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六经筋辨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六经筋辨证,分布规律
六经筋辨证论文文献综述
黄旭东,韩清民,陈小勇[1](2010)在《95例膝骨关节炎六经筋辨证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的六经筋辨证分布特点,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统计9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其它合并的临床症状、X线片的变化等,分析其六经筋辨证特点及分布规律。结果:KOA患者以足阳明经筋病变所占比例最大。单一的足阳明经筋型占29.51%,加上复合型,足阳明经筋病变占到59.86%,在病灶点的分布上,足阳明经筋占41.97%。单一的足太阳经筋型占12.3%,在病灶点的分布上,足太阳经筋占30.05%。结论:膝骨关节炎与足阳明经筋以及足太阳经筋病变密切相关,有从足阳明经筋证型向足太阳经筋证型发展的趋势。(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0年11期)
黄旭东[2](2009)在《膝骨关节炎从筋论治及六经筋辨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筋痹”角度重新审视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基础,探讨膝骨关节炎六经筋辨证的规律,丰富膝骨性关节炎辨证体系,有效指导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实践。方法:本研究于2007年6月~2008年6月期间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收治的9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填写膝骨性关节炎六经筋辨证情况调查表及痛点分布表。按照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经筋病教研室规定的经筋循行,对患者进行经筋辨证。调查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经筋证型分布和各经筋线上经筋病灶出现频次,总结它们的规律。同时选取本次辨证中最多见的足阳明经筋病变以及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病变,调查它们的病程、疼痛程度、X线变化程度情况,并运用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分析这两种最常见经筋证型的病程、疼痛程度、X线分级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求初步归纳常见经筋病变的特点,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膝骨关节炎现患病人95例。结果分析如下:1、KOA患者以足阳明经筋病变所占比例最大。单一的足阳明经筋型占29.51%,加上复合型,足阳明经筋病变占到59.86%,在病灶点的分布上,足阳明经筋有81个,占41.97%。2、单一的足太阳经筋型占12.3%,在病灶点的分布上,足太阳经筋有58个,占30.05%。3、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其它经筋病变往往影响到足太阳经筋,引起该经筋的病变,且比例很高,加上复合型,足太阳经筋病变占到48.39%,其中特别是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病变占了23.77%。4、足阳明经筋以及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的患者的患病时间比较方差不齐(方差齐性检验=0.006<0.05),故选用Satterthwaite近似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患病月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6<0.05)。5、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43<0.05)。足阳明经筋组的平均秩次为29.17,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组的平均秩次为37.76,29.17<37.76。6、两组患者的X线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47<0.05)。足阳明经筋组的平均秩次为28.99,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组的平均秩次为37.98,28.99<37.98。结论:1、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足叁阴经筋四种单一经筋证型和多种复合证型,在上述所有经筋病变中,足阳明经筋病变最广,提示应重点针对该经筋进行治疗;2、足太阳经筋病变常在复合经筋证型中出现,一些足太阳经筋病灶的出现频次也是相当高,提示治疗时同样不能忽视对该经筋病变的治疗。3、复合证型中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占的比重最大,远远多于其它复合证型,提示该复合经筋病变在KOA的进展与转归中占很大的份额,详细研究该复合经筋病变对于延缓或阻止KOA的进一步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4、足阳明经筋病变的患者,其患病时间、疼痛程度、X线分级均较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病变患者严重。鉴于KOA病情的复杂性,应该按具体情况分出不同的型。目前多按照髌股关节、股胫关节内侧间室、股胫关节外侧间室等来分型,由于KOA不仅是发生在骨和软骨的改变,而是包括整个关节组织,按经筋辨证分型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01)
六经筋辨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从“筋痹”角度重新审视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基础,探讨膝骨关节炎六经筋辨证的规律,丰富膝骨性关节炎辨证体系,有效指导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实践。方法:本研究于2007年6月~2008年6月期间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收治的9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填写膝骨性关节炎六经筋辨证情况调查表及痛点分布表。按照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经筋病教研室规定的经筋循行,对患者进行经筋辨证。调查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经筋证型分布和各经筋线上经筋病灶出现频次,总结它们的规律。同时选取本次辨证中最多见的足阳明经筋病变以及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病变,调查它们的病程、疼痛程度、X线变化程度情况,并运用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分析这两种最常见经筋证型的病程、疼痛程度、X线分级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求初步归纳常见经筋病变的特点,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膝骨关节炎现患病人95例。结果分析如下:1、KOA患者以足阳明经筋病变所占比例最大。单一的足阳明经筋型占29.51%,加上复合型,足阳明经筋病变占到59.86%,在病灶点的分布上,足阳明经筋有81个,占41.97%。2、单一的足太阳经筋型占12.3%,在病灶点的分布上,足太阳经筋有58个,占30.05%。3、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其它经筋病变往往影响到足太阳经筋,引起该经筋的病变,且比例很高,加上复合型,足太阳经筋病变占到48.39%,其中特别是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病变占了23.77%。4、足阳明经筋以及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的患者的患病时间比较方差不齐(方差齐性检验=0.006<0.05),故选用Satterthwaite近似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患病月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6<0.05)。5、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43<0.05)。足阳明经筋组的平均秩次为29.17,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组的平均秩次为37.76,29.17<37.76。6、两组患者的X线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47<0.05)。足阳明经筋组的平均秩次为28.99,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组的平均秩次为37.98,28.99<37.98。结论:1、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足叁阴经筋四种单一经筋证型和多种复合证型,在上述所有经筋病变中,足阳明经筋病变最广,提示应重点针对该经筋进行治疗;2、足太阳经筋病变常在复合经筋证型中出现,一些足太阳经筋病灶的出现频次也是相当高,提示治疗时同样不能忽视对该经筋病变的治疗。3、复合证型中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占的比重最大,远远多于其它复合证型,提示该复合经筋病变在KOA的进展与转归中占很大的份额,详细研究该复合经筋病变对于延缓或阻止KOA的进一步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4、足阳明经筋病变的患者,其患病时间、疼痛程度、X线分级均较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病变患者严重。鉴于KOA病情的复杂性,应该按具体情况分出不同的型。目前多按照髌股关节、股胫关节内侧间室、股胫关节外侧间室等来分型,由于KOA不仅是发生在骨和软骨的改变,而是包括整个关节组织,按经筋辨证分型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六经筋辨证论文参考文献
[1].黄旭东,韩清民,陈小勇.95例膝骨关节炎六经筋辨证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
[2].黄旭东.膝骨关节炎从筋论治及六经筋辨证的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