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认知程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疼痛程度
认知程度论文文献综述
姜光辉[1](2019)在《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患者认知功能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MME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能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且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5期)
王建军,郑浩涛,周流畅,林松俊,孔繁鑫[2](2019)在《皮层下脑小血管病性认知障碍证候分型与影像表型负荷、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皮层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性认知障碍的证候分型特征与影像表型负荷、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符合标准受试者131例,分别评估其MoCA积分、HAMD-17积分、cSVD影像总负荷及中医证候辨证,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肾精亏虚、痰浊阻络出现的频次显着高于其它基础证型(p<0.05);与纯实证相比,虚实夹杂证候具有更长的病程(p<0.05),但认知损害程度却相对较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VD影像负荷积分及HAMD-17积分对肾精亏虚痰浊阻络证型的预测价值独立于认知受损程度及病程存在,同时存在抑郁及认知受损症状是该证型的临床特征。结论:皮层下缺血性小血管性认知障碍辨证为肾精亏虚痰浊阻络证的患者,应同时关注其脑小血管影像学表现及认知、情感症状,"肾虚"、"痰浊"是此类患者复杂临床表现的共同病理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6)
孟鑫,芦良花,靳艳[3](2019)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先兆症状认知程度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先兆症状的表现、先兆征象与死因、认知现状、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应对策略等方面对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先兆症状认知的程度,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和死亡率,从而获得更多的抢救治疗机会,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护理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黄龙英,袁卫忠[4](2019)在《补脾培元益智针法联合脑循环电刺激仪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脑电图异常程度分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补脾培元益智针法联合脑循环电刺激仪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及脑电图异常程度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VD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尼莫地平片,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补脾培元益智针法联合脑循环电刺激仪。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脑电图异常程度分级。结果治疗后,试验组Mo CA、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脑电图异常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尼莫地平片治疗VD患者基础上加用补脾培元益智针法联合脑循环电刺激仪,可显着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及脑电图异常程度分级。(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21期)
贾宁,容丽卓,代景华[5](2019)在《掌握程度和社会性线索对元认知监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元认知监控中信心判断和再认答案的调整不仅受到个体学习后掌握程度的影响,还会受到社会性线索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掌握程度和社会性线索对元认知监测和控制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掌握程度和社会性线索独立影响元认知监测。第二,掌握程度和社会性线索显着影响元认知控制,并且掌握程度还起到了调节作用。具体来说,掌握程度高时,个体倾向于坚持自己的最初选择,较少受到社会性线索的影响;掌握程度越低,社会性线索的影响越大,个体倾向于使自己的选择与社会性信息保持一致。最后,研究总结了学习任务中掌握程度和社会性线索对元认知监控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19年06期)
姚志琼[6](2019)在《神经外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程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程度,为其预防与护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研究2017年本院神经外科工作满1年的30名在职在岗护士,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展开现场调查,统一发放问卷,现场回收,统计神经外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情况和预防干预的态度,并比较不同年龄、护龄、职称、学历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差异。结果在有效回收率100.00%的情况下。在认知情况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而在态度方面却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神经外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基础知识及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不容乐观,尤其是低学历、低职称的护士,而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干预普遍持支持态度。(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中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赵静,刘永刚,王宁,常文龙,宋伟丽[7](2019)在《脑血管狭窄致脑血流灌注减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脑白质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脑动脉狭窄侧支循环代偿及脑灌注量变化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治疗缺血型脑卒中(IS)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T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检查,依据Higashida标准分级方法,将IS患者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n=42)和侧支循环不良组(n=55),依据CTP图像上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参数值作为参考将IS患者分为脑灌注良好组(n=53)和脑灌注不良组(n=44),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量表)、简易智能状态(MMSE)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检测。