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配位论文-李兰婷,王春艳,刘强

稀土配位论文-李兰婷,王春艳,刘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稀土配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钕,配合物,合成,荧光

稀土配位论文文献综述

李兰婷,王春艳,刘强[1](2019)在《稀土钕叁元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温条件下,以乙酰丙酮作为第一配体、叁(4-吗啉代)氧化膦作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叁元稀土钕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解析;通过热重分析,确定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由于两种配体能够通过天线效应有效的向中心离子转移能量,因此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得知,在1057 nm处,化合物具有强烈的钕离子特征荧光发射。(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17期)

童圆君[2](2019)在《鲁米诺-稀土配位聚合物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对生物酶和金属离子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配位聚合物具备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寿命长、stoke位移大、线状发射光谱等优势而受到广泛研究。同时,稀土配位聚合物的组成成分和配体分子选择丰富,纳米结构和功能基团修饰可调,使得稀土配位聚合物在重金属离子和生物检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主要通过筛选和利用具有生物兼容性的有机配体如luminol、GMP等与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制备出一系列新型的生物兼容性稀土配位聚合物纳米探针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生物或环境目标物的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次提出并揭示了luminol与稀土离子间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成功构建了基于新型双配体比率荧光探针的碱性磷酸酶(ALP)和砷酸根离子(As(V))灵敏性和选择性分析新方法。以荧光分子鲁米诺(luminol)为辅助配体,单磷酸鸟苷(GMP)为主配体,Tb~(3+)为发光中心稀土离子,制备了同时发射luminol和Tb~(3+)双荧光的稀土配位聚合物比率荧光探针(luminol-Tb-GMP);ALP对GMP的特异性剪切作用可破坏luminol-Tb-GMP的结构,一方面中断了GMP向Tb~(3+)的能量传递使得Tb~(3+)的荧光减弱,另一方面luminol可与释放出来的Tb~(3+)发生再配位生成luminol-Tb使得luminol的荧光增强,基于Tb~(3+)与luminol荧光信号比率,建立了ALP的高灵敏检测新方法。此外,随着ALP浓度的增加,Tb~(3+)的绿色荧光减弱而luminol的蓝色荧光增强,从而实现了对ALP的可视化检测,通过对环境水样中ALP的动态监测可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而,基于As(V)对ALP活性的强抑制作用,还建立了As(V)的分析检测新方法,并用于对环境水样中As(V)的灵敏检测。2、首次利用配体luminol与GMP对Cu~(2+)的双重选择效应,成功实现了luminol-Tb-GMP荧光纳米探针对Cu~(2+)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以荧光分子鲁米诺(luminol)为辅助配体,单磷酸鸟苷(GMP)为主配体,Tb~(3+)为发光中心稀土离子,制备了同时发射luminol和Tb~(3+)双荧光的稀土配位聚合物比率荧光探针(luminol-Tb-GMP)。由于Cu~(2+)对体系电子传递的高效抑制作用,在Cu~(2+)存在时,Cu~(2+)可高效抑制配体GMP中电子向中心离子Tb~(3+)传递,导致Tb~(3+)的荧光显着猝灭;而Cu~(2+)对luminol的荧光强度没有影响,据此成功实现了基于luminol位于430 nm(F_(430))处和Tb~(3+)位于547 nm(F_(547))处的荧光信号比率对Cu~(2+)的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此外,随着体系Cu~(2+)的增加,在紫外灯下,F_(547)的绿色荧光逐渐减弱,F_(430)的蓝色荧光逐渐显现,据此还建立了对Cu~(2+)的可视化检测的方法。通过加标回收实验,该比率荧光探针还成功应用于湖水水样和生物样品腹水与尿液中Cu~(2+)的检测。3、首次设计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具备双重电子效应的稀土荧光探针,其可实现对Hg~(2+)超选择性比率荧光检测,并根据探针对Hg~(2+)的响应而导致探针在紫外灯下的颜色变化,还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可双比色检测Hg~(2+)的方法。通过以鲁米诺(luminol)为辅助配体,间苯二甲酸(IPA)为主配体,以稀土离子Eu~(3+)为中心离子,通过luminol、IPA和Eu~(3+)之间的配位作用,成功合成了luminol-Eu-IPA双发射荧光探针。其中,单独的luminol分子由于ICT效应而发射蓝色荧光,单独的IPA和单独的Eu~(3+)没有荧光。而该探针中主配体IPA与辅助配体luminol还存在光电子转移效应,进而导致主配体IPA与中心稀土离子Eu~(3+)之间的能量转移效应被部分中断。而当Hg~(2+)存在时,一方面,由于Hg~(2+)可抑制luminol的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导致luminol的荧光显着减弱;另一方面,Hg~(2+)可中断luminol与IPA之间的光电子转移过程,促进IPA对中心Eu~(3+)离子的能量转移过程,导致Eu~(3+)的荧光显着增强。基于Eu~(3+)与luminol荧光信号比值变化实现了对Hg~(2+)的定量检测。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主/辅二配体均与Hg~(2+)有较强的配位络合作用,导致体系对Hg~(2+)检测的选择性极大地提高,据此可成功避免常见易干扰离子Ag~+等的干扰。将该荧光探针还成功应用于环境水样中Hg~(2+)的检测,表明这一荧光探针具备较大的潜力应用于复杂环境中Hg~(2+)的定量检测。4、首次研究并报道了一种不同于以往适配体荧光传感器的高效荧光荧光探针luminol-Tb,该探针实现了对凝血酶的高灵敏检测。通过luminol为配体,稀土离子Tb~(3+)为中心配位离子,基于luminol和Tb~(3+)之间的配位作用,得到luminol-Tb荧光探针。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报道了luminol的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可知,luminol在发生凝聚时,其荧光将显着提升。而凝血酶是一种具备强配位能力的生物大分子,其分子量大,配位位点广泛。因此,当凝血酶存在时,Tb~(3+)与凝血酶之间可发生强配位聚集作用,使得luminol-Tb发生聚集而导致luminol-Tb在430 nm(F_(430))处的荧光显着增加,据此构建了基于luminol-Tb的荧光信号变化的凝血酶检测方法。此外,通过加标回收实验,该探针成功应用于血清样品中凝血酶的灵敏分析,表明本实验方法具备较高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6-14)

