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年际对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西宁地区,降水特征,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周期分析
年际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刘金丽,陈钊,杨永辉,田冰[1](2018)在《西宁地区近60年来城郊年际降水特征对比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分布在西宁地区的西宁市和位于郊区贵德县、共和县的3个气象站近60年来的降水数据,结合一元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分析、小波周期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其降水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西宁市区年降水量在1957~1965年有下降趋势,在1966~1985年较为稳定,而在1986~2006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贵德县近60年来的年降水量呈现出频繁升降的波动性特征。共和县年降水量在近60年里变化幅度最小,未发现明显的升降趋势;(2)西宁市、贵德县年份和降水量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3)西宁市年降水存在准5年、准15年、准27年的周期特征,贵德县年降水存在着5年、准7年、准26年的周期特征,共和县年降水存在准5年、准11年、准22年的周期特征。(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1 城市气象与环境——第七届城市气象论坛》期刊2018-10-24)
刘金丽,陈钊,杨永辉,田冰[2](2018)在《西宁地区近60年来城郊年际降水特征对比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分布在西宁地区的西宁市和位于郊区贵德县、共和县的3个气象站近60年来的降水数据,结合一元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分析、小波周期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其降水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西宁市区年降水量在1957~1965年有下降趋势,在1966~1985年较为稳定,而在1986~2006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贵德县近60年来的年降水量呈现出频繁升降的波动性特征。共和县年降水量在近60年里变化幅度最小,未发现明显的升降趋势;(2)西宁市、贵德县年份和降水量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3)西宁市年降水存在准5年、准15年、准27年的周期特征,贵德县年降水存在着5年、准7年、准26年的周期特征,共和县年降水存在准5年、准11年、准22年的周期特征。(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3 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期刊2018-10-24)
刘金丽,陈钊,杨永辉,田冰[3](2018)在《西宁地区近60年来城郊年际降水特征对比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分布在西宁地区的西宁市和位于郊区贵德县、共和县的3个气象站近60年来的降水数据,结合一元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分析、小波周期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其降水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西宁市区年降水量在1957~1965年有下降趋势,在1966~1985年较为稳定,而在1986~2006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贵德县近60年来的年降水量呈现出频繁升降的波动性特征。共和县年降水量在近60年里变化幅度最小,未发现明显的升降趋势;(2)西宁市、贵德县年份和降水量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3)西宁市年降水存在准5年、准15年、准27年的周期特征,贵德县年降水存在着5年、准7年、准26年的周期特征,共和县年降水存在准5年、准11年、准22年的周期特征。(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5 研究生论坛》期刊2018-10-24)
马倩,李文兰[4](2018)在《基于年际分布特征的中国与全球高被引论文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旨在客观评价我国科学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为相关部门制订科技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ESI数据库为数据源,从论文数量、引文影响力、学科布局、学科学术影响力、国际合作角度对比2007—2016年中国与全球高被引论文的产出现状及发展态势。[结果/结论]近年来中国发表高被引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全球占比及篇均被引频次均有显着提升;材料科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学科产出优势相对明显;计算机科学、免疫学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发展潜力较大;国际合作论文在全球高被引论文中占比稳步增加。(本文来源于《情报探索》期刊2018年08期)
