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差频扫描论文-刘珊,刘莉,刘强,赵保亚

激光差频扫描论文-刘珊,刘莉,刘强,赵保亚

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光差频扫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激光差动,圆度误差,偏心量,小波变换算法

激光差频扫描论文文献综述

刘珊,刘莉,刘强,赵保亚[1](2018)在《基于扫描激光差动技术的圆度误差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回转体圆度误差测量精度,基于差动技术,并利用小波变换过滤算法及圆度误差最小二乘法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扫描激光差动技术的圆度误差检测系统。采用分光镜分束的方法,形成两束光强调制信号,从原理上消除偏心误差的影响。通过对一标定零件进行圆度误差测量实验,设定不同的实验条件,偏心量分别为2~4 mm,5~7 mm、8~9 mm,所测得圆度误差值相差不超过0.62μm。表明测量系统可以有效消除偏心误差,完成对回转体零件圆度误差的检测。解决了目前圆度误差检测中回转轴偏心量误差消除难度大、测量效率低等问题,为高精度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8年03期)

毛新越[2](2015)在《激光差动共焦显微镜扫描控制软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材料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基因工程、微电子制造和精密测量等领域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系统已对上述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激光差动共焦技术为核心的光学扫描成像探测技术,因其高精度成像优势成为光学成像探测领域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激光差动共焦技术具有显着的横向分辨能力和轴向高空间分辨能力,使其可以实现对微台阶、集成电路线宽、微沟槽等微纳结构表面形貌进行叁维成像和测量。本课题主要研究基于激光差动共焦显微成像原理的激光差动共焦显微镜的扫描控制软件,将对激光差动共焦显微镜的扫描模式进行设计,将显微镜各部分硬件在软件中进行模块化,实现其独自的功能。通过软件的控制能够让其相互协调工作,并且应用本系统设计的扫描模式实现显微镜对样品的扫描成像,高精度测量的目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一、差动共焦显微镜软件系统整体结构设计。对国内外已有的共焦显微镜的软件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在VS2010软件开发环境下,利用多文档模式根据面向对象设计的要求对系统软件和操作界面进行优化.二、差动共焦显微镜扫描控制软件功能的设计。根据差动共焦显微镜的原理特点和结构特点设计出一套能够实现硬件自检、参数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显示、保存和多种显微扫描成像扫描模式的完整的扫描控制软件。通过分析国内外激光共焦扫描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两种符合激光差动共焦原理的扫描成像方法。叁、利用实验室已搭建的差动共焦显微系统实验装置,在该软件的控制下进行实验研究,对样品进行扫描成像,验证软件的可实用性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1-01)

杨传贺[3](2012)在《激光差频扫描叁维立体测量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激光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空间叁维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为信息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由于激光具有单色性、方向性、相干性和高亮度等特性,故将其引入测量装置中,在精度、速度、易操作性等方面均表现出强劲的优势,所以它的出现引发了代测量技术的一场新革命。激光测量技术也逐步由点对点的激光测距装置发展到采用非接触主动测量方式快速获取物体表面大量采样点叁维空间坐标的叁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随着叁维激光扫描测量装置在精度、速度、易操作性、轻便、抗干扰能力等性能方面的提升及价格方面的逐步下降扫描对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逐步成为快速获取空间实体叁维模型的主要方式之一。叁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克服了传统测量技术的局限性,采用非接触主动测量方式直接获取高精度叁维数据,能够对任意物体进行扫描,且没有白天和黑夜的限制,快速将现实世界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据。它具有扫描速度快、实时性强、精度高、主动性强、全数字特征等特点,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节约时间,而且使用方便,其输出格式可直接与CAD、叁维动画等工具软件接口。本文设计了一基于激光差频扫描的叁维立体测量系统,其在空气实验下可以很好的完成测量任务,水中实验也可验证可以达到实验目标,未来激光差频扫描叁维立体测量技术将在水下探测方面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文章首先介绍了光学叁维立体测量技术,先就光学叁维立体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做了介绍,然后对叁维激光扫描技术特别是水下激光扫描技术做一探讨,最后给出激光扫描技术在水下探测方面的一些应用。接着介绍了激光及激光器的原理概述与应用,主要为讲解了激光的特点、激光器的分类与应用。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激光差频扫描立体测量技术,文章中段详细介绍了它的原理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实时显示深度信息的人机交互课操作界面。最后,进行了基于激光差频扫描的叁维立体测量系统及精度的分析,并用详细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本技术的可行性。同时,进行了激光差频扫描叁维立体测量技术在水下环境中的应用实验,验证了其在水下探测方面的可行性,并展示了其在水下探测方向的巨大应用空间。(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6-01)

