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小氮肥行业高新技术和环保措施的建议(节选)

关于推进小氮肥行业高新技术和环保措施的建议(节选)

一、关于小氮肥行业高新技术及环保措施的推广意见(节选)(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1](2020)在《地方政府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J市Y区食品产业集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特色组织形式,日益受到各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集群由地理位置相近的中小企业自发形成,在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发展当地民营经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囿于市场资源配置的局限性,政府部门需要积极“补位”,采取有效行为引导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中央、省、市近年来不断推出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产业集群化对于小微企业在一定空间内获取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各地政府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发展壮大小微企业、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地方政府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也就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本文首先整理了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文献,基于政府职能理论、治理理论阐述地方政府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职能,指出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要加强战略规划、提供公共产品、制定公共政策、引导创新创业。以J市Y区地方政府推动食品产业集群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发放问卷、电话访谈等形式,分析了Y区食品产业集群案例,解读了Y区在推动食品产业集群中的做法措施,以及产业集群建立起来的成效。Y区政府在推动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统筹规划引领不到位、食品产业政策体系不完善、部门多头管理效率低下、多元参与机制未形成、政府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治理理念还未贯彻深入、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等三个方面剖析了原因。深入思考对策,希望能够助推Y区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当地政府要转变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扶持引导、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增强集群发展的公共服务、引导多元主体参与集群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以促进共建共享。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以形成规模效益,必须坚持治理理念,促进多方参与;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服务能力;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支持引导。通过当地政府不断改进提升以促进集群做大做强,带动当地就业创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陈宏[2](2015)在《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助推企业稳步快速发展》文中指出依靠持续不断的创新发展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一个小氮肥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有机胺、有机溶剂、香精香料和双氧水等系列产品的行业领先企业。实践经验表明,只有持续的技术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技术合作,企业才能稳步快速地发展。

安华[3](2012)在《山西转型经济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更好地把握山西经济长期转型发展演进的路径,理解山西资源依赖型经济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将研究视角由当前的时点拓展至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从长期的历史视角对山西经济的长期转型和资源型经济的转型进行分析,总结山西经济长期发展和转型的历史规律,推动山西区域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同时对新时期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也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山西的经济社会变迁有着其独特之处。由于其自然地理条件,加之人口的不断增加与可供狩猎和采集的资源日渐稀缺之间的矛盾,导致狩猎采集劳动的边际产品下降,山西较早地实现了由原始社会时期的狩猎和采集业向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过渡,也由于其农牧兼宜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政府的政策,从虞夏到宋元时期三千余年的时间里,山西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并没能直接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而是在与畜牧业的兴衰更替中逐步确立了传统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有限的地力不足以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从事手工业或者外出经商的人逐渐增多,到了明清时期,山西商业日趋发展和繁荣,甚至形成了“业贾者十之六、七”的局面。由于商业兴盛以及由此形成的路径依赖,导致山西的近代工业出现相对滞后。也由于山西商业积累的雄厚资本,加之阎锡山统治期间一系列促进措施,山西近代工业发展后发制上,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跃成为工业强省。但是,由于在钢铁、机械、化学、电力、建材等方面投入了很大资本,而在轻工业建设方面的政府投入却相当少,导致了山西工业结构的失衡,并进而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山西经济的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资源禀赋优势、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投资倾斜政策的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山西走上资源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国家大规模投资的推动下,历经建国初期的重点项目建设,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能源基地建设,山西最终形成了资源倚重型的区域经济体系。过度的煤炭资源依赖导致山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越来越弱,资源禀赋与资源诅咒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到20世纪九十年代,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的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被逐步提上日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山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技术转型与升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也是山西省今后转型发展的努力方向。山西当前的经济转型既是山西经济跨越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产业升级要求和低碳经济制约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转型的方向则是建立一个新的多元化的主导产业体系,实现由粗放式、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技术型的现代增长转型,同时培育和营造与此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与政治环境。本文通过对技术进步与长期经济发展的历史比较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不可替代,对产业升级的进度和梯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山西经济处于相对领先位置时,技术进步往往也是相对突出的,而当技术水平和创新水平相对不足之时,山西的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于全国。注重基础教育和科研创新,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必将推动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通过山西历次经济转型的分析表明,山西经济的长期转型发展既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也具有独特性。相对于历史时期革命性经济变革,当前山西的经济转型是一种独特的地方转型模式的新探索,是一种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尝试,也是一项市场经济体系和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

