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肠酯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舞毒蛾,LdNPV,中肠酯酶,荧光增白剂
中肠酯酶论文文献综述
杨高鹏,薛国红,斯琴,段立清[1](2013)在《荧光增白剂、寄主植物、LdNPV地理品系对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增白剂Tinopal LPW、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3种不同地理品系(LdNPV-H品系、IANPV-D品系、LdNPV-J品系)以及它们的混合液共6个处理,蒸馏水及Tinopal LPW 2个对照,分别处理以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和山杏(Aarmeniaca sibirica Linn.)为寄主植物的舞毒蛾5龄幼虫,在12h到96h间分5个时间段测定舞毒蛾5龄幼虫中肠酯酶(Midgut esterase)比活力。结果表明:取食青杨、落叶松和山杏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取食3种寄主植物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比活力均在72h达到最大。寄主植物对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活性影响差异显着。取食落叶松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比活力最高,山杏次之,青杨最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活性在12h、24h所有处理均高于清水对照。72h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活性所有处理均低于清水对照。并随时间逐渐降低。Tinopal LPW对照与清水对照比较,对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活性影响不大,但和纯病毒混合后抑制作用均高于纯病毒。(本文来源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3-10-26)
米智,阮成龙,李姣蓉,付巧娟,武婧洁[2](2013)在《氟化物对家蚕耐氟和氟化物敏感品种幼虫中肠羧酸酯酶及全酯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氟化物在家蚕Bombyx mori体内的代谢途径,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材料,在5龄幼虫1-7d内分别添食经50,100,200和400mg/kg 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中肠羧酸酯酶(CarE)和全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734添氟组的CarE活性是对照组的1.21~1.98倍,而T6添氟组约是对照组的0.72~1.10倍。734和T6添氟组的全酯酶活性数值变化规律与其各自对照组相似,且2品种之间的酶活性数值很相近。2品种在相同浓度下,不同天数之间的全酯酶活性差异均显着(P<0.05)。推测氟化物对敏感家蚕中肠CarE有促进作用,对耐氟家蚕中肠CarE有抑制作用,但是对全酯酶活性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李国印,余泉友,张泽[3](2013)在《家蚕中肠羧酸酯酶基因的克隆及用槲皮素和有机磷杀虫剂诱导后的表达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s,COEs)在昆虫降解杀虫剂和代谢植物次生物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克隆了家蚕中肠特异表达的4个羧酸酯酶α-家族基因Bmae2、Bmae17、Bmae18和Bmae27。序列分析表明Bmae2和Bmae17编码的蛋白质均具有酯酶活性必需的催化残基Ser、Glu、His以及α-酯酶/β-酯酶家族的特征基序Gly-x-Ser-x-Gly,而Bmae18与Bmae27编码蛋白质的Ser残基分别突变为Asp和Gly残基,推测Bmae2和Bmae17具有酯酶的水解活性。4龄起蚕分别添食4种浓度的槲皮素(quercetin)后,通过半定量RT-PCR和定量PCR检测4个COEs基因在各处理组家蚕中肠中的表达均有显着上调,最大诱导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6.90、2.21、1.30、8.78倍。分别用亚致死剂量的有机磷农药辛硫磷、敌敌畏和毒死蜱处理5龄第2天幼虫,检测中肠COEs活性均显着增强。通过半定量RT-PCR和定量PCR检测发现:Bmae17和Bmae27在低浓度辛硫磷处理的3 d内均上调表达,与酶活性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推测这2个基因可能主要参与了对辛硫磷的解毒作用;敌敌畏处理组家蚕只在处理第3天时中肠中的Bmae17、Bmae18和Bmae27的表达呈现诱导上调,在处理后的前2 d呈现出表达被抑制或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的现象,毒死蜱处理组也出现了类似现象,与酶活性检测结果不完全一致,推测与在中肠表达的其它COEs参与了对这2种农药的解毒作用有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家蚕中肠COEs基因的解毒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高勇,周洪旭,郑桂玲,李长友[4](2012)在《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中肠羧酸酯酶基因HoCL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围食膜蛋白多克隆抗体,从已构建的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中肠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得到1个编码羧酸酯酶的cDNA克隆HoCL1,其开放阅读框(ORF)长1 599 bp,编码532个氨基酸,推导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59.5 kDa,等电点(pI)为4.5。HoCL1蛋白具有羧酸酯酶的保守结构域:1个二硫键形成的位点和1个丝氨酸活性中心,叁联体催化活性中心位于Ser207、Asp333和His422上,不含有氮联糖基化位点和氧联糖基化位点,只含有3个半胱氨酸残基。依据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和保守结构域分析,HoCL1属于B类酯酶,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羧酸酯酶相似性最高,为35.2%。