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子交换增强玻璃的表面酸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倪植森,彭程,杨金发[1](2021)在《化学减薄法生产柔性玻璃的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折叠手机、柔性显示和柔性太阳能电池板的发展,对于柔性玻璃的需求越来越大。该文阐述了化学减薄法生产柔性玻璃的几个关键技术,并综述了玻璃减薄、柔性玻璃加工和化学强化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柔性玻璃的研究方向。
翟鑫华[2](2021)在《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制备与改性研究》文中提出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由于具有高放电比容量、成本低和环保等优点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正极材料。然而,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其首次不可逆容量高,库伦效率差和电压衰减等问题已经严重阻碍其商业化的使用。本论文以碳酸盐共沉淀工艺制备前驱体,结合固相烧结(500℃预烧结,900℃高温烧结)制备出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xLi2MnO3·(1-x)LiMO2(M=Ni,Co,Mn)。并对不同x值(x=0.1,0.3,0.5,0.7,0.9),共沉淀过程中的p H值、煅烧温度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较佳制备工艺,然后对正极材料分别进行Fe2O3、SiO2、Fe2O3/SiO2混合等包覆改性,通过XRD、SEM、TEM和XPS等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测试分析包覆改性对正极材料的结构影响及电化学作用机理。通过上述研究,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xLi2MnO3·(1-x)LiMO2(M=Mn,Ni,Co)制备工艺条件:x=0.5,p H=7.9及烧结温度900℃时制备的正极材料具有最佳的结晶度,颗粒的团聚程度较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也更优异,0.1C下的首次放电容量为243.5 m Ah g-1,首次库伦效率为68.9%。(2)采用溶胶凝胶法将Fe2O3包覆在正极材料Li1.2Mn0.54Ni0.13Co0.13O2表面,非晶态Fe2O3均匀分布在材料颗粒表面,并且没有改变正极材料的原始层状结构。2wt.%Fe2O3包覆改性的正极材料在0.1 C时的初始放电容量为267.5 m Ah g-1,在1C下进行3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可达到87.7%,而未包覆改性的正极材料容量保留率仅为70.8%。同时,Fe2O3包覆改性稳定了电极与电解质界面,降低了电荷转移电阻。(3)采用原位聚合法在Li1.2Mn0.54Ni0.13Co0.13O2表面包覆SiO2,发现包覆前后材料结构和形貌没有发生变化。Si O2包覆层有效防止了电解质对材料的腐蚀,抑制尖晶石结构的形成。0.25 wt.%SiO2包覆改性正极材料在1C下2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高达89.7%,远高于原始样品的74.2%。经过200次循环后,未包覆改性正极材料的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裂纹,而SiO2包覆改性的正极材料表面保持完好,证明SiO2层的存在能显着提高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4)对正极材料进行了Fe2O3和SiO2复合包覆改性表明,Fe2O3和SiO2复合包覆改性没有使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更大的提升,这可能是因为材料的比例存在问题或者是两种材料同时存在降低了导电率。
谈翔[3](2020)在《离子交换增强建筑陶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超100亿m2,但高产量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资源及能源,同时给环境、资源造成较大压力。故建筑陶瓷产品的轻量化、薄型化势在必行,而提高建筑陶瓷的机械强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离子交换强化是一种工艺流程简单,强化效果良好的手段,经强化后的样品具有不变形、强度高、无自爆、抗冲击性高及表面耐磨性高等优点,在建筑陶瓷行业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低温离子交换法对建筑陶瓷砖进行强化,通过熔盐中的K+与瓷砖内部的Na+进行离子交换,在瓷砖表面产生“钉扎效应”,从而形成一层压缩预应力层以提高建筑陶瓷砖的强度。研究强化工艺、熔盐成分、瓷体组成对离子交换强化效果以及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离子交换时间和温度对离子交换强化瓷砖效果的影响:以分析纯KNO3为熔盐,将瓷砖浸入熔盐中经不同时间、温度进行离子交换处理,结果表明:K+-Na+离子交换主要发生在陶瓷的玻璃相中,晶相以及气相的存在对K+的扩散起阻碍作用;离子交换强化可有效地提升瓷砖的抗弯强度,抗弯强度随着交换时间、交换温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交换层厚度随着离子交换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瓷砖经450℃,5 h处理后,其抗弯强度可由63 MPa提升至103 MPa,提升率达63.49%,显微硬度可由504 kg/mm2提升至706 kg/mm2,提升率达40.08%,其体积密度基本不受离子交换影响。(2)熔盐成分对离子交换增强建筑瓷砖的影响:通过控制熔盐成分的变化,研究熔盐成分对离子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工业纯熔盐中含有的Na+、Ca2+等杂质离子,以及不锈钢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向熔盐中引入的Fe3+离子,这些离子的存在均会对离子交换产生阻碍效应(阻碍效果Ca2+>Na+>Fe3+)。