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车站作业计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车站作业计划,编制方法
车站作业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周妍[1](2018)在《列车运行图与车站作业计划协同编制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对铁路行车组织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列车运行图和车站作业计划的资源协调优化关系为入手点,构建带有车站径路约束的列车运行图与车站作业计划系统编制模型,设计协同模型全局"满表"初始算法与局部资源协调优化算法组成的状态转移整体优化方法,并通过原型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证了列车运行图与车站作业计划系统编制模型的合理性及优化算法的可行性,为列车运行图计算机自动编制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实践。(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王鹏程[2](2018)在《基于抗干扰能力的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与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铁路车站既是铁路部门面向旅客的重要运输服务窗口,也是进行运输组织的关键衔接节点。车站作业是列车运行过程中的衔接环节,稳定的车站作业对保障列车准点运行、提升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在实际运营中,设备故障、恶劣天气等扰动因素无法避免,因此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的抗干扰能力十分重要,其强弱直接关系到列车能否在干扰条件下按时完成运行图中所规定的旅客运输作业。本文分析了扰动因素对车站作业产生的影响,以提升抗干扰能力为目标对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进行优化编制,并通过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的抗干扰能力评价验证了优化编制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为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车站作业计划提供了参考。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对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的编制基础与编制流程进行系统深入地总结分析,对影响车站作业计划的扰动因素进行分类探讨,研究了扰动产生的原因、过程与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应对扰动的有效措施;第二,在扰动分析的基础上,以提升抗干扰能力为目标,依托作业链的概念将列车的车站作业用一条完整的作业链进行描述,建立了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的优化模型,采用经典的启发式算法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第叁,建立了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抗干扰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数学分析、模糊评价、专家调查等方法对车站作业计划的抗干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第四,以北京南站高速场作业计划为案例进行分析,运用本文提出的优化模型对车站作业计划进行优化编制,并通过抗干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对两方案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模型与算法对于提升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抗干扰能力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6)
耿敬春[3](2016)在《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站车站作业计划编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折返站车站作业计划的编制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勘察设计及运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借鉴搭接网络计划思路构建车站作业计划网络,并以列车运行间隔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作业计划编制模型。通过基于模型的仿真实例得到折返站最优的作业过程及列车最小追踪间隔,进而通过计算得到车站折返能力,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和运营单位制订运营计划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铁道运输与经济》期刊2016年08期)
赵茜芮,张琦[4](2016)在《基于同站台换乘的高铁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同站台换乘的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问题展开研究,基于咽喉区进路与到发线一体化优化的原则,以最小化到发线运用的不均衡性及最大化同站台换乘满足的潜在客流量为目标,建立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的多目标0-1整数规划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通过广义进路概念的引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最后以武汉站高速场的实例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王保山[5](2015)在《客运专线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以来,我国高等级客运铁路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到2013年底,我国客运专线运营里程已突破1.1万km,成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商业化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客运专线作为目前速度最快的铁路客运服务,有理由实行更精细、科学的管理。因此,研究建立车站作业管理与运输组织过程实验分析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客运站是旅客列车到发、旅客乘降中转的场所。