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结扎和穿刺论文-韩靖,杜玉明,袁聪俐,华修国,李岩

盲肠结扎和穿刺论文-韩靖,杜玉明,袁聪俐,华修国,李岩

导读:本文包含了盲肠结扎和穿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脓毒症,大鼠盲肠结扎与穿刺模型,麻醉剂,死亡率

盲肠结扎和穿刺论文文献综述

韩靖,杜玉明,袁聪俐,华修国,李岩[1](2017)在《大鼠盲肠结扎与穿刺脓毒症模型的建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一种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对脓毒症的治疗效率不高。更为严重的是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其内部的病理生理过程尚不清楚。许多种类的脓毒症的动物模型已经建立,其中盲肠结扎穿孔(CLP)模型,代表临床脓毒症最理想的模型。然而就CLP模型造模的死亡率、炎症反应以及病理变化而言不同的实验室之间结果有较大差异。目的:为了建立在有限实验条件下稳定性重复性好的大鼠模型,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方法:1、确定了实验条件下盲肠结扎程度与大鼠死亡率之间关系。2、收集组织切片,确定其病理改变。3、在相同造模程度下,2种不同麻醉(水合氯醛和异氟烷)分别麻醉的大鼠,观察CLP大鼠死亡率的影响。结果:1、成功确定模型中大鼠盲肠结扎的程度。2、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脓毒症的典型病理组织损伤,符合进一步研究的需要。3、在研究中发现相同造模程度下异氟醚麻醉组CLP大鼠死亡率为25%;水合氯醛麻醉组CLP大鼠死亡率达68.75%。(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郑怀宇[2](2017)在《特异性敲除巨噬细胞Cdc42加重盲肠结扎穿刺(CLP)诱导的小鼠脓毒症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是Rho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它通过与GTP或GDP结合在活化与失活的形式之间转换,而发挥其分子开关作用。它可与许多不同种类的靶蛋白结合,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如调节细胞骨架重组、囊泡运输、细胞周期以及细胞极化等。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基因小鼠对脓毒性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方法:1.利用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Puncture,CLP)造成小鼠脓毒症模型,观察小鼠的死亡曲线。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用小鼠为雄性,8-12W):分别为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小鼠(KO组)和不带Cre基因的Cdc42Flox小鼠(Control组);2.CLP造模12小时后取肺和脾脏,石蜡切片后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损伤程度;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IL-6、TNF-α的浓度;3.体外培养腹腔巨噬细胞,给予LPS刺激,观察比较Cdc42基因缺失对迁移能力、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4.收集小鼠骨髓细胞,加入M-CSF和LPS刺激后,通过流式细胞仪、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比较Cdc42基因对巨噬细胞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1.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明显增加CLP脓毒症死亡率,且死亡时间明显提前;敲除组小鼠的肺和脾脏损伤更为严重,脾脏中巨噬细胞明显增多,脾脏体重比增大;血清中IL-6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但TNF-α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采用100ng/m L LPS刺激腹腔巨噬细胞24小时,敲除组的IL-6、IL-1β和TNF-α等促炎因子m RNA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的浓度,也显着性升高,上清中TNF-α的量没有明显变化,但蛋白检测细胞中TNF-α是升高的,这可能是因为Cdc42缺失可能干扰TNF-α的分泌;3.M-CSF和LPS体外刺激骨髓源的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两组分化程度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小鼠明显加重盲肠结扎穿刺(CLP)诱导的小鼠脓毒症,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巨噬细胞炎性因子IL-6和IL-1β的转录与分泌以及促进巨噬细胞TNF-α的转录和合成有关。(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7-06-02)

付晓菲,宗景景,周静超,王丹[3](2017)在《改良盲肠结扎穿刺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建立改良的盲肠结扎穿刺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脓毒症模型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假手术及盲肠结扎穿刺手术。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前、后不同时间点股静脉取血1ml,进行血常规和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检测,同时观察大鼠术后24h存活率。结果 24h生存率:假手术组大鼠为100%,模型组大鼠为20%;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白细胞计数术后2h显着性降低(P<0.05);肌酐、尿素氮水平6h显着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8h均显着升高(P<0.05,P<0.01)。结论改良的盲肠结扎穿刺法能建立稳定的大鼠脓毒症模型。(本文来源于《解放军药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肖皓亮,黎满香[4](2016)在《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取84只SPF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手术组分为100%长度结扎组和50%长度结扎组各36只。其中各长度组又分为3个手术亚组,分别为1穿孔组、2穿孔组、3穿孔组,每个亚组实验大鼠为12只。假手术组为100%长度结扎组6只和50%长度结扎组6只。观察各组的死亡率、生存时间、大体情况及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没有死亡,大体情况好,手术组在12h后出现死亡,死亡率随结扎长度和穿刺孔数量增加而增加,大体情况与生存情况也随结扎长度和穿刺孔数量增加而变差。(本文来源于《湖南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01期)

