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庭长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合议庭
庭长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项天伦[1](2019)在《回归法官本色:院、庭长办案制度的审视与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18年1月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提出"入额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办案数量要求,带头办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达不到要求的退出员额"。在紧接此会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提出了"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强化院、庭长办案"的目标任务。院、庭长兼具"办案法官"与"行政领导"于一体,在人民法院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特别是院、庭长通常都是审判业务精深、判案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有必要予以充分利用。一、源流:院、庭长办案制度的溯源与定位(本文来源于《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与刑事审判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30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期刊2019-06-20)
刘晓虹[2](2019)在《冲突调适:司法改革后庭长职能转变与制度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问题的提出:庭长职能是什么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认为,现代人所需扮演的多重角色身份的总和即为"角色丛"。~①由于角色丛中的不同角色对个体有不同要求,因此,这些角色间往往会互相干扰并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造成个体心理层面的冲突,这种角色冲突往往表现为角色价值模糊的角色定位失灵、角色规范失范以及角色之间的矛盾、个人或角色相关者对于角色期待所引起冲突而造成个体产生的心理失常或角色扮演困难等现象。~②在传统司法实践中,庭长通过案件审核方式最大限度实现对案件质效的监督,但亦因此被视为行政干预(本文来源于《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与刑事审判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30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期刊2019-06-20)
余建华,闵海峰,刘云[3](2019)在《落实院庭长办案职责 推进领导办案常态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开庭!”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法院院长沈舟平敲响法槌,开庭审理一起寻衅滋事案件。为进一步落实院庭长办案职责,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探索在全市法院统一建立“院庭长开庭周”制度,自今年3月起,将每月的第叁周确定为“院庭长开庭周”。第一个“院(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9-04-14)
刘云,余春红[4](2019)在《每月第叁周院庭长在开庭》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一起寻衅滋事案近日在湖州市南浔区法院开庭。敲响法槌的是审判长、该院院长沈舟平。为全面贯彻浙江高院提出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质量建设“叁个建设年”工作要求,湖州法院进一步落实院庭长办案职责,湖州市中院探索在全市法院统一建立“院庭(本文来源于《浙江法制报》期刊2019-04-02)
龙宗智,孙海龙,张琼[5](2018)在《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当前院庭长办案已呈普遍化和常态化态势,对司法改革和司法运行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仍存在挂名办案、选择办案、作秀办案等形式化倾向,其直接原因是实施规则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根本原因是司法与社会的行政化。当前须克服困难、创制条件,推进改革。为此可以斟酌改革举措,同时需正确理解"办案"内涵。落实此项制度,需优化保障条件,完善基本规范,提高思想认识,多管齐下采取改革配套措施。应重点完善院庭长办案的分案制度,调整分案原则,强化案件类型甄别机制。同时应加强监督约束、提升制度刚性。还应调整管理制度,优化外部环境。(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姚明平,胡胜[6](2017)在《院庭长办案制度定位与运行模式重构——基于对C市部分法院院庭长办案情况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限权与利益平衡的混合逻辑下,院庭长办案在全国大部已推开落实。但实践中院庭长选择性办案、挂名办案、借力办案较多,导致了制度运行的虚化。究其原因:在司法责任制下,法官办案会尽量选择少办案件、办理简单案件,甚至意图借力办案或将个体决策变为集体决策。院庭长行政权力是实现这一意图的前提条件,且衍生导致院庭长与普通法官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鉴于上述情况,应当采取行政权与审判权相对分离的策略,将院庭长办案定位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上,确保院庭长和法官能够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在具体制度设计中,建议院庭长不参与普通法官同步分案,在初次分案中发挥管理调控作用,院庭长办理案件经普通法官筛选,变把关为亲自办理。同时要正确定位司法责任,将所有法官从裁判恐惧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优势。(本文来源于《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费文彬,张严方,陆德胸[7](2017)在《广西高院院长黄克开庭审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南宁12月15日电 ( 费文彬 张严方 通讯员 陆德胸)今天下午,二级大法官,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黄克担任审判长,敲响法槌,公开开庭审理桂林某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桂林某部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上诉案。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等约60人旁听了庭审。(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7-12-16)
马保真,马云[8](2017)在《我州以实际行动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 践行院庭长办案铁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合作讯( 马保真 马云)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认真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近日,在州中级人民法院第二审判庭内,身穿法袍的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小宁,以审判长身份敲响了法槌,公开审理了一起由州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有较大社(本文来源于《甘南日报(汉文版)》期刊2017-12-05)
陈志龙[9](2017)在《龙海 陪审制度改革院庭长参与多》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试点两年多来,福建省龙海市人民法院重点围绕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参审机制和职权、陪审员履职保障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充分保障陪审员参审话语权。截至目前,全院有人民陪审员247名,台胞陪审员21人,陪审员总数与员额法官数比接近5∶1。2015年5月至今,人民(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7-11-11)
冯之东[10](2017)在《司法改革背景下法院院庭长办案制度实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院庭长办案制度,是一项长期以来受到最高司法机关重视并持续进行具体规划的重要制度,但始终落实不力。特别是伴随着新一轮司法改革及其法官员额制改革的推进,其中的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在对"一五改革"至"四五改革"以来有关院庭长办案的制度文本和制度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法官员额制改革实践的探讨,来分析院庭长办案制度落实不力的主客观原因。最终从改良制度设计、强化制度认同感、修正法官员额制改革实践和加快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等方面入手,就成为提升院庭长办案制度效应的重要举措。(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庭长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问题的提出:庭长职能是什么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认为,现代人所需扮演的多重角色身份的总和即为"角色丛"。~①由于角色丛中的不同角色对个体有不同要求,因此,这些角色间往往会互相干扰并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造成个体心理层面的冲突,这种角色冲突往往表现为角色价值模糊的角色定位失灵、角色规范失范以及角色之间的矛盾、个人或角色相关者对于角色期待所引起冲突而造成个体产生的心理失常或角色扮演困难等现象。~②在传统司法实践中,庭长通过案件审核方式最大限度实现对案件质效的监督,但亦因此被视为行政干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庭长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项天伦.回归法官本色:院、庭长办案制度的审视与完善[C].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与刑事审判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30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2019
[2].刘晓虹.冲突调适:司法改革后庭长职能转变与制度优化[C].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与刑事审判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30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2019
[3].余建华,闵海峰,刘云.落实院庭长办案职责推进领导办案常态化[N].人民法院报.2019
[4].刘云,余春红.每月第叁周院庭长在开庭[N].浙江法制报.2019
[5].龙宗智,孙海龙,张琼.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姚明平,胡胜.院庭长办案制度定位与运行模式重构——基于对C市部分法院院庭长办案情况的实证分析[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7
[7].费文彬,张严方,陆德胸.广西高院院长黄克开庭审案[N].人民法院报.2017
[8].马保真,马云.我州以实际行动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践行院庭长办案铁律[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7
[9].陈志龙.龙海陪审制度改革院庭长参与多[N].人民法院报.2017
[10].冯之东.司法改革背景下法院院庭长办案制度实践调查[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标签:合议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