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玲
(巴中市职业中学巴中636001)
【关键词】:职业教育劣质化次等教育弱势群体教育
【摘要】:职业教育做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环境和新形势,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面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把的职业教育带到千家万户。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既是教育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研究发展对策,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文】近代职业教育作为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形式于1980年恢复发展至今,一直受到国家政策努力提倡大力发展。政府采取了各种形式鼓励学生就读,包括生活补助、减免学费等等;支持学校学校创办,给学校相关政策性关照如提供硬件设施、给予学校相关补助。但是,取得的成绩甚微。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大大落后于其他国家,而四川的职业教育又落户后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四川农村职业教育又是全省职业教育作为薄弱的环节。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职业教育停滞不前,我们的农村职业教育又将何去何从呢?下面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四川省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原因分析解剖、职业教育的政策趋向、如何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五个方面分析目前四川农村职业教育问题。
一、我国职业教育历史背景
中国最早的职业教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实业教育,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但在旧中国,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现代工业不发达,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1949年以前,全国只有中等技术学校561所,在校生7.7万人工学校3所,在校生2700人,整个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占中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4.2%。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50年里,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调整、整顿、充实、改革、完善、提高,不断发展壮大。五十年代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发展了上千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六十年代加速培养各地各业急需的人才,学和其他职业中学发展迅速。但在后来,由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中国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指出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高中阶段的教育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991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根据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了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任务。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积极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兴办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1996年,中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和实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法律保障。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
二、四川省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
作为农村职业教育基层工作人员,对农村职业教育了解很深。目前农村职业教育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处境,招生难、学生素质差、学校口碑差等多方面的问题。学生素质稍好的读普高,但是家庭经济条件稍好的死拉硬拽也要读普高。有些家长即使孩子在读职业高中也不知道职业高中是什么。甚至有家长和学生认为,读职业高中不如早打工早赚钱。
目前,即使国家给予就读职业高中的学生很多优惠条件,但是选择读职高的也是寥寥无几,或者就是以生源学校硬性条件多少名次以后“必须”读职业高中。导致了职业教育无形的“劣质化”。最终就读职业高中的学生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但是学生素质差;二类是学生有资质读书但是家庭条件较为具体。
三、原因分析解剖
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偏差产生的对职业教育误解。大部分的人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考大学”如果读书考不了大学便是“读书无用”。目前职业教育分为两个方向就业和升学。
对于升学导致认识偏差的主要有第一“专科层次”说,我国现阶段将高职教育政策限定在专科层次,从而人们理解为“高职就是专科,专科就是高职”。从而以教育的层次代替了教育的类型。第二“此等教育”说,人们往往认为高职是普通教育的补充,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是“难入流”的非正式教育,是“次等教育”。第三“弱势群体教育”说,从社会经济地位看,教育对象大都来自社会中等及以下收入的家庭群体,贫困学生占较大比例。
对于就业来看,出现对职业教育误解更多、更直接。许多家长认为在学校学技术不仅不能赚钱还得交学费,而且学的东西也不对口。不如在外打工学技术,更直接对口,而且还有收入,更早的进入社会早锻炼。
2、目前中职学校的招生录取线是在同等生源情况下比普通教育低一个档次,有人据此认为,中职招生对象是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是解决落榜生的手段。
3、从教育实践来看。由于职业教育体制及教育本身的缺陷,导致学生学与用脱离,学的不能用,用的没学。当前许多中职学校实行“校企合作”,但是对于农村学校来讲由于离校较远不能边学边实习,都是采取的在校学2年,第三年实习。但是由于科技更新很快包括生产线、技术要求、器械等等随时更新。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2年后又得从头开始。同时,很多人认为“校企合作”本身局限了学生的选择和拓展。
在职业教育管理中也存在不少漏洞。譬如职业教育本身强调技术、学以致用但是在很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仍然以试卷考试来衡量学习能力的模式,导致学生学的东西书本化,缺乏实践。同时有很多学校倾向以“考证”为目的的教学。导致与实际脱轨。
以上几方面是导致职业教育“含金量”严重缩水的主要原因。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读职高无用的理论。我们对职业教育的执行过程和结果导致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怀疑和误解,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怀疑和误解导致职业教育的难以实施,使国家多年的职业教育梦搁浅。
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已经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中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是较为乐观的。
从国家政策方面来看,第五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温家宝总理在会上的讲话,要把职业教育提高普遍教育、高等教育同等的地位,国务院做出要把百亿资金投向职业教育大手笔决定,而我国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计划也提出未来几年国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种种信号表明,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正在由上而下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逐渐向教育体系的主流位置挺进,大有迎来职业教育“第二春天”之势。
从国家教育发展方向来看:随着我国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民营经济的活跃,那种只看重学历不重视实际能力的落后观念必将被淘汰。我国未来的发展,定位是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其中最关键的是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担当这个重任。可见职业教育是科技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从国家经济发展要求来看,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地位将日趋凸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入世的形势下,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将提出新的要求。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将大大增加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加快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同时,未来劳动就业的格局客观上的构成了庞大的就业培训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培训的总规模还将继续扩展,如何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职业职业教育尽管有较好的前景但是必须要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春天”。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政策导向、消除误解
政府除了给予职业教育经济资助外应大力宣传有关职业教育的相关知识。让民众了解认识职业教育。同时政策方面要消除歧视性的政策导向。
2、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竞争力
中等职业教育要振兴,要发展,必须整合所有的职教资源,无论是招生就业,还是升学,都要进行全部整合,组建职教集团,从招生、教学管理、就业分配等全方位进行资源整治,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提高综合实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加强技能,并突出职业教育实用性。
职教资源整合后,不能惟考试论,而应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求,在教育中突出职业性、专业性、实用性,才能实现技能人才的合理利用和顺畅流通。
4、强化教学管理,提高社会认知度。
严格务实的管理,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的就业、升学提供良好的条件,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校自身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招生,培养全过程,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知识技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就业为导向,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可试行“学分制”,为不同学习水平者、半工半读者、工学交替者分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只要实现了“管理有方、教学有法、升学有门、就业有路”的办学目标,就会得到社会的赞誉和肯定,就会改变学校上门求生源到学生家长找关系、走后门上职业学校的局面。
5、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的经费投入,分担机制,和提高教师的待遇。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啬财政投入,确保职业教育硬件建设经费的逐年增长。积极有效的经费投入,有助于改善办学条件,有利于教师待遇的改善,有利于这支本来就不稳定的队伍的持续发展。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新时期我国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