肖皓亮[5](2015)在《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的建立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当前,医学临床上模拟脓毒血症有很多种方法,各种模型已被开发出来,然而目前最有效的动物模型是啮齿类动物的盲肠结扎穿孔(CLP)模型。最常用的模型方法是通过盲肠结扎长度和穿刺针头的大小,以及穿孔个数来控制死亡率的。在这个模型中,脓毒血症引发的重点是腹腔内微生物的传染触发全身炎症反应。此种模型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以通过重复实验获得稳定的结果。本研究旨在建立以标册盲肠结扎的长度,以及穿孔的个数,大小为基础的CLP模型来进一步控制模型受感染的程度和7天死亡率,同时我们根据以往的文献做了大量对比,来探索和研究提高模型相对稳定性的可行方案。方法:我们使用SD雄性大鼠进行盲肠结扎穿刺模型,以盲肠的结扎的长度分为2个大组,测量长度用泰丝线从回盲瓣至盲肠末端来测量全长,分为100%长度结扎组和50%长度结扎组,结扎后均用21号针头贯穿穿刺盲肠,再根据穿孔的次数进行亚分组,分别为1孔,2孔,3孔。手术完后6小时进行血培养,以及腹腔分泌物涂片培养,并观察一周的死亡率。结果:手术组50%长度结扎的7天死亡率为55.6%,100%长度结扎7天死亡率为63.9%,2组无明显差异,各亚组死亡率随着穿孔个数的上升而增加,手术组1穿孔组7天死亡率为20.8%,手术组2穿孔组7天死亡率为58.3%,手术组3穿孔组7天死亡率为100%。而假手术组则全部存活。手术组50%长度结扎的平均存活时间49.75±5.18小时,100%长度结扎的平均存活时间为43.19±5.13小时,手术组1穿孔组平均存活时间为74.83±3.66小时,手术组2穿孔组平均存活时间为47.29±6.38小时,手术组3穿孔组平均存活时间为17.29±0.45小时。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了盲肠结扎穿刺各组死亡率的数据,在脓毒血症的研究过程中,尤其在制作CLP模型的时候,使实验人员有效的根据所需求的死亡率来制作相应的模型。(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5-12-20)

陈昊,李晓宁,薛菲,王岸,周超[6](2014)在《盲肠结扎穿刺致脓毒性肺损伤大鼠血清MMP-9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盲肠结扎穿刺(CLP)手术致大鼠脓毒性急性肺损伤(ALI)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IL-1、IL-8和IL-10表达的变化,探讨MMP-9在ALI形成及预后判断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和CLP手术组42只(6hn=8、12hn=8、24hn=10、48hn=16)。动物成模在各对应时间点取材,检测各组生存率、肺湿重系数、肺组织病理评分,以及MMP-9、IL-1、IL-8、IL-10血清水平。结果 MMP-9蛋白水平在CLP后24小时出现明显上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48小时进一步升高(P<0.01);IL-1、IL-8、IL-10在CLP术后升高,48小时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CLP术后大鼠明显肺损伤出现于24小时并持续加重,48小时组内大鼠均出现严重肺损伤;MMP-9与肺损伤病理程度存在正相关(r=0.704,P<0.01),相关性高于IL-1(P<0.01)、IL-8(P<0.01)和IL-10(P<0.05)。结论 CLP手术致大鼠脓毒性ALI血清MMP-9显着升高,MMP-9升高水平与肺损伤病理程度呈显着正相关,提示MMP-9可能在脓毒症后肺损伤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对肺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潜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部医学》期刊2014年02期)

杨睿,王东强,李志军[7](2014)在《盲肠结扎穿刺大鼠脓毒症模型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更符合临床脓毒症病生理机制的动物模型。方法将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LP组、实验组及假手术组,每组25只,分别行假手术、盲肠结扎穿刺及改良盲肠结扎穿刺术。3组大鼠中各取5只,于术后12 h无菌心脏采血2 mL,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剩余大鼠分别于术后6 h、12 h、24 h血清TNF-a和IL-6浓度,并观察大鼠死亡率。结果实验组大鼠血培养均为阳性,术后6 h、12 h、24 h血清TNF-a和IL-6浓度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CLP组(P<0.01)。结论改良盲肠穿刺结扎术所致大鼠脓毒症模型由于传统CLP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4年05期)