秦建国,张涛,孙磊,徐日勇[5](2017)在《气候转折期前后无锡站年际旱涝周期水文特性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影响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气候转折期前后无锡站年际降雨序列水文特性的对比分析,探索旱涝周期演化的自然规律。研究表明,无锡站年际降雨过程线的外观和内在特征,在1978年前后发生了突变,证实了笔者"气候成因不同特征不同"的猜想,也是气候转折期存在的有力证据;无锡站年际旱涝周期性特征是水文自然演化规律的一部分,其时间序列的一致性,并未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分段法的提出打破了旱涝无规律的传统思维定势,国家气候中心对气候转折期的研究成果是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本次研究解决了无锡站年际旱涝周期性分析的难题,首次实现了旱涝趋势预测模拟,可推进太湖地区中长期水文预报和气候预测研究。(本文来源于《水文》期刊2017年06期)
傅友兰,屈宝香,李刚,张华,邱莉[6](2011)在《中美谷物产量变化与年际波动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对1961~2009年中美两国谷物产量增减变化及年际间波动进行了对比分析,中国谷物增产幅度大且增产时段多,美国谷物增产幅度稍小且增减时段相当;美国谷物产量年际波动幅度比中国的大,美国谷物产量年际波动一成以上的年份也比中国多。进而对比分析了谷物产量波动变化趋势,中国谷物产量增长快于美国,美国比中国谷物产量波动的峰谷落差大。最后分析了中美谷物产量波动差异的主要原因,中美两国谷物产量波动的首要因素是自然灾害,但国情最终决定了中美两国谷物产量波动的特点及其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1年05期)
朱晓炜[7](2011)在《民勤地区沙尘暴年际变化研究及其监测预警技术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河西走廊地区是我国北方冷空气南下的重要通道,毗邻沙漠,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是我国沙尘暴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对这一敏感区域进行观测,非常有利于沙尘暴的研究工作。本文利用民勤地区1971-2009年沙尘暴爆发时间的统计数据,对民勤地区沙尘暴年际发生频次的进行了研究。结合“4.24”沙尘暴过程,用站点监测、模式预警和遥感监测叁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民勤地区沙尘暴发生频次波动下降,呈5年和15年的周期性,在80年代中期下降趋势较明显。春季沙尘暴的发生次数最多,依次是夏季,冬季和秋季。(2)利用“4.24”沙尘天气过程中的站点监测资料,对地面温度、地面气压、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沙尘暴发生之前,地面温度较高,地面气压较低,相对湿度较低。沙尘暴发生之后,地面温度迅速下降,地面气压升高。相对湿度在沙尘暴的发生初期升高,在后期下降。地面风速的变化曲线和沙尘浓度的变化曲线一致。(3)利用T213资料和GRAES SDM模式对“4.24”沙尘天气进行模拟,通过和站点监测的地面温度、相对湿度、沙尘浓度的比较,模式结果能反映出相应要素的变化趋势,模式结果得到验证。利用模式结果,对民勤"4.24”沙尘过程前后的散度场和涡度场配置进行分析。沙尘暴发生之前,在民勤西北部即巴丹吉林沙漠,地面850hPa同时存在负散度中心和正涡度中心,此地地面有强烈的辐合运动。民勤处在正负散度和正负涡度的边缘地区。沙尘暴结束时,在巴丹吉林沙漠850hPa处有较弱的负散度和涡度中心,地面的辐合运动降低。巴丹吉林沙漠的辐合上升运动对民勤地区沙尘暴的爆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4)沙尘暴遥感监测系统根据沙尘的反射和辐射特性建立的沙尘指数,本文利用08、09两年的站点观测数据对遥感监测建立的沙尘指数进行了验证,沙尘浓度高的时刻沙尘指数也较高,沙尘指数能准确反映出沙尘强度的大小。并通过2010年的遥感图像,得到此时甘肃省中北部,宁夏中部,陕西省和内蒙古的交界处同时有沙尘天气的过境。(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1-05-01)
张丽艳,许清海,李月丛,王学丽,曹现勇[8](2009)在《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带花粉通量及垂直散布年际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一号样地2005和2006年气象塔不同高度捕捉器样品花粉分析对比表明:连续两年花粉组成都是以乔木花粉为主,但存在差异,06年乔木花粉百分比较高,灌木、草本较低,同时06年花粉通量也较高,可能与05年花期降水较多,温度较低,花粉产量低有关。连续两年花粉通量在垂直高度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特别是主要乔木花粉类型(白蜡属、桦、栎、松属花粉)。这一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表土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性,森林表土样品中的草本、低矮灌木花粉类型,应主要来自样品点附近的植物;样品中的乔木、较高灌丛花粉类型,可能来自样品点附近或更大范围植物;区域性植物对花粉组合也有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靳松涛[9](2005)在《豫湘两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应年际动态对比研究(1983-2003)》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是在我国农作物生产受到市场经济和加入WTO双重冲击、生产效益持续下降、生产规模连续多年滑坡、进而诱发严重“叁农”问题的背景下,为促进我国农作物生产健康持续发展、进而服务于“叁农”问题解决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而开展。研究以河南、湖南两个农作物生产大省为案例,采取对比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科技进步率测算法等多种方法,对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以来两省农作物生产播种面积、总产、全成本、效益、劳动生产率的特点、演变规律和引起两省农作物生产差别的原因进行了纵横双重比较,并结合两省各自作物生产优势与劣势,探讨了各自农作物生产发展的潜力和方向,提出了农作物结构调整建议。