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浅源地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浅源地震,地形起伏,震源深度,波形反演
浅源地震论文文献综述
王向腾,倪四道,周勇,林鑫[1](2019)在《地形起伏对基于地震波形的浅源地震深度反演影响——以2017年9月3日朝鲜M6.3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震源深度是核试验以及塌陷等浅源地震研究中的关键参数,可以为事件成因分析提供关键信息.然而朝鲜核试验区域地形起伏较大,地形效应可能对震源深度反演的结果造成影响.本文基于理论地震图进行测试,研究了地形起伏对震源深度反演的影响.发现震源深度小于2km时,不考虑地形影响,反演得到的震源深度会系统偏浅0.2km左右.然后利用MDJ2速度结构模型,我们反演了2017年9月3日朝鲜M6.3事件的震源参数,结果显示震源深度约为0.8km.进一步基于带地形的格林函数重新反演了该事件的震源深度,发现在1km处波形拟合结果较好.不同速度模型测试结果显示该事件的震源深度反演误差约为1km.案例研究表明,基于层状均匀速度模型,利用区域地震波形资料反演的震源深度可以为浅源事件成因分析提供关键约束.(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杜广宝,刘杰,孙丽[2](2019)在《震级新国标实施前后中强浅源地震速报震级差异的分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震级新国标拟在中国地震震级测定中开始使用。为系统评估震级新国标对中强浅源地震的速报震级影响,基于2001—2017年中国大陆发布的5级以上浅源地震速报目录,本文系统分析了新国标宽频带面波震级与原速报震级的差异,并与国外面波震级结果以及国、内外矩震级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国标,国内、外面波震级对6级以上地震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5、 6级以上地震的频次分别为原来的80%、 60%左右,而6.5级以上地震频次差异不大。国内、外矩震级测定结果比较一致,由于国际上目前采用矩震级发布,而矩震级与面波震级之间存在系统偏差,因此,为保持与国际结果一致,应加快矩震级在地震速报中的应用,这可能会导致6、 7级地震频次进一步降低。由于速报震级在实际工作中既有可能采用面波震级,也有可能采用矩震级,或两者的结合;因此,速报震级仅用于地震信息发布、地震应急、科普宣传等社会应用,如果使用震级进行科学研究、地震活动性统计等专业应用研究,最好统一使用一种标度,即面波震级或矩震级。(本文来源于《地震》期刊2019年02期)
薛艳,刘杰,刘双庆[3](2018)在《全球浅源巨大地震序列统计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研究了1976年以来全球58次M_W≥7.8浅源地震序列的统计特征。结果显示:(1)在58次巨大地震中,板间地震45次,板内地震13次,板内地震强度低于板间地震。(2)74.1%的板间地震为逆断层错动,61.5%的板内地震为走滑型错动。(3)58次地震序列中,82.8%为主-余型,17.2%为多震型;与5级以上地震序列不同,巨大地震没有孤立型,其余震比较活跃;板内地震中,多震型占7.7%,而板间地震中多震型占20%。(4)对于主-余型序列,75%的主震与最大余震的震级差为1.0~2.0级;震级差与主震震源错动类型有关,走滑型的震级差明显大于逆冲型;68%的最大余震发生在主震后3天内,其次为10天左右与1个月左右; 49%的D_(max-aft)(最大余震震中与主震震中间的距离)不超过余震区长轴的1/3,31%的D_(max-aft)为余震区尺度的1/3~1/2;最大余震的发生时间、最大余震震中与主震震中间的距离同主震断层错动类型间的关系不明显。(5)应用ETAS模型计算了46个序列参数后发现,b值、p值和a值均呈Beta分布,b值平均为1.164±0.211,p值平均为1.559±0.412,a值平均为1.673±0.911; p值和a值分布分散;对于不同的序列类型、震源错动类型及板内、板间地震,b值差异不显着;逆冲型序列p值明显大于走滑型和正断层型;板间地震序列a值明显小于板内地震;逆冲型序列a值明显小于走滑型和正断层型;这表明,与板内地震相比,板间地震具有较强的"余震激发余震"的能力;逆冲型破裂虽然会导致序列衰减较快,但触发次级余震的能力相对较强。(6)逆冲型巨大地震余震区长轴L的对数与主震震级M_W间的拟合关系式为lg L=(-1.399±0.306)+(0.470±0.037) M_W。(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期刊2018年04期)
于晓霞,李新乔,金春兰,安正华[4](2017)在《太阳活动与全球浅源地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震的长期监测和预报活动中,太阳活动对地震的影响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定量研究了在过去的10个太阳活动周期间(1902年~2008年),不同时间尺度下地震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关联。在百年尺度方面,在震级为4≤M<10)发生之前,行星际物理量(如电场、磁场)均有明显的变化。(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八)——专题71:内磁层动力学、专题72:计算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专题73:地热:“学”以致“用”、专题74:电磁卫星观测与应用》期刊2017-10-15)
吴为治,危自根,陈伟文,包丰,王鑫[5](2016)在《澳大利亚浅源地震研究进展和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内部地震尤其是浅震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对其研究十分重要.澳大利亚大陆被认为具有典型的克拉通地壳结构,虽远离板块边界但仍呈现一定的构造活动性,是研究稳定板内块体地震活动性的理想区域.本文调研分析了澳大利亚大陆地震研究进展,发现大部分区域的震源深度很浅,有一些地震造成了地表破裂,地震活动性与新构造特征以及现今动力场背景密切相关.结合新构造和大地测量学等有效地促进了对澳大利亚地震的理解,这为我国东部板内地震研究和防震减灾提供一定的指导.(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6年01期)
姚琪,马未宇,程佳[6](2015)在《2008年以来东亚3次8级以上浅源地震的震前震后红外温度异常》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以来东亚地区发生了3次8级以上浅源地震,分别是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M8.0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M9.0大地震,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8.1地震。其中汶川地震发生在陆陆碰撞带,尼泊尔地震发生在陆陆俯冲带,日本M9.0大地震发生在岛弧-洋壳俯冲带。这3个8级以上大地震均为逆冲型地震,分别代表了3种不同的板块构造类型,对比这3次地震震前的红外温度场异常,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板块构造及其与温度场的耦合作用。(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专题28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专题29盆地动力学与能源、专题30活动断层、地震构造与深部结构》期刊2015-10-10)