沈逸斐[4](2012)在《环保产业投融资模式中产业投资基金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保产业受到人们普遍重视,并被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环保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现有投融资模式中市场机制的缺失,阻碍了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市场化的投融资模式,为环保企业提供资本支持的同时,提供专业化的增值服务,尤其在对环保高新技术的扩散和帮助中小型环保企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环保产业的市场化发展,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应投资于具有高成长性和高盈利性的领域,结合我国环保产业所处发展阶段,本文认为,应通过加强环保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在清洁生产领域和部分末端治理领域的运用,加速环保产业的结构升级。本文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梳理,在分析了环保产业投融资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后,探讨了产业投资基金对于环保产业的重要应用价值,并对不同类型的产业投资基金适用于环保产业的可行性作讨论,确立了产业投资基金适用于环保产业的发展形式。在此基础上,对产业投资基金在环保产业各细分领域的投资前景作进一步分析,并研究了我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以期为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康征[5](2011)在《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在深入调研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国内外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和经验和状况,对目前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发展进行研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今后发展道路中的相应对策。本文对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多由政府部门或者有政府背景的科技园区负责建立和完善或者参与建成的,主要是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度高,自身发展活力不足。政策法规不健全,影响孵化器功能发挥。现行的孵化器政策也是造成孵化企业流动差的深层原因。孵化企业因为毕业后会失去了进一步政策的支持而不肯毕业;而且孵化器也会因发展较好的孵化企业的毕业,影响房租收入和政府财政性扶持,从而缺乏让企业毕业的积极性。因此,不完善现行的孵化器政策,将难以提高孵化企业毕业率,也难以建立有效的流动和辐射机制,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制环境。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服务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力手段,根据孵化器对企业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建立完善风险投资与孵化器投融资体系,向风险投资机构推荐投资对象,使投融资能够切实的落实到孵化器企业服务中去。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能推动事业蓬勃发展的人才机制,改革现行扶持政策势在必行。激发孵化器和管理人员的动力和活力,以利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述,阐明选题的意义和目的,分析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归纳本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并提出主要观点。第二部分,回顾了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22年发展的历程和现状,用具体的数据体现了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分析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比较了国内外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发展管理成功经验,对完善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对策研究。第五部分,本文结论,并提出研究展望。

崔永华[6](2008)在《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文中指出科技规划,作为从国家层次促进和引导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20世纪20年代首次在前苏联成功实施以来,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世界范围的科技与经济全球化浪潮,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过去长期采取的对科技发展不干预政策,纷纷制定科技规划或科技计划,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支出,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了八次重大科技规划。从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看,这些相继制定的“科技规划”虽反映着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和战略选择,但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相差很大,相比之下,1956年和1986年颁布的科技规划较为成功。但是,关于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包括政策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而对科技规划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尝试突破科技史的研究范围,采用“线上串珠”方式,以历史进程为线索,在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四个系统的框架下,对建国以来五个时期的科技规划递嬗和个案进行历史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资益于我国当代。科技发展规划是以科技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科技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勾画未来科技发展以及以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蓝图,并通过规划的实施来推动这一蓝图的实现。科技规划的目标、期限、涉及范围、组织实施的机构和方法、评估与调整是构成科技规划的五大要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科技规划体制基本上是因循前苏联的科技规划模式。但是由于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干扰,我国科技规划体系从未达到与前苏联同等周密完善的程度。“一五”计划顺利完成以后,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和“双百”方针,制定了第一个科技规划(1956-1967),推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新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1956年科技规划成功实施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化的科学建制、高效的动员机制、留学生的作用、前苏联的援助、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忱和艰苦奋斗精神。这次科技规划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有突出国防重工业、轻视基础研究、农业付出沉重代价等局限性。自1957年夏起,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运动波及到科技规划的实施。一是来自国内。反右扩大化,使被错划为右派的科技人员受到压抑,“双百”方针受到损害;“大跃进”运动中大闹技术革命使科技事业元气大伤。二是来自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合同。中央在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科技战线也随即进行调整,颁布“科技宪法”,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十年规划》(1963-1972)确定了“自力更生,迎头赶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提出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的观点。规划方向明确,目标、任务合理,切实可行,执行措施有力,对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国防科技规划特别是“两弹一星”取得巨大成功。“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规划的执行基本陷入停顿,但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和为实现《十年科学规划》所制定的一些措施,其发生作用的时间并不局限在执行规划的那三年,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十年科学规划》一直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科技规划由“冒进”与调整逐步转变为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1978年,面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邓小平成为科技事业的领路人,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拔乱反正,唤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反映出的浮躁和不切实际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国人对于现实认识的深入,1982年对于“八年规划”的全面调整,也就不难理解了。回溯“八年规划”的制定及其调整。