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事件纪念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历史事件,纪念馆,场所精神
历史事件纪念馆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1](2018)在《浅析历史事件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从审美角度思考,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次方面的追求,伴随生活品质的上升,在国内外出现了一批着实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纪念馆作品。无论是其空间构架,或者是艺术展示,都淋漓尽致并且十分完美地刻画出历史事件的内涵。本文将十多个方面分析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相关概念,包括定义与特点,以及其归属性,进而引出研究的中心,即场所精神深刻的表述形式。(本文来源于《办公室业务》期刊2018年01期)
常成[2](2017)在《历史事件纪念馆场所环境设计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分析了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场景环境,简要阐明了纪念馆的不同场地基址,然后对纪念馆的空间进行了分析,并从精神角度出发,分别对路径空间、过渡空间和核心空间叁种类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最后提出了纪念馆的特性分析。本文研究成果将对历史事件纪念馆完善场所环境设计、更好地发挥其纪念意义和历史意义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博物馆学文集.12》期刊2017-11-01)
刘诗倩[3](2017)在《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符号化隐喻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出现了建筑创作精神层面的欠缺与诉求。而国内外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纪念馆作品,具有特殊的隐喻意义,通过空间氛围的营造,并以精神作用为主导,主题最终定位在“永恒”上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与共鸣。本文定位在历史事件纪念馆这样充满精神意义的建筑类型,将符号化的隐喻这一理论引入,并结合国内外典型历史事件纪念纪念馆的现状进行剖析,理论联系实际,再扩大至历史文化层面的传承。首先,对纪念性建筑、纪念馆、历史事件纪念馆等相关概念做出对比分析与归纳总结。着重研究了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特征、分类及功能要求等,总结出它在国内外的发展沿革;并提出目前我国历史事件纪念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如何加以改进。其次,解析了符号化隐喻引入历史事件纪念馆设计研究的意义与关联性。基于隐喻理论的研究对历史事件纪念馆的意义营造、场所建构的具体设计手法展开详尽的分析与探讨,来保证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纪念情感的准确表达,然后以人的感知体验作为场所建构的依据,将之落实到具体的隐喻内涵、建筑氛围、空间与景观设计之上。最后,将国内外已建成的经典实例进行图文并茂的解析。针对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符号化隐喻研究设计,系统化地总结出一套适用、实用的设计理论体系。在广度与深度上补充、扩展,并对其他类型的纪念性建筑设计也提供了借鉴与指导,探讨如何创作特意义浓厚、特点鲜明、准确把握纪念主题特性的建筑作品。(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寇宇[4](2015)在《基于视知觉的历史事件纪念馆展墙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展墙设计为主体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所需的理论依托为视知觉相关理论,因为历史事件纪念馆展墙的版式要求内容极具准确性、直观性、纪念性、象征性和艺术审美性,而这些特征的表现与反馈都与视知觉等设计心理学问题紧密相关。因此,本文试从视知觉的角度探讨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展墙形式设计。纪念馆是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或为国家或社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或而建立的陈设文物和照片的建筑,其中展示着有着教育、历史、社会、审美价值属性的展品的,供公众学习、观赏的公共场所。纪念馆展示设计的目的是吸引参观者的注意,然后通过设计将展陈内容有效地传达给参观者,产生情感变化,进而沉浸到整个展馆所营造的氛围中。而这整个过程中其实都是观众凭借视觉器官实现的一系列视知觉活动,是置身于纪念馆情境中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视觉器官的林林总总的信息总体特征的心理认知反映。熟知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的知觉活动的心理特征心理规律是展览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12-01)
常成[5](2015)在《历史事件纪念馆场所环境设计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分析了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场景环境,简要阐明了纪念馆的不同场地基址,然后对纪念馆的空间进行了分析,并从精神角度出发,分别对路径空间、过渡空间和核心空间叁种类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最后提出了纪念馆的特性分析。本文研究成果将对历史事件纪念馆完善场所环境设计、更好的发挥其纪念意义和历史意义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湘潮(下半月)》期刊2015年09期)
孙艳萍[6](2014)在《历史事件纪念馆展陈模式研究——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陈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基本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为实例,来分析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内涵、功能,进而从叙事空间的营造、展品陈列设计、场景复原和口述史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归纳出适合历史事件纪念馆陈列的基本要素,探讨如何克服此类展览说教性强、展品形式单一的弱点。(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4年11期)
