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膜树突状细胞论文-方家,刁军成,李林

蜕膜树突状细胞论文-方家,刁军成,李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蜕膜树突状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减味寿胎丸,复发性自然流产,树突状细胞

蜕膜树突状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方家,刁军成,李林[1](2016)在《减味寿胎丸对复发性自然流产(RSA)小鼠蜕膜中树突状细胞(DCs)表达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减味寿胎丸对复发性自然流产(RSA)小鼠蜕膜中树突状细胞(DCs)表达干预。方法:建立成熟、完善的RSA小鼠蜕膜的DCs体外培养体系。检测正常妊娠和RSA小鼠蜕膜中CD83+、CD1a的表达,以及CCLl7和CCL22的表达,探讨DCs在母胎免疫耐受机制中的可能作用以及与URSA的关系。探讨寿胎丸对RSA小鼠对蜕膜DCs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中药对DCs影响母胎免疫耐受的干预机制。结果:RSA小鼠的蜕膜中CD83+、CD1a;CCLl7和CCL22表达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小鼠的血清HCG和P值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味寿胎丸可以通过提升小鼠血清HCG、P值;降低CD83+的表达,提高CDla+的表达;增加母胎界面CCLl7、CCL22表达,从而起到多途径防治RSA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6年01期)

张艳霞,高天旸,李梅清,周长华,陈哲[2](2015)在《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妇女蜕膜中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正常早孕及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子宫蜕膜中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及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的水平,探讨树突状细胞(DC)亚群在URSA中的作用。方法选取URSA患者(n=22)作为URSA组,正常早孕妇女(n=20)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蜕膜中MDC及PDC亚群的水平,比较其数量和比值的变化。结果URSA组与对照组比较,蜕膜中DC、MDC、MDC/PDC值的水平均显着增高(P<0.05)。结论 URSA患者蜕膜中DC、MDC的水平及MDC/PDC值明显增加,可能是URSA发病的免疫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5年16期)

李娜[3](2015)在《小鼠子宫蜕膜基质细胞促进树突状细胞的增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精密的反应体系,免疫应答的触发、进展和平息受到免疫系统的精确调控。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研究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机体各器官微环境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免疫应答的主体是免疫细胞,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作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是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因此研究机体器官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正常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母体的免疫系统不排斥同种异基因移植物的胚胎,且保护胚胎正常发育直至分娩,是机体免疫耐受建立的体现,说明母体对胚胎存在着精细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控机制,母胎耐受(maternal-fetal tolerance)的建立和维持是多种机制共同参与、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动态平衡过程。本研究建立小鼠子宫蜕膜基质细胞(decidual stroma cells,DSC)和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细胞共培养体系,探讨子宫蜕膜基质细胞对树突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白细胞介素-4(IL-4)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小鼠的骨髓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细胞表面分子和细胞增殖,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构建小鼠子宫蜕膜细胞和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共培养体系模型,动态观察小鼠子宫蜕膜细胞和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高表达CD11c,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MHCⅡ类分子Ia和MHCⅠ类分子H-2Kb。经脂多糖(LPS)刺激的树突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2(p70)、IL-6、TNFα和IL-1β的水平明显上调(P<0.05),并能够促进抗原肽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P<0.05)。在小鼠子宫蜕膜细胞和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共培养10天后观察到小鼠子宫蜕膜细胞明显促进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增殖。结论:成功构建小鼠子宫蜕膜基质细胞和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共培养体系。验证了树突状细胞能够促进抗原肽特异性T细胞增殖,并探讨了小鼠子宫蜕膜基质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发现小鼠子宫蜕膜基质细胞具有促进树突状细胞的增殖的能力。本研究为树突状细胞在母胎免疫耐受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临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5-05-30)

