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度和应变率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Fe-C合金,分子动力学模拟,动态拉伸力学性能,温度
温度和应变率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周继凯,朱清华[1](2019)在《Fe-C合金动态拉伸力学性能温度和应变率效应分子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温度和应变率对钢材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Fe-C合金体系是钢材的基本组成部分;以Fe-C合金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九种温度和四种应变率条件下Fe-C合金的单轴动态拉伸过程。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温度和应变率范围内,Fe-C合金弹性模量对于应变率变化不敏感,对于温度变化非常敏感;随着温度的升高,弹性模量明显减小;相同温度条件下,屈服强度和峰值应变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应变率条件下,屈服强度和峰值应变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和应变率对屈服强度的影响不具有相关性。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的纳米尺度下Fe-C合金动态拉伸力学性能计算公式能反映温度和应变率效应的共同影响,为钢材在爆炸冲击作用下动态拉伸力学性能描述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张慧识,汤笑之,郭雅芳[2](2018)在《截面形状、应变率和温度效应下的镁单晶纳米线晶体转向的分子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横截面形状、应变率和温度对镁单晶纳米线中晶体转向机制所产生的影响。在模拟中,对矩形和六边形两种不同横截面形状的以[0001]方向为轴的纳米线模型进行拉伸加载。结果表明,材料的屈服强度和在屈服点的势能变化量受到形状、应变率和温度叁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温度和应变率下,晶体转向和<c+a>锥面滑移两种现象对于纳米线的初始塑性有主要作用。然而,在塑性变形初始阶段,晶体转向现象在六边形横截面纳米线中很少出现,而在矩形横截面纳米线中频繁出现。我们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纳米线晶体再取向过程中的表面自由能的变化,这种表面效应使晶体转向的初始形核很大程度上受到纳米线截面形状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晶体转向初始形核所需要的温度随着应变率的升高而升高,而晶体转向激活的温度区间也随着应变率的升高而扩大。此外,晶体转向产生的转向晶粒的生长速率也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李云飞,曾祥国,陈成[3](2018)在《TiNi合金动态力学行为应变率-温度效应实验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掌握NiTi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应变率、温度下的动态力学行为中的应变率-温度,采用MTS809材料试验机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装置开展了NiTi合金在不同初始温度下的准静态单轴拉伸与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压缩实验。结果表明,NiTi合金表现出应变率强化效应,其应力-应变曲线包含双弹性阶段与双非线性变形阶段。相变起始应力、结束应力以及位错屈服应力均随着应变率增加而明显增大,母相弹性模量与马氏体弹性模量变化不明显。在准静态拉伸中其屈服应力与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先线性增长继而线性减小,而两个温度阶段内的相变硬化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陈丁丁,卢芳云,林玉亮,蒋邦海[4](2013)在《某含铝PBX压缩性能的应变率与温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武器弹药在生产、存储、使用等过程中难免需要经受高温、高压、冲击等恶劣环境的考验。在这些极端环境下,作为装填物的高能炸药的力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弹药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其力学性能展开深入的研究。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平台上,采用单独加热试样快速装配的方法,对某含铝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变率下的压缩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4种温度(12、29、45和62℃)下分别得到了不同应变率(250~1 200s-1)加载下的压缩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PBX的压缩强度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和温度软化效应,并且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但破坏应变没有明显的变化。根据所得实验结果,利用双线性函数对压缩强度与温度和应变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认为此关系式仅适用于温度高于粘结剂玻璃转化温度情况下的动态压缩性能。(本文来源于《高压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毛明忠,熊杰,杨斌,熊涛,周凯[5](2008)在《Kevlar~964C纤维束拉伸性能的应变率和温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旋转盘式杆杆型冲击拉伸装置和万能试验机研究Kevlar~964C纤维束拉伸性能的温度和应变率效应,得到Kevlar~964C纤维束在不同应变率和温度条件下的应力与应变曲线。结果表明:Kevlar~964C纤维束的拉伸性能与应变率和温度具有相关性。在相同的温度下,随着应变率的增加,纤维束的破坏应力、失稳应变、初始弹性模量、断裂应变能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在相同应变率下,随着温度的增加,破坏应力略有增加,失稳应变增加,初始弹性模量下降,断裂应变能密度增加。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拉伸性能的应变率和温度效应机制。(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08年11期)