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 1、在农作物生产整体状况层面上:河南省农作物(狭义)生产规模和占全国份额相对较大,播种面积、总产持续增长,并表现为“叁低叁高”(产值低、净产值低、全成本低和日净产值高、日纯收益高、纯收益率高)特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湖南省农作物生产规模和占全国份额相对较小,播种面积、总产呈先升后降趋势,并表现为“叁高叁低”(产值高、净产值高、全成本高和日净产值低、日纯收益低、纯收益率低)特征,处于相对的竞争劣势。 2、在农作物类层面上:河南省粮食作物具有极显着的整体优势,油料作物更具有全面优势,但经济作物生产优势不明显;相反,湖南省在粮食、油料作物上处于严重劣势地位,但其经济作物具有一定相对优势和较强的发展潜力。 3、在具体作物层面上:河南省小麦、稻谷、玉米、花生、芝麻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湖南省苎麻、烟叶具有较大优势。 4、农作物生产驱动力方面:经济体制、农业政策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主导因素;物质投入、科技投入、劳动机会成本、生态条件均对农作物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自然灾害对农作物具有系统性影响,但抗灾减灾能力没有提高,也没有成为农作物生产的促进因素;劳动数量对农作物生产影响不明显。 5、农作物生产潜力与方向:河南省应以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以增产、增收为主要目标,以巩固提高粮油优势、积极培育经济作物增长点为策略;湖南省以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投入和用工成本、提高效益为指针,以巩固提高经济作物优势、努力摆脱粮油生产困局、促进农作物整体效益好转为目标。(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5-11-20)
闵文彬,MichioYanai[10](1997)在《亚洲夏季风的爆发和年际变化同海─陆热力对比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用1979年至1992年共14年的资料,研究亚洲夏季风的爆发和年际变化同海-陆热力对比的关系及其贡献因子.亚利夏季风和西藏高原南部对流层上部经向温度梯度的逆转是同时发生的,这种梯度的速转是由于5—6月中心位于高原的欧亚地区温度大幅度增加,而印度洋温度没有明显变化过成的.西藏高原春天是一个热源,此热源明显与同赤道印度洋雨带相关的热源分开,它主要归因于地表感热通量的贡献,而海洋热源则归国于凝结潜热的开放.不管凝结加热有多强,印度洋的凝结加热没能使对流层变暖,这是因为凝结加热与上升空气的绝热冷却相抵消;春季高原地区的感效输送才是导致经向温度梯度逆转的主要原因.根据北印度洋纬向风的夏季平均垂直切变量而确定的季风强度指数,被用来比较亚洲夏季风环流的强、弱年.亚洲夏季风的强(弱)与下面几点有关:(a)欧亚对流层温度为正(负)距平,而印度洋和东太平洋为负(正)温度距平;(b)赤道道太平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南海为负(正)海面温度(SST)距平,(c)亚洲季风区和西太平洋为强(弱)加热区和积云对流区,而赤道太平洋为弱(强)加热区和积云对流区.(本文来源于《四川气象》期刊1997年03期)
年际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分布在西宁地区的西宁市和位于郊区贵德县、共和县的3个气象站近60年来的降水数据,结合一元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分析、小波周期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其降水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西宁市区年降水量在1957~1965年有下降趋势,在1966~1985年较为稳定,而在1986~2006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贵德县近60年来的年降水量呈现出频繁升降的波动性特征。共和县年降水量在近60年里变化幅度最小,未发现明显的升降趋势;(2)西宁市、贵德县年份和降水量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3)西宁市年降水存在准5年、准15年、准27年的周期特征,贵德县年降水存在着5年、准7年、准26年的周期特征,共和县年降水存在准5年、准11年、准22年的周期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年际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1].刘金丽,陈钊,杨永辉,田冰.西宁地区近60年来城郊年际降水特征对比分析研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城市气象与环境——第七届城市气象论坛.2018
[2].刘金丽,陈钊,杨永辉,田冰.西宁地区近60年来城郊年际降水特征对比分析研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2018
[3].刘金丽,陈钊,杨永辉,田冰.西宁地区近60年来城郊年际降水特征对比分析研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5研究生论坛.2018
[4].马倩,李文兰.基于年际分布特征的中国与全球高被引论文对比研究[J].情报探索.2018
[5].秦建国,张涛,孙磊,徐日勇.气候转折期前后无锡站年际旱涝周期水文特性的对比分析[J].水文.2017
[6].傅友兰,屈宝香,李刚,张华,邱莉.中美谷物产量变化与年际波动对比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
[7].朱晓炜.民勤地区沙尘暴年际变化研究及其监测预警技术的对比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
[8].张丽艳,许清海,李月丛,王学丽,曹现勇.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带花粉通量及垂直散布年际对比[J].古生物学报.2009
[9].靳松涛.豫湘两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应年际动态对比研究(1983-2003)[D].湖南农业大学.2005
[10].闵文彬,MichioYanai.亚洲夏季风的爆发和年际变化同海─陆热力对比的关系[J].四川气象.1997
标签:西宁地区; 降水特征; Mann-Kendall检验; Morlet小波周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