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印后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赵雅楠[1](2021)在《针对学龄初期儿童的蒙古族工艺美术传承方式探究》文中研究说明
曾萧寒[2](2020)在《美日印澳“印太”合作的性质、动力与走势研究 ——基于准联盟理论》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陆续出台了本国的“印太战略”或“印太政策”,“印太”一词逐渐从单纯的地理空间概念发展为一种地缘政治概念,各国政界学界对印太的关注度也逐步上升。在众多有关印太的研究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判断四国印太合作的性质并分析其战略走势。即判断它究竟是一种正常的多边伙伴关系,还是一个具有准联盟性质的四边合作,亦或是一个类似于北约的多边同盟体系?四国印太合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是怎样的?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引入了国家间合作的三个不同层次,通过对比联盟、准联盟、伙伴关系三种国家间合作来判定现阶段四国印太合作的性质。并得出结论:首先,四国印太合作存在着联盟困境,所以不可能形成联盟;其次,四国印太合作重点关注安全且具有针对性,所以也超越了普通的伙伴关系;最后,四国印太合作部分满足了准联盟的判定条件,次级安全合作协定已经在双边层面得以签署,多边层面的安全合作也迅速发展,所以四国安全合作目前的性质应该属于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准联盟。即四国印太合作处于准联盟的萌芽状态。基于上述判定,本文联系准联盟理论的已有研究成果,讨论了萌芽准联盟状态的四国印太合作的动力、阻力和前景,并探究了它对印太相关国家及印太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四国印太合作在国家和国际体系层面上满足了准联盟的形成发展的条件,同时准联盟自身具备的优势迎合了四国政治需求使得四国有强烈意愿推动准联盟的建设,所以四国印太合作在未来将有很大可能升格为正式的准联盟。同时,由于相关国家对四国印太构想的逐步接受,这些国家有可能加入到美日印澳合作体系中,促成四国印太准联盟的扩员。在判定了四国印太合作的性质、动力、阻力和影响,并预测“美日印澳印太准联盟”的出现后,本文给出了中国如何应对的三条政策建议。希望一家之言能够帮助到我国下一阶段在印太地区的外交实践。
游启明[3](2020)在《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鉴于美国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中美关系的全局性影响,理性把握并因应美国的对华政策或战略,应成为中国在由富到强进程中重点关注的事项之一。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改变了对华战略认知,抛弃了冷战后的接触或对冲中国政策,提出了对华战略竞争新政策宣示,并从单边、双边以及多边层面着手,在政治、经济和安全多个领域,推进了该政策。面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新现实,本文从理论层面将战略竞争进行定位后,依据政策或战略研究的逻辑,探讨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背景、目标、资源依托、实施表现、特点、效能、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因应等问题。战略竞争是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类型之一。虽然主流国际关系研究范式提出了不同的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理想战略,但整体上缺乏一个系统的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学框架,并探讨每种战略类型的实质。在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对崛起国地位追求的承认或蔑视、对崛起国实力增长与运用的容纳或限制这两个标准,本文将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分为对冲、竞争、顺应与鸵鸟四种类型。采取对冲战略时,霸权国会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以此想软化后者的崛起意图,但它也会对崛起国的实力增长与运用采取限制措施;实施顺应战略时,霸权国既会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也不会限制后者的实力增长与运用;采用鸵鸟战略时,霸权国不愿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也不想限制后者的实力增长与运用。当霸权国对崛起国进行战略竞争时,不仅意味着它会打压崛起国在由富到强过程中所产生的地位追求热情,维护自身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还预示着霸权国会采用各种手段,努力限制崛起国运用实力的方式与范围,甚至会采取措施打乱崛起国的发展进程,从源头上打消崛起国对自身的潜在挑战。既有研究强调战略竞争的互动层面,本文则突出战略竞争的工具层面,把战略竞争视作霸权国主动进行的战略布局,认为它的本质是蔑视崛起国的地位追求热情,限制崛起国实力的增长与运用。对霸权地位与认同的维护、对崛起国意图与实力的恐惧、对国内政治发展的回应等因素,会综合作用于霸权国竞争战略的出台。战略遏制是战略竞争在冷战时期的表现形式,应避免将此种特定历史时空下的战略类型作为判断战略竞争的标准,从而忽视战略竞争的实质。除了需要合理把握战略竞争与战略遏制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外,还应该注意霸权国可能会从领域、层次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竞争战略子类型或呈现出各异的战略竞争强度,而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与现实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促使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出台。长期经营与护持霸权的战略实践,使美国拥有了较强的霸权护持意识,这很容易使其从零和视角看待中国的崛起;特朗普政府对接触或对冲中国政策的失望,对国内“对华政策大辩论”的战略回应,以及对“极限施压”中国的战略自信,也激励其对华进行战略竞争;中美相对实力差距缩小给美国带来的恐惧,中国奋发有为外交给美国带来的焦虑,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给美国带来的恐慌,也刺激特朗普政府想通过战略竞争政策来缓解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战略压力。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质,是既蔑视中国不断增长的国际地位,也限制和延缓中国实力的运用与持续增长,以维持自身的霸权地位。在政治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抵消中国的地区影响力、维护自身在印太地区的优势地位、强化对地区盟友的管理、转移国内政治矛盾并为自己捞取政治利益。在经济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规锁中国发展势头、制衡“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保持美国经济优势等。在安全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政策,挤压中国安全空间、强化对华军事威慑、维护自身战略声誉并转移同盟成本。尽管美国正出现相对衰落,但美国依然保有较强的软硬实力,这为其提供了多样的对华战略竞争备选手段。为打压中国的地位追求,限制中国实力的增长与运用,特朗普政府从多层面、宽领域实施了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单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主动挑起了贸易摩擦,在科技、贸易、金融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施压中国,想以此压制中国对美国的经济追赶势头,尽管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依然不能忽视美国经济施压的可能;特朗普政府还介入了中国香港、西藏、新疆以及台湾事务,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以此想分散中国的战略精力,甚至扰乱中国的发展进程;特朗普政府也提升了国防投入,提出了新的防务理念,加大了对网络、太空以及核领域的布局,以此想发起对华军事“抵消战略”,保持对华军事优势。