李雪媛[3](2019)在《非水溶剂中羧基配位诱导的稀土发光凝胶构建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软材料之一,凝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的众多领域,包括纳米医学、催化、药物输送、润滑剂、化妆品、医疗产品等等。凝胶由凝胶剂和溶剂构成,具有连续的结构和类固体性质。其中,由低分子量凝胶剂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自组装可以形成超分子凝胶。形成超分子凝胶的驱动力主要包括氢键作用、疏水作用、π-π堆积、范德华力以及配位作用等。金属和配体之间的配位作用不仅可以触发体系凝胶化过程,还可以赋予凝胶独特的发光、导电、氧化还原等性质,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而稀土离子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包括激发态寿命长、窄带发光、色纯度高等。因此将稀土离子通过配位作用引入凝胶体系,既可以改善稀土元素的发光性质,又可以拓宽稀土材料的应用,稀土发光水凝胶已经得到初步研究。本论文以此为背景,以非水溶剂中形成的稀土发光凝胶为研究对象,由常见的稀土离子通过与羧酸基团之间的配位作用诱导低分子量凝胶剂——均苯叁甲酸和脱氧胆酸钠形成超分子凝胶,研究了体系的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形成机理和荧光性能等,并与相应的水体系进行了比较。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叁个部分:第一章:对凝胶进行了概述,包括凝胶的定义、分类以及形成超分子凝胶的主要驱动力,重点综述了稀土离子发光原理以及稀土发光凝胶的研究现状。第二章:由刚性羧酸配体均苯叁甲酸和Tb3+以1:1摩尔比在乙醇溶液中混合,通过超声处理得到稀土发光有机凝胶。并通过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凝胶体系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凝胶主要由粗细不均的纤维组成的网格结构形成,纤维直径在100-200 nm之间,且纤维具有分支现象。红外光谱结果分析表明,Tb3+与竣基之间的金属配位作用是形成凝胶的驱动力。对凝胶进行流变学测量发现,随着金属离子和凝胶剂浓度增大其机械性能也相应增强。荧光光谱结果显示,由于采用乙醇溶剂以及均苯叁甲酸配体对Tb3+的天线效应,得到的凝胶具有比水溶液中改善的光物理性能。第叁章:首次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脱氧胆酸钠在质子性离子液体硝酸乙基铵中的聚集行为,发现25℃下其临界胶束浓度为124.6 mM,且不存在凝胶化过程。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加入Eu3+,体系通过自组装形成透明或者半透明离子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表征发现,凝胶微观结构为典型的纤维网格结构且纤维直径在20-80 nm。固定脱氧胆酸钠浓度,随着Eu3+浓度变大,纤维缠绕程度加大。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发现,凝胶化过程包括脱氧胆酸阴离子通过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离子对,再由Eu3+与离子对羧基之间配位作用相互连接得到凝胶,硝酸乙基铵在其中既作为溶剂,也可作为“桥梁”连接离子对。利用流变学和荧光光谱发现,与相应水凝胶相比,稀土离子凝胶同样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改善的荧光性能。我们还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结构离子液体中形成的体系。(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5)

