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康复对比论文-马金柱,全富贵,周明霞

术后康复对比论文-马金柱,全富贵,周明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术后康复对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全麻,膝关节髋关节置换

术后康复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马金柱,全富贵,周明霞[1](2019)在《对比分析全麻、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老年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患者采取全麻、腰硬联合麻醉的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共98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9例,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49例,给予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54期)

赵爱梅[2](2019)在《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和延迟康复护理的效果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以及延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中选取78例,入选患者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参考组(n=39)和研究组(n=39),参考组患者采用延迟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ROM评分均明显较参考组患者高,2组患者各项目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Mayo各项评分均高于参考组患者,2组各项目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更加理想,能够使肘关节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有助于加快肘关节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10期)

徐秀敏,刘双凤[3](2019)在《不同营养护理方案对重症脑出血开颅术后患者营养和神经康复影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完全肠外营养和早期低热量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出血开颅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重症脑出血开颅术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完全肠外营养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低热量肠内营养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前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非瘫痪侧肱叁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叁头肌肌围(MAMC)、血清清蛋白(ALB)、血清前清蛋白(PAB)、血红蛋白(Hb)]、免疫功能(CD3~+、CD4~+、CD8~+、IgA、IgG、IgM),以及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康复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评定2组干预前后患者的昏迷程度,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情况与营养状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NIHSS评分及BI评分、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TSF、MAMC、ALB、PAB、Hb、CD3~+、CD4~+和IgA、IgG、IgM,以及NIHSS评分、BI评分、GC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与Hb、ALB、PAB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0.259、-0.349、-0.437,P<0.05)];BI评分与Hb、ALB、PAB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r=-0.256、-0.346、-0.411,P<0.05)。结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患者的营养状况呈明显的负相关。低热量肠内营养能够明显改善重症脑出血开颅术后患者的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04期)

陈晓琳,老锦雄,谢韶东,蔡少萍,魏锦辉[4](2019)在《两种康复锻炼方法促进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早期部分负重康复锻炼与常规康复锻炼对促进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两种康复锻炼方法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早期部分负重康复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12、24周观察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AOFAS评分及Maryland足部评分,末次随访测量B′hler角和Gissane角。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踝关节背伸、趾屈,足部内翻、外翻角度,AOFAS评分及Maryland足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周,两组患者踝关节背伸、趾屈,足部内翻、外翻角度,AOFAS评分及Maryland足部评分均呈不同程度增加,两组患者增加程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6、8、10、12、24周两组患者踝关节背伸、趾屈,足部内翻、外翻角度,AOFAS评分及Maryland足部评分继续呈不同程度增加,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B′hler角分别是(29.8±3.4)°和(30.4±3.5)°,Gissane角分别是(130.6±6.3)°和(131.6±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后采用早期部分负重康复锻炼可加快患肢功能恢复,且对骨折固定效果及跟骨形态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赵志昕,温亮,郭文龙,张学东,贾斌[5](2018)在《智能可穿戴辅助康复与传统TKA术后功能康复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智能可穿戴辅助康复系统进行辅助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标准筛选TKA手术患者12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以相同的康复方案进行早期康复。患者出院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应用智能可穿戴辅助康复系统辅助,根据医生远程推送的康复方案和康复动作3D视频演示进行康复,同时由医生进行远程监测和沟通指导;对照组出院后继续按照住院期间的康复方案自行进行居家康复。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出院时、术后1、3个月的关节活动度(ROM)、WOMAC评分和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主被动ROM、WOMAC及HS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出院时主、被动ROM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1、3个月时试验组的主、被动ROM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出院时的WOMAC和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时试验组WOMAC和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家庭康复模式相比,应用智能可穿戴辅助康复系统进行远程康复指导可在TKA术后短期内提高康复效果,并能够将康复宣教、智能预警和数据分析集为一体,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20期)

盖延红,栾晓东,李越凡,朱为勇[6](2018)在《冠心病PCI术后抑郁焦虑患者心脏康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性心脏病(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青岛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9例冠心病PCI后通过焦虑抑郁量表测定确诊为抑郁和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心脏康复组(n=83)和对照组(n=86),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心脏康复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运动训练及心理干预。180 d后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测定、并再次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再将心脏康复组根据运动频次分为3组,分别为3次/周组,4次/周组,5次/周组,比较心功能和焦虑抑郁指标变化。结果心脏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6 min步行试验及LVEF及BNP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较多运动频次对6 min步行试验和LVEF有提高(P<0.05),但对焦虑抑郁状态改善不明显。结论心脏康复对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效果改善明显,具有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曾建敏,欧家满,黄家福[7](2018)在《不同心脏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心脏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按照术后不同心脏康复程序将其分为传统组与新型组各42例,传统组应用传统心脏康复程序,新型组应用新型心脏康复程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康复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新型组的心功能分级与LVEF均优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传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3.8%,新型组是9.5%,新型组低于传统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结论:新型心脏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着,有助于提升心脏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行。(本文来源于《岭南急诊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黄现平[8](2018)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和延迟康复护理在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中的效果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和延迟康复护理在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第七人民医院于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行复杂肘关节骨折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0例予以延迟康复护理,研究组50例予以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肘关节活动表(ROM)以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优良率(98.00%)较对照组(84.00%)显着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肘关节ROM各指标均显着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肘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肘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均显着升高,且研究组显着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中应用可显着提高患者肘关节活动度,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疗效很好。(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学》期刊2018年06期)

