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以诗为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诗教,纯真,素朴,尚俗
以诗为教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1](2019)在《论话剧《屈原》以诗为教的诗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郭沫若的《屈原》是一部以诗教为核心的话剧,《楚辞》里着名的诗篇在剧中多有体现。该剧通过塑造屈原、婵娟等一系列诗意形象,极力倡导纯真、素朴的诗风。它以楚文化为中心,以服务大众为目标,主张诗歌向老百姓学习,深深体现了尚俗的诗学观。同时,该剧对于诗歌的教化作用也作了充分肯定。(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14期)
杜婕欣[2](2018)在《以诗为教——论先秦儒家的诗教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儒家"以诗为教"的观念有着思想原型的意义。原始儒家兴起于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在复古与革新的矛盾中,孔子为后世开创了一种从"诗教"出发提升自身人格境界与道德修养的途径,最终形成了儒家诗教美善合一的教化范式和价值观念。故重新回顾和审视儒家诗教观念的原初内涵和传播流变,把握先秦儒家的诗教途径,避免对经典诗教的隔离与疏远。(本文来源于《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陈中苏[3](2015)在《以诗为教,歌漾童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坚持"以诗为教,创建特色"的办学思路,旨在擦亮孩子们"诗"的眼睛,唤醒孩子"诗"的心灵,让孩子在读写诗歌中,感悟生活的情趣,感悟自然的美丽感悟想象的神奇感悟音韵的美妙。一、学诗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学习其他功课的兴趣我们认为:学生接受诗歌教育,并不强求学生写多少诗,有兴趣的多写,没有兴趣的可少写,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加重。诗歌教育对学生的语文及其他功课有着积极的影响,因为学生在接受(本文来源于《辅导员》期刊2015年06期)
金宝[4](2008)在《论以诗为教的产生与诗教观的确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诗教观的确立不是偶然的。诗经历了从"神坛"走向了"政坛"的工具化转换和教化功能由作为礼仪仪式的组成部分向个人的道德修身上的功利性转换,最终使诗教淡化了文学性,凸显了政教性,致使在汉代诗教观得以确立,完成了它的嬗变过程。(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08年08期)
张祝平[5](1992)在《以《诗》为教——朱熹《诗》论纲目》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以《诗》为教大纲的确立疑古思辨学风从北宋始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宋儒为了挣脱汉学藩篱,纷纷从方法论入手,倡导即文求义,涵咏本文的读书方法。朱熹的《诗经》研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起来的。作为理学家和文学家,他既认为《诗经》是文学作品,要用文学方法去读它,更认为它是理学教材,是读者修身明性、格物穷理的工具,而如何将两者统一起(本文来源于《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2年01期)
以诗为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儒家"以诗为教"的观念有着思想原型的意义。原始儒家兴起于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在复古与革新的矛盾中,孔子为后世开创了一种从"诗教"出发提升自身人格境界与道德修养的途径,最终形成了儒家诗教美善合一的教化范式和价值观念。故重新回顾和审视儒家诗教观念的原初内涵和传播流变,把握先秦儒家的诗教途径,避免对经典诗教的隔离与疏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以诗为教论文参考文献
[1].李媛.论话剧《屈原》以诗为教的诗学观[J].西部学刊.2019
[2].杜婕欣.以诗为教——论先秦儒家的诗教途径[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
[3].陈中苏.以诗为教,歌漾童年[J].辅导员.2015
[4].金宝.论以诗为教的产生与诗教观的确立[J].理论界.2008
[5].张祝平.以《诗》为教——朱熹《诗》论纲目[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