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偶过程论文-朱照容

择偶过程论文-朱照容

导读:本文包含了择偶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异地择偶,代际冲突,亲女关系,社会行动

择偶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朱照容[1](2019)在《农村女大学生异地择偶过程中的代际冲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半结构式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以A省L村里部分家庭成员为研究对象,以社会互动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描述当代农村地区家庭内代际冲突的表现形式,了解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建构农村地区良好的代际关系做铺垫。本次研究笔者试从父子两代人在异地择偶过程中代际冲突的初现、代际冲突的升级、以及代际冲突的落幕,来更加清晰的描述代际间就异地择偶引发切实存在的冲突现象;再通过对现象的整理与分析,进一步得出引发代际冲突的原因是受到该村存在的亚文化影响、以及子代选择异地择偶弱化代际互动和偏离价值理性,就此提出了构建代际和谐的建议:强化代际认同、发挥资优势、平衡家庭权力。笔者通过对特定农村地区由异地择偶而引发代际冲突现象的关注与研究,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首先,异地择偶乃至异地通婚模式的形成主要受到人口流动所驱使,在其逐步走向常态化的过程中,必将会面临由其触及到亲子关系的挑战;其次,在经济状况较好农村地区亲代对子代的教育资本投入上不再区分性别,这也为女性子代在婚姻市场上创造了更多的有利条件;最后,对于传统村落的代际冲突的理解上,代际间的冲突可以积极推进乡村文化的转型,使其变得包容,更好的塑造生活于其中的个体。文章从子代(本文专门研究女儿)进行异地择偶这一类事件来展开,以此为切入点更多的挖掘农村家庭内部的代际互动;在家庭内部,每个成员作为个体行动者的行为模式也是笔者关注的;通过子代对择偶自由的追求,也关注到农村地区代际间的权力制衡关系。(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陈奇,陈皆明[2](2019)在《大学生择偶过程中的竞争与配对——教育同质婚的形成机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个人偏好理论引出的竞争和配对两种不同的归类机制,对中国婚姻市场中教育同质婚的形成机制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释:竞争机制认为人们对经济资源的偏好导致了教育同质婚;而配对机制认为教育同质婚的形成是出于教育水平所反映的文化相似性。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采用"多层次分层模型"对上述两种机制进行了检验,实证分析了何者更适合解释当前中国婚姻市场中的教育同质婚现象。研究发现,竞争和配对这两种机制在中国婚姻市场教育同质婚的形成过程中均发生作用,但也存在性别差异,即在女性的择偶过程中,竞争机制占据主导地位;而在男性婚姻形成过程中,配对机制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结果表明,女性在寻找配偶的过程中更看重经济资源,男性则更看重文化资源。(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董鑫[3](2016)在《择偶观之门当户对的演变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择偶,是一种异性间的人际选择。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种期望模式去寻求、选择爱人。这种期望模式亦即我们平常所讲的择偶标准,是恋爱的出发点和决定因素。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婚姻关系的状况,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现实社会价值观念的一个缩影。自古以来,婚姻就不是一种纯粹的个体行为,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们在缔结婚姻时,既要遵循婚姻的自然属性,又不得不受婚姻社会属性的影响。婚姻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们(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6年22期)