孙庆福[4](2019)在《稀土配位超分子组装结构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溶液配位自组装是在超分子层次精准创制新物质和产生新功能的重要合成手段。我们将具有优异光、电、磁及催化性能的稀土金属离子引入到配位超分子体系的结构设计,突破了此前配位超分子体系中金属大都仅作为连接节点而缺乏自身功能性的难题,发展了稀土超分子的精准配位组装与敏化发光调控策略~([1,2]),并基于多组分协同效应进一步推动了稀土超分子体系在高效光学传感、萃取分离及仿生催化等方面的功能化应用~([3,4])。(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9-05-15)

阎婷婷[5](2019)在《系列多酸基稀土—氨基酸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其质子传导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框架或配位聚合物用作新型的质子导电材料备受关注;而且,具有富氧表面的多酸功能团簇若能通过键合作用被引入到上述体系,构筑成多酸基配位聚合物,已被证明对材料质子传导性能的提升是有利的。在本工作中,我们采用了一种简易的常规水溶液一步合成法,以廉价易得的原始材料—稀土盐、甘氨酸、Cr(NO_3)_3?9H_2O和Na_2MoO_4?2H_2O,成功制备出一系列多酸基稀土-氨基酸配位聚合物:[Ln(NH_3CH_2COO)_2(H_2O)_5][Cr(OH)_6Mo_6O_(18)]?10H_2O(Ln=Pr(1)、Nd(2)、Sm(3)、Eu(4)、Gd(5))(系列Ⅰ)及其La(6)、Ce(7)类似物(系列Ⅱ,未获得单晶结构)。另外,这一合成策略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可观的产率,并且可实现目标产物的单相分离,因此其与传统MOFs质子导体的合成相比,具有成本低、流程简易、环境友好、可扩展制备、纯度高等诸多优势。一、化合物1-5(系列Ⅰ)之间互为异质同晶。其结构的显着特征是形成了沿着晶体学c轴方向的一维水簇,同时[Cr(OH)_6Mo_6O_(18)]~(3-)多阴离子层像“墙壁”一样堆积在一维水簇的两侧,由于其丰富的表面氧原子会与水簇上的晶格水分子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促进晶格水分子的定向排列,从而成功构筑了该方向上的连续氢键网络。交流阻抗分析表明,该系列化合物(以Nd(2)为代表)的电导率在75°C、97%RH条件下达到了最高值—1.56×10~(-4) S cm~(-1)。二、化合物6-7(系列Ⅱ)之间也互为异质同晶,但与系列Ⅰ化合物并非同构。在与系列Ⅰ化合物类似的合成条件下,我们调控了多种可能的影响因素,遗憾的是均未能获悉系列Ⅱ的明确结构。但其IR光谱暗示系列Ⅰ与系列Ⅱ化合物的结构间存在相似性,可能是由于镧系收缩效应造成的配位方式的微调。交流阻抗分析表明,系列Ⅱ化合物(以La(6)为代表)的电导率在80°C、97%RH条件下达到了最高值—4.97×10~(-3) S cm~(-1),这一数值与已报道的高质子导电材料的传导率相当。(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师睿[6](2019)在《多羧酸配位稀土发光配合物及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荧光和抑菌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合成了3个多羧酸化合物L1~L3:[1,1':3',1''-叁联苯]-4,4'',5'-叁羧酸(L1)、5'–(3,5-二羧基苯基)[1,1':3',1''-叁联苯]-3,3'',5,5''-四羧酸(L2)和3',4',5',6'-四(4-羧基苯基)[1,1':2',1''-叁联苯]-4,4''-二羧酸(L3),利用溶剂热法,以L1~L3为配体分别与稀土离子Eu~(3+)、Tb~(3+)反应得到6个新的稀土发光配合物L-Ln(L=L1、L2、L3,Ln=Eu、Tb);采用同样的方法得到6个稀土配合物-氧化石墨烯(GO)复合物GO-L-Ln(L=L1、L2、L3,Ln=Eu、Tb)。通过IR、~1HNMR、UV-Vis、XRD、XPS、SEM、荧光光谱和抑菌实验等对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配体L1-L3可以有效敏化Eu~(3+)、Tb~(3+)的发光;氧化石墨烯的复合对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性质影响较小,不会引起荧光的强烈猝灭,且对配合物的荧光寿命和CIE坐标基本没有影响;配合物L1-Tb、L1-Eu、L3-Tb、L3-Eu和复合物GO-L1-Tb、GO-L1-Eu、GO-L3-Tb、GO-L3-Eu均可用于检测硝基苯,且可用于细胞荧光成像。