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众佛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博兴,龙华寺,民众佛教信仰
民众佛教论文文献综述
夏浩[1](2018)在《五六世纪博兴民众佛教信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龙华寺遗址为山东省博兴县发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规模最大古寺院遗址,20世纪20年代以来,山东博兴龙华寺遗址陆续出土“龙华碑”及其他佛教造像遗物,逐渐引起学界、佛教界等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以龙华寺遗址出土造像记为研究中心,分为叁章,讨论了一系列问题。第一章梳理了龙华寺遗址出土的金铜、白陶与石制佛教造像及其他遗物,介绍了相关文物部门于1984年至2007年间先后5次对龙华寺遗址开展考古调查工作。研究发现龙华寺应为隋朝于大业叁年(607)在古龙华道场废墟上重新修造,同年雕刻龙华碑以纪念龙华寺建成。大业七年(611),龙华寺受山东境内爆发的农民起义波及而遭到毁坏。第二章以龙华寺遗址出土造像记为中心,详析造像记所示时空范围为五六世纪山东博兴地区,进而剖析造像记结构涉及五六世纪博兴地区民众的造像题材、民众造像类型和民众造像者身份等方面内容。研究发现或因山东地区未受两次“法难”波及而呈现龙华寺遗址出土遗物未见北周年间造像现象,且,从博兴龙华寺迅速发展及辐射地域之广袤可见五六世纪山东佛教发展繁荣之盛况。第叁章以龙华寺遗址造像记为依托探析五六世纪博兴地区民众佛教信仰内涵。通过考察五六世纪博兴地区民众尊奉的造像题材,详见其时社会普遍流行释迦、弥勒、卢舍那、观世音及以石像为表征的其他佛菩萨等信仰。通过造像记文得见民众造像活动,进而剖析出其地民众佛教信仰兼具非系统性及现实性特征。(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赵伟[2](2016)在《《红楼梦》中的民众佛教信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清朝统治者对佛教利用和限制政策下,《红楼梦》反映出清代民众佛教的普遍流行的状态。民众佛教中的观音信仰和净土信仰在《红楼梦》中有详尽的描述,表明社会各阶层对简易直接的"他力救济"的渴求。(本文来源于《东方论坛》期刊2016年05期)
朴晶恩[3](2013)在《韩国的民众佛教运动——从其作为参与佛教角度所进行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绪论近年来对于韩国佛教的研究重点逐渐由近代时期转向现代。纵观此前韩国与北美学者对于韩国佛教的研究,多集中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佛教在朝鲜时期停滞不前,但是到了近代以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佛教在这时与近代化、殖民主义、民族主义等主题相结合,这一时期佛教界知识分子的思想、日本帝国主义的佛教政策等都是研究的主要方面。研究最活跃的领域在于对佛教近代化的争论,这其中对曹洞宗等日本佛教传人朝鲜半岛及其产生的影响、《寺刹令》等佛教相关法令、李能和与韩龙云(本文来源于《韩国学论文集》期刊2013年00期)
王娟[4](2011)在《隋唐华北地区民间结社与民众佛教信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指祭祀社神的地方,后来演化为一种基层行政组织,成为乡里行政体系的一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私社兴起,并在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私社,也被称为“社”、“社邑”、“邑义”等,由民间群众自愿自发结合而成,因此这一类结社也被统称为民间结社。使用民间结社这个概念主要是强调其社会性和民间性。民间结社的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从事佛教信仰的活动和经济互助的活动,从事佛教信仰的活动不可避免的要与佛教发生联系。民间结社从事的佛事活动主要包括造像、建塔、造经、刻经、诵经、写经、修寺等等,也包括其他一些社会福田事业。由于普通群众的宗教信仰通常被排除在传统史学家的历史记载之外,而民间结社恰好记录了部分普通民众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信仰情况,为研究普通民众的佛教信仰提供了历史依据。所以本文以隋唐时期民间结社所反映的民众佛教信仰为研究对象,将民间结社与宗教信仰结合起来,为民间结社研究和宗教信仰研究开拓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佛教的盛行使普通民众纷纷皈依佛教,虔心拜佛,这种共同的宗教信仰把一个个单独的个体凝结起来,组成力量雄厚、声势浩大的佛教结社,同时民间结社所从事的造像、建塔、诵经、造经、刻经、写经、念斋等佛事活动,又起到了进一步宣扬佛教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民间结社与佛教是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从民间结社从事的佛事活动中,一方面可以看出民间结社成员对佛教信仰的虔诚程度之高,另一方面从民间结社的个人祈愿中也可以看出普通民众佛教信仰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佛教可以吸引和鼓动广大的平民百姓纷纷成立或加入民间结社,这来源于佛教的救赎性。这是作为正统思想的儒学所望尘莫及的。