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神经可塑性论文-赵然然,潘频华,覃庆武,王慧,胡成平

气道神经可塑性论文-赵然然,潘频华,覃庆武,王慧,胡成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道神经可塑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神经重塑,哮喘,神经营养因子

气道神经可塑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然然,潘频华,覃庆武,王慧,胡成平[1](2009)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气道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气道神经可塑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SD大鼠肺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气道神经可塑性改变和气道高反应性间的关系。方法1~2周龄SD幼鼠共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RSV感染组,每组10只。RSV感染组采用每周1次RSV滴鼻法制作RSV感染模型。第8周进行气道阻力测定,留取左肺行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气道突触囊泡素(SYN)和神经丝(NF)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RSV RNA。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神经营养因子4(NT4)]水平。结果RSV感染组大鼠肺组织内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原位杂交显示肺间质细胞中有明显的RSV RNA阳性信号,表明模型建立成功。RSV感染组气道反应性显着增高,气道感觉神经元SYN及NF的表达显着增高,肺部NGF及BDN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NT3及NT4水平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NGF及BDNF浓度与气道SYN表达呈正相关(r1=0.892,r2=0.995,P<0.05),与NF表达呈正相关(r1=0.949,r2=0.936,P<0.05),与气道反应性也呈正相关(r1=0.929,r2=0.910,P<0.05)。结论RSV感染后肺部NGF、BDNF水平增高,并与气道神经可塑性变化和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赵然然[2](2008)在《RSV感染大鼠气道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气道神经可塑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SD大鼠动物模型。研究RSV感染后SD大鼠肺内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NT3及NT4)浓度的变化与气道神经可塑性改变间的关系,为婴幼儿哮喘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2周龄SD大鼠共60只,随机分为2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RSV感染组。每组30只,采用每周1次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法制作模型。在第8周进行气道阻力测定,留取左肺行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改变及免疫组化明确气道突触囊泡素和神经丝的表达变化,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RSV RNA的表达,取右肺行组织匀浆后,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上清液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NT3及NT4)浓度的变化。结果:(1)一般情况:实验组大鼠渐出现卡他性鼻炎、呼吸气促、毛乱、活动度降低的临床表现。(2)体温:滴鼻后24小时内实验组动物体温上升幅度较基础体温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滴鼻前后体温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3)体重:干预8周后,两组实验动物体重没有明显差别。(4)原位杂交检测肺组织RSV RNA的表达: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未见RSV RNA阳性信号,而实验组大鼠肺间质细胞中可见明显的RSV RNA阳性信号。(5)气道反应性:干预8周后,各组间大鼠的气道阻力基础值差异无显着性,在RSV感染组随着盐酸组胺浓度的升高,气道阻力明显增高。(6)HE染色:光镜下实验组大鼠肺组织符合典型间质性肺炎的病理改变。(7)免疫组化:8周RSV组大鼠气道壁突触囊泡素及神经丝阳性分布部位及形态与对照组相似,但分布密度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阳性产物为棕红色颗粒,颗粒与对照组相比较粗大。(8)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RSV感染组NGF及BDN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NT_3及NT_4表达水平则较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9)相关性分析:NGF及BDNF浓度表达均与气道突触囊泡素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_1=0.892,r_2=0.995,P<0.05),与神经丝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_1=0.949,r_2=0.936,P<0.05),与气道高反应性也呈正相关关系(r_1=0.929,r_2=0.910,P<0.05)。结论:(1)本实验发现RSV感染可引起大鼠的气道神经可塑性的改变,表现为气道神经内SYN、NF的表达增加,此二者的密度可反映气道神经的密度分布;(2)RSV感染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NGF及BDNF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3)NGF及BDNF可能参与了RSV感染所致大鼠气道神经可塑性改变的调节过程,从而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8-03-01)

气道神经可塑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SD大鼠动物模型。研究RSV感染后SD大鼠肺内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NT3及NT4)浓度的变化与气道神经可塑性改变间的关系,为婴幼儿哮喘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2周龄SD大鼠共60只,随机分为2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RSV感染组。每组30只,采用每周1次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法制作模型。在第8周进行气道阻力测定,留取左肺行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改变及免疫组化明确气道突触囊泡素和神经丝的表达变化,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RSV RNA的表达,取右肺行组织匀浆后,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上清液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NT3及NT4)浓度的变化。结果:(1)一般情况:实验组大鼠渐出现卡他性鼻炎、呼吸气促、毛乱、活动度降低的临床表现。(2)体温:滴鼻后24小时内实验组动物体温上升幅度较基础体温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滴鼻前后体温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3)体重:干预8周后,两组实验动物体重没有明显差别。(4)原位杂交检测肺组织RSV RNA的表达: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未见RSV RNA阳性信号,而实验组大鼠肺间质细胞中可见明显的RSV RNA阳性信号。(5)气道反应性:干预8周后,各组间大鼠的气道阻力基础值差异无显着性,在RSV感染组随着盐酸组胺浓度的升高,气道阻力明显增高。(6)HE染色:光镜下实验组大鼠肺组织符合典型间质性肺炎的病理改变。(7)免疫组化:8周RSV组大鼠气道壁突触囊泡素及神经丝阳性分布部位及形态与对照组相似,但分布密度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阳性产物为棕红色颗粒,颗粒与对照组相比较粗大。(8)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RSV感染组NGF及BDN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NT_3及NT_4表达水平则较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9)相关性分析:NGF及BDNF浓度表达均与气道突触囊泡素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_1=0.892,r_2=0.995,P<0.05),与神经丝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_1=0.949,r_2=0.936,P<0.05),与气道高反应性也呈正相关关系(r_1=0.929,r_2=0.910,P<0.05)。结论:(1)本实验发现RSV感染可引起大鼠的气道神经可塑性的改变,表现为气道神经内SYN、NF的表达增加,此二者的密度可反映气道神经的密度分布;(2)RSV感染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NGF及BDNF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3)NGF及BDNF可能参与了RSV感染所致大鼠气道神经可塑性改变的调节过程,从而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道神经可塑性论文参考文献

[1].赵然然,潘频华,覃庆武,王慧,胡成平.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大鼠气道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气道神经可塑性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

[2].赵然然.RSV感染大鼠气道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气道神经可塑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

标签:;  ;  ;  ;  

气道神经可塑性论文-赵然然,潘频华,覃庆武,王慧,胡成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