客运专线上,与列车相关的作业有到发、通过、折返等作业,与旅客有关的作业有侯车、乘降、换乘等;同时,还有与列车整备有关的作业如出入段、维修养护等。车站作业组织水平直接反映了客运专线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客运专线运输能力的发挥,是运输系统复杂性的集中点。车站作业过程的质量不仅与外部运输任务有关,还受车站本身设备数量与站场布局的制约。因此,研究车站作业与车站设备数量、站场布局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定车站设备布局方案下的运输过程实验分析模型,分析、评估与车流分布有关的车站道岔、到发线等关键设备的运用效率,不仅可以为客运专线新站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还可以为车站运营组织方法和车站改造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撑手段。本文结合我国客运专线的具体特点,从车站设备运用与综合评价的角度出发,在传统的车站能力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利用牵引计算技术,建立了客运专线的车站关联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列车在车站线路上运行以及站内接发车过程,建立了列车运行图一定条件下车站设备运用计划的编制及其优化模型;通过分析计划执行与设备利用之间的统计规律,建立了车站作业与设备布局方案的评价模型;并对给定案例进行实验分析。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车站作业网络模型构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车站及周边网络关系描述的数字化;通过搭建有效的网络模型,在刻画设备间相互关系的同时,建立了设备网络工务和电务数据描述模型。这些模型为分析和评价车站设备布局与车站作业任务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2)车站作业计划编制及优化模型在给定各衔接方向列车运行计划即列车运行图的基础上,建立了列车在车站内各项作业的计划编制与优化模型;同时,建立了给定多方向条件下的动车接续计划编制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动车段配置方案,可以参考车辆维修计划编制动车出入段计划,为动车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提供了手段。(3)给定运行图条件下的车站到发线运用计划编制模型根据车站设备布局设计方案,研究建立了给定运行图条件下的车站到发线运用计划编制模型,提出了道岔、到发线等关键设备利用水平的评价指标,并提出了对到发线利用进行优化的遗传算法。(4)车站作业过程分析实验方法以列车牵引计算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可考虑车站行车信号约束的作业过程分析实验;该模型可以分析评估列车在信号系统下准时运行的可靠性,也可以分析晚点列车在遵守信号规则的前提下节时运行的可行性,为车站作业计划的时间管理提供了手段。(5)车站作业计划与设备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在前述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列车在车站运行的统计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分析了车流结构与道岔、到发线运用间的内在联系,该模型可评价车站作业计划与车站设备布局间的匹配度。(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5-07-16)
赵茜芮[6](2015)在《基于同站台换乘的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一个连通我国各个地区的快速客运网络已经逐步形成。在高速铁路逐步成网的背景下,作为路网中重要节点的大型高速铁路车站的作业水平和效率将对路网能力的发挥、路网的运营秩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随着高速铁路的成网运营,客流量逐步增长、路网结构趋于复杂,需要中转换乘模式与直达模式的配合共同完成路网上客流的输送,同站台换乘作为一种便捷的中转换乘方式能够保障换乘客流的服务质量。因此,基于同站台换乘的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的优化编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基于同站台换乘的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的关键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高速铁路车站换乘接续组织分析。阐述高速铁路中转换乘理念引入的重要意义及高速铁路车站换乘组织的原则,从换乘特点、换乘过程及换乘时间等角度针对不同换乘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同站台换乘的优势及其实现的复杂性,从运输计划的制定、客运信息发布与客票预订系统的支持及车站换乘客流组织叁个方面对同站台换乘实现的可行性展开论述。第二,高速铁路车站技术作业与作业计划编制理论。分析高速铁路车站技术作业的特点及不同作业类型列车在高速铁路车站作业的流程,依据列车在车站作业的内容与流程,从列车占用咽喉区时间标准及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两方面确定车站技术作业时间标准。其后,对车站作业计划编制必备条件与指导方针进行阐述。第叁,模型的建立与算法的设计。结合前两部分的论述,以咽喉区进路选择与到发线运用一体化优化为基本原则,构建基于同站台换乘的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模型,以到发线运用的不均衡程度最小化及同站台换乘能够服务的潜在客流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并依据列车在车站技术作业的原则与模式形成模型的五项约束条件,针对构建的多目标非线性0-1整数规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第四,武汉站高速场实例分析。以车站平面图、列车运行图、动车组运用计划、车站技术作业时间标准及潜在换乘客流量作为输入条件,采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武汉站高速场的作业计划优化编制方案,并针对到发线运用的均衡性及同站台换乘组织方案的多样性两方面将优化方案与既有方案进行对比,对比结果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5-06-01)
宋丹丹,周磊山,乐逸祥[7](2012)在《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速铁路车站作业总时间最短、设备均衡使用、提高车站作业效率为目标,考虑设备独占性、设备相容性、作业时间范围、作业接续性等相关约束条件,建立了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编制的0-1整数规划模型。并采用列生成算法来进行求解,以北京南站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北京南站车站作业计划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物流技术》期刊2012年23期)