结果侧支循环不良组Mo CA评分、MMSE评分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和对照组,ADL评分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灌注不良组Mo CA评分、MMSE评分低于脑灌注良好组和对照组,ADL评分高于脑灌注良好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脑侧支循环有利于增加脑动脉狭窄患者的远端缺血区脑血流灌注,减轻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本文来源于《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何爽[8](2019)在《图书馆馆员对保护用户隐私的认知与实践程度调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问卷调查和定性研究为基础,研究了我国图书馆馆员对用户隐私的感知与实践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图书馆馆员认为保护用户隐私和向用户传递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知识是重要的,但多数馆员认为所在图书馆保护用户隐私的实践程度不够。(本文来源于《四川图书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蒲星伊,田梅,陈远玲[9](2019)在《城市孕妇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认知水平及接受程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城市孕妇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认知水平及接受程度。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四川省攀枝花市某医院产科门诊的孕妇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NIPT技术相关知识及接受程度,对NIPT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接受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对1 156名孕妇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年龄最小20岁,最大45岁,以汉族为主,占78.98%,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为主,占52.51%。孕周以12~27周为主,占51.04%。孕次1次占39.01%,2~5次占39.97%。产次0次者占51.04%,1次者占30.36%。调查对象中NIPT高认知水平者有486人,占42.04%,愿意及已选择NIPT筛查者占48.01%。在NIPT相关知识中,NIPT、NIPT检测方法、NIPT与有创诊断区别知晓率相对较高,分别为60.73%、60.03%和58.04%,孕12周开始即可进行筛查、NIPT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0.02%和19.9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大(OR=1.303)、文化程度越高(OR=1.191)、有不良孕产史(OR=1.171)、家庭月均收入越高(OR=1.394)和NIPT认知水平高(OR=1.164)的孕妇愿意或已选择NIPT的可能性越大。结论攀枝花市孕妇对NIPT技术的认知水平并不理想,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的接受度不高,年龄、不良孕产史、认知水平、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是影响该城市孕妇是否选择该技术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华南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蕾,李润花,郭楠楠[10](2019)在《医护协作模式下认知干预对化疗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医护协作模式下认知干预对化疗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郑州市第叁人民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住院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0月—2018年3月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2018年4月—9月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医护协作模式下认知干预。对两组患者化疗前和阶段性化疗完成后的化疗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调查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调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血常规检查次数、门诊随访复诊人数、对症处理次数相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并发症发生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医护协作模式下认知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化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因此提高其院外治疗的依从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认知程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皮层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性认知障碍的证候分型特征与影像表型负荷、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符合标准受试者131例,分别评估其MoCA积分、HAMD-17积分、cSVD影像总负荷及中医证候辨证,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肾精亏虚、痰浊阻络出现的频次显着高于其它基础证型(p<0.05);与纯实证相比,虚实夹杂证候具有更长的病程(p<0.05),但认知损害程度却相对较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VD影像负荷积分及HAMD-17积分对肾精亏虚痰浊阻络证型的预测价值独立于认知受损程度及病程存在,同时存在抑郁及认知受损症状是该证型的临床特征。结论:皮层下缺血性小血管性认知障碍辨证为肾精亏虚痰浊阻络证的患者,应同时关注其脑小血管影像学表现及认知、情感症状,"肾虚"、"痰浊"是此类患者复杂临床表现的共同病理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知程度论文参考文献
[1].姜光辉.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
[2].王建军,郑浩涛,周流畅,林松俊,孔繁鑫.皮层下脑小血管病性认知障碍证候分型与影像表型负荷、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C].第六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大会论文集.2019
[3].孟鑫,芦良花,靳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先兆症状认知程度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9
[4].黄龙英,袁卫忠.补脾培元益智针法联合脑循环电刺激仪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脑电图异常程度分级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
[5].贾宁,容丽卓,代景华.掌握程度和社会性线索对元认知监控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
[6].姚志琼.神经外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程度调查[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
[7].赵静,刘永刚,王宁,常文龙,宋伟丽.脑血管狭窄致脑血流灌注减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脑白质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8].何爽.图书馆馆员对保护用户隐私的认知与实践程度调研[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9
[9].蒲星伊,田梅,陈远玲.城市孕妇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认知水平及接受程度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19
[10].李蕾,李润花,郭楠楠.医护协作模式下认知干预对化疗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