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儿童户外游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探究,幼儿
儿童户外游戏论文文献综述
万裙[1](2019)在《基于儿童,探究中班球类游戏——浅述户外游戏中材料与环境的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苏联教育家阿尔金曾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本文以中班幼儿开展球类游戏活动的过程性观察为依据,分析和挖掘幼儿在球类游戏中低结构材料与环境的组合互动玩法,浅述幼儿创造性游戏的互动。(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9年09期)
丁恺昕,韩西丽[2](2019)在《深圳市户外游戏场地空间特征对儿童游戏行为和综合发展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大多数儿童户外游戏场地都未能成功吸引并促进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的发展。城市公园中的游戏场地的空间特征及其对儿童行为和综合发展的影响仍然未知。根据Sara Smilansky关于功能性游戏、构建性游戏、想象性游戏、规则性游戏4个游戏形式的有关理论,文章选取深圳市8个当代儿童游戏场地,采用行为注记法对2 604名1~12岁儿童的游戏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在不同户外游戏场地空间特征类型上的差异。根据研究结论,重点从规划布局、空间设计和安全维护3个方面提出设计建议,以期提高户外儿童游戏场地对儿童综合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规划师》期刊2019年15期)
赵幻,孙宇彤[3](2019)在《棚户区改造中的儿童户外游戏空间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国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的背景下,很多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改造过后的棚户区大多数仍并没有考虑到该区域内儿童的日常户外活动的需求,大多只有千篇一律的回迁安置房的简单绿化和游戏设备,或者仅仅是修缮棚户区现有的住房及周围环境,儿童玩耍的区域基本上以住区内的道路和废旧场地为主,安全隐患突出。文章将从现代城市棚户区儿童特殊的心理行为特点出发,结合棚户区改造后的实际住区情况,探讨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儿童的户外活动空间设计,让棚户区儿童回归有灵性的游戏生活。(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9年06期)
蔡晓君[4](2019)在《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空间植物应用现状——以盐城城南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户外游戏空间指的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游戏、玩耍的空间。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要游戏运动场所,相较于儿童主题乐园和综合性公园中的儿童活动区,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空间因距离近、易到达而使用频率最高。本文选取了盐城市城南新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型住宅小区,对其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的植物应用现状进行现场调研,通过对植物种类及配置进行分析,初步探索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的植物应用现状。(本文来源于《园林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计苏燕[5](2019)在《美加儿童户外游戏场安全标准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户外游戏场是儿童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所需的专门或非专门的场所。近年来,由于儿童游戏场受伤事件时有发生,将游戏场的安全性问题推向大众视野。在众多影响游戏场安全性的因素中,安全标准是评判儿童户外游戏场地安全性的关键。然而我国户外游戏场安全标准的研究和制订相对滞后,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中,美国和加拿在参照国际有关标准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制订了体现其特色且较为成熟和规范的户外游戏场安全标准,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因此,本研究以美国《公共游戏场安全手册》(2010年版)和加拿大《儿童游戏场和设施》(2014年版)为研究对象。在介绍美加户外游戏场安全标准的制订、演变和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对两国标准的制订主体、机制、依据以及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在安全标准的制订方面,美加标准的制订主体具有多元性;制订机制具有规范性和民主性;制订依据具有客观性。在安全标准的内容方面,两国标准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第一,关于游戏场的空间规划,美加标准均重视游戏场布局的区域要素,兼顾区域划分的对象性和安全性。第二,关于游戏场的适宜性设计,美加标准强调游戏设施、游戏场铺面、游戏场材料和其他部件的安全性、年龄适宜性。第叁,关于安全要求的相关因素,美加标准突出危险因素和监督者角色对游戏场安全性的影响。第四,关于设备和铺面的管理,美加标准要求游戏场在投入使用前应确保其安全,并且各自制定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的检查维护计划。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美国《公共游戏场安全手册》专门编制游戏场选址的规范条例。加拿大标准关注游戏场中介因素所发挥的作用,要求对设备结构的完整性进行性能测试。根据比较结果,研究者建议吸收美加两国的成熟经验,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户外游戏场安全标准,并且配套研发儿童户外游戏场安全标准的支持系统。此外,我们可以从合理规划幼儿园户外游戏场的空间布局、注重幼儿园户外游戏场设计的发展适宜性、提升幼儿园户外游戏场监督者的能力、完善幼儿园户外游戏场的安全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高幼儿园户外游戏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5)