李娜,高美华[4](2015)在《小鼠子宫蜕膜基质细胞促进树突状细胞的增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小鼠子宫蜕膜基质细胞(DSC)和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细胞共培养体系,探讨DSC对DC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白细胞介素-4(IL-4)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DC,FACS检测细胞表面分子和细胞增殖,ELISA检测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构建DSC和DC共培养体系模型,动态观察DSC对DC增殖的影响。结果小鼠骨髓来源DC高表达CD11c,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MHCⅡ类分子Ia和MHCⅠ类分子H-2Kb。经LPS刺激的DC分泌细胞因子IL-12(p70)、IL-6、TNF-α和IL-1β的水平明显上调(P<0.05),并能够促进抗原肽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P<0.05)。在DSC和DC共培养10天后观察到DSC明显促进DC增殖。结论小鼠子宫蜕膜基质细胞能够促进树突状细胞的增殖能力。(本文来源于《泰山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顾雪敏,古航,陈雄[5](2013)在《蜕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EC-205及HLA-G的表达与子痫前期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蜕膜组织中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Dcs)的数量及对HLA-G的抗原提呈作用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取36例子痫前期患者(试验组)及36例年龄配对的正常产妇的蜕膜组织(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两组胎盘蜕膜组织树突状细胞中DEC-205+和HLA-G+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子痫前期患者胎盘蜕膜组织中DEC-205+树突状细胞明显增多,而蜕膜组织中HLA-G+树突状细胞明显减少,差异有显着性。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蜕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而HLA-G表达明显下降,说明蜕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对HLA-G的抗原提呈作用降低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一定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3年10期)

贺文建[6](2013)在《树突状细胞在子痫前期患者蜕膜组织中形态、分布与数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蜕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分布及数量,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子痫前期重度、轻度患者及正常妊娠孕妇的子宫蜕膜组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CD83+、CD1a+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分布及数量。结果:1、CD83+树突状细胞和CD1a+树突状细胞在子痫前期(重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对照组中的形态和分布均无差异。2、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D1a+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在子痫前期(重度)组表达最少,对照组表达最多。3、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D83+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在子痫前期(重度)组表达最多,对照组表达最少。结论:1、成熟树突状细胞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蜕膜组织中的形态和分布无差异。2、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在子痫前期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减少,使免疫耐受环境不能继续维持,免疫平衡向Th1方向偏移,导致了妊娠的失败,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减少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3、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在子痫前期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增多,成熟树突状细胞能大量激活Th0,使Th0向Th1方向分化,诱发免疫排斥,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增多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3-03-10)

贺文建,杨海澜[7](2013)在《子痫前期患者子宫蜕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子宫蜕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分布及数量,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各40例正常妊娠孕妇、子痫前期轻度及重度患者子宫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CD83+、CD1a+树突状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分布。结果 (1)CD83+树突状细胞在子痫前期(重度)组比子痫前期(轻度)组增多,正常组表达最少,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CD1a+树突状细胞在正常组表达最高,子痫前期(重度)组比子痫前期(轻度)组降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树突状细胞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董红梅,刘焰[8](2012)在《子宫蜕膜NK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的协同作用:妊娠成功的关键?》一文中研究指出免疫细胞在子宫蜕膜的选择性增多对妊娠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子宫自然杀伤(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子宫NK细胞与滋养细胞的增殖分化、侵蚀以及螺旋小动脉重塑等密切相关,而子宫DC主要介导母体蜕膜对胚胎的免疫耐受,并且与子宫蜕膜血管生成有关。很多研究显示二者互相影响、通过共同协调来维持妊娠的发展及胚胎的发育,本文就此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12年08期)

刘梅兰,刘玉昆,陈慧,王蕴慧,张睿[9](2011)在《URSA患者子宫蜕膜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成熟、完善的不明原因性习惯性流产(unexplained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URSA)患者子宫蜕膜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体外培养体系。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就诊于本院的妊娠早期流产的URSA患者(孕7~14周),将其子宫蜕膜组织初步机械破碎,经混合酶(Ⅳ型胶原酶/DNA酶Ⅰ)消化法分离,梯度离心获得单个核细胞,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体外诱导培养,光镜观察,于第10天收集的悬浮细胞用FITC-HLA-DR、PE-Lin小鼠抗人抗体顺序标记,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结果从蜕膜组织可获取足够数量蜕膜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24h细胞聚集成大小不等葡萄串状,逐渐悬浮,长出突起,第9天悬浮细胞增多,单个悬浮为主,细胞仍小而圆、表面突起少等未成熟DC的形态特征,培养过程中夹杂有少许细长梭状巨噬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鉴定培养到第10天的悬浮细胞中DC纯度达80%以上。结论混合酶消化合并梯度离心法能成功分离URSA患者蜕膜树突状细胞的前体细胞单个核细胞,经GM-CSF联合IL-4培养可以成功诱导具有未成熟特性的DC,为研究树突状细胞在URSA患者母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4期)

