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磁层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太阳风扰动,范艾伦辐射带,等离子体波
磁层响应论文文献综述
刘倪纲[1](2019)在《内磁层等离子体波动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的即时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波粒相互作用是控制地球内磁层环境的重要物理机制。理解和预报内磁层粒子动态演化要求深入认识相关等离子体波动的生成机制和时空分布。过往的研究强调了外部太阳风扰动对超低频(Ultra Low Frequency)等离子体波动的调控。然而,对于极低频(Extremely Low Frequency)和甚低频(Very Low Frequency)等离子体波动,相关研究通常关注于磁层内部活动对其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磁层外部太阳风的潜在作用。2012年9月以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RBSP卫星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内磁层粒子和波动观测,结合已有的磁层卫星THEMIS观测以及长期稳定的太阳风卫星ACE和WIND观测,为系统研究太阳风调控磁层等离子体波动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分析磁层与太阳风观测数据,结合数值模拟和理论推导,本文系统研究了内磁层等离子体波动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的即时响应。涉及的等离子体波动频率涵盖毫赫兹至数千赫兹,包括合声、等离子体层嘶声、外嘶声、磁声以及超低频脉动等,它们能够显着影响磁层辐射带高能粒子的加速和损失过程。主要科学发现包括:(1)太阳风动压正脉冲能够诱发磁层顶阴影效应,抑制合声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等离子体层嘶声即时消失;(2)太阳风动压负脉冲能够增大磁层磁力线曲率和磁场梯度,抑制合声非线性激发,相继导致等离子体层嘶声和外嘶声即时消失;(3)太阳风动压正/负脉冲能够分别导致磁层收缩/膨胀,绝热加速/减速磁层热离子,进而导致磁声即时浮现/消失;(4)太阳风动压脉冲能够在地球磁层激发超低频脉动,进而调制背景磁场位型和热离子分布,最终促成准周期性合声、外嘶声和磁声的即时浮现。我们的研究展示了太阳风动压脉冲对于磁层等离子体波动时空分布的重要影响,同时提供了新的途径来检验相关等离子体波动的生成理论(例如,合声非线性激发理论、合声—等离子体层嘶声—外嘶声相互关联性理论、磁声伯恩斯坦模不稳定性理论和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自发弛豫准周期震荡理论等)。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促进磁层环境物理模型的发展,进而服务国家未来的空间探测保障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22)
郭冬杰[2](2018)在《极区热层大气对太阳风—磁层动量和能量输入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热层是连接低层大气和外层空间的重要部分。热层大气的性质,特别是其密度变化,显着地影响低轨卫星定轨精度和寿命长短。同时,热层和电离层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耦合在一起。热层变化可以带来电离层扰动,进而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卫星导航等人类活动。综上,研究热层大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热层大气变化,特别是其在高纬地区的变化,强烈地受到太阳风一磁层动量与能量输入的调制。本文的主题是热层大气对注入到地球极区的太阳风能量和动量的响应及相关的物理机制研究。本文以热层大气密度为核心,探讨了其对太阳风扇区极性反转和磁层对流等物理过程的响应。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揭示太阳风扇形结构对热层大气的影响。基于约5000个空间物体的两行轨道数据反演的1967-2007年间不同高度的的全球平均热层大气密度,统计分析了其对太阳风扇区极性反转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叁月份行星际磁场方向从背向太阳反转为面向太阳的过程中,400公里处的热层大气密度相对其11天的平均值最高增加23%;然而在太阳风扇区极性从面向太阳反转为背向太阳的过程中,密度最大减小仅12%。在九月份,相同的扇区极性反转过程引起的热层密度的增加或减少与叁月份相反。在夏至或冬至日时节,扇区极性反转带来的热层密度变化较小。除去季节的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和太阳活动水平降低,热层密度的相对扰动幅度增加。然而,在极低太阳活动条件下,400公里和550公里高度的大气密度的相对扰动接近,这可能是因为热层大气从氧原子主导向氦原子主导过渡的高度在太阳活动极低年下降。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太阳风中的共转相互作用区(CIR)与扇区极性反转大概率相继出现,这导致统计结果中太阳风扇区极性反转引起的密度增强有一部分是共转相互作用区的贡献。相应地,扇区极性反转引起的密度减小也被共转相互作用区削弱。2.研究极点热层密度的变化特性及其受太阳风扇形结构的调制。基于2002年至2010年的GRACE卫星的观测密度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南北极的热层大气密度均存在世界时(即磁地方时)变化。在9-11月份地球处于行星际磁场为背向太阳的扇区内(背向扇区)时,南极热层密度在约17:00UT(13:30 MLT)达到最大值,比日平均值高约22%。