魏西军[8](2012)在《盲肠结扎穿刺法大鼠脓毒症模型的复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脓毒症动物模型的复制为脓毒症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新的视野,也为脓毒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应用基础。方法将18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术后2、6、12、24、48h组,每组3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复制Wistar大鼠脓毒症模型。结果对大鼠活动习性、外表和解剖、病理切片的观察,接受盲肠结扎穿刺(CLP)术后的大鼠精神状态、生活习性发生改变。术后24h多脏器组织呈炎症改变,血液和腹腔积液细菌培养均阳性;术后2、6、12、24、48h血浆中内毒素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复制了大鼠脓毒症模型,证实大鼠脓毒症模型复制成功。(本文来源于《西部医学》期刊2012年07期)

赵金锋,李钢[9](2009)在《盲肠结扎穿刺致大鼠脓毒症的模型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更符合病理生理学机制的脓毒症动物模型。方法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LP组,实验组(n=20),分别行假手术,盲肠结扎穿刺术及改良盲肠结扎穿刺术,观察各组的死亡(本文来源于《2009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9-12-10)

赵金锋,罗进,刘世宾,李钢[10](2008)在《盲肠结扎穿刺致大鼠脓毒症的模型改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更符合病理生理学机制的脓毒症动物模型。方法: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LP组、实验组,各20只,分别行假手术、盲肠结扎穿刺术及改良盲肠结扎穿刺术,观察各组的死亡率、大体情况及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组死亡率及多器官衰竭情况明显重于CLP组。结论:改良盲肠结扎穿刺术所造脓毒症动物模型优于传统盲肠结扎穿刺术。(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08年10期)

盲肠结扎和穿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是Rho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它通过与GTP或GDP结合在活化与失活的形式之间转换,而发挥其分子开关作用。它可与许多不同种类的靶蛋白结合,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如调节细胞骨架重组、囊泡运输、细胞周期以及细胞极化等。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基因小鼠对脓毒性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方法:1.利用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Puncture,CLP)造成小鼠脓毒症模型,观察小鼠的死亡曲线。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用小鼠为雄性,8-12W):分别为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小鼠(KO组)和不带Cre基因的Cdc42Flox小鼠(Control组);2.CLP造模12小时后取肺和脾脏,石蜡切片后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组织损伤程度;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IL-6、TNF-α的浓度;3.体外培养腹腔巨噬细胞,给予LPS刺激,观察比较Cdc42基因缺失对迁移能力、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4.收集小鼠骨髓细胞,加入M-CSF和LPS刺激后,通过流式细胞仪、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比较Cdc42基因对巨噬细胞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1.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明显增加CLP脓毒症死亡率,且死亡时间明显提前;敲除组小鼠的肺和脾脏损伤更为严重,脾脏中巨噬细胞明显增多,脾脏体重比增大;血清中IL-6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但TNF-α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采用100ng/m L LPS刺激腹腔巨噬细胞24小时,敲除组的IL-6、IL-1β和TNF-α等促炎因子m RNA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6的浓度,也显着性升高,上清中TNF-α的量没有明显变化,但蛋白检测细胞中TNF-α是升高的,这可能是因为Cdc42缺失可能干扰TNF-α的分泌;3.M-CSF和LPS体外刺激骨髓源的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两组分化程度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小鼠明显加重盲肠结扎穿刺(CLP)诱导的小鼠脓毒症,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巨噬细胞炎性因子IL-6和IL-1β的转录与分泌以及促进巨噬细胞TNF-α的转录和合成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盲肠结扎和穿刺论文参考文献

[1].韩靖,杜玉明,袁聪俐,华修国,李岩.大鼠盲肠结扎与穿刺脓毒症模型的建立与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7

[2].郑怀宇.特异性敲除巨噬细胞Cdc42加重盲肠结扎穿刺(CLP)诱导的小鼠脓毒症及其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7

[3].付晓菲,宗景景,周静超,王丹.改良盲肠结扎穿刺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7

[4].肖皓亮,黎满香.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J].湖南畜牧兽医.2016

[5].肖皓亮.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的建立与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

[6].陈昊,李晓宁,薛菲,王岸,周超.盲肠结扎穿刺致脓毒性肺损伤大鼠血清MMP-9水平研究[J].西部医学.2014

[7].杨睿,王东强,李志军.盲肠结扎穿刺大鼠脓毒症模型改良[J].中外医疗.2014

[8].魏西军.盲肠结扎穿刺法大鼠脓毒症模型的复制[J].西部医学.2012

[9].赵金锋,李钢.盲肠结扎穿刺致大鼠脓毒症的模型改良[C].2009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9

[10].赵金锋,罗进,刘世宾,李钢.盲肠结扎穿刺致大鼠脓毒症的模型改良[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标签:;  ;  ;  ;  

盲肠结扎和穿刺论文-韩靖,杜玉明,袁聪俐,华修国,李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