钱志大[10](2010)在《复发性流产妇女蜕膜CD83~+、CD1a~+树突状细胞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患者子宫蜕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的数量与活化功能的变化,探讨蜕膜中DCs在RSA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技术标记30例RSA患者(RSA组)和30例正常妊娠者(对照组)手术终止妊娠之子宫蜕膜组织的石蜡切片中DCs的CD83和CD1a分子,在10×40放大倍率下选取30个视野进行阳性细胞计数用于统计分析,对蜕膜组织中的CD83+DCs和CD1a+DCs进行定位和半定量分析。比较两组CD83+DCs和CD1a+DCs的数量和分布差异。统计学检验采用SPSS17.0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显着性意义。RSA诊断标准: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对照组病例术前均经B超证实为宫内活胎。结果:1.CD83+DCs在RSA组和对照组子宫蜕膜组织中的定位及数量RSA组和对照组子宫蜕膜组织中均有CD83+DCs,主要分布于靠近母体腺体上皮和宫腔上皮,且部分有聚集现象,少部分DCs散在分布于蜕膜间质中,两组CD83+DCs的分布无明显区别。两组CD83+DCs的数量分别为14.20±2.44/30HPF和4.77±O.48/30HPF,RSA组高于对照组,且有显着性差异(t=3.800,p=0.001)。2.CD1a+DCs在RSA组和对照组子宫蜕膜组织中的定位及数量RSA组和对照组子宫蜕膜组织中均有CD1a+DCs,主要分布于靠近母体腺体上皮和宫腔上皮,且部分有聚集现象,少部分DCs散在分布于蜕膜间质中,两组CD1a+DCs的分布无明显区别。两组CD1a+DCs的数量分别为3.97±0.68/30HPF和7.60±1.11/30HPF,对照组高于RSA组,有显着性差异(t=2.786,p=0.008)。结论:1.蜕膜中成熟状态树突状细胞数量的增加及未成熟状态树突状细胞数量的减少与复发性流产有关。2.蜕膜中树突状细胞可能在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4-01)

蜕膜树突状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正常早孕及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子宫蜕膜中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及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的水平,探讨树突状细胞(DC)亚群在URSA中的作用。方法选取URSA患者(n=22)作为URSA组,正常早孕妇女(n=20)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蜕膜中MDC及PDC亚群的水平,比较其数量和比值的变化。结果URSA组与对照组比较,蜕膜中DC、MDC、MDC/PDC值的水平均显着增高(P<0.05)。结论 URSA患者蜕膜中DC、MDC的水平及MDC/PDC值明显增加,可能是URSA发病的免疫因素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蜕膜树突状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方家,刁军成,李林.减味寿胎丸对复发性自然流产(RSA)小鼠蜕膜中树突状细胞(DCs)表达干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

[2].张艳霞,高天旸,李梅清,周长华,陈哲.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妇女蜕膜中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变化[J].重庆医学.2015

[3].李娜.小鼠子宫蜕膜基质细胞促进树突状细胞的增殖[D].青岛大学.2015

[4].李娜,高美华.小鼠子宫蜕膜基质细胞促进树突状细胞的增殖[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

[5].顾雪敏,古航,陈雄.蜕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EC-205及HLA-G的表达与子痫前期的关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

[6].贺文建.树突状细胞在子痫前期患者蜕膜组织中形态、分布与数量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

[7].贺文建,杨海澜.子痫前期患者子宫蜕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

[8].董红梅,刘焰.子宫蜕膜NK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的协同作用:妊娠成功的关键?[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2

[9].刘梅兰,刘玉昆,陈慧,王蕴慧,张睿.URSA患者子宫蜕膜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J].热带医学杂志.2011

[10].钱志大.复发性流产妇女蜕膜CD83~+、CD1a~+树突状细胞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

标签:;  ;  ;  

蜕膜树突状细胞论文-方家,刁军成,李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