周相荣,胡荣华,王宝珍,王强[6](2007)在《一种描述温度与应变率效应的大应变非线性热粘超弹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橡胶材料在不同温度及应变率下的霍普金森杆冲击试验(SHPB),结合粘弹、超弹理论,建立了一种能反映橡胶材料温度、应变率效应的大应变非线性热粘超弹性本构模型,并开发了相应模型的ABAQUS(VUMAT)软件材料用户子程序。数值模拟很好地再现了橡胶片的SHPB试验,验证了本构模型及材料用户子程序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07年10期)
魏荣强,臧绍先[7](2006)在《岩石破裂强度的温度和应变率效应及其对岩石圈流变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温度和应变率对岩石破裂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岩石圈中一些典型岩石破裂强度的新的经验规律.新的经验规律除考虑围压和标本尺度的影响外,还考虑了温度和应变率的影响,并增加了新岩石的结果,所以更能反映岩石圈内岩石破裂的真实状态.通过对鄂尔多斯平均流变结构的计算和对比研究表明:传统的忽略脆性破裂的流变模型过高地估计了流变强度,流变机制的分布也不尽合理.而考虑了脆性破裂机制的流变模型的结果表明脆性区分为两部分,浅部以摩擦滑动机制控制,深部以脆性破裂机制控制.由于新的经验规律考虑的代表性岩石更全面,并考虑了应变率的影响,得到的脆性区的范围进一步增大,流变强度进一步降低.(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张晓欣,刘瑞堂,张学义[8](2005)在《某船用钢屈服强度的应变率及温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应变率、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装置对某船用钢进行了动态压缩实验。比较获得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图可知:(1)在相同温度下,流动应力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以20℃试验结果为例,当应变率从533/s升高至1236/s时,应变为3%对应的流动应力则由635MPa增加到717MPa,增加幅度约为13%。(2)在相同(近)应变率条件下,流动应力随温度降低而升高。以ε.=1174/s为例,20℃时应变为3%对应的流动应力为709MPa,-190℃时则为(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期刊2005-08-01)
熊杰,萧庆亮,刘冠峰[9](2003)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力学性能的应变率和温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MTS810材料试验机、旋转盘式杆-杆型冲击拉伸装置和温度控制箱,在温度20℃~110℃、应变率为0.001/s~700/s范围内,对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束进行了准静态和高应变率冲击拉伸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变率时纤维束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束的初始弹性模量具有应变率和温度相关的特性,随应变率提高而增加,随温度提高而下降;在常温下,破坏应力从准静态到动态,具有明显的应变率相关性,随应变率提高而增加,但在20℃~110℃范围内、高应变率下,对应变率变化不敏感;失稳应变也具有应变率和温度相关的特性,随应变率提高而减小,随温度提高而增大。在高应变率下,断裂应变能密度主要由初始弹性模量和失稳应变共同决定,受温度效应和应变率效应的综合影响。(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张淑佳,任朝晖,梅国晖,卢炎麟[10](2003)在《高温断裂韧性的温度和应变速率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 2 0 g钢高温断裂韧性的温度和应变速率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在 40 0℃和 5 0 0℃温度下 ,分别测量了几种应变速率下 2 0 g钢的Ji 值·试验结果表明 ,Ji 值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在同一应变速率下 ,温度 40 0℃时的Ji 值小于 5 0 0℃时的Ji 值·为了对压力容器在高温短期负载环境下的安全性作出正确的评价 ,有必要通过高温断裂韧性试验 ,测出相应的高温断裂韧性值(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温度和应变率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横截面形状、应变率和温度对镁单晶纳米线中晶体转向机制所产生的影响。在模拟中,对矩形和六边形两种不同横截面形状的以[0001]方向为轴的纳米线模型进行拉伸加载。结果表明,材料的屈服强度和在屈服点的势能变化量受到形状、应变率和温度叁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温度和应变率下,晶体转向和<c+a>锥面滑移两种现象对于纳米线的初始塑性有主要作用。然而,在塑性变形初始阶段,晶体转向现象在六边形横截面纳米线中很少出现,而在矩形横截面纳米线中频繁出现。我们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纳米线晶体再取向过程中的表面自由能的变化,这种表面效应使晶体转向的初始形核很大程度上受到纳米线截面形状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晶体转向初始形核所需要的温度随着应变率的升高而升高,而晶体转向激活的温度区间也随着应变率的升高而扩大。此外,晶体转向产生的转向晶粒的生长速率也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度和应变率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周继凯,朱清华.Fe-C合金动态拉伸力学性能温度和应变率效应分子动力学[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张慧识,汤笑之,郭雅芳.截面形状、应变率和温度效应下的镁单晶纳米线晶体转向的分子动力学分析[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3].李云飞,曾祥国,陈成.TiNi合金动态力学行为应变率-温度效应实验测试[J].有色金属工程.2018
[4].陈丁丁,卢芳云,林玉亮,蒋邦海.某含铝PBX压缩性能的应变率与温度效应[J].高压物理学报.2013
[5].毛明忠,熊杰,杨斌,熊涛,周凯.Kevlar~964C纤维束拉伸性能的应变率和温度效应[J].纺织学报.2008
[6].周相荣,胡荣华,王宝珍,王强.一种描述温度与应变率效应的大应变非线性热粘超弹本构模型[J].振动与冲击.2007
[7].魏荣强,臧绍先.岩石破裂强度的温度和应变率效应及其对岩石圈流变结构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06
[8].张晓欣,刘瑞堂,张学义.某船用钢屈服强度的应变率及温度效应研究[C].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2005
[9].熊杰,萧庆亮,刘冠峰.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力学性能的应变率和温度效应[J].复合材料学报.2003
[10].张淑佳,任朝晖,梅国晖,卢炎麟.高温断裂韧性的温度和应变速率效应[J].东北大学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