KHCO3的加入可以向熔盐中引入CO32-,与Ca2+结合生成CaCO3,降低Ca2+浓度,起到除杂效果。当在工业纯KNO3中引入3 mol%KHCO3后强化效果接近于分析纯KNO3。在熔盐中添加KOH可以加快离子交换进程,当加入量为0.5 mol%时效果最好,但添加过量的KOH后,会使陶瓷表面严重腐蚀,降低陶瓷强度。(3)陶瓷成分中Na2O含量对离子交换强化的影响:在使用工厂原始陶瓷粉料的基础上,坯料中添加不同含量钠长石来改变瓷体的Na+含量,以研究其对离子交换强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钠长石使瓷体中的Na2O含量提高至2.00-2.27 wt%时能够促进K+-Na+交换,增加瓷体中K+含量以及压应力,提高离子交换强化的效果;但Na2O含量大于2.27 wt%时后会引发瓷砖过烧,导致抗弯强度提升值降低。通过降低瓷体的烧结温度使陶瓷正烧,可进一步加强离子交换强化的效果。Na2O含量为2.52 wt%时,交换层厚度可提升至66.1μm,抗弯强度提升率达89.8%。
王嵘嵘[4](2019)在《Ge-Se基硫系红外玻璃力学性能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与氧化物玻璃材料相比,硫系玻璃拥有宽的红外透过窗口、高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系数;与晶态红外材料相比,硫系玻璃具有组分可调、生产成本低等优势,是性价比良好的红外光学镜头材料。鉴于上述特性和优势,硫系红外玻璃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硫系玻璃主要以弱的共价键结合,因而强度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较差,导致利用该类材料制备光学元件等产品时良品率较低,造成硫系玻璃材料制造的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因此,探索硫系玻璃的力学性能,找出提升现有商业化硫系玻璃产品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以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已实现商业化生产的7种硫系玻璃为研究对象,通过拉曼光谱解析了其结构,通过维氏显微硬度仪、万能试验机等仪器测定了其硬度、抗折强度、断裂韧性、裂纹阻抗等力学性能,进而对硫系玻璃力学性能与组成的关系以及结构起源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同时探究了微晶化对硫系玻璃力学性能提升的效果,获得的重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Ge-Se-As(Sb)元素组成的硫系玻璃的结构是由Ge-Se四面体结构、Sb(As)-Se三角锥形结构、As-Se笼状结构组成的交联网络。Ge-Se四面体结构单元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硫系玻璃的力学性能。(2)对于这7种硫系玻璃,其维氏显微硬度测量值均随着测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硬度随着样品限制数的增加而增加,相同组成元素的硫系玻璃的硬度随着平均键能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提高硫系玻璃的限制数以及平均键能有利于提高玻璃的硬度。但是对于相同组成元素的硫系玻璃而言,硬度增加会使裂纹阻抗有所降低。(3)对于Ge-Se-As(Sb)元素组成的硫系玻璃,其镜面区位置相似时,微裂纹尺寸越大,则镜面区半径越大,抗折强度越小;镜面区半径近似时,镜面区在张力面中轴线两端比在中部时的抗折强度小。对于相同组成元素的硫系玻璃,在镜面区半径相同位置相似的情况下,抗折强度随限制数的增大而增大。因此要提高玻璃的抗折强度,可以通过减小微裂纹的尺寸、减少玻璃边缘的微裂纹、改变玻璃组成进而提高玻璃的限制数来实现。(4)对于Ge-Se-As(Sb)元素组成的硫系玻璃,相同组成元素的硫系玻璃的断裂韧性测量值随着Ge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比例系数k和泊松比直接计算断裂韧性时,计算结果随着限制数的变化规律和测量值基本相同并且更接近于理论值。(5)在Ge-Sb-Se体系中加入Ga形成的Ga5Ge25Sb10Se60硫系玻璃的硬度有所增加,并对该玻璃315?C热处理5天后,玻璃的硬度和裂纹阻抗均大幅度提高,并且红外透过率没有明显下降,因此通过引入Ga并进行合理的热处理,使其内部产生微晶,是提高硫系玻璃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徐哲[5](2018)在《界面调控改善氧化铁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光电化学分解水制备氢气,以氢气作为能量载体构建清洁可再生能源体系被认为是解决环境污染与缓解能源危机的理想途径。鉴于水氧化反应的过电势较高、动力学较慢,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迈向实用化的关键在于发展高效的半导体光阳极改善水氧化反应。光电化学电池的光阳极水氧化包含三个基本过程:(1)半导体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其禁带宽度的光子激发生成电子-空穴对;(2)空穴-电子对在空间电荷层内建电场作用下分离且空穴向半导体-电解液界面迁移;(3)空穴穿越半导体-电解液界面氧化水释放氧气。为实现高效、稳定的光电化学分解水,不仅需要改善半导体材料光学电学性能,通常也需要在半导体-电解液界面修饰电催化层、惰性保护层或光吸收增强层等多功能层,这使得半导体内光生电荷须经历体相分离输运、半导体-修饰层界面传输以及修饰层-电解液界面水分解反应等过程。深刻理解修饰层在光电极上的作用机理、光生电荷在各层之间的传输与能量损失机制和多相界面的复杂反应动力学对实现高效光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本文以Ti4+掺杂的α-Fe2O3(Ti-Fe2O3)光阳极界面水氧化行为作研究对象,详细探讨了半导体界面修饰的电催化层、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金属和惰性层对光阳极-电解液界面区域光生电荷分离、传输及其水氧化动力学的影响,提出了高效电催化层的基本特征、研究了表面等离子共振激元-半导体界面电荷复合机制以及惰性层的离子可浸渗性对水分解反应的影响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电催化剂提高光阳极界面水氧化性能。