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品文论文-莫顺斌

古代小品文论文-莫顺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代小品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古代文学,小品文,审美特征

古代小品文论文文献综述

莫顺斌[1](2013)在《古代对于小品文审美特征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的小品文最初并非一种独立的文体,它是人们对无关国政、精简短小之文的总称。"小"并非没有意义,所以,当小品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体裁出现在明代时,人们对小品审美特征的认识便主要体现在对于"小"的不同解读上。概括起来有:短小精简的篇幅;赏玩的创作心态;生活化、个人化的题材与内容;小中有大的创作手法;率真不拘的表现形式。(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庄庭兰[2](2013)在《中国古代小品文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品文一般指篇幅短小、语言隽永的散文,其内容多描写个人生活和尘世百态,风格看似浅淡自然实则含蓄蕴藉、隽永有致。古代小品文发端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真正产生并得到一定发展,唐宋时期趋于成熟,至晚明而达于鼎盛,清代则日渐式微。小品文的历史由来已久,代不乏人,名家辈出,形成了中国散文史上的亮丽景观。(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李翰[3](2012)在《崇简尚韵的意境营造——古代小品文对确立文学叙事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文体名目来说,小品文在现代才出现,但其实际历史却很悠久。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出现了小品文的第一次高潮,历经唐宋而在明季达到鼎盛。从写作上说,小品文崇尚简洁,重视情韵,既受史着尚简笔法的影响,同时也与玄学简淡玄微的旨趣相关。其哲学渊源,实为庄玄,提倡人生的艺术化,追求个体的自得自适。这种艺术化的人生态度,还文章以审美、娱乐功能;而就审美特征而言,便是崇尚简约,重视情韵。二者一在文用层面,使应用文字变成审美文字;一在审美层面,以意境作为散文叙事的重要特征,从而区别于小说叙事的以情节冲突、性格成长等为主要特征,在古代散文从应用叙事走向文学叙事的过程中,对散文文体的确立及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胡根红[4](2008)在《中国古代小品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绵延几千年,有着非常光辉灿烂的成就,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在这条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学长河中,除汇聚了诸如唐诗、宋词等大的文学支流外,小品文犹如一条涓涓不息的小流,不时激起几朵愉快的浪花。小品文的加入,为这条蕴藏着人性光华的长河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尽管小品文的发展经历了无数坎坷和波折,但其以自身所独有的风神,冲破了许多质疑的目光和层层阻拦,顽强地“存活”了下来,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小品文以其简洁含蓄、直凑单微的品性,取材于日常生活,更为亲切随意地表达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以小见大、由近而远地揭示着现实生活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多年来,学界对小品文这种散发着清新空气的文学样式始终缺乏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致使对小品文的概念、文体、地位等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争不已,至今尚无定论。即使偶有问津者,也在有意无意地绕道而行,将目光聚集于对晚明小品文的研究和探讨中。对古代小品文的研究,始终缺乏以一种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它的发展历程、文体特征和独特品性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正基于此,本文将对古代小品文进行一次全面的关照和研究。通过对古代小品文萌芽、自觉、定型、鼎盛到衰微这五个阶段的认识,简要梳理出古代小品文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古代小品文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它和古代散文、古代小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论述,旨在推动小品文的研究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说明选研古代小品文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的方式。总的看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学者们的努力,小品文研究已经逐步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推进,对于小品文的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宽广,研究思路也越来越活泛,研究深度也越来越深入。但是,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针对古代小品文的研究现状,本研究主要是从古代小品文的发展历程、古代小品文与其他文体的关系、古代小品文的分类、古代小品文的特点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古代小品文的发展简史。在这一章里,笔者以小品文的发展历史为脉络,对每一时期古代小品文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先秦两汉时期,是古代小品文的产生和萌芽阶段,此时的小品文以一种简短的文字段落的形式出现。