从八年规划的制定情况来看,科技和经济互相脱节,没有很好倾听经济专家的意见,没有真正吸收经济专家来参与科技规划制定,也就难以搞好科技规划。只有经济和科技部门共同努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规划,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世纪80年代,国家确立了“依靠”、“面向”和攀高峰的科技发展方针。90年代,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落实这一战略。世纪之交,面对知识经济浪潮,我国科技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与完善,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时期制定实施了多个科学规划,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把科技工作部署为四个层次,真正形成了全面而趋于完善的科技规划体系,即远景规划(15年)→5年滚动计划→专项科技计划→年度计划。其中,《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影响深远,较为成功。这一规划摒弃“赶超”战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技术体系。突出特点:一是强调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了科技体制改革;二是技术政策的颁布实施,促进了科技成果迅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三是相继出台了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支持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保证了规划的实施,为国家管理科技活动、配置科技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科学和技术R&D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快。加入WTO后,中国的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需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创新和突破,从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特点包括:第一,明确国家目标,即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学和技术支持。第二,突出战略重点,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第三,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第四,强化制度创新。第五,体现区域特色。第六,注重开放环境,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找到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位置。同时,规划制定的过程面向国际开放。第七,鼓励公众参与,使得规划制定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本文最后从共性与变化、时间维度、偏误现象等几个角度对建国以来重大科技规划进行整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规划制定、实施、评估等方面的几点建议:重视技术预见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要服务国家目标,构建基于Web Services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加强科技规划法制化和程序化建设,建立和完善评估体系和评估制度等。

智学[7](2008)在《从边缘到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产生之日起就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其它社会子系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产方式的持续变革,高等教育与其它社会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高等教育逐渐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融入社会发展的“边缘”,并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自身的功能也不断拓展。鉴于此,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把高等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本文力图以“边缘—中心”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解读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的演变历程。阐明河北省高等教育实现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子系统良性互动的逻辑基础和现实途径。本研究认为:高等教育要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力量”,首先需要自身具备走向社会中心的能力——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充分整合,产生有效的能量,并向社会合理释放这种能量,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培养人才、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以及直接的学术性服务三个方面。高等教育正是通过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活动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并通过这一过程赢得社会的支持,从而形成促进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但各级各类院校在应对社会发展需求时,存在模式趋同的可能性。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办学定位、教育内容、以及学校发展路径的选择等各个方面。如果不能对高等教育系统进行科学地整合,就会造成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走向社会中心目标的实现。因此,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路径之一,就是建立起合理的高等教育功能体系以及相应的保障调整机制。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以“边缘—中心”理论的解读为切入点,围绕河北省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历史演变为主线来展开。本研究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阐明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原因。第二章主要分析了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理论基础。从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所发挥作用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内涵、条件、主要特征及发展原则进行了探究。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就不同时期河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功能的发展逐一分析介绍,挖掘了各项功能的历史及作用,理清了发展脉络,总结了历史成绩和局限。第六章揭示了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推动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经验,提出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政策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语,陈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和不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当代河北省高等教育史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详细分析了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实践,提出了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与其功能释放性和协同性的统一,与高等教育多样性的统一,以及与社会互动性的统一。本文阐述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内容可以作为其他研究者研究相同或相似问题的基础。