本文通过高、低结晶度CoGa2O4电催化层修饰Ti-Fe2O3构建“半导体-电催化层-电解液界面”发现,低结晶度电催剂具有离子可浸渗性、呈现体相催化反应特征,其适中的晶格原子约束力可较好地兼顾电催化活性与稳定性。低结晶电催化层更有利于改善界面水氧化性能、降低开启电势,并能促进空穴提取和界面电荷传输,因而光阳极1.23 VRHE时光电流密度提升至1.45 mA cm-2。(2)电催化剂调节光阳极电荷分离效率与注入效率。本文变换水浴温度在Ti-Fe2O3上沉积离子浸渗性不同的CoOOH构建“半导体-电催化层-电解液界面”发现,高效电催化修饰层不只需要高催化活性,同时需要能够与光阳极形成有效的界面能级结构促进电荷分离和界面电荷传输。改变电催化层离子浸渗性调控界面能级结构和水氧化动力学有助于提高电荷分离效率和注入效率,最终光阳极1.23 VRHE时光电流密度提升到约1.90 mA cm-2。(3)表面钝化与等离子共振效应增强光阳极光子吸收利用。本文利用Al2O3和Au纳米颗粒修饰Ti-Fe2O3构建“半导体-钝化层-等离子共振金属-电解液界面”发现,等离子共振效应可调节Ti-Fe2O3的光吸收特性,Al2O3惰性层能够钝化光阳极表面态,抑制Au与Ti-Fe2O3之间严重的界面复合。表面钝化有效地促进等离子共振激发生成的载流子参与光电化学水氧化反应提升光子吸收与利用,所以589 nm处入射光量子效率提高了 2倍。(4)惰性层调节光阳极界面电荷传输与注入效率。本文利用离子浸渗性不同的Al2O3修饰Ti-Fe2O3构建“半导体-惰性层-电解液界面”发现,致密且离子不可浸渗型Al2O3层能够有效钝化光阳极表面态并抑制逆反应过程;而离子可浸渗型Al2O3层不能进行表面钝化且对逆反应阻止能力降低,但界面电荷传输性能改善并且水氧化正向反应显着提高,所以光阳极电荷注入效率提升并在1.23VRHE时光电流密度达2.38 mA cm-2。
邬亚斌[6](2017)在《离子交换以及表面镀膜对玻璃强度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铁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相关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创造革新,车窗玻璃作为高速列车的重要安全构件,提高抗冲击能力,是高铁玻璃的研究前沿和焦点。玻璃的表面压应力、压应力厚度、中心张应力、表面微裂纹等因素,对玻璃抗冲击能力有重要影响。化学钢化,是已知的传统玻璃增强工艺,可大幅提高玻璃的表面压应力,但高铁玻璃,不仅要求表面压应力达到900 MPa以上,而且同时要求压应力厚度达到50 μm以上,目前的化学钢化工艺无法满足要求。另一方面,表面镀膜增强,虽已有研究,但是,缺乏系统性,特别是缺乏膜厚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本文,聚焦高铁玻璃的应用领域,针对高铁玻璃对化学钢化提出了新的工艺课题,同时,结合表面镀膜增强相关系统性研究的新课题,开展了两方面的研究:(1)以普通钠钙硅玻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设计正交实验,采用FSM-6000LE表面应力仪及EDS能谱分析等测试方法,探究了熔盐添加剂对化学钢化玻璃的表面压应力以及应力层厚度的影响,得到了化学钢化添加剂配方;(2)采用微米级硅溶胶喷涂工艺,系统研究了膜层厚度以及不同冲击面镀膜对玻璃抗弯曲强度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传统化学钢化工艺基础上,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探究了新的熔盐添加剂配方,有效地提高了玻璃表面应力强度,与此同时,利用双环测试的结果比较了新、老熔盐配方在玻璃抗弯曲性能方面的表现,结果发现新配方相比旧配方,在抗弯曲强度上提高了将近100 Mpa。2、实验主要采用空气枪喷涂工艺将微米级硅溶胶均匀的喷涂在玻璃表面,通过控制喷涂工艺来改变膜层厚度。分别利用SEM和膜厚仪检测膜层与玻璃的粘接情况和磨层的均匀性,结果表明,微米级硅溶胶和玻璃表面结合非常紧密,几乎没有空隙和孔洞;膜层厚度偏差很小,整体的均匀性很好。3、通过微米级硅溶胶涂覆增强玻璃表面强度和抗弯曲性能,分别比较了三种膜厚对玻璃抗弯曲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玻璃表面的抗弯曲强度随着膜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改变玻璃表面膜层的放置方向发现,膜层背向冲击面的抗弯曲效果优于膜层面向冲击面。玻璃受冲击时,背向冲击的玻璃表面受张应力作用。微米级硅溶胶能有渗透修复微裂纹,因此起到增强玻璃强度的效果。
王沛钊[7](2017)在《浮法超薄玻璃化学钢化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玻璃技术应用的领域越加广泛,超薄玻璃的需求在国际市场中变得日益增多,特别是在手机显示屏和平板显示器薄玻璃基板中的应用需求。化学增强能够保证玻璃钢化后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光学质量,且工艺设备简单,产品容易实现,是超薄玻璃实用的增强技术。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浮法超薄玻璃进行化学钢化的各类研究进展与成果,总结了其钢化原理和影响因素。
李晓宇,姜良宝,厉蕾,颜悦[8](2016)在《酸腐蚀对化学强化铝硅酸盐玻璃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质量比3∶1的HF/H2SO4混合液作为腐蚀液,研究酸腐蚀对化学强化铝硅酸盐玻璃表面润湿性的影响。采用接触角测量仪研究酸腐蚀前后玻璃空气面、锡面润湿性的变化,采用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造成润湿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玻璃表面水接触角随酸腐蚀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在腐蚀7 min时达到最大值,主要原因在于玻璃表面粗糙度和氟元素含量的变化;玻璃锡面水接触角在酸腐蚀过程中一直大于空气面,这是由于锡面含有的锡离子极化率大,有降低表面能的作用导致的。
