼贤下士顾全大局,曹操的自负谋略奸论多疑…….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深感动、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就已经走上了成功之路。
3.要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审美
审美从来都不是被动的,因为只有摆脱非我的束缚,审美才是具有基本质的特征。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教师的引导就可以淡化,抛弃。如何引导,这是我们要探讨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有说、读、论、评等方法。
说:即说背景,说生平、说相关材料、说自己的感受等。“说”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它因事生情,能生动导入,能激发情感,能深入内在。
读:即阅读、朗读、诵读。“读”是文言文神美教学中最关键的方法,它应该贯彻教学的整个过程。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思情并茂的朗朗诵读,可以在读中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思想美融为一体,融会贯通。
论:即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全班讨论或辩论,进行师生讨论。问题是在讨论中愈来愈分明的。认识是在讨论中得到提高的。对于培养语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是大有裨益的。
评:即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评讲评点,或学生之间互相评点。在这里,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这些方法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但要明确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活动,必须是主动的,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生动起来,就一定能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