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创造季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期刊读者,审美趣味,创造社
创造季刊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琳[1](2019)在《报刊读者流变与文学审美趣味——以《创造》季刊、《洪水》、《文化批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从报刊读者入手,选取创造社不同时期的主要刊物,通过读者流变来进一步探究读者与文学审美趣味的关系,有利于明晰创造社的转型及其原因,藉此呈现出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学审美趣味和思想观念的丰富性。(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6期)
王洁[2](2019)在《《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造》季刊是1922年3月15日创刊的,同年的5月1日正式发行,共出版了二卷,其中第一卷有四期,第二卷只有两期,总共六期,终刊于1924年2月28日。《创造》季刊的内容相当丰富,既有以创造社同人为主撰写的文学作品,包括戏剧、小说、诗歌、文学评论和通信。还有翻译作品和对外国思想的介绍,以及直接的外文原文欣赏。作为初期创造社同人的第一份期刊,《创造》季刊情爱书写的文学作品以它的不容忽视性成为了研究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文学状况、当时的留日知识分子的生命体验以及思想的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从这个切入点我们甚至能够追索出存在于那个特殊的时代中的一些未被关注到的缝隙,新文学和现代性的人的认知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具体的历史时代又是如何限定了文学的特性的?为什么不同题材中的乌托邦构建是相反的?《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是一个可以与历史因素以及诸多复杂因素连接贯穿在一起的一个关键点。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既是创造社同人借以“异军突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感性经验的绝妙手段,也是在文学救国和文学启蒙的重任下,肩起救国,乃至建立心目中的现代性国家和重建新文学的使命系托之所在。因此以《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同时期重要报刊上的刊载的有关情爱书写的文章,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内外结合的视角,系统梳理《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挖掘其中的深层价值,并对其缺失和偏颇之处进行反思是有意义的。第一章对《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进行分类研究。简单的梳理介绍戏剧与小说中的情爱书写、诗歌中的情爱书写。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情爱书写的模式化因素和构成要素,并进行分析。通过对初期的创造社同人对终极问题的理解的梳理,继续分析形成《创造》季刊文学作品情爱书写中的模式化因素和构成要素的原因。第二章对伴随着《创造》季刊文学作品情爱书写中的觉醒与选择进行研究。新人的构建与对五四个性主义的继承不无关系,因此初期创造社同人所构建的新人和新人的觉醒层面,都带上了浓厚的启蒙气息。但启蒙下的以情爱名义对于旧礼教的反抗、对社会层面与身份定位上的反抗,并存的是面向自然与原初的逃避、趋向死亡的逃避和对争取独立自主权利的懦弱逃避。第叁章具体论述《创造》季刊文学评论中的情爱文学化书写。要体现情爱为神圣的本性、要符合“真”的审美要求以及要表现出创造性的精神是初期创造社同人对情爱文学化书写内容的要求。情爱文学化书写的新结构方式、对心理描写表现的强调以及反对旧的形式和其中的旧思想是初期创造社同人在文学评论中对情爱文学化书写形式的要求。新文学追求背景下的情爱文学化书写、情爱的文学化书写中的生之不安与爱之痛苦以及情爱中的社会现实指向性与颓废感的根源都是文学评论中情爱文学化书写的问题。初期主要的创造社同人的了解上分析他们的情爱思想观念也能为我们理解情爱文学化书写中的问题作出贡献。第四章反思《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的成因大致与大正文风、日本求学背景、五四运动后的文坛需求和初期创造社同人的文学倾向性、初期创造社同人的个人因素这几方面的影响有关。《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不仅为新文学探索了新的可能性,也表现出新文学中乌托邦构建的两歧性。《创造》季刊上的情爱书写中所表现的对于五四以后的个性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对20年代初期自我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心灵状态的展示以及其后革命转向的种子的表现有其深刻的意义。但也折射出前期创造社同人对于生命与生活的认识的有限性,理性也往往淹没于浓厚的情绪表现中,形成了一种直白浅露的语言文字风格,缺少文学的审美性,但如果把这种感性及其倾诉式的书写方式放到文学救国与文学启蒙的时代命题里来看,却又在情理之中。