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棉花转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食品原料,棉籽酚
棉花转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美国批准新型转基因棉花用作食品原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将一个品种的转基因棉花用作人和其他动物的食品原料,为利用转基因棉花籽开发新型蛋白质食物打下基础。据报道,获批的TAM66274型转基因棉花作物由美国得克萨斯农业与机械大学农业生命科学研究局开发。研究者称这种可食用的转基因棉花籽口感与鹰嘴豆类似,有助于解决全球(本文来源于《农民文摘》期刊2019年11期)
史玉根[2](2019)在《开拓中国农业基因工程的女院士》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物档案范云六,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中国植物基因工程的开创者、国家农业基因工程学科带头人。1930年出生于湖南,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曾任国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9-09-27)
雷水娟,刘二龙,卢丽,吕英姿,蒋湘[3](2019)在《转基因棉花MON88701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转基因棉花MON88701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根据转基因棉花MON88701品系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转基因棉花MON88701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测定本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可重复性。【结果】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于转基因棉花MON88701成分的检测,灵敏度测试表明其定量下限为34拷贝;重复性试验显示其相对标准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转基因棉花MON88701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高灵敏度,适合对转基因棉花MON88701品系进行检测。(本文来源于《生物安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江涛[4](2019)在《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挖掘及优质转基因棉花的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花是我国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和经济作物,其纤维品质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棉纺织品质量的好坏。纤维品质单一是制约棉花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培育纤维品质优良的新品种已成为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当前,研究学者们已经克隆了多个纤维发育相关基因,并获得了一些转基因棉花,但仍然缺乏真正具有应用前景的基因和品种。挖掘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探究其生物学功能,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研究棉花纤维的伸长发育机制,而且将为培育优良纤维品质的棉花新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鉴于此,本研究开展了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和优质纤维转基因棉花的培育两方面工作,以期为棉花纤维品质改良基因工程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同时培育出纤维品质改良的转基因棉花新种质。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构建了陆地棉不同组织(根、叶、花药、柱头)和纤维不同发育时期(7 DPA、14 DPA、26 DPA)的转录组数据库。构建的7个转录组数据库大小为4.43 Gb~5.20 Gb,是陆地棉基因组大小(2.5 Gb)的2倍左右,83.32%~88.22%的Clean Reads可比对到陆地棉TM-1参考基因组上。对纤维组织与非纤维组织(根、叶、花药和柱头)的转录组文库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获得了在7 DPA、14 DPA、26 DPA中表达显着上调的基因数目分别为1,205、1,135和937个,对其进行了GO富集分析和KEGG代谢途径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催化活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细胞膜和细胞器、信号传导等功能和代谢途径。从纤维显着上调基因中随机挑选了36个基因,利用qRT-PCR技术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均为纤维特异或优势表达基因。2.在研究棉纤维优势表达基因Ghrack1时,首次发现棉花基因组中双向基因对(Ghrack1和Ghuhrf1)的存在。qRT-PCR结果表明这对双向基因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均在纤维细胞分化起始初期优势表达。序列分析发现,双向基因Ghrack1和Ghuhrf1的间序列(GhRU)为1,073 bp,具有较高的GC含量(38.7%),符合双向启动子的序列特征。以gus和gfp为报告基因,构建了一系列植物表达载体,通过蘸花法转化拟南芥,在拟南芥中初步证明GhRU为双向启动子,能同时启动gus和gfp在生长旺盛的分生组织表达,推测其可能为纤维优势表达的双向启动子。3.本研究对陆地棉基因组中的双向基因对及其双向启动子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通过对陆地棉基因组中的双向基因对进行搜寻,获得了1,383对双向基因,与棉花不同组织的转录组数据相结合,共筛选到1,986条双向基因具有组织表达信息,其中有236对双向基因在棉纤维中优势表达,随机克隆了30个双向基因的基因间序列,并在其两端分别连接gus和gfp报告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烟草瞬时表达发现有25个双向基因间序列表现出双向启动子活性。进一步分析海岛棉、亚洲棉和雷蒙德氏棉基因组中的双向基因对的存在情况,分别发现了1,091、940和1,249对双向基因对。对这些双向基因对进行了功能富集分析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棉花不同亚种中的双向基因在功能和序列结构上均存在一定的保守性。4.本研究从上述36个棉纤维特异或优势表达基因中,选取了两个纤维优势表达基因CotAD_24232(GhXET)和CotAD_22544(GhKTN)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构建以纤维特异启动子E6驱动基因表达的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分别获得了16株和10株转GhXET和GhKTN基因棉花阳性植株。利用微滴数字PCR技术和Southern blot技术检测转基因棉花植株中目标基因的拷贝数,分别筛选到12株和8株单拷贝基因插入的转GhXET和GhKTN基因棉花植株。qRT-PCR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在转基因棉花的7 DPA、14 DPA和26 DPA纤维中的表达水平相比于受体植株均有显着提高。转GhXET和GhKTN基因棉花植株的成熟纤维长度与受体植株相比均显着增长,分别增长了4.7 mm和2.5 mm。利用接头连接法和巢式PCR方法获得了转GhXET和GhKTN基因棉花中外源基因在棉花基因组插入位点处的侧翼序列。依据获得的侧翼序列,建立了单一位点插入转化事件的特异性检测方法和纯合体检测方法,其中特异性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达到44个拷贝数,为后期转基因棉花的安全评价提供了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1)