SEM分析表明,复合物GO-L3-Tb、GO-L3-Eu中的L3-Tb和L3-Eu由于受到GO的锚定诱导作用,其形貌由多层的平面六边形变为多层六瓣花结构,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可用于微尺寸的荧光防伪;GO-L1-Tb、GO-L1-Eu、GO-L2-Tb、GO-L2-Eu受GO的影响,其BET表面积增大。抑菌性质研究表明GO-L1-Eu复合物的抗菌性能优于L1-Eu配合物;L2-Eu、L3-Eu、GO-L2-Eu和GO-L3-Eu能够有效遮挡紫外线,可用于紫外线防护剂。(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4-01)

战智颖[7](2019)在《基于含氮多羧酸配体构筑的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探针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含吡啶多羧酸配体4-(吡啶-3-氧基)-邻苯二甲酸(H_2ppda)和2,2'-联吡啶-5,5'-二羧酸(H_2bpdc),在溶剂热条件下通过与稀土金属盐进行反应设计合成了10个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通过红外、元素分析、热重、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解析和表征,重点研究了它们作为一些无机离子、有机分子及生物分子的荧光探针性质;同时对其荧光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阐述。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H_2ppda和1,4-萘二酸(H_2npdc)为配体合成了5个结构新颖的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1-5:[Eu_2(ppda)_2(npdc)(H_2O)_2]_n(1),[Ln(ppda)(npdc)_(0.5)(H_2O)_2]_n(Ln=Tb(2)、Sm(3)、Gd(4)、Dy(5))。结构表明,一维双核链[Eu(ppda)]_2由npdc~(2-)的羧基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并通过氢键构成配合物1的叁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5表现出与1类似的同构二维层状结构。配合物1-5均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及水稳定性。研究发现,配合物1可作为检测一些叁价阳离子(Fe~(3+),Cr~(3+),Al~(3+)离子)、PO_4~(3-)阴离子、硝基苯分子及1,3,5-叁硝基苯酚的高灵敏性、可循环性的多功能荧光探针;2在水溶液中可实现对Pb~(2+)离子、Cr_2O_7~(2-)离子与PO_4~(3-)离子的定性和定量检测,2对N,N-二乙基甲酰胺、色氨酸与酪氨酸可进行特异性识别。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寿命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检测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基于对分析物的高灵敏性、高选择性及循环性检测,1和2将是在水溶液环境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多功能荧光探针。2.基于H_2bpdc配体与稀土金属盐反应合成了5个同构的叁维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6-10:[Ln(bpdc)_(1.5)(H_2O)_2]_n(Ln=Eu(6)、Tb(7)、Sm(8)、Gd(9)、Dy(10))。H_2bpdc配体的两个羧基均失去质子参与配位,吡啶氮原子作为活性位点可能会进一步与分析物作用。着重研究了配合物6与7的荧光探针性质,结果表明,6可通过荧光猝灭现象检测Fe~(3+)离子、Cu~(2+)离子、PO_4~(3-)离子、OH~-离子以及二氯甲烷分子;7可在一些阴离子存在下通过荧光增强效应对C_2O_4~(2-)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另外在对一些爆炸物的识别中,1,4-二硝基苯对7产生最强的荧光猝灭。本文详细探讨了不同分析物对于6荧光的猝灭机理,优异的抗干扰及循环实验结果证实6和7在检测上述分析物时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4-01)