(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李韫琳[3](2018)在《《创造》季刊的历史书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造》季刊由上海泰东图书局负责刊行,总共二卷六期,其中第一卷为四期,第二卷仅有两期,创刊于1922年3月15日,但于1922年5月1日才正式发行,终刊于1924年2月28日。其中除了第一期目录没有分类之外,随后五期都分为“创作——评论——杂录”叁部分。囊括历史剧、童话剧、诗剧、小说、散文、通信、翻译和评论以及编辑语等多种内容,这对于研究当时创造社的真实情况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窗口。在五四运动退潮后,审视20世纪初期的中国思想界的走向,创造社能够异军突起并与文学研究会形成掎角之势,可以透过《创造》季刊中的相关历史文本来览其冰山一角。其中的历史书写,即是对“历史”的文学化书写,突出反映了当时面对“叁千年未有之大变革”的中国知识分子,是怎样看待本国传统,怎样对待历史以及怎样对待西方外来冲击,并如何想方设法建立新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而这些则暗藏在创作同人们的文艺观的表述当中。这就从主客观方面都需要创造同人选择通过历史书写这一途径,来重新对待传统,重构历史,并建出一个“世界大同”的“乌托邦理想国度”。而这种历史书写其自身又有着不可避免的遮蔽性和模糊性,这种被悬置的漏洞又是怎么被消融的,这些问题都值得去关注和研究。这时报刊作为记录历史的“见证者”就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价值,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外对《创造》季刊历史书写方面的关注还有所欠缺。因此,不仅要对《创造》季刊中整个文本都涉及到历史书写的文本进行研究,也要对文本中部分涉及到历史书写的内容进行分析,以内视和外较的方式,系统的梳理《创造》季刊中的历史书写,并对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学术反思。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角度去窥探创造同人们前期孜孜追求的理想世界,也对“历史性”和“当代性”的关系进行辩证思考和对人的“存在意义”的终极追问。第一章对《创造》季刊的相关历史书写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和介绍,分为两类文本:一类是整体进行历史书写的文本,即以历史人物或神话人物为原型,进行书写的文本。第二类是局部涉及到历史书写的文本,即虽书写的是当时的事件和故事,但是却出现了或引用了与历史相关的人物或者诗词,这些局部历史符号的出现,在特定文本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内涵。这两类历史书写都是与创造同人的艺术追求遥相呼应的,是对他们文艺观甚至人生观的外在投射。第二章文本中的历史书写,是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来具体呈现的。而无论是在整体性历史文本还是在局部性历史文本中,都能找寻到“历史”和“现代”的一种杂糅和混沌。时间背景与出现事物的不匹配,人物性格和语言的超时空性,其中的“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的不同表现,这些都是面对当时的时代困惑,创造同人通过历史书写来进行应对,反抗,最终是要启迪大众的。第叁章创造同人的历史书写,虽然以历史为依托,但并非历史研究,而是文学创作,其中有多重意象重复出现,和看似多元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出现,“狂人”,“酒”和“梦”的意象的背后,中西方多个“智者”形象的同时出现,其背后都是具有跨域历史和超越时空的倾向的,并且这些意象的最终指向都是对人生究竟问题的终极思考上来。在中西文化的滋养下,有一种悲剧气质伴随,生死观,宿命论和世俗物欲观念的讨论是一种超越历史书写本身的具有人类永恒讨论价值和追寻意义的。第四章《创造》季刊中涉及到一系列的历史故事、人物、对话、诗词、意象等等,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呈现,而是代表着作者的书写态度和倾向。表明了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对固有的历史观念进行了重构。他们的历史书写有很大的启蒙性,打破“神化”,追求“超人”意志,对人的存在价值进行了潜在的追问。但是在历史书写过程中也隐蔽了一些内容,具有一定的遮蔽性,这种不一致性有些是他们没有克服的,有些是他们故意忽略掉的,而有些甚至是他们在当时那个阶段还没有意识和反思到的,这些都给当下我们的时代反思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经验。(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马凯凤,陈红旗[4](2018)在《《创造季刊》与前期创造社的纯文艺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创造社的第一份刊物,《创造季刊》承载了前期创造社的文艺理想,也寄托着他们对纯文艺建设的厚望。透过《创造季刊》,我们可以知悉前期创造社的文艺思想,还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基于创造精神的编辑理念、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创造季刊》刊载的创作、译介、评论等佐证了前期创造社为"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也彰显了前期创造社的纯文艺取向。