魏久远[8](2008)在《中国氮肥行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东氮肥行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氮肥行业作为化工行业的一个分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氮肥行业发展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国计民生。中国氮肥行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眷顾,这一方面与它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征有关,另一方面由于它是一类高耗能行业,国家为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也必然会对该行业投入相当的重视。然而氮肥行业发展到今天,也出现了许多限制其继续发展的问题,如氮肥行业集中度低、地区发展不平衡、产能增加过快、安全环保重视不够等,而倾向于市场引导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当前中国的氮肥行业可以说正处于一个战略调整期,正确的应对现阶段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顺利实现行业战略调整的关键。本文以对中国氮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为出发点,在对该行业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分不同层面总结出该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最终得出在我国的氮肥行业发展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最后根据上文的分析以及竞争力理论规范的指导,确定了我国氮肥行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并针对行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本文认为,导致中国氮肥行业问题的原因中比较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是氮肥行业诞生时,国家政策对该行业的干预所延续下来的影响,有些到目前已经累积成为暴露于行业内部不容忽视的问题。另外一个则是企业问题,主要指企业规模小,而且极为分散,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也不能形成孕育核心竞争力提高的良好环境。现阶段很多问题都受到这两个原因的影响,因此对于行业发展战略对策的确立也是主要针对解决这些问题,而后配合以相关的辅助措施。在此过程中,本文始终保证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统一,从实际中搜寻问题,从理论上加以解释,对策措施也同样保证理论与实际的一致。本文最后得出结论。中国氮肥行业发展到现在,很大程度上收益于氮肥行业协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扶植,同时也与企业自身的不断探索密不可分。从目前我国氮肥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氮肥企业厂家数量越来越少,尤其是小氮肥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其总产能占的比重也越来越低。国家发改委规划中也强调,到“十一五”末全国氮肥企业数量规划将由目前的548家减少到300家以下,厂家将再减少45%。这些都说明了缩减企业数量,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提高氮肥产业集中度,走规模经济的道路将会是大势所趋。同时在这过程中,需要有国家政策调整以及其他相关措施的保证。

孔祥琳[9](2008)在《不平凡的五十年——纪念中国小氮肥工业诞生五十周年》文中指出

王红[10](2007)在《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目前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制约,构建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可以促进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本文选题于“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在对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和环境治理现状,提出玉米深加工产业在不同建设阶段、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和建设地点所采取的各环节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能源与水资源回收利用方式。本论文首次根据循环经济理论,采用工程实证分析,对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污染治理现状、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提出玉米深加工产业实施清洁生产、延长产业链、构建闭合循环的玉米深加工产业群的循环经济模式。首次采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减量化指标、再利用及资源化指标、无害化指标进行指标体系计算,提出在企业层面上建立点上的小循环,推行清洁生产、在行业层面上建立线上的中循环,延长产业链、在区域层面上建立面上的大循环,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群,实现玉米经济的科学发展,借助费用—效益模型进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明确玉米深加工产业按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关于小氮肥行业高新技术及环保措施的推广意见(节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小氮肥行业高新技术及环保措施的推广意见(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政府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J市Y区食品产业集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文献简评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理论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产业集群的概念
        2.集群带动效应的概念
    (二)相关理论分析
        1.治理理论
        2.政府职能理论
    (三)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职能作用的分析
        1.加强战略规划
        2.提供公共服务
        3.制定扶持政策
        4.引导创业创新
二、Y区政府推动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一)Y区食品产业集群概况
        1.Y区地理人文概况
        2.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二)Y区政府推动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做法
        1.科学规划统筹食品产业集群发展
        2.加大公共服务并优化环境
        3.制定并落实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政策
        4.引导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三)Y区政府推动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成效
        1.食品产业集群规模集聚度上升
        2.品牌效应凸显
        3.大项目招引成果显着
三、Y区政府推动食品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规划执行不到位
        2.食品产业政策体系不完善
        3.部门多头管理效率低下
        4.多元参与机制还未形成
        5.政府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二)原因分析
        1.多元参与的治理理念还未贯彻深入
        2.“重管理轻服务”的思维还未转变
        3.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
四、地方政府推动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转变政府理念加强顶层设计
        1.转变政府理念
        2.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执行
    (二)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扶持引导
        1.科学制定出台产业集群政策
        2.强化政策执行效力
        3.加大对集群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
    (三)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增强集群公共服务
        1.完善基础设施
        2.配套产业集群公共服务
        3.保障公共服务力量
    (四)引导多元主体参与集群建设
        1.引导企业参与构建产业集群
        2.在社会层面打造产业集群文化
        3.引导群众加入发挥主动性
        4.引导社会行业协会发挥作用
    (五)完善政府体制机制以促进共建共享
        1.完善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
        2.促进共建共享
结论和展望
附录 《Y区政府推动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3)山西转型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与研究基础
        1.2.1 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综述
        1.2.2 历史研究基础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1.3.2 创新点
    1.4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清末之前的山西经济转型与发展
    2.1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
        2.1.1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2.1.2 狩猎和采集业向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变迁
    2.2 农业主导地位的逐步确立
        2.2.1 农业的发展和兴盛
        2.2.2 畜牧业的盛衰更替
        2.2.3 农业经济的发展变迁
    2.3 山西商业的兴盛
        2.3.1 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化速度加快
        2.3.2 活动区域不断扩大,异地贩运贸易空前活跃
        2.3.3 商人地位的历史性变化
        2.3.4 金融业的深化——票号的诞生及其影响
        2.3.5 山西商业兴盛的制度分析
第三章 近代山西的工业化与工业革命
    3.1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3.1.1 工业革命
        3.1.2 工业革命与现代经济体系
    3.2 山西工业经济的发展
        3.2.1 清朝末年的山西近代工业
        3.2.2 民国以来的山西近代工业
        3.2.3 30年代的山西近代工业
        3.2.4 山西近代工业的特点
    3.3 山西工业经济结构演变
        3.3.1 山西工农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3.3.2 山西近代从业人口演变