而在6-8月份,当地球处于行星际磁场为面向太阳的扇区内(面向扇区)时,北极热层密度在06:00UT(12:30MLT)达到最大值,比日平均值高约13%。南极点的磁纬是-74°,其在15:30 UT处于磁地方时正午,恰与极尖区位置重合。北极在5:30 UT处于磁地方时正午,此时北极与极尖区位置最靠近。之前的研究表明极尖区热层密度比周围区域高。因此极点热层大气密度的磁地方时变化可能是其周期性靠近极尖区的结果。南北极热层密度的世界时变化分别在背向和面向扇区内更明显,这可能是与行星际磁场By分量对南北半球密度的不同影响有关。统计结果还表明,极点热层大气密度的磁地方时变化在冬季半球内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在冬季半球,沉降于极尖区的粒子相比夏季半球少、沉降高度低,因而能量沉降所引起的热层上部的密度增强较小。3.研究热层高纬低密度胞状结构的高度变化。热层高纬的密度胞状结构指的是与临近区域相比局部的密度增强或减弱结构。之前的模拟结果表明密度胞状结构只存在于350公里之下。本工作利用全球电离层热层模式GITM来研究密度胞状结构在较高高度不明显的原因。结果显示在较低或较高的热层区域,离子对流均可以在磁极晨侧区域驱动中性的气旋结构,并在气旋结构的中心形成向下的对流,从而导致气旋中心的大气密度相对背景密度减小,并且密度减小的相对幅度随高度变化不大。在较低高度的热层,密度减小展现为一个明显的独立低密度胞状结构。然而,在较高的热层,背景大气密度在白天-夜间方向的梯度很强,离子对流引起的密度减小被掩盖。因此,独立的低密度胞状结构并没有在较高高度的热层凸显出来。4.揭示热层高纬低密度胞状结构的世界时/经度变化特征及其机制。GITM的模拟结果显示离子拖曳力驱动的南北半球热层高纬的中性气旋以及低密度胞状结构的强度均随着世界时/经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当模拟中的真实磁场被替换为偶极场时,中性气旋和密度胞状结构强度的世界时/经度变化随之消失。这显示了磁极与地理极的偏离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本研究发现受日夜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等离子体密度在日侧远大于夜侧。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磁极周期性的处于地理的日侧和夜侧。当磁极处于日侧时,其背景等离子体密度大,这导致中性-离子碰撞频率和相应的离子拖曳力也比较大。因此离子拖曳力随地球自转发生周期性变化,这导致它所驱动的中性气旋和低密度胞状结构产生了世界时/经度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1)
刘琼琼[3](2016)在《夜恻极区电离层对流对磁层亚暴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利用SuperDARN雷达,特别是观测视野覆盖黄河站的Hankasaltni雷达和观测视野覆盖中山站的Kerguelen雷达,对亚暴期间高频(HF)雷达回波数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并对两个亚暴事件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归纳如下:(1)根据北半球Hankasalmi高频雷达在夜侧扇区的观测,对71个亚暴事件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亚暴期间夜侧高频雷达回波数整体呈减少,但是有少数亚暴发生时夜侧高频雷达回波数量会增加。回波总数在亚暴膨胀相起始前60分钟开始减少,持续减少到亚暴膨胀相起始之后90分钟。这是因为Hankasalmi雷达回波主要来自于夜侧70MLAT附近,而极光粒子沉降伴随亚暴的增长相发生,这一区域的极光粒子沉降导致极光带电离层对高频雷达观测波束吸收作用增强。冬季光致电离作用较弱,导致冬季电离层回波数量明显比夏季少。对2005年1月7日的亚暴事件分析表明,亚暴膨胀相起始之前15分钟时回波数增加到最大值;亚暴膨胀相起始之后近雷达区域的少量高频雷达回波主要来自较低纬的极光带。(2)针对磁层亚暴发生后高频雷达回波数增多的情况,对电离层对流的一些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选取了一个行星际激波激发的磁层亚暴事件,对夜侧电离层对流的一些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18:10UT,行星际激波到达地球并与磁层相互作用触发磁层亚暴,北半球夜侧极区电离层对流显着增强,Hankasalmi雷达观测到,从激波到达地球至18:33UT这段时间,电离层F层出现剧烈扰动,雷达回波数明显增多,并出现局部对流速度反转现象,18:33UT之后观测到F层出现叁块逆阳运动不规则体,速度高达600m/s;而与之地磁共轭的南半球Kerguelen雷达探测的回波主要来自E层,回波数量几无变化,但Kerguelen雷达视野内的中山站全天空光学成像仪观测到极光活动显着增强。南北半球夜侧电离层观测结果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它们分别处于极夜和极昼。(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6-06-01)
全小川[4](2014)在《地球磁层的太阳风动压扰动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人类的空间活动愈加频繁,地球磁层扰动作为影响空间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起因、变化及其它对人类航天计划、生产生活等造成的影响一直是当前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地球磁层对太阳风扰动响应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对我们理解SMI耦合系统的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讨论了不同太阳风动压对地球磁层扰动的影响。行星际磁场和太阳风动压是引起地球磁层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太阳风动压的影响尤为重要。