赵星宇[7](2013)在《历史事件纪念馆空间场景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为历史事件而建的纪念性博物馆,其除了一般展示功能外,同时更加注重突出精神功能特征的场所精神建筑空间的营造。而该类型建筑场所精神的表达,落实在建筑空间处理层面上,具体表现为一种场景空间的营造。文章以部分国内外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场景化的角度对该类型建筑创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3年05期)
赵星宇[8](2013)在《历史事件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事件纪念馆隶属于博物馆与纪念性建筑。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次方面的需求,在国内外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纪念馆作品。其均以精神作用为主导功能,通过空间营造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与共鸣。本文考虑到如今建筑创作精神层面的欠缺与诉求,定位于历史事件纪念馆这样一个精神寓味浓厚的载体,引入场所精神的概念,通过场所精神相关理论以及典型案例的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希望为同类型建筑的创作思路提供借鉴的同时,对今后建筑设计也有所启迪。首先,文章对纪念馆、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相关概念做出了归纳与总结,研究了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类别以及特点,并总结了它的历史发展沿革,提出了我国历史事件纪念馆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其次,对场所精神的相关理论作出了研究,对场所理论的来源、主要研究层面、以及场所精神的相关内涵作出了介绍与分析,深化对人与场所关系的认识,并针对本文的研究作出了相关理论补充与分析;再次,以场所理论为标尺与意识指导,提出了场所理论在对于历史事件纪念馆的运用模式,确立了我们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该类型建筑。接着从地景环境、空间与特性、人叁个主要层面,围绕人与其场所的关系,对历史事件纪念馆建筑进行了场所性解析及场所精神提炼;然后,深入研究典型实例,来分析案例中建筑师如何加强人与场所关联与互动,以实现场所精神的表达,并作出了实例的对比思考,奠定下面方法论总结的基础。最后,基于前面的认识,以如何加强该类型建筑人与场所联系的设计方法为思考核心,结合若干实例,从创作主体(建筑师)、空间、形象叁方面提出了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场所精神表达的一些思路及方法借鉴。(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3-05-01)
成书珊,陈晓明[9](2012)在《基于场所精神和文脉保护的历史事件纪念馆设计——以通道转兵纪念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事件纪念馆,是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的人为空间,设计师只有通过较好的领悟和尊重场所精神,才能设计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该文分析了在历史事件纪念馆中营造"场所精神"的必要性和设计原则,并以通道转兵纪念馆为例探讨了基于场所精神和文脉保护的设计方法与途径。(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2年03期)
杜蒙,陈刚[10](2009)在《历史事件纪念馆特质空间环境塑造与情感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历史事件纪念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设计立意、手法、元素的剖析,揭示如何将情感要素有效地融入到空间环境的塑造之中,将空间环境所具有的特殊品质和感染力与参观者的思想情感进行相互交融,并探讨了营造历史事件纪念馆特质空间环境魅力的方法与途径。(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历史事件纪念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首先分析了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场景环境,简要阐明了纪念馆的不同场地基址,然后对纪念馆的空间进行了分析,并从精神角度出发,分别对路径空间、过渡空间和核心空间叁种类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最后提出了纪念馆的特性分析。本文研究成果将对历史事件纪念馆完善场所环境设计、更好地发挥其纪念意义和历史意义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事件纪念馆论文参考文献
[1].李媛.浅析历史事件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述[J].办公室业务.2018
[2].常成.历史事件纪念馆场所环境设计论析[C].博物馆学文集.12.2017
[3].刘诗倩.历史事件纪念馆的符号化隐喻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4].寇宇.基于视知觉的历史事件纪念馆展墙设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5].常成.历史事件纪念馆场所环境设计论析[J].湘潮(下半月).2015
[6].孙艳萍.历史事件纪念馆展陈模式研究——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陈列为例[J].大众文艺.2014
[7].赵星宇.历史事件纪念馆空间场景化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2013
[8].赵星宇.历史事件纪念馆场所精神的表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9].成书珊,陈晓明.基于场所精神和文脉保护的历史事件纪念馆设计——以通道转兵纪念馆为例[J].华中建筑.2012
[10].杜蒙,陈刚.历史事件纪念馆特质空间环境塑造与情感表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