宋田雨,朱晏阳,梁硕丰,邹纲,张其锦[8](2018)在《稀土配合物的配体PNIPAM塌缩诱导配位键断裂(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得到了Eu(ally-DBM)3-2TPPO和PNIPAM形成的大分子水溶性发光配合物.本文通过TGA、GPC、HNMR表征复合物的结构,并研究了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荧光热响应性.研究发现,PNIPAM在低临界溶解温度以上塌缩引起配位键断裂,导致Eu~(3+)的荧光减弱和配体荧光增强.当温度降低时,发现Eu~(3+)的荧光增强,配体荧光相应减弱.推断当温度降低时配体再次与铕离子重新配位,并通过红外光谱进一步证实了.这种配合物的荧光热响应性具有可逆性,可用作分子探针应用在生物成像方面和研究PNIPAM塌缩.(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期刊2018年05期)

汪鹏飞[9](2018)在《稀土铽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推荐一个材料化学综合性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个材料化学综合性实验--稀土铽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该实验是一个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材料化学综合性实验,内容包括稀土铽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红外光谱、粉末衍射、热重和固体荧光性质的表征及结果分析。通过该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材料-稀土铽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过程、性能表征方法及性能分析,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以期提高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主动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17期)

姚晋[10](2018)在《含氮多羧酸稀土/锌配位框架的结构及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因其高孔隙率和多功能结构等特点使其在多个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具有手性识别、发光、温度传感及呼吸效应等功能性配合物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以设计功能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为目标,选用含氮类羧酸有机配体4,4′,4′′-叁嗪-1,3,5-叁基对氨基苯羧酸和手性配体5,5′-((1R,2R)-环己烷-1,2-二酰胺基)间苯二甲酸(R,R-CHCAIP)通过水热法合成一系列新颖的配合物,并进行了全面表征,特别是对其光学、温度传感、吸附以及手性识别等性质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以有机配体4,4′,4′′-叁嗪-1,3,5-叁基对氨基苯羧酸(H_3TATAB)构筑了叁例稀土氧链基配位框架1-Eu,1-Tb和1-Eu_(0.015)Tb_(0.985),这些稀土配位框架在空气或干燥器中部分或可逆地脱水转化为1′-Eu,1′-Tb和1′-Eu_(0.015)Tb_(0.985)。单晶衍射表明,脱溶剂后的1′与母体配位框架1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与1比较,脱水相1′晶胞体积收缩了?16.4%,表明强的呼吸效应。呼吸机理是基于配体里C-N-C角的旋转产生的,不同于由线性二羧酸配体构筑的配位框架。重要的是,在90 K至300 K的温度范围内,共掺杂的1′-Eu_(0.015)Tb_(0.985)可以作为高灵敏比例温度计使用,该温度传感器与之前报道过的不同,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蓝移而不是红移,颜色由橙色变为绿色。2.选择了类似风车叶片的5,5′-((1R,2R)-环己烷-1,2-二酰胺基)间苯二甲酸(R,R-CHCAIP)手性配体与锌盐构筑了两个手性配合物:Zn_4(R,R-CHCAIP)_2(4-4′–bipy)(H_2O)_5(5)和Zn_(1.5)(R,R-CHCAIP)(H_2O)_2(6)。X-射线单晶衍射解析其晶体结构,并进行了热重、粉末、荧光等性能测试。配合物5展示了一个具有波浪形的二维层状结构。该二维层状是由配体中的羧基氧与Zn~(2+)桥连成带状结构,进一步通过4,4′-联吡啶连接而成的。结构中大量的含氮活性位点及配位水分子,容易与具有?-羟基的小分子形成氢键。这为手性识别对映异构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研究发现,配合物5作为荧光传感器对乳酸,扁桃酸和酒石酸这叁种异构体展现了优异的探测和识别性能。其中对R/S-扁桃酸的对映体选择性最高,达到2.12,LOD_((S-mandelic))/LOD_((R-mandelic))为2.17:1。(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30)