苗建瑞,于勇,孟令云,杨肇夏[8](2012)在《面向稳定性的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便于车站作业计划与时刻表的协调编制及提高计划稳定性的角度出发,以具有潜在冲突的作业之间间隔时间合理、车站资源运用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在忽略车站资源相容性约束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集合划分的车站作业计划整数规划模型,设计了基于蚁群算法的求解方法.本文以长沙南站为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对参数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仅考虑资源运用权重的模型相比较,本文给出的模型以29%的资源运用权重降低换来了37%的计划稳定性提高.(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期刊2012年03期)
袁长荣[9](2011)在《浅谈车站阶段计划的编制要求及作业组织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概述丰台西站是配置有自动化驼峰调车设备的大型现代化铁路编组站,是北京地区铁路车辆的主要集散地,主要办理货运列车解编和中转作业。车站日均办理到发列车480列,解编350列,办理出入车24 000辆。(本文来源于《技师·传承》期刊2011-04-01)
刘嫣,戴新鎏[10](2010)在《异常条件下的客运专线车站作业计划调整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客运专线车站作业计划编制是客运专线综合调度系统在基层的最直接反映,包括接发列车作业计划编制和调车作业计划编制两方面内容。由于自然环境、气候发生变化,施工或是设备出现故障等异常条件都会给客运专线的正常行车带来重大影响,原有的车站作业计划就需要进行调整。基于客运专线车站作业计划编制的两阶段算法,提出时间调整、空间调整及动车组运用调整等叁种车站作业计划调整方法,重点介绍列车晚点情况下的车站作业计划调整,最后以沪杭客专上某车站为例加以验证。(本文来源于《铁道经济研究》期刊2010年02期)
车站作业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速铁路车站既是铁路部门面向旅客的重要运输服务窗口,也是进行运输组织的关键衔接节点。车站作业是列车运行过程中的衔接环节,稳定的车站作业对保障列车准点运行、提升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在实际运营中,设备故障、恶劣天气等扰动因素无法避免,因此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的抗干扰能力十分重要,其强弱直接关系到列车能否在干扰条件下按时完成运行图中所规定的旅客运输作业。本文分析了扰动因素对车站作业产生的影响,以提升抗干扰能力为目标对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进行优化编制,并通过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的抗干扰能力评价验证了优化编制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为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车站作业计划提供了参考。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对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的编制基础与编制流程进行系统深入地总结分析,对影响车站作业计划的扰动因素进行分类探讨,研究了扰动产生的原因、过程与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应对扰动的有效措施;第二,在扰动分析的基础上,以提升抗干扰能力为目标,依托作业链的概念将列车的车站作业用一条完整的作业链进行描述,建立了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的优化模型,采用经典的启发式算法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第叁,建立了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抗干扰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数学分析、模糊评价、专家调查等方法对车站作业计划的抗干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第四,以北京南站高速场作业计划为案例进行分析,运用本文提出的优化模型对车站作业计划进行优化编制,并通过抗干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对两方案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模型与算法对于提升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抗干扰能力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车站作业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1].周妍.列车运行图与车站作业计划协同编制仿真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18
[2].王鹏程.基于抗干扰能力的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与评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3].耿敬春.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站车站作业计划编制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
[4].赵茜芮,张琦.基于同站台换乘的高铁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
[5].王保山.客运专线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6].赵茜芮.基于同站台换乘的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7].宋丹丹,周磊山,乐逸祥.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优化编制方法研究[J].物流技术.2012
[8].苗建瑞,于勇,孟令云,杨肇夏.面向稳定性的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划优化方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2
[9].袁长荣.浅谈车站阶段计划的编制要求及作业组织重点[C].技师·传承.2011
[10].刘嫣,戴新鎏.异常条件下的客运专线车站作业计划调整方法探讨[J].铁道经济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