李振[9](2016)在《离子交换对薄玻璃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化学钢化是提高玻璃机械强度、改善玻璃耐磨性能的重要方法,可有效增强薄玻璃和各种异型玻璃制品。为研究适合薄玻璃化学钢化的工艺条件,本论文采用低温型离子交换法对普通钠钙硅浮法薄玻璃其进行了化学增强实验。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能谱仪(ED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技术观察了玻璃样品表面化学成分、玻璃横截面处的离子交换深度和玻璃表面的微区形貌特点,并测试了钢化前后玻璃的维氏硬度。主要探讨了离子交换过程中,时间、温度、添加剂等因素对钢化玻璃的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纯硝酸钾做钢化剂,在450℃下离子交换反应12h,玻璃维氏硬度达到669.54kg·mm-2,比玻璃原片增加了19%。在硝酸钾钢化剂中添加合适的助剂,能够提高钢化硬度,改善钢化效果。硝酸钾熔盐中加入2wt%的氟化钾,维氏硬度达到697.59kg·mm-2,钾离子交换层深度达到32μm。加入3wt%的醋酸钾,钢化后玻璃维氏硬度达到694.87kg·mm-2,钾离子交换层深度达到31μm;加入5wt%的碳酸氢钾,维氏硬度达到680.32kg·mm-2,钾离子交换层深度达到28μm。分别加入3wt%的硝酸铷、碳酸铷,钢化后玻璃维氏硬度达到712.83kg·mm-2和727.90kg·mm-2,钾离子交换层深度达到35μm和38μm。经过离子交换反应,玻璃整体保持透明,表面及微区都没有发生腐蚀。在离子交换过程中,升高温度、延长时间,均有利于促进钢化剂中的钾离子与玻璃表面层的钠离子之间的交换,能增加交换层的深度。钾离子交换进入玻璃,从玻璃表面到基体呈梯度分布;交换层深度与交换时间、温度及钢化剂组成均有密切关系,提高温度、延长时间,能增加离子交换层深度,但对玻璃硬度增加有限;离子交换反应随时间延长速率减慢。研究结果对于改进薄玻璃化学钢化工艺具有参考价值。
和阿雷[10](2016)在《高铝硅酸盐玻璃化学强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铝硅酸盐玻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化学钢化性能等。离子交换后的铝硅酸盐玻璃增强效果显着,甚至在减薄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高强度,这使得高铝硅酸盐玻璃的化学增强成为前沿学科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化学强化条件对高铝硅酸盐玻璃性能的影响问题展开研究,旨在探究化学强化条件与玻璃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强化玻璃的实际生产提供指导。采用低温化学强化法对市场常见的三种高铝硅酸盐玻璃进行强化,测量强化玻璃的显微硬度、表面应力、应力层深度和透光率,研究了化学强化条件对强化玻璃显微硬度、应力层深度、表面应力和透光率的影响。发现强化玻璃的显微硬度、应力层深度和表面应力均随着化学强化时间延长和化学强化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增速并不均匀。表面应力层深度的加深速度随着化学强化时间延长和化学强化温度的提高而变小,表面应力层深度升高速度的初值随着化学强化时间的延长和化学强化温度的提高而减小。显微硬度的升高速度随着化学强化时间延长和化学强化温度的提高而变小;显微硬度升高速度的初值随着化学强化时间的延长和化学强化温度的提高而增大。化学强化对玻璃的透光率没有明显影响。分别使用电子探针法和光折射法测量离子的交换深度,综合两种方法的结果得到了离子交换深度。利用离子交换深度数据计算得到离子扩算过程中的互扩散系数,发现在本课题中离子扩散过程中互扩散系数基本保持恒定不变,395℃、400℃、405℃、410℃ 时的互扩散系数分别是 3.742× 10-10cm2/s、4.641 × 1 0-10cm2/s、5.338×10-10cm2/s、5.416×10-10cm2/s。分别通过两种活化能计算方法得到康宁玻璃的互扩散活化能为110.9KJ/mol和122.691KJ/mol。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能得到了玻璃材料微区域结构信号的特点,研究了化学强化条件对强化玻璃结构的影响。发现随着钾钠离子交换量增多,900-1200cm-1范围内的峰由平缓变得尖锐,980cm-1附近的Q2基团和1140cm-1附近的Q4基团相对1075cm-1附近的Q3基团的强度变弱,490cm-1附近的四元环振动峰和560cm-1附近的三元环振动峰均变的尖锐,三元环和四元环的振动均有所增强。说明随着K+离子置换Na+离子,交换区域的电子在玻璃体中重新分布,发生一个Q2基团和一个Q4基团生成两个Q3基团的反应,桥氧在硅氧四面体之间的分布更加均匀,能够链接成环的桥氧变多,三元环和四元环的数量变多。
二、离子交换增强玻璃的表面酸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子交换增强玻璃的表面酸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减薄法生产柔性玻璃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玻璃化学减薄 |
1.1.1 玻璃的侵蚀过程 |
1.1.2 玻璃化学减薄工艺 |
1.1.3 柔性玻璃化学减薄 |
1.2 玻璃切割和边缘加工 |
1.2.1 激光切割 |
1.2.2 机械切割 |
1.2.3 边缘处理 |
1.2.4 边缘形状对玻璃强度的影响 |
1.3 柔性玻璃的强化 |
1.3.1 化学强化 |
1.3.2 化学增强和玻璃表面酸蚀组合对强度的影响 |
2 柔性玻璃的研究方向 |
(2)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制备与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1.3.1 层状结构的正极材料 |
1.3.2 尖晶石结构类型正极材料 |
1.3.3 橄榄石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
1.4 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1.4.1 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的结构 |
1.4.2 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机制 |
