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提插补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针刺手法,提插补泻,参数,核心技术
提插补泻论文文献综述
侯晓菲,王欣君,张建斌,顾媛媛,宋思源[1](2019)在《提插补泻手法要素源流梳理及核心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梳理分析古代中医文献中提插补泻手法的发展演变过程,发现速度变化、幅度、层次、性别、受针左右、午前午后、术数为提插补泻手法的主要内容。其中性别、受针左右、午前午后、术数为非必要参数,速度变化、幅度和层次为必要参数。速度变化是提插补泻手法必要参数中的核心参数,并与幅度一起用以区分刺激量的大小,层次需视临床需要而定。总结提插补泻手法的核心操作技术为提插补法下插阶段用力加速向下,上提阶段针体缓慢匀速复位至提插运动起始点;提插泻法上提阶段用力加速向上,下插阶段针体缓慢匀速复位至提插运动起始点。以速度变化方向、速度大小和提插幅度作为提插补泻的参数进行针刺手法的量化,并结合人体针刺效应,有助于揭示针刺量效关系,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9年07期)
傅凯丽,霍磊[2](2018)在《“九六提插补泻法”针刺“舌叁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九六提插补泻法"针刺"舌叁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病房治疗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另给予"九六提插补泻法"针刺"舌叁针"治疗,对2组患者的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后改善程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SS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九六提插补泻法"针刺"舌叁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显着。(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8年03期)
张轶[3](2017)在《针刺提插补泻对肾阳虚家兔血清SOD、MDA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旨在对针刺补泻手法的客观化、规范化方面进行一定的探索。方法:采用动物实验研究观察针刺提插补泻对肾阳虚家兔的作用,观察针刺提插补泻对肾阳虚家兔血清SOD、MDA的影响。结果:针刺对肾阳虚家兔血清SOD、MDA的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插补泻法中补法明显优于泻法。结论:传统针刺提插补泻法中补法与泻法的作用有别,针刺提插补法治疗虚证的疗效肯定。(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山东针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8-19)
曾进,张丽,温小秋,张现豪,陈绮[4](2016)在《提插补泻血海穴对下肢胫前、胫后动脉血流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提插补泻血海穴对健康人下肢胫前、胫后动脉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对10名健康受试者右下肢血海穴分别进行提插补法、提插泻法、平补平泻手法以及单纯针刺及不针刺干预,应用B超监测针刺下右下肢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的血流变化。结果:提插补法、提插泻法分别与平补平泻法、单纯针刺、不针刺相比较,下肢胫前、胫后动脉最高最低流速增快(P<0.01);提插补法与提插泻法相比较,下肢胫前、胫后动脉最高最低流速增快(P>0.05);平补平泻法、单纯针刺、不针刺相比较,下肢胫前、胫后动脉最高最低流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提插补泻手法操作血海穴可提高健康人下肢胫前、胫后动脉最高最低血流速度;提插补法与提插泻法相比较,血流速度改变无差异;平补平泻、单纯针刺及不针刺对血流速度改变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针灸临床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王心怡,曾永欣,刘温丽,周明亮,王健彤[5](2015)在《针刺提插补泻法对血虚证模型家兔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针刺提插补泻手法进行量化,观察用此手法针刺"足叁里"穴对血虚证家兔血清铁蛋白(SF)和总铁结合力(TIBC)的影响,探讨提插补泻手法的刺激量与补泻效应的关系。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成6组:空白组、模型组、针刺小刺激量组C、D组、针刺大刺激量组E、F组,每组10只。采用放血加限食法制造血虚证模型。针刺各组每次治疗15 min,隔天治疗1次,共计10次。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SF及TIBC。结果:SF值: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处理结束后第2天,C、D组的SF值明显增高(P<0.05);针刺处理第3次和针刺处理结束后第12天,F组的SF值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针刺处理第3次和针刺处理结束后第12天,E、F组的SF值较低(P<0.05);针刺处理结束后第2天,F组的SF值明显偏低(P<0.05)。与D组比较:针刺处理第3次,针刺处理结束后第2天、第12天,F组的SF值偏低(P<0.05)。TIBC值: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处理结束后第12天,D、E组的TIBC值明显降低(P<0.05);在各时间点,C、D、E、F之间的TIBC值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对血虚证家兔的血清铁蛋白的影响方面,以提插幅度、频率、时间决定的小刺激量组和大刺激量组之间具有不同效应,小刺激量组恢复速度较快。2针刺提插补泻法的刺激量大小与补泻效应有一定相关性,提插幅度小、频率低、操作时间短的小刺激量手法呈现补法效应;提插幅度大、频率高、操作时间长的大刺激量手法呈现泻法效应。(本文来源于《针灸临床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樊春源[6](2015)在《提插补泻手法针刺环跳、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方法,以常规针刺组为对照,观察提插补泻手法针刺环跳、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照常规针刺组。从而客观的评价提插补泻手法针刺环跳、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丰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刺手法。方法: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取穴:主穴:环跳、大肠俞、腰夹脊配穴:委中、太溪、昆仑。对照组穴位同上。治疗组采用提插补泻手法针刺环跳、大肠俞、委中、太溪,必须患者有触电样的针感2~3次为刺激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平补平泻手法,不需有触电样针感,只需有针感即可。两组针刺治疗后,均采用推拿手法理筋整复。两组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对两组患者采用JOA评分表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情、运动功能恢复及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从而客观的对提插补泻手法针刺环跳、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JOA下腰痛评分量表: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JOA下腰痛评分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积分较对照组的JOA量表的评分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有所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功能障碍指数积分较对照组积分显着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提插补泻手法针刺环跳、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缓解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和下肢疼痛、麻木方面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3.针刺手法、刺激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3-20)