        3.3.3 山西税收结构之演变
        3.3.4 山西工业化的水平
    3.4 山西近代工业化的制度变迁
第四章 建国后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形成
    4.1 重工业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4.2 山西资源型产业的畸形发展
        4.2.1 煤炭工业
        4.2.2 冶金工业
        4.2.3 电力工业
        4.2.4 化学工业
        4.2.5 建筑材料工业
    4.3 能源基地建设
第五章 新时期山西经济转型的提出与发展
    5.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5.1.1 山西经济结构调整的历程
        5.1.2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5.1.3 投资结构的优化与资源产业的逆势扩张
    5.2 技术转型与升级
        5.2.1 技术创新推进历程及成效
        5.2.2 科技技术创新的相对不足
第六章 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方向分析
    6.1 资源诅咒及其全球表现
        6.1.1 发达国家老工业区的衰退
        6.1.2 发展中国家丰裕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悖论
    6.2 资源诅咒及其传导机制
        6.2.1 资源型产业体系的自循环发展及对人力资本的挤出
        6.2.2 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导致经济波动以及预算支出困境
        6.2.3 贸易条件恶化,并引发反工业化现象
        6.2.4 资源收益分配不公及寻租与腐败
    6.3 山西的资源禀赋与资源诅咒
        6.3.1 山西的资源禀赋
        6.3.2 山西的“资源诅咒”
    6.4 新时期经济转型的路径和方向
        6.4.1 山西经济转型的内涵
        6.4.2 产业升级与山西经济转型
        6.4.3 低碳经济与山西经济转型
        6.4.4 山西经济的转型方向
第七章 技术进步与长期经济转型发展
    7.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7.1.1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7.1.2 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分析
        7.1.3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7.2 传统中国渐趋落后分析
        7.2.1 传统中国渐趋落后的历史对比分析
        7.2.2 传统中国渐趋落后的模型演绎
    7.3 山西的科学技术发展
    7.4 转型期山西技术创新对策
第八章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4)环保产业投融资模式中产业投资基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环保产业
        1.3.2 环保产业投融资
        1.3.3 环保产业投资基金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环保产业相关研究
        2.1.1 环保产业基本属性
        2.1.2 环保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2.2 环保产业投融资相关研究
    2.3 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相关研究
        2.3.1 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分类
        2.3.2 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应用
3 我国环保产业投融资模式分析
    3.1 我国环保投融资现状
        3.1.1 环保投资水平
        3.1.2 环保投资结构
        3.1.3 环保产业投融资渠道
    3.2 我国环保产业投融资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2.1 总量不足
        3.2.2 模式单一
        3.2.3 效率低下
4 我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应用性分析
    4.1 国外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4.2 我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应用价值
        4.2.1 帮助中小型环保企业成长
        4.2.2 分散环保高新技术风险
        4.2.3 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4.3 我国各类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应用性分析
        4.3.1 我国环保产业中风险投资基金的应用性
        4.3.2 我国环保产业中重组投资基金的应用性
        4.3.3 我国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应用性
5 产业投资基金应用于我国环保产业各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分析
    5.1 末端治理
        5.1.1 整体发展前景分析
        5.1.2 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5.2 清洁生产技术
        5.2.1 整体发展前景分析
        5.2.2 子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5.3 环境服务领域
6 我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研究
    6.1 设立模式
    6.2 运作机制
    6.3 退出机制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国外孵化器研究情况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研究的特点
        3.1 主要观点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3.4 理论分析视角
二、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分析
    1. 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
        1.1 科技企业孵化器定义
        1.2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
        1.3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过程
        1.4 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孵化企业的关系
    2. 中国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2.1 发展状况
        2.2 各地政府支持力度与支持方式
    3.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3.1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初始阶段
        3.2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探索阶段
        3.3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拓展阶段
        3.4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扩张阶段
        3.5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深化发展阶段
三、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上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体制缺陷
        1.1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体制问题
        1.2 原因分析
    2. 政策法规执行力度缺陷
        2.1 政策法规执行力度不统一的问题
        2.2 原因分析
    3. 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缺陷
        3.1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2 原因分析
    4. 孵化器自身人才机制缺陷
        4.1 孵化器人才机制问题
        4.2 原因分析
四、完善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对策研究
    1. 国外孵化器发展的基本经验
        1.1 政府的大力支持保障孵化器发展
        1.2 完善的法制环境支撑孵化器发展
        1.3 良好的孵化器投资机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1.4 规范化、标准化的内部管理体制保证孵化器健康发展
    2. 外地企业孵化器的一些先进做法
        2.1 管理团队与孵化器利益挂钩
        2.2 延伸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
        2.3 具有一定的创业投资、融资等功能
        2.4 事业法人与企业法人双重角色
        2.5 租用孵化场地建设孵化器
    3. 主要启示
        3.1 界定政府与孵化器的关系,明确孵化器的定位
        3.2 立法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保证
        3.3 推广风险投资机制,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服务体系
        3.4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要确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
五、结论
    1. 主要结论
