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蕾二歧灯芯柳珊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脆二歧灯芯柳珊瑚,波谱分析,19-羟基甾体皂苷,Briarane型二萜
蕾二歧灯芯柳珊瑚论文文献综述
周远明[1](2015)在《中国南海脆二歧灯芯柳珊瑚Dichotella fragilis(Ridleg)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硅胶柱层析、Seph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及半制备HPLC等层析分离技术,对脆二歧灯芯柳珊瑚Dichotella fragilis(Ridleg)的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NMR、MS等波谱方法分析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共分离鉴定出5个化合物,包括3个19-羟基甾体皂苷类化合物junceelloside B(1)、4’-O-Acetyl-3-O-[β-D-arabino-pyranosyl-oxy]-cholest-5-ene-3β,19-diol(2)及junceelloside C(3),以及2个briarane型二萜类化合物junceol E(4)及gemmacolide A(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脆二歧灯芯柳珊瑚中分离得到。化学分类学研究表明19-羟基甾体皂苷可作为Dichotella和Junceella属柳珊瑚的标志性次级代谢产物,此二属的柳珊瑚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本文来源于《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姜梅[2](2013)在《蕾二歧灯芯柳珊瑚活性成分和构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世纪中期开始对珊瑚的研究至今,国内外的科学家已从珊瑚分离得到许多结构新颖且具有显着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课题组对采自我国南海的蕾二歧灯心柳珊瑚(Dichotella gemmacea)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分离得到大量的briarane型二萜并进行体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二萜类化合物的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骨肉瘤细胞(MG63)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些化合物的活性甚至强于阳性对照药,而且有明显的构效关系。为了得到更多的活性物质并研究其构效关系,本课题继续对该种珊瑚进行研究。用丙酮和甲醇提取粉碎后的蕾二歧灯芯柳珊瑚,然后运用溶剂分步萃取以及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和高效液相制备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其乙醚萃取部位共分离鉴定了61个briarane型二萜类化合物(DI-1~61)和4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ZG-1~4),其中10个二萜(DI-1~10)和3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ZG-2~4)为新化合物,7个briarane型二萜类化合物DI-23、DI-25、DI-41、DI-51、DI-53、DI-60、DI-61和甾体皂苷类化合物ZG-1~4为首次从该种柳珊瑚中分离得到。运用1H-NMR、13C-NMR、1H-1H COSY、HMQC、HMBC、NOESY、MS、ORD、UV和IR等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资料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并运用CD图谱和生源关系推测出具有11,20-环氧-3,5(6)-二烯结构的6个化合物的绝对立体构型。在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中,化合物DI-1、DI-11~17、DI-20、DI-26~33、DI-35~40、DI-43~49、DI-52、DI-55~59、ZG-1和ZG-4对A549细胞显示有细胞毒活性,DI-1、DI-4、DI-7、DI-8、DI-11~17、DI-20、DI-26~28、DI-30~33、DI-35~38、DI-40、DI-45~50、DI-52、DI-53、DI-55~61、ZG-1、ZG-3和ZG-4对MG63细胞显示有细胞毒作用;抗菌活性筛选中,化合物DI-3~5、DI-7、DI-25、DI-41和DI-53对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有抑制作用;DI-5、DI-6、ZG-1和ZG-2对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有抑制作用。本课题运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采自中国南海北海域的蕾二歧灯芯柳珊瑚的化学成分和体外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是对briarane型二萜类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结构测定和构效关系研究,并首次从该种珊瑚中分离得到了两种构型的甾体皂苷,为寻找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积累了新的研究资料。从研究结果同时也揭示了我国南海海洋生物具有的生物和化学多样性,显示出了南海海洋生物资源具有的研究潜力,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料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13-05-01)