通过与其他昆虫羧酸酯酶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HoCL1羧基端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低,但靠近N端的活性中心处的氨基酸序列则高度保守,可与赤拟谷盗、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羧酸酯酶聚类在一起。羧酸酯酶HoCL1基因的克隆鉴定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华北大黑鳃金龟体内的表达及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李秀霞,范银君,亓永凤,宋敦伦,高希武[5](2012)在《转双价基因(Bt+CpTI)棉对棉铃虫中肠羧酸酯酶活性的诱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取食转双价基因(Bt+CpTI)棉叶以及取食一段时间转基因棉叶后,再取食常规棉叶,对棉铃虫取食量、体重增长量及中肠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分别用转双价基因棉叶和常规棉叶饲喂4龄棉铃虫幼虫5 d,比较考察了棉铃虫的取食量、体重增长量及中肠羧酸酯酶的活性;另外分别考察了棉铃虫取食转基因棉叶1 d及3 d后再取食常规棉叶,其中肠羧酸酯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持续取食常规棉花叶片5 d的棉铃虫,其中肠羧酸酯酶的活性持续升高;而持续取食转基因棉叶5 d的棉铃虫,其中肠羧酸酯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取食转基因棉花叶片1 d后,取食常规棉叶的棉铃虫,其中肠羧酸酯酶的活性,随着换取常规棉叶时间的延长,活性逐渐降低;而棉铃虫在取食3 d转基因棉叶后再取食常规棉叶,其中肠羧酸酯酶活性却一直保持较高。可见,棉铃虫在取食转基因棉花后,其羧酸酯酶活性可以被诱导,这应与棉铃虫对转基因棉的抗性及防御性有一定关系。(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范锦胜,张李香,王贵强,顾鑫,王明月[6](2011)在《寄主植物对草地螟幼虫的营养利用和中肠酯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用藜(Chenopodium album L.)、大豆(Glycine max L.)、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甜菜(Beta vulgaris L.)和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饲养草地螟,测定不同食料植物对草地螟幼虫的营养利用及中肠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灰菜的3龄幼虫,其相对生长率(0.91)、近似消化率(63.89%)显着高于取食大豆、苜蓿、甜菜和向日葵的;取食灰菜、大豆的食物利用率(分别平均为24.65%、24.96%)、食物转化率(分别平均为38.70%、41.41%)之间差异不显着;取食苜蓿的食物利用率(10.63%)和食物转化率(25.89%)显着低于取食其余4种植物的。取食大豆的5龄幼虫其体内血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取食其余4种植物的;取食向日葵的5龄幼虫其中肠的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取食其余4种植物的;取食灰菜和大豆的中肠酯酶比活力显着高于取食其余3种植物的。这些研究结果显示,灰菜是草地螟的最适宜寄主,其次分别为大豆、甜菜、向日葵、苜蓿。(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1年21期)
周琼,魏美才,欧晓明[7](2011)在《环氧苍耳素Ⅰ对菜青虫中肠消化酶和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明苍耳Xanthium sibiricum活性物质——环氧苍耳素Ⅰ对菜青虫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饲喂法处理4龄菜青虫Pieris rapae,测试从苍耳中分离提纯的环氧苍耳素Ⅰ(为倍半萜内酯类物质)对菜青虫中肠蛋白酶、淀粉酶和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环氧苍耳素Ⅰ对蛋白酶活性的抑制最强,处理后12,24和48h,菜青虫中肠蛋白酶抑制率分别为20.95%,29.38%和50.06%;其次为淀粉酶,抑制率分别为11.89%,39.01%和31.92%。同时,中肠羧酸酯酶活性在处理后12h与对照之间无显着变化,24h时活性被显着抑制,而48h时活性却明显高于对照。【结论】环氧苍耳素Ⅰ对昆虫中肠消化酶活性的抑制,可能是引起昆虫表现取食抑制和生长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寇爽[8](2010)在《3种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螟中肠酯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核桃青皮馏分3、6与核桃青皮萃取物青甲水对玉米螟幼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以及中肠酯酶离体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核桃青皮馏分6对玉米螟5龄幼虫有较强地抑制作用,青甲水对中肠酯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期刊2010年33期)
杨高鹏[9](2009)在《荧光增白剂、寄主植物、LdNPV地理品系对舞毒蛾幼虫酚氧化酶和中肠酯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增白剂Tinopal LPW、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3种不同地理品系(LdNPV-H品系、LdNPV-D品系、LdNPV-J品系)以及它们的混合液共6个处理,蒸馏水及Tinopal LPW 2个对照,分别处理以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和山杏(Aarmeniaca sibirica Linn.)为寄主植物的舞毒蛾5龄幼虫,在处理后12h、24h、48h、72h、96h测定舞毒蛾5龄幼虫血淋巴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 , PO)和中肠酯酶(Midgut esterase)比活力,每处理重复3次。结果如下:寄主植物对舞毒蛾5龄幼虫血淋巴PO比活力的影响差异显着。纯病毒品系感染舞毒蛾幼虫,12h取食3种植物的幼虫血淋巴PO比活力均高于对照,24h后低于对照。3个地理品系与Tinopal LPW混合液感染舞毒蛾幼虫,其PO活力与取食的寄主植物有关,以山杏为寄主,3个品系的Tinopal LPW混合液对PO活力的抑制均显着高于纯病毒品系及对照。以青杨和落叶松为寄主,H品系和D品系的Tinopal LPW混合液对PO活力的抑制显着高于单独病毒品系,但J品系的Tinopal LPW混合液对PO活力的抑制与单纯J品系无显着差异。