双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不但借助“朝核问题”,加大了对中国周边的布局,增加了中国的地缘风险;而且还在设法离间中俄关系,以此想塑造于美有利的“战略三角”关系;并且也强化了同日本、韩国等东亚盟友的关系,以此想借助同盟的实力制衡中国。多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不仅推出了“印太”战略,想借助美日印澳四方对话机制,平衡中国的地区影响力,制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还试图通过拉拢东盟,强化同越南、菲律宾等盟友和伙伴关系,制衡中国的地区发展;也在积极借助美日欧三边协调、“毒丸条款”等机制或方式,在全球层面挤压中国发展。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表现出了竞争目标的压制性、竞争领域的全面性、竞争手段的激进性以及竞争主体的国家性等特征。到目前为止,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虽给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战略压力,但其并未有效实现所设定的政策目标,甚至还给自身带来了消极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存在不少困境。譬如:国内政治极化的加剧,制约了美国的政策执行;地区盟友和伙伴不愿在中美之间明确选边站,使美国无法获得足够的地区支持;中国和平发展的实践,使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缺乏“合法性”等。依据文章所提框架,展望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短期内特朗普政府强化对华战略竞争的风险在加大,经过一段时期后美国可能会对中国进行以“竞合”为主的战略对冲,而美国顺应中国崛起的可能性则比较小。中国需要理性因应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第一,中国需要形成一套应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思维框架,为实施具体的应对方略提供战略指导。对此,首先中国需要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通过发展做好自身的事情,为应对美国霸权施压新格局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过和平发展提升中国崛起的“绩效合法性”,为更多国家带去发展机遇,软化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恐慌,降低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合法性”。其次,中国也需要保持战略自信。既不悲观也不盲目自信地处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而是从自身正当利益出发,在尊重美方合理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型塑中美关系发展。譬如,中国可以为中美互动提供一套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原则的“中国倡议”,并从经济、政治以及安全等方面具体优化中美互动。最后,中国还需要坚持战略底线,敢于同特朗普政府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通过斗争使美方形成一个理性客观的对华预期。第二,在上述战略思维主导下,中国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具体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例如,中国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战略竞争政策打下实力基础;中国可以稳步发展同俄罗斯、欧盟、日本以及印度等国的伙伴关系,缓解特朗普政府的战略竞争压力,并借助伙伴关系软化美国对中国的认知;中国还需要从“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主动实施战略示善、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等,营造一个友善的周边环境,防止特朗普政府借助周边事态施压中国。
黄小桃[4](2020)在《冷战后印越双边关系的变化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印度和越南的双边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印度和越南都是中国的邻国,中国和印度以及越南有长期友好的交往历史,印越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较快,对印越双边关系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印度和越南2007年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6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之后,双边关系得到快速发展,呈现出机制化、双边与多边共同驱动等特点。两国战略利益和外交政策的契合推动印越双边关系的发展,同时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对地区规范、机制的构建产生影响。印越双边关系的阶段性变化、成因及影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双边关系的阶段性变化上,本文将印越双边关系依据不同阶段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91年之前的印越关系,这一时期印越关系处于发展的初期;第二个时期是冷战结束后到2007年,印越两国关系发展较快;第三个时期是2007年到2016年,两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第个四时期是2016年印越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至今。在双边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上,本文认为两国外交战略和政策的调整是两国双边关系发展变化最重要的原因;意识形态和历史因素也影响着两国关系,两国不存在历史恩怨,这有助于两国关系的稳定;基于地缘政治和地区均势的考量是两国不断靠拢的重要原因;同时,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地区和全球大国也深刻地影响着印越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印越两国在政治和防务领域的合作都有大国影响的影子;最后,东盟为两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外交舞台,作为两国关系发展的加强因素不断促进印越两国关系向前发展。印越两国关系的发展产生了诸多外溢效应,两国关系发展的动因之一是基于外部因素的考量,同时两国互动又会对外部周边产生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影响有利于加强地区规范和机制的构建。亚太地区人口众多,经济体量庞大,地区发展极具活力,导致力量分化与排布的周期变短,多层次、多领域的区域合作机制可能会加快形成。政治和防务合作是印越合作的重点方向,这将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国际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会加剧地区局势的紧张。中国的周边外交形势可能会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增加。最后,印度和越南未来有加强合作的趋势,印度实施东进战略的步伐可能加快。近年两国合作如火如荼展开,政治、经济、防务等多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且两国重视发展双边关系,高频率的互访为两国开展合作奠定了基础。国家利益的交汇,外交战略的互相需要是印越两国开展双边合作的根源。只要亚太地区各国实力对比差距依旧明显,地区力量加速分化组合的趋势没有改变,印度和越南的双边关系就有长期向好的可能。