稀土配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稀土配位聚合物具备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寿命长、stoke位移大、线状发射光谱等优势而受到广泛研究。同时,稀土配位聚合物的组成成分和配体分子选择丰富,纳米结构和功能基团修饰可调,使得稀土配位聚合物在重金属离子和生物检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主要通过筛选和利用具有生物兼容性的有机配体如luminol、GMP等与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制备出一系列新型的生物兼容性稀土配位聚合物纳米探针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生物或环境目标物的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次提出并揭示了luminol与稀土离子间的聚集诱导发光效应,成功构建了基于新型双配体比率荧光探针的碱性磷酸酶(ALP)和砷酸根离子(As(V))灵敏性和选择性分析新方法。以荧光分子鲁米诺(luminol)为辅助配体,单磷酸鸟苷(GMP)为主配体,Tb~(3+)为发光中心稀土离子,制备了同时发射luminol和Tb~(3+)双荧光的稀土配位聚合物比率荧光探针(luminol-Tb-GMP);ALP对GMP的特异性剪切作用可破坏luminol-Tb-GMP的结构,一方面中断了GMP向Tb~(3+)的能量传递使得Tb~(3+)的荧光减弱,另一方面luminol可与释放出来的Tb~(3+)发生再配位生成luminol-Tb使得luminol的荧光增强,基于Tb~(3+)与luminol荧光信号比率,建立了ALP的高灵敏检测新方法。此外,随着ALP浓度的增加,Tb~(3+)的绿色荧光减弱而luminol的蓝色荧光增强,从而实现了对ALP的可视化检测,通过对环境水样中ALP的动态监测可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而,基于As(V)对ALP活性的强抑制作用,还建立了As(V)的分析检测新方法,并用于对环境水样中As(V)的灵敏检测。2、首次利用配体luminol与GMP对Cu~(2+)的双重选择效应,成功实现了luminol-Tb-GMP荧光纳米探针对Cu~(2+)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以荧光分子鲁米诺(luminol)为辅助配体,单磷酸鸟苷(GMP)为主配体,Tb~(3+)为发光中心稀土离子,制备了同时发射luminol和Tb~(3+)双荧光的稀土配位聚合物比率荧光探针(luminol-Tb-GMP)。由于Cu~(2+)对体系电子传递的高效抑制作用,在Cu~(2+)存在时,Cu~(2+)可高效抑制配体GMP中电子向中心离子Tb~(3+)传递,导致Tb~(3+)的荧光显着猝灭;而Cu~(2+)对luminol的荧光强度没有影响,据此成功实现了基于luminol位于430 nm(F_(430))处和Tb~(3+)位于547 nm(F_(547))处的荧光信号比率对Cu~(2+)的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此外,随着体系Cu~(2+)的增加,在紫外灯下,F_(547)的绿色荧光逐渐减弱,F_(430)的蓝色荧光逐渐显现,据此还建立了对Cu~(2+)的可视化检测的方法。通过加标回收实验,该比率荧光探针还成功应用于湖水水样和生物样品腹水与尿液中Cu~(2+)的检测。3、首次设计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具备双重电子效应的稀土荧光探针,其可实现对Hg~(2+)超选择性比率荧光检测,并根据探针对Hg~(2+)的响应而导致探针在紫外灯下的颜色变化,还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可双比色检测Hg~(2+)的方法。通过以鲁米诺(luminol)为辅助配体,间苯二甲酸(IPA)为主配体,以稀土离子Eu~(3+)为中心离子,通过luminol、IPA和Eu~(3+)之间的配位作用,成功合成了luminol-Eu-IPA双发射荧光探针。其中,单独的luminol分子由于ICT效应而发射蓝色荧光,单独的IPA和单独的Eu~(3+)没有荧光。而该探针中主配体IPA与辅助配体luminol还存在光电子转移效应,进而导致主配体IPA与中心稀土离子Eu~(3+)之间的能量转移效应被部分中断。