其特点是,在形式上尚未独立成篇,只是散见在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之中;这些小品文段落,文辞简约,意旨却大,内容包括对于重大人事的讽刺劝诫、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抒发作家远大的志向、提出严肃的人生哲理等;体裁较为单一,寓言占绝对优势;语言生动精练,简明流畅,而又含蓄蕴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代,小品文同样迈向了自觉,独立成篇、结构短小的小品文大量涌现,有的描写秀美山水,有的抒写个人情怀,有的抒发离愁别绪,有的描写人间真情。这些小品文的共同特征是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耐人寻味。唐宋时期,唐诗、宋词的创作达到了巅峰,抒写了我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但是,小品文的创作同样不容小觑。这一时期,小品文的创作已经臻于成熟,小品文的创作不仅在数量上突飞猛进,而且其创作手法也日益完善。到了明代,小品文的创作达到鼎盛,给小品文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和更加鲜明的特点。这一时期,创作者的群体空前壮大,作品数量浩如烟海,佳作层出不穷。与之相应的带动了小品文理论的探究,反过来这些理论对小品文的创作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小品文的创作也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内容更加丰富。作家彰显个性,抒发情感更为真挚和强烈。到了清代,小说以其强大的力量独占文学创作的鳌头,使得刚刚注入新鲜血液的小品文几近夭折。这一时期的小品文,创作人数和作品数量锐减,呈现出颓势。第二章主要阐述古代小品文的文体特征。古代小品文的文体特征可以归纳为两点:多样性和特殊性。小品文从最初的文字片断到最后的定性和命名,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不同阶段,小品文以不尽相同的姿态存在于各种文体之中。到晚明时期,众体兼备,最终促成了小品文的鼎盛和繁荣。本章着重从古代小品文的体例来对其进行分类,将古代小品文分为寓言、笔记、游记、清言、序跋、传记、尺牍、碑铭、祭文等九类。古代小品文的特殊性体现在它的依附性与独立性上。小品文发源于先秦,零零散散地出现于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当中,就决定了它对散文的依附关系;小品文各体兼陈,又决定了它对古代小说、诗歌也有一定的依附性。但是,古代小品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了下来,并且取得辉煌,则又与自身具有的独立性是分不开的。第叁章主要从形制、内容两个方面探讨了古代小品文的文本特征。古代小品文在形制上的特点是短小灵活,自幼随意。小品文在内容上包罗万象,涉及面广。通过归纳和概括,大致包含节令民俗、奇人异事、饮食起居用度、文人雅趣等方面的内容。第四章在上述论断的基础上,从抒情性与哲理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传统性与风格化相结合、形象性与隐喻性相结合四个方面,对古代小品文的审美特征作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以及人们日常的社会生活,都可能进入作家的视野,激起不同创作者不同的心灵感触,由此构成了古代小品文抒情性的审美特征。小品文的抒情性具有极强的个人色彩,能够超越时空,任意驰骋,自由挥洒作者情怀。古代小品文的抒情性往往与哲理性结合在一起,所以,优秀的小品文除了以情感打动人之外,往往还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小品文的触角可以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自然风光、风土民情等方面内容,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小品文具有知识性,但它不是板着面孔在说教,而是充满了趣味性,往往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小品文历经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浸渍,在长期依附古代散文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最终发展成熟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学样式。小品文之所以能够坎坷绵延两千多年,一方面是由于它能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还在于它从诞生之日起,始终想挣脱散文对它的羁绊,以一种特有的品性树立自己独具的风格。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古代小品文也是如此。古代小品文具有形象性,它能够将高深玄奥的思想用审美的方式形象地表达出来,使抽象深刻的思想和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古代小品文,在表达情绪、发表见解和揭露社会现实时,常常借助于现实生活中一定的客观形象,巧妙地借助象征和比喻的手法,使之人格化,真实地表现了文人的精神苦闷和焦灼,表达了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关切和对于不合理现象的批评。(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古代小品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品文一般指篇幅短小、语言隽永的散文,其内容多描写个人生活和尘世百态,风格看似浅淡自然实则含蓄蕴藉、隽永有致。古代小品文发端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真正产生并得到一定发展,唐宋时期趋于成熟,至晚明而达于鼎盛,清代则日渐式微。小品文的历史由来已久,代不乏人,名家辈出,形成了中国散文史上的亮丽景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代小品文论文参考文献

[1].莫顺斌.古代对于小品文审美特征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

[2].庄庭兰.中国古代小品文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3].李翰.崇简尚韵的意境营造——古代小品文对确立文学叙事的意义[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4].胡根红.中国古代小品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古代小品文论文-莫顺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