黄天[5](2019)在《国际法视角下中国在难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贫困、政局动荡、环境破坏以及宗教派别斗争等问题不断涌现,一大批难民不得不背井离乡远渡到异国他乡寻求一线生机。难民问题虽由来已久但日趋严重和复杂化,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难民问题早已变成了国际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国内难民保护存在大量问题,包括难民难以甄别、难民定义扩大等等,因此,如何在国际法框架下吸取发达国家难民治理的经验对难民进行保护既是人道主义的要求也是对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考验。本文试图分析研究上述问题并通过比较澳大利亚、德国两国的治理经验对中国治理难民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和对策。本文第一部分仔细对比、研究国际公约、学者对难民的定义,并对国际法层面难民权利的保护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对难民权利保护的法律依据、基本原则及保护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探究。本文第二部分通过文献阅读后归纳出我国在难民保护方面的国内立法现状,并对我国当年如何接收印支难民进行安置及近年对缅甸边民的庇护现状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第三部分通过对两个各有特色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及德国在难民身份的甄别、保护的现状等方面的国际实践进行了比对和探讨,并总结相关先进做法及经验。第四部分是作者通过研究上述两个国家在难民保护实践方面的优劣,以国际法标准对我国难民保护现状的不足进行归纳,再从国际法层面结合两个国家值得借鉴的地方对我国难民保护不足的地方提出改善的办法。
张丽[6](2019)在《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文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被提出以来,受到沿线沿路国家积极响应,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随着丝路基金设立、《愿景与行动》实施方案出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以及倡议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并被普遍视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创始成员国的印度却公开反对“一带一路”倡议,引起国内外关注和研究。中印共同崛起成为21世纪亚洲甚至国际政治新动向。作为世界人口基数最大、毗邻而居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面临着市场、资源、地区影响力竞争等诸多挑战。两大新兴经济体能否打破冲突魔咒实现和平共处,对双边关系、亚洲乃至全球稳定至关重要。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认知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印合作,而且加剧了南亚地区安全紧张局势。分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态度及应对,探究印度对华认知影响因素,厘清错误知觉产生的根源,对于中印两国增进互信互谅、形成良性战略互动将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建构主义视角下国家身份理论及国际政治错误知觉两个理论假设的有效性进行充分验证。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从尼赫鲁到英迪拉再到人民党执政期间印度国家身份认知对其南亚政策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对2000年至2018年间18份印度外交年报,尤其是莫迪执政以来相关外交文档文本分析,论述印度外交战略布局及其对华政策定位转变。第三、四章为本文主体论证部分,对包括2013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112组议会相关问答、30组新闻发布会相关记者问答、38份外交部相关新闻通告、6份政要演讲在内的192份印度外交文档进行话语及潜在语义分析,研究文本对象的立场、观点、价值、利益等,推断其背后的意图和目的,并据此系统梳理总结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态度、关切及应对。第五章探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影响因素及印度视角下中印关系走向。本文研究表明,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地缘政治及经济博弈下国家利益的权衡,大致经历了观望争议、不合作、抗衡抵制、竞争合作四个阶段,目前仍处于动态建构中。印度致力于追求大国地位,视中国为市场资源及地区主导权竞争对手,尤其忌惮中国在其传统势力范围加大存在。随着南亚国家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取得显着合作成效,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出现从摇摆到抵制的较大转变。2018年1月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贸易单边主义及对伊制裁使印度国家利益受损,印度重新审视对美政策,提升印俄及印中关系,逐渐回归大国平衡外交,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随之“柔化”。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领土主权关切及对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存在增大的关切,本质上都体现了印度的安全焦虑。一方面,印度担心巴基斯坦在中国经济及军事援助下获得对印战略优势,从而威胁印度国家安全。另一方面,印度唯恐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存在不断增加,危及印度地区主导权。因此,印度通过“邻国优先”政策加强与南亚次大陆国家互联互通、通过“向东行动”政策对接东南亚国家、通过伊朗恰巴哈尔港经阿富汗联通中亚国家、通过印日联盟打造“亚非增长走廊”等战略举措,初步构建以印度为中轴向四周辐射的印度版“一带一路”规划,并借力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在“印太”地区抗衡中国影响力。印度对华认知建立在对国际形势研判、自我定位及对中国角色身份定位等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错误知觉主要受认知相符、诱发定势、历史包袱等三个维度因素影响。自我与他者身份是动态建构的产物,国家间通过行为互动确定敌人、对手或朋友关系。中印之间缺乏战略相互保障,印度将中国在南亚防御性安全行为解读为进攻性战略,在此棱镜下,印度对华负面认知不断集聚,加之历史偏见的现实影射以及西方舆论的激化,从而导致洞朗对峙发生。中印互信缺乏根源在于人文交流动能不足,民众间沟通渠道不够畅通,更遑论培养相互认同感。长远来看,自下而上的民间模式比自上而下的政府模式更具可持续性,更有利于中印关系发展。
常璐璐[7](2019)在《基于印楝种仁的木材防腐微胶囊制备及其抑菌研究》文中指出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材料,每年由于腐朽和霉变导致木材产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研究表明,每年有约占木材生产量15%的木材因腐朽而损失掉,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传统防腐剂因其毒性大、污染环境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此开发新型植物源防腐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植物源防腐剂具有高效、人畜无害,且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但同时不稳定、易挥发等缺点又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开发出新型植物源木材防腐剂可以扩大木材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寿命,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印楝(Azadirachta IndicaA楝Juss.)种仁富含丰富的抑菌物质,因此其具有成为新型木材防腐剂的潜力。本论文运用三种溶剂对印楝种仁进行提取,优选出乙醇为最理想的提取溶剂,并对3种印楝提取物的活性成分进行测定,探索出抑菌效果差异的原因。