太阳风动压的增加或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和释放一定的磁层,从而间接影响地磁场,导致地磁层发生全球性变化。地磁场中的同步轨道磁场和地面磁场容易受到磁层电流以及电离层电流影响。通过对ACE和GOES卫星观测数据的实例分析,得出在不同太阳风动压的脉冲作用下,地球同步轨道磁场以及地球水平磁场之间存在的响应关系,据此来获取磁层电流系的变化对于不同区域磁场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我们还利用SWMF模型对太阳风动压拖曳衰减系数K的影响因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发现太阳风动压拖拽衰减系数K受到太阳风动压及南北方向行星际磁场的影响很明显,并且K值会随着影响因素的改变成一定的线性变化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4-06-01)
全小川,万韬隅[5](2014)在《地球磁层对不同太阳风动压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风是太阳活动与地球空间环境之间进行联系的一个关键媒介,其中太阳风动压与行星际磁场则是能够引起地球磁层变化的主要因素。一旦太阳风动压发生增加或者减少均会压缩或释放一定的能量,从而导致地球磁层全球性响应的产生。其中同步轨道磁场与地面磁场一般又是受磁层电流以及电离层电流影响的两个最典型研究对象。该文探讨了地球磁层对太阳风动压响应的观测结果和物理机制,分析了不同太阳风动压脉冲对磁层顶进行作用过程中,地球同步轨道磁场以及地球水平磁场之间存在的相应的响应关系,据此来获取在太阳风动压变化基础上磁层电流系的变化对不同区域磁场所带来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4年09期)
王赤,李晖,郭孝城,丁凯,黄朝晖[6](2012)在《地球磁层-电离层系统对超强太阳风暴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第24周太阳活动峰年(2012~2014年)的临近,超强太阳风暴可能导致的地球空间环境的变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1859年发生的卡林顿事件的地磁观测数据为出发点,估计当时的行星际空间太阳风条件,并利用全球叁维磁流体力学模拟研究分析地球磁层-电离层系统对超强太阳风暴的响应.主要的结论有:(1)向阳侧磁层顶和弓激波被压缩至4.3和6.0 Re(地球半径),同时侧翼部分的弓激波和磁层顶也受到强烈压缩作用.磁层顶压缩到地球同步轨道内是普遍现象,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直接暴露在磁鞘太阳风中.(2)超强磁暴发生后,1区场向电流急剧增强约60倍,电离层的越极电位降增加约80倍,重联电压为一般磁暴时期的5~6倍,大量的太阳风能量进入到磁层内部,从而引发强烈的空间天气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吕建永,刘丹丹,I.J.Rae,R.Rankin[7](2011)在《磁层和电离层对1998年6月5日太阳风事件的响应:全球磁流体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WIND和ACE的太阳风观测数据作为输入,用全球MHD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磁层和电离层对1998年6月5日太阳风事件的响应。计算中所选择的观测区间有行星际磁场的一个突然的南向转换,以及与之相随的一段相对稳定太阳风期。鉴于目前的模型大多未考虑内磁层的对流效应,我们首先研究了全球模型中考虑RICE对流的重要性,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磁层和电离层响应,如极盖边界的位置以及电离层的电流会受到稳态磁层的很大影响,就是说得到符合实际的背景稳态磁层是研究磁层和电离层对太阳风响应所需要的。研究表明,通过接近真实磁层位型的适当处理(如包括RICE对流),我们的全球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的动力特性,并能提供磁层磁场位型和电离层对太阳风响应的可靠结果。(本文来源于《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电离层与电波相互作用、空间天气事件数值模拟》期刊2011-11-01)
张永存,沈超,刘振兴,濮祖荫,I.Dandouras[8](2011)在《磁层顶对太阳风变化的响应:Cluster,TC-1和SuperDARN联合观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How the solar wind affects the location of the magnetopause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and excellent models of the magnetopause based on in situ observations in the solar wind and at the magnetopause have been established, while the careful insight into the responses of the magnetopause to the variations in the solar wind can still provide us some new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cesses in space plasmas. The short distance from Cluster to TC-1 on 9 March 2004, between 06:10 and 08:10 UT, gives us a good opportunity to precisely monitor the responses of the magnetopause to the variations in the solar wi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mbined