孟庆君,倪四道,韩立波,陈伟文,吴文波[7](2014)在《地壳速度结构对极浅源地震深度反演的影响——以荣昌地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表明,大陆地震很少发生在距地表5km以浅,然而,近年来四川、重庆等地区发生了一系列3km以浅的极浅源地震,据推测可能与新生断层形成或者工业开采活动有关。如果仅凭直达体波震相到时信息,要较好测定极浅源地震深度,需以震中距在2倍震源深度范围内有台站为前提,而目前的台站密度显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地震的波形信息可为深度测定提供更有效地约束。目前已经广泛采用的CAP(Cut and Paste)方法利用了地震波形信息反演震源机制解、震级和深度,此方法对速度模型虽然没有严格要求,但是速度模型误差太大时不利于地震深度定位。本文以2010年9月10日荣昌地区发生的Mb4.7地震为例,结合远震深度震相约束震源深度,测试了一系列地壳速度模型对CAP方法反演极浅源地震深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浅层速度模型误差达10%时,震源深度反演误差不大,但当误差超过50%时,震源深度误差则很大。因此在研究极浅源地震时,需要对浅层速度结构进行较为准确的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期刊2014年04期)
田硕[8](2014)在《贵州浅源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机理及特征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地处岩溶山区,地震活动具有沿构造、震源浅及诱发大量地质灾害等特点。根据贵州地震的特点,分析了其诱发地质灾害的机理,并阐述了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特征。(本文来源于《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4-07-27)
郝永梅,吴宝峰,徐建权,刘爱华[9](2014)在《黑龙江省地震台网浅源地震定位方法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黑龙江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2002—2006年目录数据,对绥棱采石场附近爆破进行重新定位,对比GPS实测位置,研究该黑龙江省数字地震台网"十五"数据处理软件系统(MSDP人机交互系统)提供的5种定位程序,初步认为,对于网内浅源地震定位,单纯型法优于其他方法。(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2014年Z1期)
许忠淮[10](2014)在《地震学百科知识(九)——中国浅源地震震源机制图》一文中研究指出图1绘出了中国及邻近地区1976—2010年发生的浅源(震源深度≤60km)地震的震源机制图,图中所示地震的震级一般都是4.7级以上。由图可看出以下特征:(1)在中国大陆地震最多的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周边地带,如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弧带、北部的昆仑山—祁连山挤压带和东北部的龙门山断裂带,多发生逆断层地震,并且逆冲运动的方向基本是垂直于山脉的延伸方向;高原内的西部和南部以正断层地震为(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4年03期)
浅源地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震级新国标拟在中国地震震级测定中开始使用。为系统评估震级新国标对中强浅源地震的速报震级影响,基于2001—2017年中国大陆发布的5级以上浅源地震速报目录,本文系统分析了新国标宽频带面波震级与原速报震级的差异,并与国外面波震级结果以及国、内外矩震级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国标,国内、外面波震级对6级以上地震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5、 6级以上地震的频次分别为原来的80%、 60%左右,而6.5级以上地震频次差异不大。国内、外矩震级测定结果比较一致,由于国际上目前采用矩震级发布,而矩震级与面波震级之间存在系统偏差,因此,为保持与国际结果一致,应加快矩震级在地震速报中的应用,这可能会导致6、 7级地震频次进一步降低。由于速报震级在实际工作中既有可能采用面波震级,也有可能采用矩震级,或两者的结合;因此,速报震级仅用于地震信息发布、地震应急、科普宣传等社会应用,如果使用震级进行科学研究、地震活动性统计等专业应用研究,最好统一使用一种标度,即面波震级或矩震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浅源地震论文参考文献
[1].王向腾,倪四道,周勇,林鑫.地形起伏对基于地震波形的浅源地震深度反演影响——以2017年9月3日朝鲜M6.3事件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19
[2].杜广宝,刘杰,孙丽.震级新国标实施前后中强浅源地震速报震级差异的分析对比[J].地震.2019
[3].薛艳,刘杰,刘双庆.全球浅源巨大地震序列统计特征[J].中国地震.2018
[4].于晓霞,李新乔,金春兰,安正华.太阳活动与全球浅源地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关联[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八)——专题71:内磁层动力学、专题72:计算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专题73:地热:“学”以致“用”、专题74:电磁卫星观测与应用.2017
[5].吴为治,危自根,陈伟文,包丰,王鑫.澳大利亚浅源地震研究进展和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
[6].姚琪,马未宇,程佳.2008年以来东亚3次8级以上浅源地震的震前震后红外温度异常[C].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专题28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专题29盆地动力学与能源、专题30活动断层、地震构造与深部结构.2015
[7].孟庆君,倪四道,韩立波,陈伟文,吴文波.地壳速度结构对极浅源地震深度反演的影响——以荣昌地震为例[J].中国地震.2014
[8].田硕.贵州浅源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机理及特征初探[C].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9].郝永梅,吴宝峰,徐建权,刘爱华.黑龙江省地震台网浅源地震定位方法对比[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4
[10].许忠淮.地震学百科知识(九)——中国浅源地震震源机制图[J].国际地震动态.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