之后优化了印楝种仁的提取工艺,并将印楝种仁提取物微胶囊化,制备出热稳定性优良的植物源防腐剂。对印楝提取物及其微胶囊的抑菌机理、固着机理及耐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为新型植物源防腐剂的开发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评价印楝种仁提取物对五种木材真菌抑菌效果及成分分析。印楝种仁提取物以甲醇、正己烷及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水浴搅拌法提取印楝种仁活性成分,并对提取物进行抑菌效果测定,结果表明三种提取物对五种木材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成本及安全性,以乙醇提取物作为提取溶剂最为合理。采用GC/MS对甲醇、正己烷及50%乙醇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分别鉴定出21、11和17种化合物,包括多种硫化物,角鲨烯等有杀虫和抑菌效果的活性物质,其中虾青素和南美蟾毒精为首次从印楝种仁中分离得到。(2)优化印楝种仁提取率并对提取物抑菌机理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印楝种仁提取工艺参数,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45%,液料比10:1(mL·g-1),温度45℃,提取得率为14.98%。利用含药培养基法对最低抑菌浓度提取物生长效果进行测定,并采用光学显微镜(O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抑菌机理进行初探,发现提取物对五种真菌的形貌均产生了显着的影响,表现为菌丝扭曲变形、断裂,细胞内溶物流出,霉菌孢子明显减少等。(3)制备印楝种仁提取物微胶囊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将印楝种仁提取物微胶囊化,对制备过程中涉及的壁材种类、乳化剂种类和用量、酸化剂种类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制备最佳条件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1%SDS为乳化剂,10%NH4C1为酸化剂。探究乳化转速及固化时间与粒径分布规律的关系,分析得出乳化速度对微胶囊壁厚影响不大,但2000r/min内,乳化速度越快,微胶囊粒径越小。固化时间对微胶囊粒径影响很小,但固化时间越长,微胶囊壁厚越厚。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出印楝提取物和壁材之间无化学反应发生,仅仅是简单的物理混合。通过TG/DTG曲线可以发现,三种试剂的热稳定性依次为:壁材(AMS)>印楝提取物微胶囊(MNE)>印楝提取物(NE)。将提取物微胶囊化能很好地解决印楝提取物不稳定、易挥发的问题。(4)研究微胶囊在木材中分布规律及其处理材抗菌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胶囊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微胶囊主要分布于木材导管,纹孔有少量附着,木射线中无胶囊。通过室内试验对印楝提取物微胶囊(MNE)处理材进行防霉、防腐性能测定,结果发现,MNE处理材对三种霉菌(黑曲霉、绿色木霉和桔青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均能达到5级防霉效果。印楝提取物物(NE)处理材防霉效果次之,微胶囊壁材(AMS)处理材对三种霉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室内耐腐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褐腐处理,MNE处理材具有明显的耐腐效果,杨木失重率较素材降低31.7%,而NE处理材防腐效果略差,失重率较素材降低25.3%。相比素材白腐12周的失重率,MNE和NE处理材分别降低了 13.7%和8.4%。AMS处理材对两种腐朽菌均无抗性,微胶囊处理材抑菌作用主要来源于印楝种仁提取物。(5)探究微胶囊固着机理及其处理材耐腐机理。将处理材进行为期3个月的室内耐腐试验,结果发现,经褐腐(密粘褶菌)及白腐(彩绒革盖菌)处理后的菌丝能穿过杨木纹孔,并在木材导管中大量扩散。NE、MNE处理材内部菌丝明显多于AMS处理材及素材,且菌丝变粗,表面不光滑,出现断裂,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通过FTIR、XRD等表征手段,发现褐腐菌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白腐菌对木质素降解作用更强。MNE处理材对白腐菌和褐腐菌均有抑制效果。
雷文[8](2019)在《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国内印刷制版行业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我国印刷行业的企业数量和产值规模均在同步扩张,呈现快速发展的特点。但在技术爆发时代来临、中国对外开放范围层次提升、环境保护约束趋紧等环境背景下,印刷制版行业总体竞争程度加剧,企业承受的经营发展压力逐步增大,既面临印刷设备、印刷技术快速迭代更新的挑战,又面临国际企业竞争的挑战,更面临国内环保约束收紧的挑战。因此,如何创新就成为印刷制版企业当前考虑的重大生存发展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研究印刷制版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不仅为在掌握印刷制版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他发展遇阻、寻求突破的制造业企业提供了有利借鉴。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前提下,以企业经营模式理论为基础,结合对战略规划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经营模式创新理论的分析研究,首先从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四个角度全面地、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印刷制版行业的基本情况,在掌握了行业大背景的基础上,引入印刷制版行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YC制版集团作为案例,通过对其经营模式的SWOT分析,得出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需要进行创新的结论和基本思路,最后,从管理模式、文化塑造、业务拓展、自主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一步完善企业经营模式、实现经营转型升级的具体对策。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在准确分析中国印刷制版行业发展现状的大背景和YC制版集团的现实情况的条件下,提出了促进YC制版集团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经营模式,这将有助于未来YC制版集团的生产经营和长期发展;二是本文基于YC制版集团所提出的经营模式创新的思路,将为中国印刷制版行业中的其他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曹帅英[9](2019)在《理解中国外交创新 ——基于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的解释》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外交创新的重要指示,提出了对于外交创新研究的实践要求:讲好中国外交创新故事,为外交领域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借鉴。对于外交创新的研究,能够在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理论中加入创新元素,从而丰富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达尔文进化思想和熊彼特创新理论,在系统效应的视阈下将外交创新定义为:在具有复杂性特征的国际系统中,作为一种主动性力量执行外交手段新的组合,从而加速(或延缓)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乃至实现一国在国家间领域内的进化发展。以对国际系统或“小”系统的冲击程度为依据,能够对系统或单元层次上的外交创新进行划分。“毛泽东式”的外交创新表现为变革层面的,能够使得不同系统发生转化;“邓小平式”外交创新表现为调整层面的,能够使得系统发生震荡或微调;“习近平式”外交创新表现为全新意义上的,意味着系统出现了进化转化,国家为国际系统的进化转化贡献了新元素。