(本文来源于《郭沫若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咸立强[5](2014)在《《创造》季刊“评论”栏综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创造》季刊"批评"这一栏目名称其实并没有在创刊号上标示出来。郭沫若编《创造》季刊第1卷第2期时,同时着手重排创刊号,在随后登出的创刊号广告中,"评论"栏才在创刊号的目录中被明确地标示了出来。"批评"栏中的文字存在从翻译批评向创作批评转变的现象,"评论"栏与"杂录"栏里面的文字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错现象,有些应放入"评论"栏中的文字被放入了"杂录"栏,这些都体现了创造社同人栏目安排方面较为灵活的处理手腕。(本文来源于《郭沫若学刊》期刊2014年04期)
魏建[6](2014)在《《创造》季刊的正本清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创造》季刊是研究20世纪20年代前期新文学的重要历史档案,但学界对这一刊物的许多基本问题大都没有弄清楚。论文对该刊的名称、性质、创刊时间以及刊物作者情况等问题逐一考辩与澄清,纠正了目前学界以讹传讹的错误史料和错误结论。文章还对《创造》季刊各期目录进行了汇校,不仅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全部目录,而且对有关资料书、工具书等"二手资料"上的错误和疏漏逐一补正。(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4年04期)
张静[7](2014)在《“人生艺术化”与“艺术人生化”——《创造季刊》对雪莱形象的再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创造社在1923年的《创造季刊》中推出的"雪莱纪念专号",是对英国浪漫诗人雪莱最集中的一次译介。创造社文人通过对雪莱生平以及作品的讨论与分析,将其视作偶像并认同其反叛精神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同时着重突出其"永远的小孩子"的特质并强化这一特质所具有的诗意与美感,进而推崇诗人身上所具有的"人生艺术化"与"艺术人生化"相结合的特质。他们在雪莱译介过程中所强调的人生和艺术的高度结合是与其作为留日的"大正时期"的文学青年这一身份所契合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4年03期)
高原原[8](2012)在《《创造》季刊与创造社“异军”地位的确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创造》季刊是标志创造社同人进入中国现代文坛的第一份重要期刊,并作为初期创造社的机关刊物,对创造社“异军”地位的确立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分四章来论述《创造》季刊与创造社“异军”地位的确立这一论题。第一章,开辟“异军”之路。首先,简述了“纯文学”杂志——《创造》季刊创办的契机。其次,介绍创造社同人编织“纯文学”的梦想。再次,分析创造社开辟“异军”之路的过程。第二章,浪漫的旅途。第一节,从浪漫主义的时代要求和浪漫主义的自我追求两个方面,阐述创造社开辟新文学浪漫主义之路的必然性。第二节,论述《创造》季刊的浪漫主义创作特色,主要从主观抒情性和感伤、苦闷的情绪两方面来阐述。第叁节,总结了《创造》季刊文学创作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第叁章,多维度的批评与“异军”地位的确立。分叁节来论述创造社如何争夺文坛话语权,争夺文坛中心地位的过程。第一节,“镜像”视界下的批评,分析了创造社如何选择论争对象的问题。第二节,场域空间的争夺,分析了《创造》季刊如何为创造社的场域争夺提供有利的资本。第四章,《创造》季刊对“异军”地位确立的贡献。主要从《创造》季刊取得的文学成就以及它的桥梁作用两方面来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2)
孙海龙[9](2010)在《20世纪20年代前期中韩小说中的“恋爱”叙事——以《创造季刊》和《创造》小说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为我们所熟识的"恋爱"一词,其实是1870年日本在翻译西方的"love"时创造出来的。虽然在近代以前的东亚社会,爱情由来已久,但是"恋爱"一词,以及它所象征的浪漫爱情却未曾存在过。本文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韩两国《创造季刊》和《创造》中小说的比较分析,详细地考察了两国对"恋爱"的接受以及小说中"恋爱"的表现问题。(本文来源于《当代韩国》期刊2010年01期)
张勇[10](2007)在《《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关系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同为前期创造社的期刊,但是对于两者的关系,人们一直简单地认为《创造周报》是作为弥补《创造》季刊的不足而存在的。通过对这两份刊物的初版时间、栏目设置以及作者群体的考察和辨析,我们会发现其实两者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文学世界。(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创造季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创造》季刊是1922年3月15日创刊的,同年的5月1日正式发行,共出版了二卷,其中第一卷有四期,第二卷只有两期,总共六期,终刊于1924年2月28日。