Tinopal LPW对照与清水对照比较,显着降低了舞毒蛾幼虫PO活力。取食青杨、落叶松和山杏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取食3种寄主植物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比活力均在72h达到最大。寄主植物对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活性影响差异显着。取食落叶松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比活力最高,山杏次之,青杨最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活性在12h、24h所有处理均高于清水对照。48h以青杨和落叶松为寄主植物经纯病毒处理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活性均高于清水对照,而经混合液处理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活性均低于清水对照。以山杏为寄主植物所有处理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活性均低于清水对照。72h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活性所有处理均低于清水对照,并随时间逐渐降低。Tinopal LPW对照与清水对照比较,对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活性影响不大,但和纯病毒混合后抑制作用均高于纯病毒。(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9-05-01)
高贵田,陈克平,姚勤,陈慧卿,王林玲[10](2007)在《抗浓核病毒中国株家蚕品系中肠羧酸酯酶活力变化和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家蚕中肠羧酸酯酶活力变化及羧酸酯酶基因表达差异与家蚕抗浓核病毒之间的关系,阐明其抗性的分子机理。【方法】以易感浓核病毒中国株家蚕品系华八和完全抗性品系BC8(华八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用BIO-TEK SYNERGY测定经口接种病毒(以下简称接种)后12h、36h、72h2个品系中肠的羧酸酯酶活力,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接种后12h、36h、72h中肠羧酸酯酶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接种后12h中肠羧酸酯酶活力BC8接种组分别是BC8对照组、华八接种组和华八对照组的3.28倍、2.26倍和3.02倍,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其它时间段的供试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接种后12h中肠羧酸酯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BC8接种组分别是华八接种组、华八对照组、BC8对照组的17.714倍、21.76倍和15.09倍,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其它时间段的供试组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接种后12h抗性品系BC8中肠羧酸酯酶活力升高及中肠羧酸酯酶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家蚕品系是否有抗性基因(nsd/nsd)有关,也与浓核病毒中国株的感染刺激有关;抗性品系BC8中肠羧酸酯酶活力升高的分子基础可能是羧酸酯酶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7年05期)
中肠酯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氟化物在家蚕Bombyx mori体内的代谢途径,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研究材料,在5龄幼虫1-7d内分别添食经50,100,200和400mg/kg NaF溶液浸泡后的新鲜桑叶,检测家蚕中肠羧酸酯酶(CarE)和全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734添氟组的CarE活性是对照组的1.21~1.98倍,而T6添氟组约是对照组的0.72~1.10倍。734和T6添氟组的全酯酶活性数值变化规律与其各自对照组相似,且2品种之间的酶活性数值很相近。2品种在相同浓度下,不同天数之间的全酯酶活性差异均显着(P<0.05)。推测氟化物对敏感家蚕中肠CarE有促进作用,对耐氟家蚕中肠CarE有抑制作用,但是对全酯酶活性影响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肠酯酶论文参考文献
[1].杨高鹏,薛国红,斯琴,段立清.荧光增白剂、寄主植物、LdNPV地理品系对舞毒蛾幼虫中肠酯酶的影响[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2013
[2].米智,阮成龙,李姣蓉,付巧娟,武婧洁.氟化物对家蚕耐氟和氟化物敏感品种幼虫中肠羧酸酯酶及全酯酶活性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3
[3].李国印,余泉友,张泽.家蚕中肠羧酸酯酶基因的克隆及用槲皮素和有机磷杀虫剂诱导后的表达变化[J].蚕业科学.2013
[4].高勇,周洪旭,郑桂玲,李长友.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oblita中肠羧酸酯酶基因HoCL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农药学学报.2012
[5].李秀霞,范银君,亓永凤,宋敦伦,高希武.转双价基因(Bt+CpTI)棉对棉铃虫中肠羧酸酯酶活性的诱导作用[J].应用昆虫学报.2012
[6].范锦胜,张李香,王贵强,顾鑫,王明月.寄主植物对草地螟幼虫的营养利用和中肠酯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
[7].周琼,魏美才,欧晓明.环氧苍耳素Ⅰ对菜青虫中肠消化酶和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1
[8].寇爽.3种核桃青皮提取物对玉米螟中肠酯酶活性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0
[9].杨高鹏.荧光增白剂、寄主植物、LdNPV地理品系对舞毒蛾幼虫酚氧化酶和中肠酯酶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10].高贵田,陈克平,姚勤,陈慧卿,王林玲.抗浓核病毒中国株家蚕品系中肠羧酸酯酶活力变化和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