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鼓索神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条件性味觉厌恶,鼓索神经,味觉,大鼠
鼓索神经论文文献综述
李腊梅,廖莹莹,蒋恩社[1](2019)在《咸味觉厌恶模型大鼠鼓索神经对味觉刺激的电生理反应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大鼠咸味觉厌恶建立后外周鼓索神经(CT)对咸味觉及其他味觉刺激的电生理反应特性的改变。方法:将14只SD成年雄性大鼠分为咸味觉厌恶模型组(CTA)和对照组(n=7/group)。实验第1日给予大鼠30 min的0.1 mol/L Na Cl饮食,随后CTA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2 ml 0.15 mol/L Li Cl和同等量生理盐水。在第2、3和4日,测量两组大鼠每天30 min内对Na Cl和蒸馏水饮用量。于第4日行为学测试后,分别记录CTA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CT对口内给予系列浓度Na Cl溶液、0.3 mol/L Na Cl与0.1 mmol/L阿米洛利(一种舌上皮钠通道阻断剂)混合液和其他四种基本味觉刺激溶液的电生理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TA组大鼠CT对系列浓度Na Cl和其他4种基本味觉刺激的电生理反应特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P> 0.05);舌上皮钠通道阻断剂阿米洛利强烈抑制CTA大鼠对Na Cl的反应(P<0.01)。结论:条件性咸味觉厌恶模型大鼠CT对各种味觉刺激的电生理反应特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李腊梅[2](2017)在《咸味觉厌恶模型大鼠鼓索神经电生理反应特征及其钠欲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条件性味觉厌恶(conditioned taste aversion,CTA)是动物在自然界复杂多变的食物供给中,为了避免重复摄食有害物质而建立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CTA的建立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共同协作完成的。而目前大多数的有关CTA的研究都是关于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目前,尚不清楚大鼠外周味觉神经是否参与其中。缺钠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内分泌变化,激活特异的脑神经环路以产生钠欲,并伴有咸味觉感受功能的改变,以调控摄钠行为,恢复体钠平衡。缺钠通常会引起味觉感受的反应变化,而当钠欲增强时,缺钠动物则表现出对高渗盐溶液的喜好增加,并表现出奖赏反应特性。而当缺钠大鼠又对咸味觉厌恶时。大鼠机体会进行怎样的调节呢?其咸味觉敏感性是否发生变化,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目的1探索条件性咸味觉厌恶建立后,外周味觉系统中的鼓索神经是否参与了大鼠产生咸味觉厌恶的机制变化。2探索大鼠对咸味觉建立条件性厌味后,在大鼠体内缺钠,进而钠欲增强的情况下,大鼠对摄钠的抉择情况及咸味觉厌恶对钠欲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探讨。1第一部分实验方法:建立条件性味觉厌恶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麻醉后,在显微镜下寻找并分离鼓索神经。将鼓索神经从其出耳泡处剪断,在不损伤鼓索神经的情况下,剥离神经髓鞘,将其挂于单极电极上,并在舌面给与不同的味觉溶液刺激。运用在体电生理记录技术记录鼓索神经对不同味觉溶液的电生理反应变化。2第二部分实验方法:用叁组不同处理因素的大鼠,探讨味觉厌恶对钠欲的调节。分别是实验组:大鼠建立味觉厌恶模型后快速脱钠处理;对照组1:建立味觉厌恶模型后无快速脱钠对照;对照组2:大鼠无味觉厌恶建立后快速脱钠对照。通过叁组不同处理因素大鼠对咸味觉溶液摄食量的改变,来探讨大鼠机体的钠欲调节情况。实验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均数、标准误)进行数据的基本描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检验水准α=0.05,P值均为双侧概率。结果1.大鼠对咸味觉建立条件性厌味后,其鼓索神经对不同浓度的NaCl的反应特性以及阿米洛利抑制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2.大鼠对咸味觉建立条件性厌味后,其鼓索神经对酸、甜、苦、鲜四种味觉刺激的反应特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3.叁组不同的处理因素的大鼠在摄食NaCl溶液量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4.实验组大鼠对0.1M NaCl和0.3M NaCl溶液的摄食量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而两组对照组对不同浓度的NaCl的喜爱有显着差异(P<0.05)。5.通过大鼠每天喜好的差异图可以得出,实验组大鼠在0.1M NaCl时,其喜好趋势偏向于CTA组大鼠,而在0.3M NaCl时,实验组大鼠的喜好值趋向于快速脱钠组大鼠。结论1.大鼠在建立条件性咸味觉厌恶时,味觉信息在经鼓索神经传递时不发生显着性改变,猜测大鼠顺利建立CTA的关键部位在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2.大鼠建立咸味觉厌恶后再进行快速脱钠,其对咸味觉的厌恶行为可以由于体内缺钠诱发的钠欲而衰减。反过来,大鼠对咸味觉的厌恶行为可以减弱由于体内缺钠而诱发的钠欲行为。(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5-01)