而当Hg~(2+)存在时,一方面,由于Hg~(2+)可抑制luminol的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导致luminol的荧光显着减弱;另一方面,Hg~(2+)可中断luminol与IPA之间的光电子转移过程,促进IPA对中心Eu~(3+)离子的能量转移过程,导致Eu~(3+)的荧光显着增强。基于Eu~(3+)与luminol荧光信号比值变化实现了对Hg~(2+)的定量检测。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主/辅二配体均与Hg~(2+)有较强的配位络合作用,导致体系对Hg~(2+)检测的选择性极大地提高,据此可成功避免常见易干扰离子Ag~+等的干扰。将该荧光探针还成功应用于环境水样中Hg~(2+)的检测,表明这一荧光探针具备较大的潜力应用于复杂环境中Hg~(2+)的定量检测。4、首次研究并报道了一种不同于以往适配体荧光传感器的高效荧光荧光探针luminol-Tb,该探针实现了对凝血酶的高灵敏检测。通过luminol为配体,稀土离子Tb~(3+)为中心配位离子,基于luminol和Tb~(3+)之间的配位作用,得到luminol-Tb荧光探针。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报道了luminol的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可知,luminol在发生凝聚时,其荧光将显着提升。而凝血酶是一种具备强配位能力的生物大分子,其分子量大,配位位点广泛。因此,当凝血酶存在时,Tb~(3+)与凝血酶之间可发生强配位聚集作用,使得luminol-Tb发生聚集而导致luminol-Tb在430 nm(F_(430))处的荧光显着增加,据此构建了基于luminol-Tb的荧光信号变化的凝血酶检测方法。此外,通过加标回收实验,该探针成功应用于血清样品中凝血酶的灵敏分析,表明本实验方法具备较高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稀土配位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兰婷,王春艳,刘强.稀土钕叁元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J].广州化工.2019

[2].童圆君.鲁米诺-稀土配位聚合物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对生物酶和金属离子检测研究[D].南昌大学.2019

[3].李雪媛.非水溶剂中羧基配位诱导的稀土发光凝胶构建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9

[4].孙庆福.稀土配位超分子组装结构及性能[C].第九届国际稀土开发与应用研讨会暨2019中国稀土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9

[5].阎婷婷.系列多酸基稀土—氨基酸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其质子传导性能[D].东北师范大学.2019

[6].师睿.多羧酸配位稀土发光配合物及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荧光和抑菌性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7].战智颖.基于含氮多羧酸配体构筑的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探针性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8].宋田雨,朱晏阳,梁硕丰,邹纲,张其锦.稀土配合物的配体PNIPAM塌缩诱导配位键断裂(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Physics.2018

[9].汪鹏飞.稀土铽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推荐一个材料化学综合性实验[J].山东化工.2018

[10].姚晋.含氮多羧酸稀土/锌配位框架的结构及功能[D].山西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  

稀土配位论文-李兰婷,王春艳,刘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