1.4.3 富锂层状材料的合成方法 |
1.4.4 富锂层状材料的改性研究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
2.2.1 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Ni_(0.13)Co_(0.13)Mn_(0.54)(CO_3)_(0.8) |
2.2.2 高温固相法制备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 |
2.2.3 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的改性研究 |
2.3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
2.3.1 结构与物相分析 |
2.3.2 形貌及粒度分析 |
2.4 电池组装与性能测试 |
2.4.1 电极的制备与扣式电池的组装 |
2.4.2 电池性能测试 |
2.4.2.1 循环充放电测试 |
2.4.2.2 循环伏法测试 |
2.4.2.3 交流阻抗 |
第三章 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x Li_2Mn O_3·(1-x)Li MO_2(M=Ni,Co,Mn)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不同x值正极材料的制备 |
3.2.1 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
3.2.2 不同x值对材料的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3.2.4 不同x值对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3 共沉淀pH值对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1 不同沉淀pH值对材料的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3.3.2 不同pH值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4 煅烧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1 烧结温度对正极材料结构及形貌的影响 |
3.4.2 烧结温度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e_2O_3包覆改性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研究 |
4.1 引言 |
4.2 Fe_2O_3-LMNCO正极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正极材料的结构与物相分析 |
4.3.2 正极材料的形貌分析 |
4.3.3 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4.3.4 Fe_2O_3包覆作用的机理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SiO_2包覆改性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研究 |
5.1 前言 |
5.2 SiO_2-LMNC正极材料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正极材料的结构与物相分析 |
5.3.2 正极材料的形貌分析 |
5.3.3 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5.3.4 正极材料循环后物理表征分析 |
5.3.5 SiO_2包覆作用的机理分析 |
5.4 复合包覆LRLC正极材料的探索性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离子交换增强建筑陶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建筑陶瓷及其增强技术 |
1.1.1 建筑陶瓷及发展现状 |
1.1.2 陶瓷增强的方法 |
1.2 预应力增强技术的发展 |
1.2.1 预应力混凝土 |
1.2.2 预应力玻璃 |
1.2.3 预应力陶瓷 |
1.3 离子交换强化的定义、机理及分类 |
1.3.1 离子交换强化的定义及机理 |
1.3.2 低温型离子交换强化 |
1.3.3 高温型离子交换强化 |
1.4 影响离子交换强化的因素 |
1.4.1 离子交换强化温度和时间 |
1.4.2 被强化样品的成分 |
1.4.3 熔盐成分 |
1.5 离子交换强化的加速方法 |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实验 |
2.1 实验原料、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样品的制备工艺 |
2.3 分析测试表征 |
2.3.1 抗弯强度测试 |
2.3.2 显微硬度测试 |
2.3.3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2.3.4 拉曼分析 |
2.3.5 体积密度计算 |
2.3.6 X射线衍射分析 |
3 离子交换时间和温度对瓷砖强化效果影响 |
3.1 引言 |
3.2 不同离子交换时间和温度对瓷砖抗弯强度的影响 |
3.3 K~+在陶瓷内的扩散行为 |
3.4 显微硬度与交换时间、温度的关系 |
3.5 体积密度分析 |
3.6 小结 |
4 熔盐成分对离子交换增强建筑瓷砖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纯度KNO_3熔盐强化效果对比 |
4.3 杂质离子对交换过程的影响 |
4.4 KHCO_3的除杂效果 |
4.5 熔盐加速剂对离子交换效果的影响 |
4.6 小结 |
5 瓷体成分对离子交换效果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Na_2O含量对离子交换强化的影响 |
5.3 调整烧结温度后瓷砖的性能变化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4)Ge-Se基硫系红外玻璃力学性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硫系玻璃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3 硫系玻璃的研究进展 |