陆玲,李嘉怡,钱晓云,陈杰,杨烨[3](2016)在《透明化面神经与鼓索神经对于提高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主动充分透明化面神经、鼓索神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6月在我科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者,术中均主动充分透明化面神经、鼓索神经,最大程度地开放面隐窝。统计面神经高位、面隐窝狭窄、鼓索神经变异的例数,随访术后是否发生面瘫、面神经刺激症、味觉减退。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及跟踪随访11个月至5年。结果 614例患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术中所有患者的面神经和鼓索神经均透明化并完整保留,顺利开放面隐窝后成功植入电极。67例面神经高于水平半规管平面,36例面隐窝狭窄,1例面神经垂直段分叉变异为四支,1例鼓索神经严重变异,横行于面隐窝上中1/2部位。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面瘫、面神经刺激症状及味觉异常等并发症。采用此手术方法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学习、辨认耳显微外科结构的培训时间由原来的5周缩短为2周。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中主动充分透明化面神经、鼓索神经可以安全有效地开放面隐窝,经乳突-后鼓室-面隐窝径路植入电极,可降低患者面瘫、面神经刺激、味觉异常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人工耳蜗手术的安全性,同时可以促进规培住院医师学习耳显微外科解剖知识。(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崔哲洙,孙珍龙,吴俊,金玉莲[4](2015)在《中耳胆脂瘤手术中鼓索神经损伤对味觉的影响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观察中耳胆脂瘤手术中鼓索神经损伤对味觉变化的影响.[病例报告]给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4例和耳硬化症患者2例施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手术中损伤鼓索神经(中耳胆脂瘤7例,耳硬化症1例).通过化学味觉测定观察手术中损伤鼓索神经的8例患者的味觉变化,结果见其中7例中耳胆脂瘤患者手术中鼓索神经损伤后并未见明显的味觉障碍,而1例耳硬化症患者术后出现味觉障碍,6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讨论]中耳胆脂瘤患者手术中损伤鼓索神经未见影响术后味觉,认为可能原因是长期中耳炎反复发作使鼓索神经损伤与功能代偿处于完成状态.(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医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邓瑾成[5](2015)在《鼓索神经损伤引起味觉障碍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鼓索神经支配舌前2/3的味觉,不同因素导致的鼓索神经受损可引起味觉功能的障碍。本文收集我科收治的贝尔面瘫所致鼓索神经的病毒感染以及中耳炎术中切断鼓索神经两种不同因素引起的味觉障碍患者,掌握味觉恢复的程度及味觉恢复的时间等临床资料,明确不同因素导致的味觉障碍药物干预后恢复情况,比较药物干预效果。现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1.1.1诊断标准:贝尔面瘫:1单侧面部表情肌的完全或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李栋,杜欢乐,尤慧华,冯国飞[6](2014)在《鼓索神经损伤引起味觉障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药物干预对不同因素引起鼓索神经损伤的味觉改善是否存在可行性和必要性和评价常规中耳炎手术中是否保留鼓素神经的必要性。方法按照House Brikman(HB)评级入组病人12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各组再分为二亚组:一亚组贝尔氏面瘫30例,另一亚组鼓室成形术30例。实验组采用神经营养药(甲钴胺)及改善微循环药(复方丹参)治疗,对照组不做治疗。结果实验组味觉恢复病例多于对照组(6月,P=0.02;12月P<0.01),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面瘫味觉恢复病例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鼓室成形术病例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和鼓室成形术中切断鼓索神经皆有效,中耳手术时勿损伤鼓索神经,尤其是双侧中耳炎患者。