observations between Cluster, TC-1, and SuperDARN, we analyze the magnetopause crossings associated with magnetopause motion or magnetic reconnection when the solar wind conditions have a series of variations. New results about the time delays for the propagation from the solar wind monitor to the magnetopause of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s (IMF) and of the solar wind dynamic pressure, respectively, and the intrinsic time for reconnection onset at the magnetopause are obtained.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event is that the dynamic pressure and the IMF in the solar wind do not arrive at the magnetopause at the same time, which will direct us to find out how the variation in the solar wind dynamic pressure is transported from the bow shock to the magnetopause. Another significant feature is that this event presents a shorter intrinsic time,2min, for reconnection onset at thedayside magnetopause than that given by the previous work of Le et al. (1993) and Russell et al. (1997).(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10-25)
姚丽,左平兵,刘振兴,陈化然[9](2010)在《地球磁层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响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磁层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多时空尺度响应的观测结果以及物理模型。另外报道TC-1卫星在近地磁尾等离子片区观测的激波直接驱动磁尾等离子体片等离子体振动增强的新现象,并利用GOES飞船、LANL系列飞船,以及地磁数据,分析了该现象发生时地球同步轨道和地面对动压脉冲结构的响应。(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2010年04期)
左平兵,魏奉思,冯学尚,李汇军[10](2009)在《地球磁层对磁云边界层的大尺度响应分析——个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分析了WIND飞船2004年11月9日探测的磁云边界层引起的大尺度地球磁层活动.磁层响应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磁云边界层内本身持续较强南向磁场驱动了一个强磁暴的主相.(2)由于磁云边界层内部较强南向磁场持续一段时间后发生向北偏转触发了一个典型磁层亚暴.文中详细分析了亚暴膨胀相发生时夜侧磁层各区域的观测现象,包括极光观测、高纬地磁湾扰、地球同步轨道无色散粒子注入现象、Pi2脉动突然增强以及等离子体片偶极化现象等.(3)磁云边界层和前面鞘区组成一个动压增强区,此动压增强区强烈压缩磁层,致使磁层顶进入地球同步轨道以内;当磁云边界层扫过磁层时,位于向阳侧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两颗GOES卫星大部分时间位于磁层磁鞘中,以致很长时间内直接暴露在太阳风中.利用Shue(1998)模型计算得到当磁云边界层扫过磁层时磁层顶日下点的位置被压缩至距地心最近距离为5.1RE,磁云边界层的强动压结构以及强间断面决定了磁云边界层对磁层的强压缩效应.强动压结构、多个强间断结构以及持续较长时间的强南向磁场是许多磁云边界层的共性,这里以此磁云边界层事件为例分析了磁云边界层的地球磁层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期刊2009年06期)
磁层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球热层是连接低层大气和外层空间的重要部分。热层大气的性质,特别是其密度变化,显着地影响低轨卫星定轨精度和寿命长短。同时,热层和电离层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耦合在一起。热层变化可以带来电离层扰动,进而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卫星导航等人类活动。综上,研究热层大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热层大气变化,特别是其在高纬地区的变化,强烈地受到太阳风一磁层动量与能量输入的调制。本文的主题是热层大气对注入到地球极区的太阳风能量和动量的响应及相关的物理机制研究。本文以热层大气密度为核心,探讨了其对太阳风扇区极性反转和磁层对流等物理过程的响应。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揭示太阳风扇形结构对热层大气的影响。基于约5000个空间物体的两行轨道数据反演的1967-2007年间不同高度的的全球平均热层大气密度,统计分析了其对太阳风扇区极性反转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叁月份行星际磁场方向从背向太阳反转为面向太阳的过程中,400公里处的热层大气密度相对其11天的平均值最高增加23%;然而在太阳风扇区极性从面向太阳反转为背向太阳的过程中,密度最大减小仅12%。