基于形式的不同将外交创新划分为议题创新、手段创新、对象创新、策略创新和思想创新五大类型,分别表现为开创一个新的外交领域、实现一种新的外交机制、建交一个新的主权国家、发展一组新的国家关系和提出一种新的外交战略。根据程度的不同,将外交创新划分为渐进性创新、适度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三种类型,从而形成了一个5*3的外交创新矩阵。事件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的外交创新经历了四个阶段:应对国际格局转变(1986-1992);积极融入国际社会(1993-2000);努力把握战略机遇(2001-2008);实现中华民族复兴(2009-2016)。在进行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结合第三类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建构用于理解中国外交创新的理论模型。在案例分析和统计检验的基础上,对上述模型进行调整,从而形成了以外交创新为因变量的“中国外交创新模型”。系统变化是模型的自变量,代表战略环境包容性与约束性的相互转化。系统变化的程度越大,整体的外交创新越多,根本性创新也越多。在高清晰度下,外交创新将以水平极高、时间较短的“高峰”形态进行;而在低清晰度下,外交创新将以水平较高、时间较长的“高原”形态完成。伴随着中国对于国际体系的不断融入,外交创新对系统变化的时滞逐渐减弱。领导类型是模型的中心中介变量,代表着在一国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政治特点。领导类型越为进取,整体的外交创新越多,根本性创新比例也越大。领导类型发生变化的时期,表现出比较多的外交创新尤其是根本性的外交创新。外交创新既受到系统变化的“体系”层次影响,又受到领导类型的“单元”层次影响,从而能够搭起一个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2012年以来高水平的外交创新在受到“奋发有为”领导类型影响的同时,也与领导类型和系统的相继变化存在紧密联系。开放程度和风险平衡是模型的两个外围中介变量,能够表现中国外交创新的具体特点。正式制度外的开放程度越高,外交中的适度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越多。外交活动中“损失相对确定且远小于收益”的确定性创新,数量远多于“损失相对不确定且可能接近收益”的不确定性创新。受到当代中国领导人极高政治智慧的影响,不确定性创新占比,沿着创新程度上升呈现递增趋势。外交投入是一个十分微弱的外围中介变量,代表对外交人力、物力特别是财力的投入水平,其对外交创新的影响未得到实证检验结果的充分支持。在进行稳健性检验的基础上,本文最终形成了一个以“系统变化*领导类型→外交创新”为硬核、开放程度和风险平衡等不同中介变量为保护带的“中国外交创新模型”。在理解中国外交创新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中国外交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外交创新研究进行了展望。
崔玮[10](2019)在《当代水墨画对木刻版画形式语言的借鉴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水墨画面临着多样化发展的趋向,一大批有着良好中西方文化背景和专业素养的艺术家正不断对传统水墨语言进行新的探索。木刻版画作为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形式,自出现起就与中国水墨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吸纳木刻版画艺术形态成为中国水墨画变革、创新实践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绘画艺术领域中,当代水墨画与木刻版画在形式语言、表现手法、绘画内容等多个方面相互影响,两种不同的绘画形式展现出同样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两个画种之间不断互鉴交流,更是通过融合后的进一步创新将当代水墨艺术推向新时代的前沿。当代水墨画创作中与木刻版画形式语言的碰撞,是新时代文化浪潮下的一种创新尝试,既表现出水墨画语言自身的拓展性和包容性,同时也让我们关注到艺术家们为推动当代水墨艺术发展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对中国水墨画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文按逻辑关系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当代水墨画进行概念界定,并且阐述当代水墨画的发展现状。第二章主要针对将木刻版画形式语言引入当代水墨画做出可行性分析。分析新的文化语境下水墨画与木刻版画之间关系的转变以及两者之间基本绘画语言的共性与差异性。第三章是论文的重点,本章节首先做出对木刻版画形式语言的释义和特点分析,在此基础上,主要侧重介绍当代水墨画借鉴木刻版画语言进行创作中的具体艺术表达,进一步阐述在当代水墨画创作中运用木刻版画形式语言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创新性。结合当代水墨画家创作的作品,分析探讨近年来当代水墨画和木刻版画艺术在形式语言交流上所采用的一系列创作手法,思考当代水墨画如何适应时代审美的需求和自我认同,从而有效地寻找当代水墨画的创作方向。本文分别从造型形态、印纹肌理、黑白关系三个方面结合当代水墨画和木刻版画的具体作品案例进行分析,并且对同时涉及水墨画与木刻版画艺术创作的典型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剖析。第四章是立足于当代水墨画创作发展的角度,以客观的现实为依托,阐述当代水墨画借鉴木刻版画形式语言的后续发展,提出当代水墨画对木刻版画形式语言借鉴的更多可行性因素以及两者间创作的相互作用和深远影响。同时,希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之后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二、对印后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印后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美日印澳“印太”合作的性质、动力与走势研究 ——基于准联盟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 选题的背景 |
2 理论意义 |
3 现实意义 |
二 研究述评 |
1 关于准联盟的研究述评 |
2 关于“印太”的国内研究综述 |
3 关于“印太”的国外研究综述 |
4 国内外印太研究评价 |
三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框架 |
四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一 准联盟、联盟和伙伴关系的辨析 |
1 对联盟、准联盟和伙伴关系的界定 |
2 准联盟与联盟的异同 |
3 准联盟与伙伴关系的异同 |
二 准联盟的形成条件与特性 |
1 准联盟的形成条件 |
2 准联盟的特性 |
三 准联盟形成的动力 |
1 国家层面的动力 |
2 国际体系层面的动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日印澳印太合作的性质判定 |
一 四国印太合作不是联盟 |
1 现实主义视角下四国联盟的可能性 |
2 四国印太合作的“联盟困境” |
二 四国印太合作超越伙伴关系 |
1 四国印太合作关注重点在安全 |
2 四国印太合作存在针对性 |
三 四国印太合作处于准联盟萌芽状态 |
1 次级安全合作协定在双边层面签订 |
2 多边安全合作发展迅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日印澳印太合作的动力和阻力 |
一 国家层面四国印太合作的动力 |
1 四国均需求印太合作中的利益均衡 |
2 四国印太共同体意识出现并强化 |
3 四国“统合性”战略文化形成 |
二 国际体系层面四国印太合作的动力 |
1 印太地区已出现多个竞争性政治集团 |
2 印太地区权力关系动态性倾向明显 |
3 印太地区出现严重安全威胁 |
三 四国印太合作的潜在阻力 |
1 美印在印太的目标追求存在差别 |
2 美日印澳遏制中国的程度有区别 |
3 四国国内政局的变动可能阻碍印太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日印澳印太合作的走势分析 |
一 四国印太合作有可能形成正式准联盟 |
1 美日、美澳联盟对准联盟形成的推动作用 |
2 印度的积极态度有助于四国印太合作深化 |
3 中国没有展现出强烈的反对态度 |
二 四国印太合作存在扩员可能性 |
1 美日印澳对印太准联盟扩员持开放态度 |
2 东盟对印太概念逐步接受 |
3 域外大国对印太的关注不断提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日印澳印太合作的影响与中国的应对之策 |
一 四国印太合作结成准联盟的影响 |