(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杜欢乐,李栋,尤慧华[7](2014)在《中耳炎手术损伤鼓索神经后味觉的变化与恢复性观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耳炎手术损伤患者鼓索神经后其味觉的变化以及恢复性观察研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组研究正常人24例与慢性中耳炎患者60例;依据患者病变的不同采取不同类型的乳突手术和鼓室成形术;观察比较切断鼓索神经手术前后慢性中耳炎患者外观正常、水肿的味阈变化及切断鼓索神经手术前后慢性中耳炎患者鼓索神经断裂的味阈变化,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鼓索神经断裂组味觉与鼓索神经正常组、鼓索神经外观正常组、鼓索神经水肿之间对比显着减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断鼓索神经手术前后慢性中耳炎患者外观正常的味阈结果表明,术后15 d、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味阈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断鼓索神经手术前后慢性中耳炎患者水肿的味阈结果表明,术后15 d、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味阈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1年进行随访,结果表明,除4例患者味觉有持续的感觉不舒适外,其余患者无明显的味觉异常。结论中耳炎可致使味觉异常,但其病理状态与味觉丧失不呈正比。鼓索神经切除可致使该侧舌味觉丧失,但因多种作用后,味觉会有不同程度地恢复,同时中耳炎手术时应可能确保鼓索神经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华全科医学》期刊2014年06期)
王建黎,田伟[8](2013)在《人鼓索神经的制备与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尝试新的解剖制作鼓索标本的方法,制备出无损伤的鼓索标本;理清其走行特点,为临床上进行相关手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配置脱钙液并进行标本头部脱钙处理,使头骨骨质软化后,从颞骨周边开始向鼓室进行除骨质解剖操作,暴露鼓室找到鼓室段鼓索神经后,依次向面神经管部,鼓索出岩鼓缝部进行除骨质操作,从而暴露全段鼓索。结果:鼓索由面神经发出后走行于颞骨骨质内,走行复杂;鼓索走行可分为四段:后岩鼓缝段、鼓室段、前岩鼓缝段、颅底段。结论:用本实验方法制备鼓索可行性很强。(本文来源于《沈阳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洪拥军,马艳利,庄佩耘,徐新林[9](2013)在《透明化鼓索神经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中保护面神经的作用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中透明化鼓索神经和透明化面神经垂直段和面神经嵴的位置关系,探讨在该手术中透明化鼓索神经是否具有定位面神经垂直段和面神经嵴高度的作用。方法:2008-2010年我科收治的118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手术中结合采用根据水平半规管、砧骨窝的位置和透明化鼓索神经的方法定位面神经垂直段和面神经嵴的高度。结果:99例面神经嵴磨至鼓索神经乳突段平面,面神经垂直段未显露;9例面神经垂直段透明显露,低于鼓索神经乳突段1~2 mm,前后方向2~3 mm,位置恒定;9例患者听骨链、砧骨窝、水平半规管和面神经骨管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面神经垂直段低于鼓索神经乳突段1~2 mm,前后方向2~3 mm;1例面神经垂直段透明显露,高于鼓索神经乳突段。结论:透明化鼓索神经乳突段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中可作为定位面神经垂直段和磨低面神经嵴的标志,是对传统方法定位面神经垂直段的补充,特别对于传统定位面神经标志破坏者,定位面神经的意义尤为明显。(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3年10期)
陈彦林,吕怀庆,李钦,顾晓[10](2012)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的面神经和鼓索神经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有效保护面神经和鼓索神经的方法。方法 102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其中男65例,女37例,右侧72例,左侧30例。手术采取经耳后乳突进路轮廓面神经和鼓索神经,确定该神经的解剖标志后明视下予以保护,其中两例由于面神经、鼓索神经和外耳道骨壁的解剖关系变异使位于圆窗平面的面神经与鼓索神经之间的距离过窄而影响开窗,故将此部位鼓索神经周围的骨质磨除,使鼓索神经悬浮并推向前方,从而顺利行鼓阶钻孔电极植入。结果 102例患者的面神经和鼓索神经均得到了完整有效的保护,均一次顺利将电极植入鼓阶。结论经乳突进路轮廓面神经和鼓索神经的方法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安全有效,有望降低该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12年04期)