    2. 研究展望
附录
    1.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情况表
    2.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类型表
    3.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重要指标07-09年对比表
    4.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性质表
    5.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表
    6.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2009年累计风险投资情况表
参考文献
致谢

(6)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技规划的概念
    二、选题的论据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五、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六、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首次科技规划成功实施
    第一节 新中国首次科技规划的背景
        一、冷战国际环境和“一边倒”外交政策
        二、“一五”计划与大规模工业建设
        三、现代技术革命和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迅速发展
    第二节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与执行
        一、中国科学院制定发展规划
        二、“向科学进军”的动员令
        三、十二年规划的制定
        四、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内容与特点
        五、十二年规划的执行
    第三节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成功因素分析
        一、科学活动全面纳入国家目标
        二、留学归国人员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
        三、新体制下的奖励制度
        四、苏联的国际主义援助
    第四节 十二年规划的历史贡献与几点反思
        一、科学技术宏观管理的“规划模式”
        二、中国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布局
        三、科技管理体制的形成
        四、几点反思
第二章 “文革”时期科技规划实施与中断
    第一节 十年科技规划的背景
        一、国内经济危机与中苏关系恶化
        二、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与技术革命运动及其影响
        三、“科学十四条”与“脱帽加冕”——科技战线的调整
    第二节 十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第三节 十年科学规划的实施与中断
        一、编制1963-1972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二、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若干政策条例
        三、第三个五年计划
        四、十年规划实施取得的成绩
    第四节 《十年科学规划》的特点及其影响
        一、自力更生的思想
        二、赶超战略的调整
        三、强调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
    第五节 “两弹一星”工程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反思
        一、“两弹一星”工程——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突出成果
        二、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意义的“大科学”体制
第三章 1978年前后科技规划“冒进”与调整
    第一节 1978年前后科技规划的内外环境
        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
        二、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摧残
        三、国内经济建设的恢复与“新冒进”
    第二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一、《汇报提纲》关于制定科技发展长远规划的设想
        二、《八年规划》的制定过程
        三、《八年规划》中提出的奋斗目标及其内容
        四、《八年规划》承袭了“文革”前的赶超思想
    第三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调整
        一、国家经济目标的调整
        二、对《八年规划》的批评和重新估价
        三、确定科学技术发展新方针
        四、1982年调整《八年规划》
    第四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教训与反思
        一、以科技工作者为主制定规划会带来局限
        二、经济专家应参与科技规划的制定
    第五节 科技规划对农业技术现代化的作用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形成的背景
        一、政治精英主导下的改革
        二、社会主义的挫折与市场化改革浪潮
        三、从国防到经济的科技发展动力转变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战略转移和科技体制改革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构成分析
        一、远景科技规划的制定与调整
        二、5年科技攻关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三、专项科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四、科技规划体系的完善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 21世纪初期中国科技发展规划与战略选择
    第一节 当代科技规划发展的国际态势
    第二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背景与意义
        一、整体发展目标: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区间
        三、总体判断:中国科技发展形势与任务
    第三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制定过程
        一、制定程序的变化
        二、《规划纲要》主要内容
        三、规划制定前后的争议
    第四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与战略选择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选择
        二、“自主创新”:战略基点
        三、重点突破:战略部署
        四、政策要点:战略保障
    第五节 关于如何实施《规划纲要》的思考
第六章 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整体分析与建议
    第一节 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整体分析
        一、科技规划共性与变化分析
        二、科技规划时间维度分析
        三、科技规划制定主体及模式分析
        四、科技规划偏误现象分析
        五、科技规划局限性分析
    第二节 对未来科技规划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技术预见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
        二、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要服务国家目标
        三、构建基于Web Services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
        四、加强科技规划法制化和程序化建设
        五、建立中长期科技规划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读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从边缘到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理论研究
        1.2.2 关于走向社会中心与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统一性的研究
        1.2.3 关于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高等教育与大学
        1.3.2 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等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的理论渊源及演进
    2.1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基本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2.1.1 边缘——中心理论的基本认知
        2.1.2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主要观点
        2.1.3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理念的衍生
    2.2 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基本内涵和条件
        2.2.1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内涵
        2.2.2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条件
    2.3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特征
        2.3.1 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同益凸现