儒学正统极端的保守性使人们缺乏对现实的想象力,既而使人们转向救世人于苦难并能让人死后前往极乐净土的佛教。但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制度化宗教,其伦理价值在中国的社会实际中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局限,所以佛教不能像儒学那样发展出一套与社会结构系统相适应的伦理体系,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儒家伦理价值在社会中依然处于一种主导地位。尽管如此,唐代社会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社会风气,使儒释道在斗争和融合中发展,共同作用于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本论文从民间结社这一角度研究普通民众的佛教信仰,通过对隋唐时期华北地区民间结社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联系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密切关注民间结社的佛事活动与宗教功能、佛教信仰意识,以及民间结社与佛教寺院的关系等,考察华北地区中下层普通民众的佛教信仰状况,重现历史上佛教发展顶峰的盛况情景。同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拓宽视野,变换角度,自下而上地认识这一时期佛教的发展与思想情况,对于偏重于研究社会上层的宗教信仰来说,多少是个补充,有益于全面认识这一时期的佛教史与思想史。(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马军[5](2010)在《唐代长安、沙州、西州叁地胡汉民众佛教信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综合运用史料和出土文献对唐代长安、西州、沙州等地区胡汉民众的佛教信奉进行描述、分析、比较研究,目的旨在揭示叁地胡汉民众在接受佛教、信奉的过程中有什么地区或民族的差别。民众的宗教信奉属于宗教社会史研究的范畴,着眼点是针对某一地域胡汉民众的佛教信仰展开。其核心是关注神灵体系、宗教派别以及佛教对民众生活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导论部分首先对本选题的意义及预期目标作了叙述,认为宗教社会史研究将是学界以后研究的热点,同时由于专业要求,选择了胡汉民众的佛教信奉作为论文研究方向。其次对该选题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发现对唐代胡汉民众佛教信奉研究的相关论文和专着并不多,这也增加了该选题的难度。第叁介绍了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即通过文献资料和出土文书进行论述。第四对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简要介绍,并对之提出了应对方法。第一章是关于长安地区胡汉民众佛教信奉的研究。首先,第一节对长安地区的地理情况和民族构成加以概述,第二节则运用了全唐文、唐代墓志以及唐人笔记小说等文献资料分别对汉人民众和胡人民众的佛教信奉进行了阐述,包括信仰的神祗、信仰的佛教宗派、诵念的佛教经典及佛教对民间社会生活的影响;第叁节对胡汉民众佛教信奉中的异教影响作了阐述分析,以期对民众的宗教信奉有更深入了解。第二章与第一章体例相似,所不同点在于运用的资料不同,本章运用了敦煌出土文献和今人编着的愿文集,从敦煌民众的祈佛愿文并辅之以写经题记和供养人题记来分析唐代沙州地区胡汉民众的佛教信奉,同样包括沙州民众所信仰的佛教神祗、信仰的宗派、诵念的经典等,并论述了佛教对当地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第叁章由于涉及唐代高昌地区,地处偏远,相关文献资料不多,因此不能按前两章的体例去分析西州民众的佛教信奉,只是概述了当地汉人和胡人民众的佛教信奉,并将之以高昌回鹘建国为界分为两个时期论述。此外还论述了其他宗教对民众佛教信奉的影响,以期更好地了解唐代西州民众的宗教信仰。宗教可以分为制度化宗教和非制度化宗教两类,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不在意佛教神祗有多么众多,经典有多么浩瀚,宗派有多么复杂,他们信仰的出发点无外乎实用。特定的神祗、经典、宗派在胡汉民众中之所以流行也是因为它们能够满足民众对生活的种种特定诉求和美好期望。由此可见,唐代胡汉民众的佛教信奉有很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色彩,这也说明了佛教由出世走向入世,在教义和教理方面所做的改造是其在唐代广受民众崇信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叁地胡汉民众佛教信奉的研究,初步证明虽然叁地民众的族性存在着诸多差别,也有地区、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但在信奉中所体现出来的趋同性则远远大于他们的族性差别,换句话说,叁地胡人所信奉的佛教与汉人而言,本质上有相同性,这似乎说明汉文化的影响所导致的胡人汉化,应当是信奉趋同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0-05-30)