鼓索神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条件性味觉厌恶(conditioned taste aversion,CTA)是动物在自然界复杂多变的食物供给中,为了避免重复摄食有害物质而建立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CTA的建立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共同协作完成的。而目前大多数的有关CTA的研究都是关于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目前,尚不清楚大鼠外周味觉神经是否参与其中。缺钠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内分泌变化,激活特异的脑神经环路以产生钠欲,并伴有咸味觉感受功能的改变,以调控摄钠行为,恢复体钠平衡。缺钠通常会引起味觉感受的反应变化,而当钠欲增强时,缺钠动物则表现出对高渗盐溶液的喜好增加,并表现出奖赏反应特性。而当缺钠大鼠又对咸味觉厌恶时。大鼠机体会进行怎样的调节呢?其咸味觉敏感性是否发生变化,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目的1探索条件性咸味觉厌恶建立后,外周味觉系统中的鼓索神经是否参与了大鼠产生咸味觉厌恶的机制变化。2探索大鼠对咸味觉建立条件性厌味后,在大鼠体内缺钠,进而钠欲增强的情况下,大鼠对摄钠的抉择情况及咸味觉厌恶对钠欲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探讨。1第一部分实验方法:建立条件性味觉厌恶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麻醉后,在显微镜下寻找并分离鼓索神经。将鼓索神经从其出耳泡处剪断,在不损伤鼓索神经的情况下,剥离神经髓鞘,将其挂于单极电极上,并在舌面给与不同的味觉溶液刺激。运用在体电生理记录技术记录鼓索神经对不同味觉溶液的电生理反应变化。2第二部分实验方法:用叁组不同处理因素的大鼠,探讨味觉厌恶对钠欲的调节。分别是实验组:大鼠建立味觉厌恶模型后快速脱钠处理;对照组1:建立味觉厌恶模型后无快速脱钠对照;对照组2:大鼠无味觉厌恶建立后快速脱钠对照。通过叁组不同处理因素大鼠对咸味觉溶液摄食量的改变,来探讨大鼠机体的钠欲调节情况。实验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均数、标准误)进行数据的基本描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检验水准α=0.05,P值均为双侧概率。结果1.大鼠对咸味觉建立条件性厌味后,其鼓索神经对不同浓度的NaCl的反应特性以及阿米洛利抑制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2.大鼠对咸味觉建立条件性厌味后,其鼓索神经对酸、甜、苦、鲜四种味觉刺激的反应特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3.叁组不同的处理因素的大鼠在摄食NaCl溶液量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4.实验组大鼠对0.1M NaCl和0.3M NaCl溶液的摄食量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而两组对照组对不同浓度的NaCl的喜爱有显着差异(P<0.05)。5.通过大鼠每天喜好的差异图可以得出,实验组大鼠在0.1M NaCl时,其喜好趋势偏向于CTA组大鼠,而在0.3M NaCl时,实验组大鼠的喜好值趋向于快速脱钠组大鼠。结论1.大鼠在建立条件性咸味觉厌恶时,味觉信息在经鼓索神经传递时不发生显着性改变,猜测大鼠顺利建立CTA的关键部位在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2.大鼠建立咸味觉厌恶后再进行快速脱钠,其对咸味觉的厌恶行为可以由于体内缺钠诱发的钠欲而衰减。反过来,大鼠对咸味觉的厌恶行为可以减弱由于体内缺钠而诱发的钠欲行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鼓索神经论文参考文献
[1].李腊梅,廖莹莹,蒋恩社.咸味觉厌恶模型大鼠鼓索神经对味觉刺激的电生理反应特性[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9
[2].李腊梅.咸味觉厌恶模型大鼠鼓索神经电生理反应特征及其钠欲变化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7
[3].陆玲,李嘉怡,钱晓云,陈杰,杨烨.透明化面神经与鼓索神经对于提高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6
[4].崔哲洙,孙珍龙,吴俊,金玉莲.中耳胆脂瘤手术中鼓索神经损伤对味觉的影响临床观察[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5
[5].邓瑾成.鼓索神经损伤引起味觉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
[6].李栋,杜欢乐,尤慧华,冯国飞.鼓索神经损伤引起味觉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4
[7].杜欢乐,李栋,尤慧华.中耳炎手术损伤鼓索神经后味觉的变化与恢复性观察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
[8].王建黎,田伟.人鼓索神经的制备与观察[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3
[9].洪拥军,马艳利,庄佩耘,徐新林.透明化鼓索神经在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中保护面神经的作用探索[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
[10].陈彦林,吕怀庆,李钦,顾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的面神经和鼓索神经保护[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