1.4 硫系玻璃力学性能 |
1.4.1 硫系玻璃力学性能与其结构的关系 |
1.4.2 力学性能特征及表征方法 |
1.4.3 提高力学性能的方法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过程及性能测试 |
2.1 实验所需硫系玻璃样品 |
2.1.1 玻璃样品组成 |
2.1.2 切割与抛光 |
2.2 结构及性能测试方法 |
2.2.1 拉曼光谱(Raman)分析 |
2.2.2 红外透过光谱(IR)分析 |
2.2.3 密度测试 |
2.2.4 显微硬度测试 |
2.2.5 抗折强度测试 |
2.2.6 显微形貌测试 |
2.2.7 差热扫描量热(DSC)分析 |
2.2.8 X射线衍射光谱(XRD)分析 |
第3章 硫系玻璃基本性能 |
3.1 Ge-Se-As(Sb)体系硫系玻璃基本结构 |
3.2 硫系玻璃的折射率 |
3.3 Ge-Se-As体系硫系玻璃红外透过率 |
3.4 小结 |
第4章 硫系玻璃力学性能 |
4.1 硫系玻璃的密度 |
4.2 硫系玻璃的显微硬度 |
4.2.1 测量载荷对硬度测量值的影响 |
4.2.2 限制数和硬度的关系 |
4.2.3 平均键能和硬度的关系 |
4.3 Ge-Se-As(Sb)体系硫系玻璃的抗折强度 |
4.3.1 断口形貌分析 |
4.3.2 镜面区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
4.3.3 限制数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
4.4 Ge-Se-As(Sb)体系硫系玻璃的断裂韧性 |
4.4.1 断裂韧性测试方法及测量结果分析 |
4.4.2 通过抗折强度计算断裂韧性 |
4.4.3 断裂韧性理论值计算 |
4.5 硫系玻璃的裂纹阻抗 |
4.6 小结 |
第5章 硫系玻璃力学性能的优化 |
5.1 玻璃组成的选取 |
5.2 Ga_5Ge_(25)Sb_(10)Se_(60) 硫系玻璃基本性能 |
5.3 Ga_5Ge_(25)Sb_(10)Se_(60) 硫系玻璃热处理制度的选择 |
5.4 Ga_5Ge_(25)Sb_(10)Se_(60) 硫系玻璃热处理后性能分析 |
5.4.1 热处理后硫系玻璃XRD图谱分析 |
5.4.2 热处理对硫系玻璃红外透过的影响 |
5.4.3 热处理对硫系玻璃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界面调控改善氧化铁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电化学分解水简介 |
1.2.1 光电化学分解水电池的基本结构 |
1.2.2 光电化学分解水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3 光电化学分解水电池的主要构型 |
1.3 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的评价及主要影响因素 |
1.3.1 光电化学测试体系 |
1.3.2 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性能的主要评价参数 |
1.3.3 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
1.3.4 典型的光阳极材料及改善策略 |
1.4 α-Fe_2O_3光阳极的研究概述 |
1.4.1 α-Fe_2O_3光阳极的材料特性 |
1.4.2 α-Fe_2O_3光阳极的离子掺杂 |
1.4.3 α-Fe_2O_3光阳极的形貌调控 |
1.4.4 α-Fe_2O_3光阳极的异质结构筑 |
1.4.5 α-Fe_2O_3光阳极的表面改性 |
1.5 界面修饰α-Fe_2O_3光阳极的研究现状 |
1.5.1 α-Fe_2O_3光阳极的电催化剂修饰 |
1.5.2 α-Fe_2O_3光阳极的等离子共振增强 |
1.5.3 α-Fe_2O_3光阳极的界面钝化改性 |
1.6 本论文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仪器设备 |
2.3 光阳极样品的制备 |
2.3.1 Ti~(4+)掺杂α-Fe_2O_3 (Ti-Fe_2O_3)光阳极的制备 |
2.3.2 界面修饰层的制备 |
2.4 材料物性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XRD)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4 Brunauer-Emmett-Teller比表面积(BET)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
2.4.7 光致发光光谱(PL) |
2.5 电化学及光电化学表征 |
2.5.1 循环及线性伏安测试(CV&LSV) |
2.5.2 计时安培测试(i-t) |
2.5.3 莫特-肖特基曲线测试(Mott-Schottky) |
2.5.4 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EIS) |
2.5.5 电化学活性面积测试(ECSA) |
2.5.6 光电转换量子效率测试(IPCE)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CoGa_2O_4电催化剂结晶性对Ti-Fe_2O_3界面水氧化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Ti-Fe_2O_3/CoGa_2O_4光阳极的制备及材料物性表征 |
3.2.2 CoGa_2O_4电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 |
3.2.3 光阳极样品的光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i-Fe_2O_3和CoGa_2O_4的物性特征 |
3.3.2 CoGa_2O_4的电化学特性 |
3.3.3 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能 |
3.3.4 不同结晶性CoGa_2O_4改善Ti-Fe_2O_3界面水氧化性能的作用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控温沉积CoOOH调控Ti-Fe_2O_3界面电荷分离效率与注入效率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Ti-Fe_2O_3/CoOOH光阳极的制备 |
4.2.2 CoOOH控温沉积样品的材料物性表征 |