王煜朝[9](2018)在《多模式复合镇痛条件下CFNB与SFNB对TKA术后镇痛效果及早期功能康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对比分析在多模式复合镇痛条件下置管持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和单次注射股神经阻滞(Single Femoral Nerve Block,SF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及早期膝关节康复锻炼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初次行单侧TKA术患者共60例,分别记录性别、年龄、BMI指数,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所有病例随机分配至CFNB组(A组,30例)及SFNB组(B组,30例),两组均采用多模式镇痛。术中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枸橼酸舒芬太尼及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使用剂量;术后记录不良反应及合并症。记录术后1d、2d、3d、5d两组VAS评分分值;将术后1d、2d、3d、5d功能锻炼时的疼痛程度分为轻度(VAS评分0-3)中度(VAS评分4-7)重度(VAS评分8-10),比较两组不同疼痛程度的患者例数;测量患侧术后1d、2d、3d、5d ROM评估功能恢复情况;检测术后1d、2d、3d、5d两组外周血常规及炎症指标(ESR、CRP)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记录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组与B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术中使用枸橼酸舒芬太尼及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剂量、术后不良反应、合并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术后1d、2d、3d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2.47±1.332、2.80±1.375和3.32±0.961,明显低于B组(2.93±1.251、3.30±1.664和3.56±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术后1d、2d、3d的膝关节ROM分别为28.67±5.561,37.27±4.097,49.15±5.309,高于B组(22.15±6.399,30.23±6.017,42.17±7.507),提示两组患者随着时间的延长其ROM均明显增加;相同时间点,A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度数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d,A组轻度评分27例,中度评分3例;B组轻度评分22例,中度评分8例。术后2d,A组轻度评分25例,中度评分5例;B组轻度评分21例,中度评分9例。术后3d,A组轻度评分30例,中度评分0例;B组轻度评分28例,中度评分2例,两组均无重度评分。术后两组第1、2、3天行均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值均>0,说明两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患者第5天VAS疼痛评分、膝关节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两组血常规、ESR、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单次注射股神经阻滞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对TKA术后镇痛效果较为明显。2、就TKA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而言,连续股神经阻滞较单次单针股神经阻滞效果显着。3、多模式镇痛效果显着,单次股神经阻滞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病人接受度高,有利于早期膝关节的功能康复,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成都体育学院》期刊2018-05-20)

李绪洪[10](2018)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疗效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优化路径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108例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优化路径心脏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LVEF和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977、11.111,P<0.05)。康复前两组患者ADL、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观察组ADL、SAS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36、7.159、5.742,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1%、12.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4,P>0.05)。结论:优化路径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恢复效果更佳,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术后康复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以及延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中选取78例,入选患者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参考组(n=39)和研究组(n=39),参考组患者采用延迟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ROM评分均明显较参考组患者高,2组患者各项目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Mayo各项评分均高于参考组患者,2组各项目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更加理想,能够使肘关节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有助于加快肘关节功能恢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术后康复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1].马金柱,全富贵,周明霞.对比分析全麻、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膝关节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2].赵爱梅.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和延迟康复护理的效果对比[J].心理月刊.2019

[3].徐秀敏,刘双凤.不同营养护理方案对重症脑出血开颅术后患者营养和神经康复影响的对比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

[4].陈晓琳,老锦雄,谢韶东,蔡少萍,魏锦辉.两种康复锻炼方法促进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9

[5].赵志昕,温亮,郭文龙,张学东,贾斌.智能可穿戴辅助康复与传统TKA术后功能康复的对比[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8

[6].盖延红,栾晓东,李越凡,朱为勇.冠心病PCI术后抑郁焦虑患者心脏康复的对比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

[7].曾建敏,欧家满,黄家福.不同心脏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8

[8].黄现平.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和延迟康复护理在复杂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中的效果对比[J].实用临床医学.2018

[9].王煜朝.多模式复合镇痛条件下CFNB与SFNB对TKA术后镇痛效果及早期功能康复的对比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8

[10].李绪洪.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

标签:;  ;  ;  

术后康复对比论文-马金柱,全富贵,周明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