1 提升了美日印澳在印太的权力 |
2 导致印太国家间关系走向复杂化 |
3 增大了中国的安全压力和外交压力 |
二 中国的应对四国印太合作的思路 |
1 以开放态度融入并塑造印太 |
2 深化与东盟及东南亚国家的合作 |
3 以务实合作增强与四国的双边互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专业术语首字母缩写说明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文献分类 |
(二)文献综述 |
(三)对既有研究的反思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战略 |
(二)战略竞争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再划分 |
一、主流范式下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 |
(一)霸权转移范式下的遏制战略 |
(二)自由主义范式下的对冲战略 |
(三)建构主义范式下的情境战略 |
二、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再划分标准 |
(一)霸权国对崛起国地位追求的反应:承认或蔑视 |
(二)霸权国对崛起国实力增长的态度:容纳或限制 |
三、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类型的再划分结果 |
(一)对冲战略 |
(二)竞争战略 |
(三)鸵鸟战略 |
(四)顺应战略 |
四、历史时空下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 |
(一)一战前的英国对德战略(1870-1914) |
(二)二战前的英国对德战略(1933-1939) |
(三)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战略(1993-2016)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背景 |
一、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基因 |
(一)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文化 |
(二)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实践 |
二、“美国优先”下的对华战略校准 |
(一)对“接触中国”的战略失望 |
(二)对“对华政策大辩论”的战略回应 |
(三)对“极限施压”中国的战略自信 |
三、中国崛起引发美国战略焦虑 |
(一)中美实力对比变化引发美国恐慌 |
(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激发美国担忧 |
(三)中国奋发有为外交催发美国猜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争竞争政策的目标分析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争竞争政策的政治目标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经济目标 |
(三)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安全目标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力依托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硬实力依托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软实力依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施 |
一、单边层面:多领域施压中国 |
(一)经济施压:挑起贸易摩擦 |
(二)政治施压:挑战“一个中国”政策 |
(三)安全施压:强化威慑 |
二、双边层面:多点布局压制中国 |
(一)借“朝核问题”,增大地缘风险 |
(二)探索“离间中俄”,破坏周边稳定 |
(三)强化东亚双边同盟,增加地缘压力 |
三、多边层面:携手多方打压中国 |
(一)推进“印太”战略,挤压中国地缘空间 |
(二)拉拢东盟国家,平衡中国地区影响 |
(三)推动多方协调,压制中国经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特点与趋势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特点 |
(一)竞争目标的压制性 |
(二)竞争领域的多样性 |
(三)竞争手段的激进性 |
(四)竞争主体的国家性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效果评估 |
(一)政治目标的效果评估 |
(二)经济目标的效果评估 |
(三)安全目标的效果评估 |
三、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发展趋势 |
(一)全面强化战略竞争的风险加大 |
(二)存在“竞和”型对冲的可能 |
(三)迈向战略顺应的不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对策 |
一、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战略思维 |
(一)坚持和平发展,应对美国霸权施压新格局 |
(二)保持战略自信,型塑中美互动 |
(三)坚守战略底线,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
二、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具体方略 |
(一)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应对能力 |
(二)稳步发展伙伴关系 |
(三)营造友善的周边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冷战后印越双边关系的变化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主要概念和理论 |
1.2.1 地缘政治理论的运用 |
1.2.2 现实主义分析模式的运用 |
1.2.3 自由制度主义分析模式的运用 |
1.2.4 均势理论的运用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结构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及不足 |
第2章 印越关系的阶段性变化 |
2.1 1991 年前的印越关系 |
2.2 苏联解体后至2007 年的印越关系 |
2.3 战略伙伴阶段的印越关系(2007-2016) |
2.4 全面战略伙伴阶段的印越关系(2016-2020) |
第3章 现阶段印越关系的主要特征 |
3.1 双边关系的机制化程度高 |
3.2 合作步伐加快、领域拓宽 |
3.3 双边与多边合作并行驱动 |
第4章 印越关系阶段性变化的原因 |
4.1 印越外交战略的调整和外交政策的实施 |
4.2 意识形态和历史因素影响印越关系 |
4.3 地缘政治的考量 |
4.4 地区大国对印越关系的影响 |
4.5 东盟影响印越关系 |
第5章 印越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
5.1 印越关系的发展趋势 |
5.2 对地区规范与机制建构的影响 |
5.3 对印度推进东进战略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国际法视角下中国在难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难民问题概述 |
第一节 难民的定义 |
第二节 难民权利保护之法律依据 |
一、国际人权法的基本文件 |
二、难民的专门国际公约 |
三、区域性的法律文件 |
第三节 难民保护遵循的原则 |
一、对非法入境的难民要包容并提供便利原则 |
二、临时避难原则 |
三、难民不推回原则 |
四、人道主义原则 |
第四节 难民权利保护的基本内容 |
第二章 我国难民保护的现状 |
第一节 国内难民相关立法现状 |
第二节 我国保护难民实践现状 |
一、中国政府对印支难民(侨)的安置原则和措施 |
二、我国对缅甸果敢边民的保护 |
第三章 国际社会难民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澳大利亚对难民保护的实践及特点 |
一、难民问题的历史演变 |
二、国内法律依据的演变 |
三、难民身份的甄别与认定 |
四、难民保护的现状 |
五、优缺点评价与分析 |
第二节 德国对难民保护的实践及特点 |
一、难民问题的出现 |
二、难民保护的国内法律依据 |
三、难民身份的甄别与认定 |
四、难民保护的现状 |
五、优缺点评价与分析 |
第四章 我国难民保护的思考及完善 |
第一节 我国难民保护存在的不足 |
一、《难民法》等难民领域特别法的空白 |
二、中国难民身份甄别制度存在缺陷 |
三、未制定明确的难民待遇标准 |
第二节 制定专门的《难民法》 |