杨晶[4](2015)在《农村残疾女性择偶过程的扎根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残疾女性择偶过程是一系列复杂的理性决策过程,该过程可概念化为"双重筛选",具体包括"过滤阶段"及"平衡阶段"两个次过程。择偶过程中的"双重筛选"旨在将可能由残疾身份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因素最小化,同时最大程度保障残疾女性婚后的幸福与人身安全。但是这一过程也潜藏着导致其择偶范围窄、婚后家庭可能成为弱弱联合,增加整个家庭被边缘化的风险等不利因素。(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于伟壮[5](2014)在《Z村婚事一对一个村庄择偶过程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z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华北村落。在z村,婚姻是街面恒定而长久不衰的话题。过去,择偶只是适婚青年和家长的人生阶段任务。近年来,这种任务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直观上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农民从过去秋后为子女提亲到现在集中于春节期间;高额的彩礼费用成为一种趋势;跨地域通婚增多。从更深层次的表述是婚姻挤压下择偶中的婚姻圈、婚姻交换的形式、标准以及择偶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为主,同时参考人口学、社会学在择偶方面的相关方法和理论,运用民族志的描述方法和“过程--事件”分析方式,对这一现象进行历时和共时的考察。研究发现,z村通婚圈近年来显示了在保持即有通婚圈基础上有零散扩大的趋势,并且在“男婚”“女嫁”上有不同的表现;彩礼和嫁妆的内容呈现了新的形式。通婚圈和婚姻交换内容的改变与青年男女自主性的上升有关,更为主要的是这是家庭和择偶男女在婚姻挤压压力下调整自身行为的一系列策略。在此基础上引发了对以往通婚圈研究和婚姻交换实质研究的新思考并作出了回应。(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04-18)

张杰[6](2013)在《女性新生代农民工择偶过程中的生活世界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的女性新生代农民工的择偶研究均存在着"强结构"预设,将女性新生代农民工的择偶中的传统与现代性并存视为社会结构和社会性别的产物。本研究从生活世界理论入手,运用陌生人和返乡者这两个范畴,分析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通过择偶来重建生活世界的意义脉络,构建出双重意义系统"混杂"的生活世界,从而在看似社会结构和社会性别再生产的背后凸显出女性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能动者的主动选择与建构的一面。与此同时,研究也指出,作为返乡者的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在面对乡村意义系统生产时,由于其可以运用的资源有限,其建构的双重意义系统的生活世界是不稳定的,从而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本文来源于《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性别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 论坛论文集》期刊2013-07-20)

张杰,胡同娟[7](2013)在《从陌生人到返乡者——女性新生代农民工择偶过程中的生活世界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生活世界理论入手,运用陌生人和返乡者这两个范畴,分析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如何通过择偶来重建生活世界的意义脉络,构建出双重意义系统"混杂"的生活世界,从而在看似社会结构和社会性别再生产的背后凸显出女性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能动者的主动选择与建构的一面。与此同时,研究也指出,作为返乡者的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在面对乡村意义系统生产时,由于其可以运用的资源有限,其建构的双重意义系统的生活世界是不稳定的,从而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研究》期刊2013年05期)

王明月[8](2013)在《女研究生择偶过程中的心理冲突-5例女研究生个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体制的完善,女性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教育权力,女性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多。在知识素养不断提升的同时,择偶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虽然各领域学者已经开始认识到女研究生群体择偶困境,但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社会、文化、教育等视角,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择偶过程中择偶方式和择偶标准的研究上,而很少有人将择偶视为连续的过程,从女研究生自身的心理去分析她们在择偶过程中究竟遇到了哪些心理冲突与障碍。只有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帮助女研究生顺利择偶。本文通过对择偶相关资料的比较研究,结合质性研究取向中的深度访谈方法,通过“目的性取样”,选取八名年龄介于24-30岁的女性研究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并将访谈的资料转化成逐字稿,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并请研究参与者配合检核资料之真实性。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女研究生经历的择偶过程主要可以分为酝酿阶段、确定目标阶段、投入阶段、决策阶段以及决策后评估,并通过类属分析得到每个阶段的心理特征;(2)女研究生在择偶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曾遭遇过心理的冲突和阻碍,可分为“保守与开放”、“现实与理想”、“自由与限制”和“情感与理性”等四大类,本文按阶段进行详尽阐述;(3)女研究生择偶时产生心理冲突的原因非常复杂,受到社会、家庭、个体自身、传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文化因素是根本原因,个体因素是直接原因,家庭因素则是产生心理冲突最有力的助推器,大众传媒价值导向的偏离进一步造成道德底线的缺失。女研究生是中国高级知识女性的典型代表,她们的择偶状况不仅关乎到自身的婚姻幸福与否,还反映出中国教育体制的种种问题,同时对维持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起到一定的影响。希望本研究能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借鉴,同时也为社会输送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才和为构筑和谐社会带来有利的一面。(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3-03-20)