李晓敏[6](2007)在《造像记:隋唐民众佛教信仰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隋唐时期佛教造像之风遍及全国,造像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民众佛教信仰生活的重要资料。通过对造像记的统计分析可以得知参与造像的人群涉及社会各个阶层,女性造像者尤为突出;造像有多种组织形式,家庭组织参与佛事活动成为风气;造像大致分布在河南、山东、四川等十个省,四川是唐后期重要的造像地域。发愿文显示民众关注的核心是家庭的幸福和亲人的安康,关心的是世俗的生活,这是隋唐民众实用主义信仰特点的体现。(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崔峰[7](2006)在《北周民众佛教信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周时期的民众佛教信仰十分盛行,信徒们大都参加称作“邑”或“邑义”的集体组织,邑中成员有官吏、僧尼,但平民百姓占大多数。合邑造像是其主要活动,还从事建窟修寺,设斋集会,讲经念佛等,活动中一般体现着首领们的意志。佛教徒在家也自我修行,依据的主要经典是《提谓波利经》。 北周、北齐造像变化的总趋势是观世音造像流行,而弥勒造像衰落下去。但是北周民众尊奉对象中却以释迦占据首位,北齐则以观世音信仰为最多。这种不同与两地的佛教文化、民族成分等因素有关。 造像铭记中的发愿文,显示出当时民众佛教信仰的两大心理倾向:一是观世音信仰的流行。信仰其可以救苦救难,还能保佑自己和家人的平安。二是对死后成佛并托生西方净土的向往。无力改变现实生活的民众,只能希望死后升入天国享受仙佛般生活。 北周时敦煌地区的佛教兴盛。时任瓜州刺史的于义、尔绵永和李贤等人都是崇佛者,规模宏大的428窟也是此时开凿的。佛教思潮、信仰形式甚至民众崇佛心理都受到东部地区的影响。但开窟造像、写经流通是该地十分流行的佛事活动,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当时的佛教信仰融合了儒家孝道思想,民众对家庭的安危更加关注,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北周许多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聚居,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差别较大,共同的佛教信仰使他们在思想和活动上统一起来,民族矛盾得以缓和。(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6-05-01)
简梅青[8](2003)在《从“开元寺叁门楼题刻”看唐代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一文中研究指出《八琼室金石补正》录有恒州"开元寺叁门楼题刻"79段,包括石刻造经、造像和供养人题名等,内容十分丰富。本文拟以此题刻为中心,对7世纪末至9世纪初唐代北方民众佛教信仰的某些特点进行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期刊2003年00期)
侯旭东[9](2000)在《北朝民间佛事活动与民众佛教信仰》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佛事活动印度佛教,两汉之际传入中土,潜滋暗长,至东晋十六国,影响渐起,入南北朝,则蔚为风气,成为佛教发展的一个高峰。单论北朝,奉佛之徒,讲经论理者少,笃信践行者众。上至皇帝,下及庶民,热心崇福,佛事之盛,前所未有。(本文来源于《文史知识》期刊2000年08期)
何德章[10](2000)在《评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社会史与生活史是近十多年来日益受到国内史学界重视的研究领域,这既是新一代学人对传统的注重政治、经济、文化及发展规律等史学研究主题的合理突破,也是西方当代史学理论与史学旨趣强有力影响的结果。新的研究旨趣可以说真正将史学研究者的目光从政治与社会上层人物身上(本文来源于《中国史研究》期刊2000年02期)
民众佛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清朝统治者对佛教利用和限制政策下,《红楼梦》反映出清代民众佛教的普遍流行的状态。民众佛教中的观音信仰和净土信仰在《红楼梦》中有详尽的描述,表明社会各阶层对简易直接的"他力救济"的渴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众佛教论文参考文献
[1].夏浩.五六世纪博兴民众佛教信仰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2].赵伟.《红楼梦》中的民众佛教信仰[J].东方论坛.2016
[3].朴晶恩.韩国的民众佛教运动——从其作为参与佛教角度所进行的考察[J].韩国学论文集.2013
[4].王娟.隋唐华北地区民间结社与民众佛教信仰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5].马军.唐代长安、沙州、西州叁地胡汉民众佛教信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6].李晓敏.造像记:隋唐民众佛教信仰初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7].崔峰.北周民众佛教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06
[8].简梅青.从“开元寺叁门楼题刻”看唐代北方民众佛教信仰[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3
[9].侯旭东.北朝民间佛事活动与民众佛教信仰[J].文史知识.2000
[10].何德章.评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J].中国史研究.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