张轶[7](2014)在《提插补泻之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灸提插补泻法是临床常用补泻法,其理论渊源于《黄帝内经》,此后历代医家不断补充,续有发挥,渐趋完善。但对该法则的具体应用,至今仍存着几种不同的看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来源于《2014’针药并用及穴位用药学术研讨会、山东针灸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10-18)
陶晓雁,赵百孝,韩笑,董晓宇,严安[8](2014)在《捻转补泻法与提插补泻法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裸眼远视力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补泻方法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裸眼远视力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240只患眼)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捻转补泻组和提插补泻组,每组60例(120只患眼),另设戴镜组60例(120只患眼)作对照。两治疗组均针刺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风池、足叁里、光明、叁阴交穴,分别采取捻转补泻法和提插补泻法,每周治疗3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戴镜组白昼戴镜。比较3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裸眼远视力变化。结果:捻转补泻组总有效率为87.5%(105/120),优于提插补泻组的69.2%(83/120,P<0.05);捻转补泻组、提插补泻组治疗后裸眼远视力均明显提高(均P<0.05);戴镜组裸眼远视力无改善(P>0.05);捻转补泻组较提插补泻组裸眼远视力提高更明显(0.75±0.23vs 0.68±0.24,P<0.05)。对96例(192只患眼)针刺治疗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视力稳定在原水平者占87.0%(167/192),视力下降13.0%(25/192)。针刺组患者年龄越小、基础视力越好、病程越短,治疗后裸眼远视力提高越明显(均P<0.05)。结论: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效果肯定而持久,且捻转补泻法优于提插补泻法,年龄、基础视力、病程对临床疗效有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4年05期)
于慧娟,孙英霞,张昕,谭奇纹[9](2013)在《对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方法的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刺法灸法学》的讲授中,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的操作一直是各届学生的疑问点,查阅相关资料,二者之间的矛盾也是很多同行分析讨论的焦点。以下浅谈笔者的一些见解和做法。1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从《内经》、《难经》、《针经指南》到《医学入门》,提插补泻的基本操作方式一直是比较明确的:向下插针为主者为补法,向上提针为主者为泻法。现代观点,杨兆民、陆寿康、王富春分别主编的《刺法灸法学》教材的核心操作均为:针刺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刊2013年11期)
李晓梅,李岩琪,周丹,刘阳阳,李迎红[10](2013)在《提插补泻对健康人足叁里穴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提插补法和提插泻法对健康人足叁里穴区局部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对10名健康受试者分别进行提插补法、提插泻法、平补平泻手法以及针刺不行手法及不针刺干预,应用激光散斑血流监测视频系统监测上述不同手法针刺健康人体足叁里穴后即刻,针后5、10、15、20、25、30min穴区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结果:针刺即可使足叁里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增加,其中提插补法及提插泻法更为明显,且补法组血流灌注量增加幅度明显高于泻法组。结论:针刺手法操作可明显提高健康人足叁里皮肤血流灌注量,且补泻手法不同,影响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2013年04期)
提插补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九六提插补泻法"针刺"舌叁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病房治疗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另给予"九六提插补泻法"针刺"舌叁针"治疗,对2组患者的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后改善程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SS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九六提插补泻法"针刺"舌叁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提插补泻论文参考文献
[1].侯晓菲,王欣君,张建斌,顾媛媛,宋思源.提插补泻手法要素源流梳理及核心技术[J].中国针灸.2019
[2].傅凯丽,霍磊.“九六提插补泻法”针刺“舌叁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8
[3].张轶.针刺提插补泻对肾阳虚家兔血清SOD、MDA的影响[C].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山东针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4].曾进,张丽,温小秋,张现豪,陈绮.提插补泻血海穴对下肢胫前、胫后动脉血流变化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6
[5].王心怡,曾永欣,刘温丽,周明亮,王健彤.针刺提插补泻法对血虚证模型家兔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5
[6].樊春源.提插补泻手法针刺环跳、大肠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
[7].张轶.提插补泻之我见[C].2014’针药并用及穴位用药学术研讨会、山东针灸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8].陶晓雁,赵百孝,韩笑,董晓宇,严安.捻转补泻法与提插补泻法对青少年近视患者裸眼远视力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4
[9].于慧娟,孙英霞,张昕,谭奇纹.对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方法的认识[J].山东中医杂志.2013
[10].李晓梅,李岩琪,周丹,刘阳阳,李迎红.提插补泻对健康人足叁里穴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