艾丽丽[9](2012)在《爱情与亲情冲突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恋爱中的人经常会问:当我和你的母亲同时掉到河里,你会先救谁?爱情与亲情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也一直在不断上演。择偶是构成婚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个渗透着父母意志的过程。爱情是否得到亲情的认可,是影响恋爱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国外,爱情与亲情冲突的研究,以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最为着名。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一直为文学家、社会学家所热衷,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本研究通过网络数据随机搜集爱情与亲情冲突的故事80个(男23人,女57人),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和孝道文化为背景,探讨中国本土爱情与亲情的冲突现象,探明爱情与亲情冲突的缘由、冲突困境下的解决策略及父母的反对对恋人关系的影响。选取标准是:(1)在各类网站、论坛、博客等搜集爱情与亲情冲突的故事,故事叙述为第一人称;(2)故事情节完整,包括主人公、故事起因、故事结局等因素,并且主人公性别明确;(3)故事上传时间为2005年6月-2011年6月。通过对文本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1)在择偶标准上存在代际冲突,这是引起爱情与亲情冲突困境的重要原因;(2)父母反对子女择偶对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条件、生理条件、个性品质、社会文化、地域、理想人选、家庭状况、感情,其中社会经济条件占比例最高;(3)子女在择偶过程中看重感情、个性品质、生理条件、物质条件四个方面,其中感情、个性品质占比例较高;(4)面临爱情与亲情冲突困境,年轻人采取的冲突解决策略包括:沟通协调、逃避、抗争、妥协、迂回、压抑、宣泄、求助、无助,其中,沟通协调所占比例最高;(5)父母干预子女择偶过程对子女恋爱关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刘永芳,苏丽娜,王怀勇[10](2009)在《女性择偶过程的决策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两个实验探讨了女性择偶过程中的决策机制。实验1利用信息板技术探讨了女性择偶决策中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线索偏好。结果表明:女性的择偶决策过程是一个有限理性决策过程:(1)异性候选人的数量和可供考虑的时间都影响了女性决策者对候选人线索的加工时间、搜索深度和搜索模式;(2)在多种实验条件下,被试均倾向于基于选项的信息搜索策(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1-05)

择偶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个人偏好理论引出的竞争和配对两种不同的归类机制,对中国婚姻市场中教育同质婚的形成机制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释:竞争机制认为人们对经济资源的偏好导致了教育同质婚;而配对机制认为教育同质婚的形成是出于教育水平所反映的文化相似性。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采用"多层次分层模型"对上述两种机制进行了检验,实证分析了何者更适合解释当前中国婚姻市场中的教育同质婚现象。研究发现,竞争和配对这两种机制在中国婚姻市场教育同质婚的形成过程中均发生作用,但也存在性别差异,即在女性的择偶过程中,竞争机制占据主导地位;而在男性婚姻形成过程中,配对机制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结果表明,女性在寻找配偶的过程中更看重经济资源,男性则更看重文化资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择偶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朱照容.农村女大学生异地择偶过程中的代际冲突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

[2].陈奇,陈皆明.大学生择偶过程中的竞争与配对——教育同质婚的形成机制探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董鑫.择偶观之门当户对的演变过程[J].西部皮革.2016

[4].杨晶.农村残疾女性择偶过程的扎根理论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5

[5].于伟壮.Z村婚事一对一个村庄择偶过程的考察[D].山东大学.2014

[6].张杰.女性新生代农民工择偶过程中的生活世界重构[C].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性别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论坛论文集.2013

[7].张杰,胡同娟.从陌生人到返乡者——女性新生代农民工择偶过程中的生活世界重构[J].中国青年研究.2013

[8].王明月.女研究生择偶过程中的心理冲突-5例女研究生个案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3

[9].艾丽丽.爱情与亲情冲突困境[D].曲阜师范大学.2012

[10].刘永芳,苏丽娜,王怀勇.女性择偶过程的决策机制探讨[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标签:;  ;  ;  ;  

择偶过程论文-朱照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