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齐次泊松过程论文-罗静,程家龙,杨立波,吴淇

非齐次泊松过程论文-罗静,程家龙,杨立波,吴淇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齐次泊松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控系统,全寿命周期,非齐次泊松过程,可靠性

非齐次泊松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罗静,程家龙,杨立波,吴淇[1](2019)在《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的数控系统可靠性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定量分析数控系统全寿命周期可靠性水平,建立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的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推导了早期故障期拐点与损耗故障期拐点的计算公式,并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以两台数控系统的运行故障数据为例,经计算其早期故障期约为8个月,运行约33个月后开始进入损耗故障期。使用Laplace趋势检验方法验证了系统故障过程符合浴盆曲线趋势。(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王玮琦[2](2017)在《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的联锁软件可靠性建模与半实物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联锁系统是铁路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是保障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前提。随着联锁系统的硬件结构日趋完善,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依赖于联锁软件。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测试阶段是提高其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利用测试失效数据建立可靠性增长模型,进而评估和预测可靠性的增长情况是软件可靠性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虽然目前提出的可靠性增长模型已近百种,但对于联锁这类安全苛求型软件而言,普通模型的评估和预测效果往往会有所欠缺,为了建立更适用于联锁软件的可靠性增长模型,本文进行了如下的研究:首先介绍了联锁系统和软件可靠性工程的相关背景知识,选定应用较为广泛的非齐次泊松过程(Non-homogeneous Poisson Process,NHPP)类可靠性模型作为建模的数学基础,研究分析了几种经典的NHPP类可靠性模型的建模思想。其次对联锁软件的测试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在其测试及故障修复的过程中,存在着测试不完全覆盖和排错过程不完美的现象,将这些现象考虑到建模假设之中,建立微分方程并对其中的特殊函数选取恰当的表达式,由此得到联锁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接着利用一组实测联锁软件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几种经典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改进的模型能更好的评估和预测联锁软件的可靠性增长情况。最后,本文依据《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设计实现了能接受操作命令、判断联锁逻辑并予以准确执行的计算机联锁软件,另搭建了相应的硬件平台配合其完成完整的联锁功能,设计测试用例对该联锁软件进行功能测试,记录软件失效现象及失效数据。在软件的测试后期应用本文提出的联锁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对该软件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并预测出软件达到预期可靠性标准的时间。本文建立了联锁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通过真实的软件失效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对软件可靠性的评估和预测效果;论文设计实现了联锁半实物仿真系统,并将文中提出的模型应用于该系统的软件测试阶段,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准确的评估软件的可靠性发展并预测出软件达到预期可靠性标准的时间,其评估和预测结果将会为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开发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4-01)

杨科,许连虎[3](2015)在《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的航空装备FFOP预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可修复产品,无故障工作期(FFOP)与无维修工作期(MFOP)存在紧密联系。依据泊松理论,故障率函数具有浴盆曲线特征的故障发生过程需要用非齐次泊松过程进行描述。首先介绍了FFOP的概念及其国内外技术发展历程;继而,利用基于修正的Weibull分布函数构建的浴盆曲线故障率函数,对故障率具有浴盆曲线特征的装备提出了FFOP预计方法,并通过案例说明了预计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分析了装备FFOP与基于MFOP的装备维修策略的关系,认为装备FFOP的确定应综合权衡可靠性/安全性和维护成本。(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5年09期)

刘臻,陈真,史惟澄[4](2015)在《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及模糊理论的整车耐久试验可靠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整车耐久性试验,得到故障时刻对应的里程数据,基于随机过程理论,用非齐次泊松过程建立试验车故障过程的数学模型,包括模型的统计检验、故障模型的参数估计,得到试验车故障间隔里程的估计值。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试验工程车辆的若干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评分值客观反映开发过程中车辆的可靠性水平,为整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期刊2015年08期)

张攀,马明,郑莹[5](2016)在《非齐次泊松过程下的截断δ-冲击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一类特殊的冲击模型-截断δ-冲击模型,利用可靠性理论得到了此类冲击模型系统寿命可靠度函数及其上界、矩存在的充分条件、失效率函数及寿命分布类,将截断δ-冲击模型由基础过程为齐次泊松过程情形推广到了非齐次泊松过程情形.(本文来源于《数学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朱冰洁[6](2013)在《随机模糊环境下的非齐次泊松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随机模糊理论基础上,文献[26]已对齐次泊松过程进行了相应研究。本文作为它的推广,主要研究了随机模糊非齐次泊松过程的概念和性质,此外,还讨论了随机模糊环境下非齐次泊松过程的随机选择。主要工作如下:(1)给出了随机模糊非齐次泊松过程的定义,考虑了更新次数与累积模糊强度函数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该过程的一些相关性质。(2)通过对随机模糊非齐次泊松过程分别以概率p和p(s)作随机选择,相继定义了p—随机选择过程和p(s)—随机选择过程,并分别讨论了这两种新的计数过程的相关性质。(3)进行了一些相应的验证工作:当模糊强度函数x退化为一个常数时,即,随机模糊非齐次泊松过程的所有结论均与随机模糊环境下齐次泊松过程的结论相吻合。在同样的条件下,随机模糊非齐次泊松过程的p—随机选择过程的所有结论也均与随机模糊环境下齐次泊松过程的p—随机选择过程的结论相吻合。另外,随机模糊非齐次泊松过程的p(s)—随机选择过程的所有结论在选择概率p(s)退化为一个常数p时,即t0p(s)ds pt,均与随机模糊环境下非齐次泊松过程的p—随机选择过程的结论相吻合。这表明本文的所有结论是随机模糊齐次泊松过程的推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文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张勇,邱静,刘冠军,陈循[7](2012)在《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和统计仿真的故障样本模拟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测试性虚拟试验具有成本低、效率高、风险小、故障注入受限少等优点,故障样本量几乎不受限制,可有效弥补测试性实物试验的不足,但同时也对故障样本生成提出新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测试性虚拟试验的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和统计仿真的故障样本模拟生成方法。分析指出可修系统的故障发生过程是随机过程,并用非齐次泊松过程及其参数化模型对其进行数学描述。给出故障样本模拟生成流程,建立故障事件发生间隔时间的概率分布函数,通过随机数生成和逆变换法,实现故障样本的模拟生成,仿真获得故障发生次数及其相继发生时间。以某型地平仪为案例进行试验和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进行故障样本模拟生成是有效的,能科学指导可修系统测试性虚拟试验中的故障注入。(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15期)