刘永宏,孙见凡,雷辉,钱培元,刘永宏[3](2012)在《蕾二岐灯芯柳珊瑚无毒抗附着活性八放烷二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南海蕾二歧灯芯柳珊瑚Dichotella gemmacea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4个化合物,包括16个新的八放烷二萜dichotellides F-U(1-16)与18个已知八放烷二萜praelolide,1juncin P,2juncin ZI,3和junceellin A4。化合物17-34的波谱数据与文献报道一致[1-4]。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通过晶体X-射线衍射决定,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动物中分离得到。所用化合物用抗附着活性检测,发现化合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2-04-13)
孙见凡,杨斌,周雪峰,杨献文,刘永宏[4](2010)在《蕾二歧灯芯柳珊瑚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南海蕾二歧灯芯柳珊瑚Dichotellagemmacea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包括5个新的八放烷二萜dichotellides A-E(1-5)与4个已知八放烷二萜praelolide(6),juncinP(7),juncin ZI(8),和junceellin A。化合物1-5是自然界中首次分离出含碘的八放烷(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0-10-08)
孙雪萍,刘海燕,黄晖,孙玲玲,陈敏[5](2009)在《蕾二歧灯芯柳珊瑚克生活性筛选及其低极性成分GC/MS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卤虫致死和细胞毒活性筛选模型,对蕾二歧灯芯柳珊瑚Dichotella gemmacea (valenciennes)乙醇提取物及各有机相进行了克生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克生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石油醚相中。采用GC/MS技术对石油醚相进行了分析,鉴定了20个低极性化合物,主要为甾醇类、脂肪类化合物。推测甾醇类化合物是蕾二歧灯芯柳珊瑚的主要克生活性物质。(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刘海燕[6](2008)在《中国南海蕾二歧灯芯柳珊瑚及短指软珊瑚克生活性物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柳珊瑚和软珊瑚属于海洋低等无脊椎动物,虽然自身缺乏有效的物理防御手段,却能在竞争激烈的海洋环境中生存与繁衍,依靠的是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防御作用。这些次级代谢产物聚积在体内或释放到环境中,其防御作用主要体现在克生、抗病原微生物、抵御捕食者及防附着等方面。具有化学防御作用的化合物还常常显示良好的抗肿瘤、抗菌等药理活性,对海洋活性天然产物乃至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本研究依据海洋化学生态学的研究思路,结合海洋天然产物研究方法,对中国南海蕾二歧灯芯柳珊瑚Dichotella gemmacea (valenciennes)和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sp.的克生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初步研究。运用色谱分离技术和现代波谱分析技术(NMR, MS, IR, UV等),首次从蕾二歧灯芯柳珊瑚中分离了15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了其中9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脱氧尿嘧啶核苷(4),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5),对羟基苯甲酸(6),β-萘醛(7),11β, 20β- epoxy-4-deacetoxyjunceellolide D (8)和Junceellolide D (9)。其中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这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灯芯柳珊瑚属中分离得到。从短指软珊瑚中分离到12个单体化合物,确定了其中8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β-羟基-24-亚甲基胆甾-5-烯-7-酮(10),孕甾烯醇酮(11),Cembrene A (12) , Epoxycembrane A (13) , 4, 8, 12-trimethyl-1-(1-methylethenyl)-3, 7-cyclotetradecadien-10-one (14), (3E, 7E, 11E)-11, 12-dihydroxy-1-isopropyl-4, 8, 12-trimethyicyclotetradeca-1, 3, 7-triene (1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6),十九烷-2酮(17)。此外,还用GC/MS技术对蕾二歧灯芯柳珊瑚和短指软珊瑚的石油醚相浸膏进行了分析,分别鉴定出20个和15个化合物,并从短指软珊瑚石油醚相的甾醇部分鉴定出6个甾醇化合物。采用卤虫致死、抗菌和细胞毒等活性评价模型,对蕾二歧灯芯柳珊瑚和短指软珊瑚的粗提物、各相浸膏及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克生活性评价。蕾二歧灯芯柳珊瑚石油醚相显示了较强的卤虫致死活性,并对KB和KBV200细胞显示了强的细胞毒活性,乙酸乙酯相显示了强的细胞毒活性和较强的抗菌活性。短指软珊瑚的石油醚相显示较强的卤虫致死活性,并对KB和KBV200细胞显示了强的细胞毒活性。甾醇类新化合物3和Briarane型二萜化合物8, 9具有强及较强的卤虫致死活性,是蕾二歧灯芯柳珊瑚主要的克生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西松烷二萜化合物12, 13具有强的卤虫致死活性,是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sp.主要的克生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本研究首次对灯芯柳珊瑚属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为进一步探讨该属柳珊瑚化学防御物质及其作用机制作了基础性铺垫。从海洋化学生态学的研究入手,在寻找化学防御物质的同时,筛选药理活性化合物,为从海洋中发现活性海洋天然产物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对海洋活性天然产物研究乃至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8-06-02)