在九月份,相同的扇区极性反转过程引起的热层密度的增加或减少与叁月份相反。在夏至或冬至日时节,扇区极性反转带来的热层密度变化较小。除去季节的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和太阳活动水平降低,热层密度的相对扰动幅度增加。然而,在极低太阳活动条件下,400公里和550公里高度的大气密度的相对扰动接近,这可能是因为热层大气从氧原子主导向氦原子主导过渡的高度在太阳活动极低年下降。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太阳风中的共转相互作用区(CIR)与扇区极性反转大概率相继出现,这导致统计结果中太阳风扇区极性反转引起的密度增强有一部分是共转相互作用区的贡献。相应地,扇区极性反转引起的密度减小也被共转相互作用区削弱。2.研究极点热层密度的变化特性及其受太阳风扇形结构的调制。基于2002年至2010年的GRACE卫星的观测密度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南北极的热层大气密度均存在世界时(即磁地方时)变化。在9-11月份地球处于行星际磁场为背向太阳的扇区内(背向扇区)时,南极热层密度在约17:00UT(13:30 MLT)达到最大值,比日平均值高约22%。而在6-8月份,当地球处于行星际磁场为面向太阳的扇区内(面向扇区)时,北极热层密度在06:00UT(12:30MLT)达到最大值,比日平均值高约13%。南极点的磁纬是-74°,其在15:30 UT处于磁地方时正午,恰与极尖区位置重合。北极在5:30 UT处于磁地方时正午,此时北极与极尖区位置最靠近。之前的研究表明极尖区热层密度比周围区域高。因此极点热层大气密度的磁地方时变化可能是其周期性靠近极尖区的结果。南北极热层密度的世界时变化分别在背向和面向扇区内更明显,这可能是与行星际磁场By分量对南北半球密度的不同影响有关。统计结果还表明,极点热层大气密度的磁地方时变化在冬季半球内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在冬季半球,沉降于极尖区的粒子相比夏季半球少、沉降高度低,因而能量沉降所引起的热层上部的密度增强较小。3.研究热层高纬低密度胞状结构的高度变化。热层高纬的密度胞状结构指的是与临近区域相比局部的密度增强或减弱结构。之前的模拟结果表明密度胞状结构只存在于350公里之下。本工作利用全球电离层热层模式GITM来研究密度胞状结构在较高高度不明显的原因。结果显示在较低或较高的热层区域,离子对流均可以在磁极晨侧区域驱动中性的气旋结构,并在气旋结构的中心形成向下的对流,从而导致气旋中心的大气密度相对背景密度减小,并且密度减小的相对幅度随高度变化不大。在较低高度的热层,密度减小展现为一个明显的独立低密度胞状结构。然而,在较高的热层,背景大气密度在白天-夜间方向的梯度很强,离子对流引起的密度减小被掩盖。因此,独立的低密度胞状结构并没有在较高高度的热层凸显出来。4.揭示热层高纬低密度胞状结构的世界时/经度变化特征及其机制。GITM的模拟结果显示离子拖曳力驱动的南北半球热层高纬的中性气旋以及低密度胞状结构的强度均随着世界时/经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当模拟中的真实磁场被替换为偶极场时,中性气旋和密度胞状结构强度的世界时/经度变化随之消失。这显示了磁极与地理极的偏离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本研究发现受日夜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等离子体密度在日侧远大于夜侧。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磁极周期性的处于地理的日侧和夜侧。当磁极处于日侧时,其背景等离子体密度大,这导致中性-离子碰撞频率和相应的离子拖曳力也比较大。因此离子拖曳力随地球自转发生周期性变化,这导致它所驱动的中性气旋和低密度胞状结构产生了世界时/经度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磁层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刘倪纲.内磁层等离子体波动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的即时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2].郭冬杰.极区热层大气对太阳风—磁层动量和能量输入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3].刘琼琼.夜恻极区电离层对流对磁层亚暴的响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
[4].全小川.地球磁层的太阳风动压扰动响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
[5].全小川,万韬隅.地球磁层对不同太阳风动压响应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
[6].王赤,李晖,郭孝城,丁凯,黄朝晖.地球磁层-电离层系统对超强太阳风暴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
[7].吕建永,刘丹丹,I.J.Rae,R.Rankin.磁层和电离层对1998年6月5日太阳风事件的响应:全球磁流体模拟[C].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电离层与电波相互作用、空间天气事件数值模拟.2011
[8].张永存,沈超,刘振兴,濮祖荫,I.Dandouras.磁层顶对太阳风变化的响应:Cluster,TC-1和SuperDARN联合观测(英文)[C].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9].姚丽,左平兵,刘振兴,陈化然.地球磁层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响应的研究进展[J].天文学进展.2010
[10].左平兵,魏奉思,冯学尚,李汇军.地球磁层对磁云边界层的大尺度响应分析——个例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