王小波,周贤伟,宋俊德[8](2012)在《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的深空骨干节点流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深空探测及通信中,由于通信距离及复杂深空环境的影响,使得通信难度较大,通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组建深空通信网络是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深空骨干网作为深空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成节点承担了较为繁重的数据转发服务请求,因此,对骨干网节点进行业务量分布分析是保证整个深空通信网络服务质量(QoS)及通信能力的前提。在假设服务请求到达率不为常数的情况下分析了深空骨干网节点的服务请求到达特点,得到了服务请求时间间隔低于限定时间的概率及某时间段内请求数量少于设定阈值的概率。为深空节点业务流量合理分配提供了一定依据,为深空通信数据路由选择提供了指导,即可避免节点拥塞,提升节点QoS提供能力,为深空通信网络路由及通信质量保证提供了较为直观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宁如云[9](2012)在《非齐次泊松过程的仿真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两种齐次泊松过程的仿真方法,得到非齐次泊松过程的四种仿真方法:稀疏法、尺度变换法、产生间隔时间法和顺序统计量法.在给出其理论依据及实现步骤的同时,借助实例分析四种仿真方法的特点.(本文来源于《高等数学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许彬彬,杨兆军,陈菲,郝庆波,赵宏伟[10](2011)在《非齐次泊松过程的数控机床可靠性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试验总时间法对多样本随机截尾的数控机床现场数据进行趋势检验,在故障过程为浴盆曲线的趋势条件下,构建了数控机床的非齐次泊松过程的可靠性模型。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非齐次泊松过程的强度函数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了该模型的可靠性指标。以6台加工中心的现场数据为例,建立了非齐次泊松过程的可靠性模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1年S2期)

非齐次泊松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铁路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是保障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前提。随着联锁系统的硬件结构日趋完善,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依赖于联锁软件。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测试阶段是提高其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利用测试失效数据建立可靠性增长模型,进而评估和预测可靠性的增长情况是软件可靠性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虽然目前提出的可靠性增长模型已近百种,但对于联锁这类安全苛求型软件而言,普通模型的评估和预测效果往往会有所欠缺,为了建立更适用于联锁软件的可靠性增长模型,本文进行了如下的研究:首先介绍了联锁系统和软件可靠性工程的相关背景知识,选定应用较为广泛的非齐次泊松过程(Non-homogeneous Poisson Process,NHPP)类可靠性模型作为建模的数学基础,研究分析了几种经典的NHPP类可靠性模型的建模思想。其次对联锁软件的测试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在其测试及故障修复的过程中,存在着测试不完全覆盖和排错过程不完美的现象,将这些现象考虑到建模假设之中,建立微分方程并对其中的特殊函数选取恰当的表达式,由此得到联锁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接着利用一组实测联锁软件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几种经典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改进的模型能更好的评估和预测联锁软件的可靠性增长情况。最后,本文依据《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设计实现了能接受操作命令、判断联锁逻辑并予以准确执行的计算机联锁软件,另搭建了相应的硬件平台配合其完成完整的联锁功能,设计测试用例对该联锁软件进行功能测试,记录软件失效现象及失效数据。在软件的测试后期应用本文提出的联锁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对该软件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并预测出软件达到预期可靠性标准的时间。本文建立了联锁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通过真实的软件失效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对软件可靠性的评估和预测效果;论文设计实现了联锁半实物仿真系统,并将文中提出的模型应用于该系统的软件测试阶段,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准确的评估软件的可靠性发展并预测出软件达到预期可靠性标准的时间,其评估和预测结果将会为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开发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齐次泊松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罗静,程家龙,杨立波,吴淇.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的数控系统可靠性建模[J].现代制造工程.2019

[2].王玮琦.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的联锁软件可靠性建模与半实物仿真[D].北京交通大学.2017

[3].杨科,许连虎.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的航空装备FFOP预计[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5

[4].刘臻,陈真,史惟澄.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及模糊理论的整车耐久试验可靠性评价[J].机械.2015

[5].张攀,马明,郑莹.非齐次泊松过程下的截断δ-冲击模型[J].数学杂志.2016

[6].朱冰洁.随机模糊环境下的非齐次泊松过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7].张勇,邱静,刘冠军,陈循.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和统计仿真的故障样本模拟生成[J].机械工程学报.2012

[8].王小波,周贤伟,宋俊德.基于非齐次泊松过程的深空骨干节点流量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12

[9].宁如云.非齐次泊松过程的仿真方法[J].高等数学研究.2012

[10].许彬彬,杨兆军,陈菲,郝庆波,赵宏伟.非齐次泊松过程的数控机床可靠性建模[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

标签:;  ;  ;  ;  

非齐次泊松过程论文-罗静,程家龙,杨立波,吴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