王培红,郑冰,刘博[4](2009)在《基于激光差频扫描的水下叁维图像显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下叁维视觉技术是深海探测与作业中的关键通用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目前水下叁维图像探测的主要技术及发展现状,提出了激光差频扫描叁维图像信息高速获取技术,以及实时显示深度信息的人机交互界面方法。激光差频扫描叁维视觉技术具有高速采集叁维目标图象信息的能力,在水下作业时能实现实时控制、在二维图象中能实时显示目标深度信息,适于水下实际应用。(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09年25期)

马国欣,范多旺[5](2005)在《用于直径测量的激光差动扫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新的直径测量方法及系统,系统中扫描转镜的两个相关反射面相对旋转中心呈非对称设计,形成差动扫描。系统工作时,该对反射面扫描获得两组角度计数脉冲,根据特定差动测量公式计算出工件直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最大测量误差可以限制在±10μm。(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技术》期刊2005年04期)

马国欣[6](2005)在《激光差动扫描测量厚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激光扫描测量厚/宽度的新方法,系统由准直激光源、差动扫描转镜、接收物镜、光电接收器和智能仪表组成。准直光源发出的光束经差动扫描转镜形成差动扫描,扫描光束被待测工件反(散)射后,由接收物镜汇聚至光电接收元件,测量反(散)射光在待测工件上的持续时间,由特定公式计算出工件厚/宽度。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结果与工件至系统之间距离无直接关系,工作稳定性好,实验最大测量误差不大于扫描激光束束腰半径。(本文来源于《应用激光》期刊2005年03期)

顾洁,郑国星,袁君毅,董太和[7](1992)在《新型激光差频扫描水下3-D测量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3-D 测量是多年来一直广泛讨论和研究的课题,测量方法可分为两类(1]:一是测量装置与目标组成叁角形,由叁角公式计算目标空间位置的叁角法,发展方向是主动光源式,另一类是非叁角法,发展方向是激光回波相位检测法。目前报导的主动叁角法和相位法系统很多,但各有优势又各有缺陷。概括起来,相位法无阴影盲区,分辨率及测量精度不随距离增大而下降,测量范围可从半米内到几十米外;但系统复杂,用于散射吸收大的环境中不能有效地消除杂散背景光的影响,其远距离测量较有优势,近距离测量不如主动叁角法。主动叁角法系统简单,测量速度快,对近距离很有优势,但存在阴影盲区,远距离测量时分辨率和精度往往下降,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1992年01期)

激光差频扫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我国在材料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基因工程、微电子制造和精密测量等领域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系统已对上述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激光差动共焦技术为核心的光学扫描成像探测技术,因其高精度成像优势成为光学成像探测领域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激光差动共焦技术具有显着的横向分辨能力和轴向高空间分辨能力,使其可以实现对微台阶、集成电路线宽、微沟槽等微纳结构表面形貌进行叁维成像和测量。本课题主要研究基于激光差动共焦显微成像原理的激光差动共焦显微镜的扫描控制软件,将对激光差动共焦显微镜的扫描模式进行设计,将显微镜各部分硬件在软件中进行模块化,实现其独自的功能。通过软件的控制能够让其相互协调工作,并且应用本系统设计的扫描模式实现显微镜对样品的扫描成像,高精度测量的目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一、差动共焦显微镜软件系统整体结构设计。对国内外已有的共焦显微镜的软件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在VS2010软件开发环境下,利用多文档模式根据面向对象设计的要求对系统软件和操作界面进行优化.二、差动共焦显微镜扫描控制软件功能的设计。根据差动共焦显微镜的原理特点和结构特点设计出一套能够实现硬件自检、参数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显示、保存和多种显微扫描成像扫描模式的完整的扫描控制软件。通过分析国内外激光共焦扫描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两种符合激光差动共焦原理的扫描成像方法。叁、利用实验室已搭建的差动共焦显微系统实验装置,在该软件的控制下进行实验研究,对样品进行扫描成像,验证软件的可实用性和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光差频扫描论文参考文献

[1].刘珊,刘莉,刘强,赵保亚.基于扫描激光差动技术的圆度误差检测[J].激光与红外.2018

[2].毛新越.激光差动共焦显微镜扫描控制软件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3].杨传贺.激光差频扫描叁维立体测量技术[D].中国海洋大学.2012

[4].王培红,郑冰,刘博.基于激光差频扫描的水下叁维图像显示技术[J].微计算机信息.2009

[5].马国欣,范多旺.用于直径测量的激光差动扫描方法[J].中国测试技术.2005

[6].马国欣.激光差动扫描测量厚度[J].应用激光.2005

[7].顾洁,郑国星,袁君毅,董太和.新型激光差频扫描水下3-D测量系统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1992

标签:;  ;  ;  ;  

激光差频扫描论文-刘珊,刘莉,刘强,赵保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