蕾二歧灯芯柳珊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对珊瑚的研究至今,国内外的科学家已从珊瑚分离得到许多结构新颖且具有显着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课题组对采自我国南海的蕾二歧灯心柳珊瑚(Dichotella gemmacea)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分离得到大量的briarane型二萜并进行体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二萜类化合物的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骨肉瘤细胞(MG63)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些化合物的活性甚至强于阳性对照药,而且有明显的构效关系。为了得到更多的活性物质并研究其构效关系,本课题继续对该种珊瑚进行研究。用丙酮和甲醇提取粉碎后的蕾二歧灯芯柳珊瑚,然后运用溶剂分步萃取以及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和高效液相制备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其乙醚萃取部位共分离鉴定了61个briarane型二萜类化合物(DI-1~61)和4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ZG-1~4),其中10个二萜(DI-1~10)和3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ZG-2~4)为新化合物,7个briarane型二萜类化合物DI-23、DI-25、DI-41、DI-51、DI-53、DI-60、DI-61和甾体皂苷类化合物ZG-1~4为首次从该种柳珊瑚中分离得到。运用1H-NMR、13C-NMR、1H-1H COSY、HMQC、HMBC、NOESY、MS、ORD、UV和IR等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资料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并运用CD图谱和生源关系推测出具有11,20-环氧-3,5(6)-二烯结构的6个化合物的绝对立体构型。在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中,化合物DI-1、DI-11~17、DI-20、DI-26~33、DI-35~40、DI-43~49、DI-52、DI-55~59、ZG-1和ZG-4对A549细胞显示有细胞毒活性,DI-1、DI-4、DI-7、DI-8、DI-11~17、DI-20、DI-26~28、DI-30~33、DI-35~38、DI-40、DI-45~50、DI-52、DI-53、DI-55~61、ZG-1、ZG-3和ZG-4对MG63细胞显示有细胞毒作用;抗菌活性筛选中,化合物DI-3~5、DI-7、DI-25、DI-41和DI-53对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有抑制作用;DI-5、DI-6、ZG-1和ZG-2对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有抑制作用。本课题运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采自中国南海北海域的蕾二歧灯芯柳珊瑚的化学成分和体外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是对briarane型二萜类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结构测定和构效关系研究,并首次从该种珊瑚中分离得到了两种构型的甾体皂苷,为寻找海洋生物活性成分积累了新的研究资料。从研究结果同时也揭示了我国南海海洋生物具有的生物和化学多样性,显示出了南海海洋生物资源具有的研究潜力,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蕾二歧灯芯柳珊瑚论文参考文献
[1].周远明.中国南海脆二歧灯芯柳珊瑚Dichotellafragilis(Ridleg)化学成分的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姜梅.蕾二歧灯芯柳珊瑚活性成分和构效关系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
[3].刘永宏,孙见凡,雷辉,钱培元,刘永宏.蕾二岐灯芯柳珊瑚无毒抗附着活性八放烷二萜的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2012
[4].孙见凡,杨斌,周雪峰,杨献文,刘永宏.蕾二歧灯芯柳珊瑚化学成分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5].孙雪萍,刘海燕,黄晖,孙玲玲,陈敏.蕾二歧灯芯柳珊瑚克生活性筛选及其低极性成分GC/MS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6].刘海燕.中国南海蕾二歧灯芯柳珊瑚及短指软珊瑚克生活性物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标签:脆二歧灯芯柳珊瑚; 波谱分析; 19-羟基甾体皂苷; Briarane型二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