刘力铭,王小立,张征田[5](2019)在《转基因棉花对叁突花蛛生物学特性和体内酶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2种转基因抗虫棉对叁突花蛛生物学特性和体内酶活的影响。方法:在人工条件下,采用棉蚜饲喂法,测定转基因抗虫棉对叁突花蛛生物学特性变化的影响,观测叁突花蛛的捕食功能反应和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取食转基因抗虫棉上棉蚜的叁突花蛛生物学特性没有显着变化,捕食功能反应表明捕食效率和控虫效果显着下降,体内GST、SOD、CAT酶活成下降趋势,但没有显着差异。结论:转基因抗虫棉对叁突花蛛生物学特性和体内酶活无明显不利影响,这为研究转基因棉对棉田捕食天敌的影响补充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吕孟雨,杨帆,董福双,柴建芳,赵和[6](2019)在《卡那霉素筛选转基因棉花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带有npt-Ⅱ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棉花后代的筛选效率,通过利用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溶液进行浸种,同时比较浸种时间的长短对棉花子叶片伤害程度,并用PCR分子检测相互验证。结果表明:用浓度1 000 mg/L的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浸种3 d,每5 mL溶液浸泡1粒棉花种子,播种出苗以后,拔除子叶上有白化斑的棉花苗,剩余的子叶上没有出现白化斑的棉花苗即为转基因阳性植株,经PCR检测筛选的准确率达100%。利用卡那霉素溶液浸种的方法筛选带有npt-Ⅱ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棉花后代材料的技术流程经济有效、准确可行。(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纪莲莲,张玉霞,纪家华,赵永民,翟云明[7](2019)在《转基因棉花叁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转基因棉叁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采用5×4NCⅡ交配设计,分析了5份胞质不育系与4份恢复系杂交后,14个性状杂种F_1的竞争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皮棉产量CH的平均值为-9.9%,有7个组合具有正向的竞争优势。主要品质性状中,2.5%跨长CH的平均值为2.1%,有16个组合具有正向的竞争优势,比强度CH的平均值为5.0%,有17个组合具有正向的竞争优势,马克隆值CH的平均值为-9.5%,20个组合均具有负向的竞争优势。2.5%跨长和比强度同时为正向竞争优势的组合14个。经配合力分析,A1、A3、A4、B1、B2、B4等亲本的GCA较好;SCA效应显着的10个性状中,A4B1、A2B2、A3B3等组合的SCA效应多数为正值。(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9年02期)
刘瑞华,陈静怡,王丽丽,李静,刘惠芬[8](2019)在《转基因棉花连续种植对土壤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转基因棉花种植对土壤中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转基因棉花013011(抗旱)、SGK321(抗虫)和非转基因棉花TH_2(抗旱受体)、石远321(抗虫受体)为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期转基因棉花土壤中AM真菌的群落结构。采用PCR-DGGE技术对土壤中AM真菌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在花铃期和吐絮期土壤中AM真菌群落的最小相似度均大于0.6,这说明了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在花铃期和吐絮期均未对土壤中AM真菌的群落结构产生影响。另外转基因棉花和非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在花铃期和吐絮期均未对土壤AM真菌的丰富度(S)造成影响;土壤AM真菌香农-维纳指数(H)仅在吐絮期石远321显着低于SGK321,其余品种和时期均未出现显着性差异;土壤AM真菌的均匀度(EH)仅在吐絮期发现TH_2显着高于013011,其余品种和时期均未出现显着性差异。DGGE指纹图谱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与非转基因棉花同一生长时期多为共有条带,且同一时期土壤AM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AM真菌的群落结构无明显变化。两个不同生育期优势属均为Glomus(球囊霉属)。研究表明:土壤AM真菌的群落结构变化只随着棉花生育期的不同会有短暂的变化,与是否为转基因棉花无显着性相关。(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胜昔,冯常辉,韩光明,张光梅,李国荣[9](2018)在《优质早熟麦后直播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ZD2040的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阐明了优质早熟麦后直播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ZD2040的选育背景、方法及过程,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特征特性,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总结,以期为该品种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可靠数据及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0期)
李海强,王冬梅,李号宾,徐遥,丁瑞丰[10](2018)在《转基因棉花对棉蚜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转基因抗虫棉及转基因高产优质棉对棉蚜个体生长发育及繁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叶片上组建生命表方法,研究转基因棉对棉蚜个体生长发育及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转基因抗虫棉和转基因高产优质棉花对棉蚜发育速度、成蚜寿命、4龄若蚜体重、成蚜繁殖力无明显影响。【结论】转基因抗虫棉和转基因高产优质棉花对棉蚜发育速度、成蚜寿命、4龄若蚜体重、成蚜繁殖力无明显影响。转基因棉花对棉蚜生长发育及繁殖力没有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棉花转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物档案范云六,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中国植物基因工程的开创者、国家农业基因工程学科带头人。1930年出生于湖南,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曾任国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棉花转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美国批准新型转基因棉花用作食品原料[J].农民文摘.2019
[2].史玉根.开拓中国农业基因工程的女院士[N].中国妇女报.2019
[3].雷水娟,刘二龙,卢丽,吕英姿,蒋湘.转基因棉花MON88701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生物安全学报.2019
[4].杨江涛.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挖掘及优质转基因棉花的培育[D].内蒙古大学.2019
[5].刘力铭,王小立,张征田.转基因棉花对叁突花蛛生物学特性和体内酶活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9
[6].吕孟雨,杨帆,董福双,柴建芳,赵和.卡那霉素筛选转基因棉花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9
[7].纪莲莲,张玉霞,纪家华,赵永民,翟云明.转基因棉花叁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J].种子.2019
[8].刘瑞华,陈静怡,王丽丽,李静,刘惠芬.转基因棉花连续种植对土壤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9].张胜昔,冯常辉,韩光明,张光梅,李国荣.优质早熟麦后直播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ZD2040的选育[J].湖北农业科学.2018
[10].李海强,王冬梅,李号宾,徐遥,丁瑞丰.转基因棉花对棉蚜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