一、优先考虑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以及国家主权 |
二、细化管理内容、严格执行处置 |
第三节 修订、完善当前的难民管理法规 |
第四节 加强与联合国难民署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第一节 问题由来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研究概况 |
二 主要进展和基本观点 |
三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创新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学术创新 |
一 研究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印度国家身份及其南亚政策 |
第一节 印度国家身份定位与发展 |
一 国家身份界定及相关理论 |
二 政治精英对印度国家身份认知的演变 |
第二节 印度南亚政策 |
一 知觉、错误知觉与外交决策 |
二 印度南亚政策的形成及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印度外交战略及对华政策调整(2000‐2018)---基于《印度外交年报》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印度的外交战略布局 |
一 21世纪初印度外交战略布局 |
二 2008 年后印度外交自我定位 |
三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的外交重心 |
第二节 印度对华政策定位 |
一 印度对中国国家身份的界定(1998‐2018) |
二 印度对印中关系的定位(2000‐2018) |
三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对华认知的转变(2014‐2018)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及态度的演变 |
第一节 争议观望期(2013年10 月--2015年7 月) |
一 印度政治精英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 |
二 印度官方回应 |
三 印度的战略盘算 |
第二节 不合作期(2015年7月--2017年5月) |
一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关切 |
二 印度对中国在印度周边推进互联互通的安全关切 |
三 印度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消极合作态度 |
第三节 抵制抗衡期(2017年5 月--2018年5 月) |
一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安全关切升级 |
二 印度对洞朗事件的认知 |
三 印度对中国‐马尔代夫关系的关切 |
四 印度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在印度周边地区影响力提升的忌惮 |
第四节 竞争合作期(2018年5 月—至今) |
一 印中首脑武汉会晤的积极意义 |
二 印度大国外交平衡政策回归对印中关系的积极影响 |
三 体现印度合作倾向的其他积极因素 |
四 印巴领土纠纷投射在中巴经济走廊主权关切的不利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应对 |
第一节 印度版“一带一路”概念及主张 |
第二节 “邻国优先”政策下印度版“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 |
一 印度强化与邻国关系以维护地区影响力 |
二 印度与邻国互联互通代表项目 |
三 “邻国优先”政策下的“印度优先”先决条件 |
四 对邻国“印度优先”预期落差的积极应对 |
第三节 印度抗衡“一带一路”倡议的其他举措 |
一 印日联盟及“亚非增长走廊” |
二 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 |
三 “向东行动”政策对接东盟 |
四 重新审视非洲及中亚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印度认知的因素及印度视角下双边关系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错误知觉产生的原因 |
一 身份定位 |
二 互信缺乏 |
三 历史积怨 |
四 西方舆论 |
第二节 印度视角下印中关系发展趋势 |
一 印度学界及智库对双边关系发展的研判 |
二 “一带一路”背景下印度政治精英对双边关系走向的认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基于印楝种仁的木材防腐微胶囊制备及其抑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木材防腐处理方法和技术 |
1.2.2 木材防腐剂分类 |
1.2.3 水载防腐剂固着工艺研究 |
1.2.4 植物源防腐剂提取工艺 |
1.2.5 印楝应用研究现状 |
1.2.6 微胶囊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目标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三种印楝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成分分析 |
2.1 三种溶剂印楝种仁提取物抑菌活性测定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结果与分析 |
2.2 三种溶剂印楝提取物成分分析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结论 |
3 印楝提取工艺优化及抑菌机理 |
3.1 印楝种仁提取工艺优化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抑菌机理分析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结论 |
4 印楝提取物微胶囊制备及其表征 |
4.1 印楝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结果与分析 |
4.2 印楝提取物微胶囊的性质表征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结论 |
5 印楝微胶囊在木材内部的分布及抗菌性 |
5.1 微胶囊体外抑菌效果及其在木材中的分布规律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结果与分析 |
5.2 印楝微胶囊处理材抗菌性研究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3 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结论 |
6 印楝提取物微胶囊在木材中的固着及耐腐机理 |
6.1 腐朽对处理材/素材微观形貌的影响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结果与分析 |
6.2 腐朽对处理材/素材化学成分的影响 |
6.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腐朽对处理材/素材结晶度的影响 |
6.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3.2 结果与分析 |
6.4 腐朽对处理材/素材表面元素的影响 |
6.4.1 试验材料 |
6.4.2 试验方法 |
6.4.3 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结论 |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7.1 研究的重点 |
1.7.2 研究的难点 |
1.8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企业经营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文献综述 |
2.1.1 经营模式相关的研究 |
2.1.2 制版行业相关研究 |
2.1.3 文献述评 |
2.2 企业经营模式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企业经营模式理论 |
2.2.2 企业战略规划理论 |
2.2.3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印刷制版行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
3.1 印刷制版行业的历史沿革 |
3.2 印刷制版行业发展现状 |
3.2.1 印刷制版市场现状 |
3.2.2 印刷制版技术现状 |
3.3 制约印刷制版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3.3.1 人才储备不足制约后续发展 |