《创造》季刊的内容相当丰富,既有以创造社同人为主撰写的文学作品,包括戏剧、小说、诗歌、文学评论和通信。还有翻译作品和对外国思想的介绍,以及直接的外文原文欣赏。作为初期创造社同人的第一份期刊,《创造》季刊情爱书写的文学作品以它的不容忽视性成为了研究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文学状况、当时的留日知识分子的生命体验以及思想的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从这个切入点我们甚至能够追索出存在于那个特殊的时代中的一些未被关注到的缝隙,新文学和现代性的人的认知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具体的历史时代又是如何限定了文学的特性的?为什么不同题材中的乌托邦构建是相反的?《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是一个可以与历史因素以及诸多复杂因素连接贯穿在一起的一个关键点。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既是创造社同人借以“异军突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感性经验的绝妙手段,也是在文学救国和文学启蒙的重任下,肩起救国,乃至建立心目中的现代性国家和重建新文学的使命系托之所在。因此以《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同时期重要报刊上的刊载的有关情爱书写的文章,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内外结合的视角,系统梳理《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挖掘其中的深层价值,并对其缺失和偏颇之处进行反思是有意义的。第一章对《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进行分类研究。简单的梳理介绍戏剧与小说中的情爱书写、诗歌中的情爱书写。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情爱书写的模式化因素和构成要素,并进行分析。通过对初期的创造社同人对终极问题的理解的梳理,继续分析形成《创造》季刊文学作品情爱书写中的模式化因素和构成要素的原因。第二章对伴随着《创造》季刊文学作品情爱书写中的觉醒与选择进行研究。新人的构建与对五四个性主义的继承不无关系,因此初期创造社同人所构建的新人和新人的觉醒层面,都带上了浓厚的启蒙气息。但启蒙下的以情爱名义对于旧礼教的反抗、对社会层面与身份定位上的反抗,并存的是面向自然与原初的逃避、趋向死亡的逃避和对争取独立自主权利的懦弱逃避。第叁章具体论述《创造》季刊文学评论中的情爱文学化书写。要体现情爱为神圣的本性、要符合“真”的审美要求以及要表现出创造性的精神是初期创造社同人对情爱文学化书写内容的要求。情爱文学化书写的新结构方式、对心理描写表现的强调以及反对旧的形式和其中的旧思想是初期创造社同人在文学评论中对情爱文学化书写形式的要求。新文学追求背景下的情爱文学化书写、情爱的文学化书写中的生之不安与爱之痛苦以及情爱中的社会现实指向性与颓废感的根源都是文学评论中情爱文学化书写的问题。初期主要的创造社同人的了解上分析他们的情爱思想观念也能为我们理解情爱文学化书写中的问题作出贡献。第四章反思《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情爱书写的成因大致与大正文风、日本求学背景、五四运动后的文坛需求和初期创造社同人的文学倾向性、初期创造社同人的个人因素这几方面的影响有关。《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不仅为新文学探索了新的可能性,也表现出新文学中乌托邦构建的两歧性。《创造》季刊上的情爱书写中所表现的对于五四以后的个性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对20年代初期自我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心灵状态的展示以及其后革命转向的种子的表现有其深刻的意义。但也折射出前期创造社同人对于生命与生活的认识的有限性,理性也往往淹没于浓厚的情绪表现中,形成了一种直白浅露的语言文字风格,缺少文学的审美性,但如果把这种感性及其倾诉式的书写方式放到文学救国与文学启蒙的时代命题里来看,却又在情理之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创造季刊论文参考文献
[1].马雪琳.报刊读者流变与文学审美趣味——以《创造》季刊、《洪水》、《文化批判》为例[J].长江丛刊.2019
[2].王洁.《创造》季刊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书写研究[D].广西大学.2019
[3].李韫琳.《创造》季刊的历史书写研究[D].广西大学.2018
[4].马凯凤,陈红旗.《创造季刊》与前期创造社的纯文艺取向[J].郭沫若学刊.2018
[5].咸立强.《创造》季刊“评论”栏综论[J].郭沫若学刊.2014
[6].魏建.《创造》季刊的正本清源[J].文学评论.2014
[7].张静.“人生艺术化”与“艺术人生化”——《创造季刊》对雪莱形象的再造[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
[8].高原原.《创造》季刊与创造社“异军”地位的确立[D].河北师范大学.2012
[9].孙海龙.20世纪20年代前期中韩小说中的“恋爱”叙事——以《创造季刊》和《创造》小说为中心[J].当代韩国.2010
[10].张勇.《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关系辨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