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结核论文-杨变转,翟守恒,冯晋杰,成威利

重症结核论文-杨变转,翟守恒,冯晋杰,成威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症结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核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多系统,重症感染

重症结核论文文献综述

杨变转,翟守恒,冯晋杰,成威利[1](2019)在《以脊髓炎为首发症全身多系统结核重症感染1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重症非化脓性炎症,约占结核感染的1%,临床包括脑膜炎型、脑内结核型、混合型、脊髓型,以脑膜炎型最常见,脊髓炎型发病率较低[1],而同时出现脑实质、脑膜及脊髓受累则更少见,早期诊治对其预后有明显影响。为加强对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认知和提高诊治水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例以脊髓炎为(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5期)

吴素方,梁丽丽,郑淑兰,刘新,白丰玺[2](2019)在《利奈唑胺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利奈唑胺用于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观察MRC分级为Ⅱ类和Ⅲ类的17例重症结核性格脑膜炎患者,对照组为五联常规抗结核治疗患者,治疗组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脊液指标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经抗结核治疗治疗4周,治疗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同步血糖比值,白细胞计数,蛋白定量均较对照组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患者发生可逆的利奈唑胺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能够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可用于临床治疗。(本文来源于《河南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杨变转,翟守恒,杨帆,王志芳[3](2019)在《以胸椎管占位为首发表现胚胎移植后重症结核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属于结核病高流行国家,育龄期妇女盆腔结核是造成输卵管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1])。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广泛开展,胚胎移植已成为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手段~([2])。近年来使用该技术后导致结核感染屡见报道,其中多数患者出现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脑膜炎等重症结核,导致自然流产或被迫选择人工终止妊娠,接受抗结核治疗,部分患者致残或死亡~([3])。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1岁,腰背部及左下肢疼痛半年,发热、头痛3 d入我院感染科。缘于半年前无明显(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李多[4](2019)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治疗重症结核性脑积水的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治疗重症结核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该中心行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的9例重症结核性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其全身抗结核化疗基础上给予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脑脊液蛋白变化、侧脑室-颅比率的数值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2个月至1年左右随访,手术前后患者GCS评分分别为(9.2±1.4)、(12.5±1.5)分,术后GC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意识障碍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侧脑室-颅比率分别为0.29±0.04、0.2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脑脊液蛋白含量分别为(1 180±460)、(920±430)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未见增加。结论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能改善重症结核性脑积水患者的意识状况,改善脑室体部宽度指数等指标水平,从而降低颅压,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14期)

俞朝贤,李德宪,王娟,黄苏,卢庭裕[5](2019)在《结核重症监护室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的检测与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结核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的变化及意义,以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ICU住院患者126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普通结核科住院患者62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 m L送检,采用流失细胞仪分别检测两组人员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另将观察组按CD4~+检测水平分成低水平组(CD4~+<400 cell/ul)和正常水平组(CD4~+≥400 cell/ul);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CD4~+水平,并统计分析ICU不同CD4~+水平组患者的APACHII评分及预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95. 33±242. 17 vs 635. 03±318. 78 cell/ul,P <0. 01); ICU低CD4~+水平组患者的APACHII评分(23. 40±5. 05 vs 20. 41±3. 55)及死亡率(66. 2%vs 15. 5%)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相比普通结核科患者而言,结核重症监护室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更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可协助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死亡预后。(本文来源于《现代医院》期刊2019年07期)

杨变转,翟守恒,贾贵军,杨帆,王志芳[6](2019)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救治重症结核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23岁,在外地务工,因发热、乏力、消瘦1月余,加重伴胸憋、气紧10 d,于2018年8月10日入院。缘于2018年7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乏力、消瘦,未诊治,8月1日症状加重,伴胸憋、气紧,体温最高39.2℃,返回山西,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胸部CT:双肺弥漫性粟粒结节影,双肺及叶间裂处多发小结节影,双肺多发索条影,双侧胸腔积液伴邻近组织受压。查体:体温38.8℃,脉搏110次/min,呼吸36次/min,血压123/80mm Hg。意识清,精神差,消瘦,双下肺可闻及散在湿罗音,心率110次/min,律齐。腹部(-)。头颅CT:(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陈道锋,刘沁,杨筠,刘文晶,刘莉[7](2019)在《左氧氟沙星辅助抗结核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及对脑脊液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辅助抗结核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及对脑脊液指标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98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患者均完善相关检查,对照组予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脑脊液中相关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后期脑脊液中左氧氟沙星浓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脑脊液压力、蛋白质及白细胞值均较治疗前下降,葡萄糖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后2、4、6 h时其脑脊液左氧氟沙星浓度分别为(0. 86±0. 32)、(2. 46±0. 48)、(2. 18±0. 28)μg/ml。结论左氧氟沙星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具有更高的临床有效率,且可更好的改善患者脑脊髓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作为临床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江秀菁[8](2019)在《危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结核科危重症结脑患者住院期间的整体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提高结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危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观察和整体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35例危重症结脑患者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降颅压药物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后,33例好转出院,1例因病情危重经济困难自动出院,1例合并脊柱结核转外院手术治疗。结论整体护理对危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6-12)

刘恒明,黄蓉,钟小锋[9](2019)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严重,变化复杂且病程长,恢复慢,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护士要严格遵守医疗护理规程,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一旦发现异常,尽早通知医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作为病情观察的第一线,应严格把好关,为抢救成功,减少并发症提供有力保障。此外,昏迷期及康复(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6-12)

陈丽娜,高颖,王琳[10](2019)在《功能康复训练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功能康复训练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住院患者8例在入院时、入院后2周、入院后4周及出院后4周通过认知功能、膀胱功能、盆底肌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吞咽功能及呼吸功能锻炼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Barthel (BI)指数、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及肌力(等级)进行比较。(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6-12)

重症结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用于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观察MRC分级为Ⅱ类和Ⅲ类的17例重症结核性格脑膜炎患者,对照组为五联常规抗结核治疗患者,治疗组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脊液指标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经抗结核治疗治疗4周,治疗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同步血糖比值,白细胞计数,蛋白定量均较对照组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患者发生可逆的利奈唑胺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能够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可用于临床治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症结核论文参考文献

[1].杨变转,翟守恒,冯晋杰,成威利.以脊髓炎为首发症全身多系统结核重症感染1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J].基层医学论坛.2019

[2].吴素方,梁丽丽,郑淑兰,刘新,白丰玺.利奈唑胺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

[3].杨变转,翟守恒,杨帆,王志芳.以胸椎管占位为首发表现胚胎移植后重症结核感染一例并文献复习[J].山西医药杂志.2019

[4].李多.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治疗重症结核性脑积水的疗效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

[5].俞朝贤,李德宪,王娟,黄苏,卢庭裕.结核重症监护室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与临床意义[J].现代医院.2019

[6].杨变转,翟守恒,贾贵军,杨帆,王志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救治重症结核一例[J].山西医药杂志.2019

[7].陈道锋,刘沁,杨筠,刘文晶,刘莉.左氧氟沙星辅助抗结核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及对脑脊液指标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

[8].江秀菁.危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9].刘恒明,黄蓉,钟小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10].陈丽娜,高颖,王琳.功能康复训练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标签:;  ;  ;  ;  

重症结核论文-杨变转,翟守恒,冯晋杰,成威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