夏欣晨[6](2019)在《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景观设计调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居住区是儿童最常接触的户外环境之一,如何在居住区营造具有激励性的高品质的儿童游戏场地景观应该引起关注。目前,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的景观现状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南京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景观现状的调查(主要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剖析现存的问题主要有3点,尝试提出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景观规划设计的4点关键原则,以期倡导全社会多参与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的景观设计。(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05期)
郭齐敏,王文星[7](2019)在《贵阳市居住小区儿童户外游戏活动场地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居住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设计一直处于被忽视状态,通过对儿童户外游戏场地普适性原则的总结,贵阳市各小区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贵阳市居住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设计的几点建议,从而营造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儿童户外游戏场地。(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07期)
王梦雅[8](2019)在《当代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的空间营造初探——以北京市老旧小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本文通过分析优化北京老旧社区内户外游戏空间需考虑的因素,结合调研数据,得出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的优化是初步构筑儿童健康发展体系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进而从实际出发提出合理的空间优化建议。1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优化居住区游戏空间的重要意义1. 1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概念(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9年04期)
殷玲玲[9](2019)在《以儿童视角审议幼儿园环境创设——以户外游戏环境“小岛”的改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我们只有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以儿童的视角审议环境,才能创设真正适合儿童的环境。但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存在儿童视角缺失的现象,本文结合案例,阐述了作者在户外环境创设上的一些观点。(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期刊2019年01期)
计苏燕,刘宇[10](2018)在《我国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06~2016年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集的有关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研究的83篇文章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的研究日益受到学界关注,研究主题集中在儿童户外游戏空间设计理念、设计要素、环境现状以及质量评价等方面。建议加强学前教育学视角的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研究,吸纳儿童参与户外游戏空间研究,启动乡镇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研究,加强儿童户外游戏空间质量评价研究,以进一步丰富我国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研究。(本文来源于《幼儿教育》期刊2018年27期)
儿童户外游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内外大多数儿童户外游戏场地都未能成功吸引并促进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的发展。城市公园中的游戏场地的空间特征及其对儿童行为和综合发展的影响仍然未知。根据Sara Smilansky关于功能性游戏、构建性游戏、想象性游戏、规则性游戏4个游戏形式的有关理论,文章选取深圳市8个当代儿童游戏场地,采用行为注记法对2 604名1~12岁儿童的游戏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在不同户外游戏场地空间特征类型上的差异。根据研究结论,重点从规划布局、空间设计和安全维护3个方面提出设计建议,以期提高户外儿童游戏场地对儿童综合发展的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儿童户外游戏论文参考文献
[1].万裙.基于儿童,探究中班球类游戏——浅述户外游戏中材料与环境的整合[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
[2].丁恺昕,韩西丽.深圳市户外游戏场地空间特征对儿童游戏行为和综合发展的影响研究[J].规划师.2019
[3].赵幻,孙宇彤.棚户区改造中的儿童户外游戏空间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
[4].蔡晓君.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空间植物应用现状——以盐城城南区为例[J].园林科技.2019
[5].计苏燕.美加儿童户外游戏场安全标准的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
[6].夏欣晨.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景观设计调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现代园艺.2019
[7].郭齐敏,王文星.贵阳市居住小区儿童户外游戏活动场地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9
[8].王梦雅.当代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的空间营造初探——以北京市老旧小区为例[J].西部皮革.2019
[9].殷玲玲.以儿童视角审议幼儿园环境创设——以户外游戏环境“小岛”的改变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
[10].计苏燕,刘宇.我国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研究述评[J].幼儿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