        2.3.2 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和职业倾向性
        2.3.3 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
    2.4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原则
        2.4.1 秉持原有的"品质",坚持适应与超越统一的原则
        2.4.2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现多元化
        2.4.3 拥有完备的、不断分化与整合的功能系统和机制
        2.4.4 建立与区域社会良性互动发展的系统和机制
        2.4.5 政府支持和社会认可
    2.5 小结
第3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发轫阶段(1949—1985)
    3.1 建国后28年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回顾(1949-1977)
        3.1.1 河北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萌芽阶段
        3.1.2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探索阶段
        3.1.3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停滞阶段
    3.2 改革开放初期河北省高等教育的调整与重构(1978-1985)
        3.2.1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社会需求
        3.2.2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动
        3.2.3 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聚合
    3.3 小结
第4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稳步发展时期(1986-1992)
    4.1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需求
        4.1.1 国际高等教育理念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4.1.2 政治经济需求带给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机遇
        4.1.3 社会结构变迁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
        4.1.4 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高等教育的群众基础
    4.2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动
        4.2.1 以社会经济发展为逻辑起点,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4.2.2 还原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功能,推动高等院校科研发展
        4.2.3 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开始显现,社会服务工作逐渐展开
    4.3 河北省高等教育稳步走向中心的策略与行动
        4.3.1 河北省高等教育的经济社会位置尚处边缘
        4.3.2 河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初步改革
        4.3.3 河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进步明显
        4.3.4 河北省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工作已露端倪
    4.4 小结
第5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快速发展时期(1993-今)
    5.1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需求
        5.1.1 知识经济挑战——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外部动力
        5.1.2 世界教育潮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内在逻辑
        5.1.3 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现实推力
    5.2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动
        5.2.1 市场调节——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5.2.2 素质教育——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5.2.3 科技创新——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功能逐渐彰显
        5.2.4 "产学研"结合——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渐趋形成
    5.3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5.3.1 河北省高等教育经济社会位置向中心推进
        5.3.2 河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继承与超越
        5.3.3 河北省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进步与发展
    5.4 小结
第6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思考与展望
    6.1 河北省高等教育从适应到引导再到超越社会的求索历程
        6.1.1 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石
        6.1.2 从人才培养到发展科学,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核心
        6.1.3 直接服务于社会,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现实能力
    6.2 走向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6.2.1 主体发展动力不足:精英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困惑
        6.2.2 持续发展能力欠缺: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功能有待提高
        6.2.3 系统内竞争和合作能力贫乏:高等院校定位问题亟待解决
        6.2.4 系统间物质与能量交换不畅: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尚待完善
    6.3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国际比较研究
        6.3.1 高等院校走向社会中心外部驱动力的培植
        6.3.2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内部驱动力的培植
        6.3.3 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发展力的培植
    6.4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策略与建议
        6.4.1 确立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科学理念
        6.4.2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立分工合理的功能体系
        6.4.3 增加经费投入,提高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6.4.4 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发展,构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机制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氮肥行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东氮肥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主要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2 氮肥行业文献综述与评价
    2.1 基础理论
    2.2 文献综述与评价
3 中国氮肥行业的发展过程
    3.1 几个概念的界定
    3.2 中国氮肥行业的发展历程
    3.3 中国氮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 中国氮肥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4.1 氮肥行业的优劣势分析及竞争力分析
    4.2 氮肥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4.3 中国氮肥行业发展问题成因分析
5 中国氮肥行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措施
    5.1 中国氮肥行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5.2 中国氮肥行业发展问题的战略对策
    5.3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关于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1.2.1 国外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1.2.2 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玉米加工生产状况概述
        1.2.4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1.2.5 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研究实践进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创新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1.3.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概述