4.2.3 光阳极样品的光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光阳极的物性特征 |
4.3.2 CoOOH控温沉积样品的电化学特性 |
4.3.3 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能 |
4.3.4 CoOOH电化学特性对Ti-Fe_2O_3界面电荷分离与注入的调控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Al_2O_3惰性层辅助Au纳米颗粒等离子共振效应改善Ti-Fe2O_3光子吸收利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Ti-Fe_2O_3/Al_2O_3/Au光阳极的制备 |
5.2.2 光阳极修饰Al_2O_3和Au前后的材料物性表征 |
5.2.3 光阳极样品的光电化学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光阳极的物性特征 |
5.3.2 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能 |
5.3.3 Al_2O_3表面钝化与Au纳米颗粒等离子共振效应对Ti-Fe_2O_3光子吸收利用的调节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Al_2O_3惰性层离子浸渗性对Ti-Fe_2O_3界面电荷传输与注入效率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不同离子浸渗性Al_2O_3修饰Ti-Fe_2O_3光阳极的制备 |
6.2.2 不同构型Ti-Fe_2O_3/ Al_2O_3光阳极的材料物性表征 |
6.2.3 光阳极样品的光电化学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光阳极的物性特征 |
6.3.2 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能 |
6.3.3 Al_2O_3惰性层离子浸渗性对Ti-Fe_2O_3界面电荷传输与空穴注入作用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和奖励 |
致谢 |
(6)离子交换以及表面镀膜对玻璃强度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玻璃表面强度的影响因素 |
1.2.1 玻璃表面损伤的主要形式 |
1.2.2 保护玻璃表面损伤的途径 |
1.3 离子交换的分类和特点 |
1.3.1 离子交换的分类 |
1.3.2 离子交换强化玻璃的特点 |
1.4 离子交换强度影响因素 |
1.4.1 玻璃组分 |
1.4.2 熔盐杂质的影响 |
1.4.3 熔盐添加剂作用 |
1.4.4 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
1.5 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的技术特点 |
1.6 薄膜涂覆工艺 |
1.6.1 浸渍提拉法 |
1.6.2 旋转涂覆法 |
1.6.3 喷涂法 |
1.7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原理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技术路线 |
2.4 表征方法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2 X射线能谱(EDS)测试 |
2.4.3 双环抗弯曲强度测试 |
2.4.4 表面应力测试 |
2.4.5 XRF荧光光谱测试 |
2.4.6 雾度测量仪 |
2.4.7 平面磨耗测试 |
2.4.8 透光率测试 |
第三章 熔盐新配方及离子交换强度影响因素的探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步骤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3.2 熔盐配方及工艺参数对玻璃表面应力的影响 |
3.3.3 离子交换过程中的离子分布变化 |
3.3.4 Na~+浓度对离子交换的影响 |
3.3.5 光学性能的检测 |
3.3.6 新配方对玻璃抗弯曲强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溶胶涂层对玻璃强度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涂层截面形貌分析 |
4.3.2 硅溶胶膜层厚度测试 |
4.3.3 镀膜对钢化玻璃应力的影响 |
4.3.4 镀膜对玻璃透过率的影响 |
4.3.5 膜层厚度对玻璃抗弯强度的影响 |
4.3.6 镀膜面对玻璃抗弯曲强度的影响 |
4.3.7 涂层耐磨性和雾度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7)浮法超薄玻璃化学钢化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钢化的定义和分类 |
1.1 低温型离子交换 |
1.2 高温型离子交换 |
1.3 低温型和高温型离子交换法的比较 |
2 影响离子交换的因素 |
2.1 玻璃组成 |
2.2 熔盐成分 |
2.3 交换制度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 结语 |
(8)酸腐蚀对化学强化铝硅酸盐玻璃表面润湿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酸腐蚀速率 |
2.2 表面应力分析 |
2.3 酸腐蚀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2.4 酸腐蚀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2.5 表面元素分析 |
3 结论 |
(9)离子交换对薄玻璃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薄玻璃的种类及应用 |
1.2 玻璃的钢化方法 |
1.2.1 物理钢化 |
1.2.2 化学钢化 |
1.2.3 其他钢化方法 |
1.3 化学钢化法研究进展 |
1.3.1 化学钢化基础研究 |
1.3.2 加速离子交换的方法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实验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主要设备 |
2.4 实验流程及工艺过程 |