3.3.2 统一标准缺失导致行业混乱 |
3.3.3 品牌意识缺乏限制产品推广 |
3.3.4 自主创新能力弱影响国际竞争 |
3.4 印刷制版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3.5 本章主要结论 |
第四章 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研究 |
4.1 YC制版集团概况 |
4.2 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概述 |
4.3 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的SWOT分析 |
4.3.1 机会分析 |
4.3.2 威胁分析 |
4.3.3 优势分析 |
4.3.4 劣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创新的对策 |
5.1 以阿米巴模式完善企业经营管理 |
5.1.1 集团总部阿米巴经营模式 |
5.1.2 分公司(厂)阿米巴经营模式 |
5.2 以责任上进为中心塑造企业文化 |
5.3 以增值为目的拓展企业业务 |
5.4 以绿色智能为重点强化自主创新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未来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理解中国外交创新 ——基于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实践意义:实现创新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
1.1.2 理论意义:发展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 |
1.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对中国外交创新的聚焦式研究 |
1.2.2 对中国外交创新的发散式研究 |
1.2.3 新古典现实主义在中国外交研究中的运用 |
1.3 论文的整体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论文的整体思路 |
1.3.2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2 外交创新的理论基础 |
2.1 大理论下的整体鸟瞰 |
2.1.1 达尔文进化思想与熊彼特创新理论 |
2.1.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外交创新理论与实践 |
2.1.3 系统效应视阈下的外交创新概念 |
2.2 历史视阈下的部分拆解 |
2.2.1 前威斯特伐利亚时代:变革与调整的大历史 |
2.2.2 威斯特伐利亚时代:外交创新的具体构成 |
3 外交创新的变量测量 |
3.1 类型划分与变量测量方法 |
3.1.1 国家视角下的外交创新 |
3.1.2 外交创新的类型划分 |
3.1.3 外交创新指数的生成 |
3.2 当代中国的外交创新概览 |
3.2.1 应对国际格局转变(1986-1992) |
3.2.2 积极融入国际社会(1993-2000) |
3.2.3 努力把握战略机遇(2001-2008) |
3.2.4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2009-2016) |
4 理论模型的基本架构 |
4.1 描述性统计 |
4.1.1 形式创新指数 |
4.1.2 程度与年份创新指数 |
4.2 理论架构:因变量与自变量 |
4.2.1 理论的整体框架 |
4.2.2 对系统变化的检验 |
4.2.3 对崛起冲击的检验 |
5 影响外交创新的中介变量 |
5.1 领导类型 |
5.1.1 基于道义现实主义的理论分析 |
5.1.2 领导类型对外交创新的双重影响 |
5.1.3 理解中国外交创新的新古典现实主义框架 |
5.2 开放程度 |
5.2.1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理论分析 |
5.2.2 开放程度对外交创新的数量影响 |
5.2.3 开放程度对外交创新的质量影响 |
5.3 风险平衡 |
5.3.1 基于前景理论的分析 |
5.3.2 对风险平衡变量的检验 |
5.4 外交投入 |
5.4.1 基于创造性介入理论的分析 |
5.4.2 时间序列分析的结果 |
6 结论与未来展望 |
6.1 稳健性检验 |
6.1.1 重新设置加权方式与代理变量 |
6.1.2 进行样本外预测 |
6.2 全文结论 |
6.2.1 新古典现实主义框架下的“中国外交创新模型” |
6.2.2 中国情境下的外交创新研究 |
6.3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6.3.1 打造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中国外交改革创新 |
6.3.2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与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对全文内容的技术性重述(数学附录) |
附录2: 《国际关系史》中抽取的外交创新事实(1368-1979年) |
附录3: 中国外交中的创新事件(1986-2017年)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当代水墨画对木刻版画形式语言的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当代水墨画的概念界定及其发展 |
1.1 概念界定 |
1.2 当代水墨画的多元发展 |
第二章 将木刻版画形式语言引入当代水墨画的可行性分析 |
2.1 中国水墨画与木刻版画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 |
2.1.1 木刻版画的起源与发展 |
2.1.2 木刻版画与水墨画之间关系的转变——从单一走向融合 |
2.1.3 当代水墨画与木刻版画之间的互渗交流 |
2.2 水墨画与木刻版画创作中绘画语言的比较关系 |
2.2.1 点线面表现手法的相似与延伸 |
2.2.2 黑白语言的相同与差异性 |
第三章 当代水墨画对木刻版画形式语言的借鉴 |
3.1 木刻版画形式语言的释义 |
3.2 木刻版画形式语言的特点分析 |
3.2.1 独特的绘画语言特征表现 |
3.2.2 黑白与套色的多样呈现 |
3.2.3 强烈的主观情感表达 |
3.3 木刻版画形式语言在当代水墨画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
3.3.1 当代水墨画对木刻版画造型形态的借鉴 |
3.3.2 当代水墨画与印纹肌理的有机结合 |
3.3.3 当代水墨画对木刻版画黑白语言处理的借鉴 |
3.4 艺术家实际案例分析 |
3.4.1 赖少其 |
3.4.2 黄永玉 |
3.4.3 李伯安 |
3.4.4 陈钰铭 |
第四章 当代水墨画借鉴木刻版画形式语言的后续发展 |
4.1 木刻版画形式语言对当代水墨画创作产生的现实意义及深远影响 |
4.2 有关水墨艺术发展可能性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对印后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对学龄初期儿童的蒙古族工艺美术传承方式探究[D]. 赵雅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美日印澳“印太”合作的性质、动力与走势研究 ——基于准联盟理论[D]. 曾萧寒. 山东大学, 2020(06)
- [3]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D]. 游启明. 吉林大学, 2020(06)
- [4]冷战后印越双边关系的变化及影响研究[D]. 黄小桃. 吉林大学, 2020(08)
- [5]国际法视角下中国在难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 黄天.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6]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D]. 张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基于印楝种仁的木材防腐微胶囊制备及其抑菌研究[D]. 常璐璐.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8]YC制版集团经营模式创新研究[D]. 雷文. 山西大学, 2019(01)
- [9]理解中国外交创新 ——基于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的解释[D]. 曹帅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10]当代水墨画对木刻版画形式语言的借鉴研究[D]. 崔玮.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