    2.1 循环经济的提出
    2.2 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主要特征
        2.2.1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绩效
        2.2.2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2.2.3 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2.3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进展与经验模式
        2.3.1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发展
        2.3.2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模式
    2.4 循环型工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4.1 清洁生产和工业生态学
        2.4.2 国外的循环型工业的实践
        2.4.3 国内的循环型工业的实践
    2.5 发展循环型工业的模式与途径
        2.5.1 发展循环型工业的3种类型
        2.5.2 我国现有工业园区发展循环型工业的类型
    2.6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2.6.1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架
        2.6.2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架原则
    2.7 循环经济的模式比较
        2.7.1 国外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2.7.2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模式概述
        2.7.3 网状循环(生态工业园区)经济价值链运行
        2.7.4 线型循环经济价值链运行
        2.7.5 治理型循环产业价值链运行
        2.7.6 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的制度创新
第三章 吉林省环境资源和玉米资源概况
    3.1 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象与气候资源
    3.2 环境资源概况
        3.2.1 水文与水资源
        3.2.2 土壤与土地资源
        3.2.3 生物资源
    3.3 环境容量概况
        3.3.1 地表水环境容量
        3.3.2 环境空气容量
    3.4 吉林省玉米资源及产业带分布现状
        3.4.1 吉林省玉米资源分布
        3.4.2 吉林省玉米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4.3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分布状况
    3.5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3.5.1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现状分析
        3.5.2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分析
第四章 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污染治理状况分析
    4.1 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基础条件分析
        4.1.1 玉米生产发展现状
        4.1.2 我国玉米工业发展方向
    4.2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工艺和污染环节
        4.2.1 玉米深加工工艺流程概述
        4.2.2 玉米深加工污染环节分析
        4.2.3 玉米深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4.3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污染治理措施
        4.3.1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4.3.2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4.3.3 噪声防治措施
        4.3.4 固废综合利用措施
第五章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5.1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5.1.1 清洁生产技术的推行
        5.1.2 玉米深加工新产品的发展
        5.1.3 玉米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5.2 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新阶段的发展特征
    5.3 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5.4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条件分析
        5.4.1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推行措施
        5.4.2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阶段发展目标
第六章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模式实证研究
    6.1 循环经济模式选择
    6.2 企业内部清洁生产模式—以黄龙食品有限公司清洁生产模式为例
        6.2.1 企业基本概况
        6.2.2 持续清洁生产规划
        6.2.3 生产工艺过程中污染物的控制
        6.2.4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
    6.3 生态工业园区,工业生态整合模式—德惠大成玉米工业园区
        6.3.1 企业基本概况
        6.3.2 生态工业园总体设计
        6.3.3 生态工业园建设总体方案
        6.3.4 工业园区建设的功能分区
    6.4 产业间多级生态模式—长春大成新资源集团玉米加工项目
        6.4.1 项目基本概况
        6.4.2 实施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必要性
        6.4.3 原辅材料与资源能源选择合理性及消耗指标分析
        6.4.4 污染产生指标分析
        6.4.5 工艺及设备先进性分析
        6.4.6 节能节水措施分析
第七章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7.1 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7.2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7.2.1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7.2.2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
        7.2.3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次指标权重确定
        7.2.4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评分
        7.2.5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7.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7.3.1 环保投资及运行费用结算
        7.3.2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
    7.4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循环经济推行措施
        7.4.1 清洁生产措施
        7.4.2 综合治理措施
        7.4.3 政策措施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研究成果及工作业绩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四、关于小氮肥行业高新技术及环保措施的推广意见(节选)(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府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J市Y区食品产业集群为例[D]. 张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助推企业稳步快速发展[J]. 陈宏. 杭州化工, 2015(04)
  • [3]山西转型经济史研究[D]. 安华. 山西大学, 2012(01)
  • [4]环保产业投融资模式中产业投资基金的应用研究[D]. 沈逸斐. 复旦大学, 2012(03)
  • [5]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D]. 康征. 复旦大学, 2011(04)
  • [6]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D]. 崔永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7]从边缘到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研究[D]. 智学. 河北大学, 2008(04)
  • [8]中国氮肥行业发展问题研究 ——以山东氮肥行业为例[D]. 魏久远. 山东大学, 2008(05)
  • [9]不平凡的五十年——纪念中国小氮肥工业诞生五十周年[J]. 孔祥琳. 小氮肥, 2008(06)
  • [10]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 王红. 吉林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关于推进小氮肥行业高新技术和环保措施的建议(节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