2.4.1 玻璃化学钢化流程 |
2.4.2 实验过程 |
2.5 分析测试 |
3 工艺条件对玻璃钢化效果的影响 |
3.1 温度对玻璃钢化效果的影响 |
3.1.1 温度对玻璃表面成分的影响 |
3.1.2 温度对玻璃交换层深度的影响 |
3.1.3 温度对玻璃维氏硬度的影响 |
3.2 时间对玻璃钢化效果的影响 |
3.2.1 时间对玻璃表面成分的影响 |
3.2.2 时间对玻璃交换层深度的影响 |
3.2.3 时间对玻璃维氏硬度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氟化钾对玻璃钢化效果的影响 |
4.1 氟化钾对玻璃表面成分的影响 |
4.2 氟化钾对玻璃交换层深度的影响 |
4.3 氟化钾对玻璃维氏硬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碱性助剂对玻璃钢化效果的影响 |
5.1 碱性助剂对玻璃表面成分的影响 |
5.2 碱性助剂对玻璃交换层深度的影响 |
5.3 碱性助剂对玻璃表面形貌的影响 |
5.4 碱性助剂对玻璃维氏硬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铷盐对玻璃钢化效果的影响 |
6.1 铷盐对玻璃表面成分的影响 |
6.2 铷盐对玻璃交换层深度的影响 |
6.3 铷盐对玻璃表面形貌的影响 |
6.4 铷盐对玻璃维氏硬度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高铝硅酸盐玻璃化学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高铝硅酸盐平板玻璃简介 |
1.3 化学强化的定义、机理和分类 |
1.3.1 化学强化的定义和机理 |
1.3.2 低温型化学强化 |
1.3.3 高温型化学强化 |
1.4 影响化学强化的因素 |
1.4.1 玻璃成分 |
1.4.2 化学强化温度 |
1.4.3 化学强化时间 |
1.4.4 熔盐 |
1.5 化学强化玻璃的结构 |
1.5.1 研究玻璃结构的必要性 |
1.5.2 铝硅酸盐玻璃结构基础 |
1.6 国内外化学强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1.6.1 国内外研究历史 |
1.6.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样品制备及表征方法 |
2.1 样品制备 |
2.1.1 实验用样品玻璃的组成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1.3 样品制备 |
2.2 表征方法 |
2.2.1 差热分析 |
2.2.2 表面应力及应力层深度 |
2.2.3 显微硬度 |
2.2.4 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2.6 X射线能谱 |
2.2.7 吸收/透过光谱 |
第三章 化学强化对玻璃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三种玻璃化学强化能力的比较 |
3.3 化学强化对玻璃表面应力层深度的影响 |
3.3.1 化学强化时间和温度对表面应力层深度的影响 |
3.3.2 应力层深度和化学强化条件之间的关系拟合 |
3.4 化学强化对玻璃表面应力的影响 |
3.4.1 化学强化时间和温度对表面应力的影响 |
3.4.2 表面应力和化学强化条件之间的关系拟合 |
3.5 化学强化对玻璃显微硬度的影响 |
3.5.1 化学强化时间和温度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3.5.2 显微硬度和化学强化条件之间的关系拟合 |
3.6 表面应力和表面应力层深度对显微硬度影响的分析 |
3.6.1 保温时间对表面应力、应力层深度和显徽硬度的影响 |
3.6.2 压应力对显微硬度计作用力的计算 |
3.6.3 表面压应力对显微硬度影响的分析 |
3.6.4 表面应力层深度对显微硬度影响的分析 |
3.7 化学强化对玻璃透光率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玻璃活化能及自扩散系数计算 |
4.1 引言 |
4.2 玻璃有效互扩散系数的计算 |
4.2.1 离子扩散深度的测量 |
4.2.2 玻璃有效扩散系数的计算 |
4.3 玻璃活化能的计算 |
4.3.1 Arrhenius方程法 |
4.3.2 传统系数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学强化对强化玻璃结构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化学强化对玻璃结构的影响 |
5.2.1 交换深度对玻璃结构的影响 |
5.2.2 化学强化温度对玻璃结构的影响 |
5.2.3 化学强化时间对玻璃结构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离子交换增强玻璃的表面酸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学减薄法生产柔性玻璃的研究现状[J]. 倪植森,彭程,杨金发. 建材世界, 2021(02)
- [2]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制备与改性研究[D]. 翟鑫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离子交换增强建筑陶瓷的研究[D]. 谈翔.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1)
- [4]Ge-Se基硫系红外玻璃力学性能探究[D]. 王嵘嵘.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界面调控改善氧化铁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的研究[D]. 徐哲. 南京大学, 2018
- [6]离子交换以及表面镀膜对玻璃强度影响的研究[D]. 邬亚斌. 厦门大学, 2017(05)
- [7]浮法超薄玻璃化学钢化的研究进展[J]. 王沛钊. 建材世界, 2017(02)
- [8]酸腐蚀对化学强化铝硅酸盐玻璃表面润湿性的影响[J]. 李晓宇,姜良宝,厉蕾,颜悦. 航空材料学报, 2016(06)
- [9]离子交换对薄玻璃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D]. 李振. 西南科技大学, 2016(03)
- [10]高铝硅酸盐玻璃化学强化研究[D]. 和阿雷. 浙江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