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学论文-王思淇,吴丽君

口述史学论文-王思淇,吴丽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口述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短视频,口述史,文化融合

口述史学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淇,吴丽君[1](2019)在《论网络短视频发展与当代口述史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网络短视频发展迅猛,随着手机智能化以及5G网络的大面积普及推广,网络信息时代更加呈现出"短、平、快"特点。网络中"图片+文字"式的分享形式已无法满足大众对于信息传播的需求,正因为这样的需求促使短视频有了极大发展。随着技术更新以及网络短视频平台的整体升级,短视频的生产与发布变得更加快捷。与此同时,网络短视频带来的低俗化、"快餐化"的视频内容,使得短视频制作内容的走向开始出现偏差。对此,利用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对于历史事件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并加以创新地推出新颖的短视频内容成为受欢迎的新趋势。将历史文化的文物以及历史的事件通过不同的资料整理、重组并加上有趣搞笑的剧情,最后对短视频进行编辑、呈现是文化与技术新融合的体现。(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S2期)

侯胜川[2](2019)在《倾听底层的声音:口述史学在体育学中的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作为冯骥才眼中的"只有底层小百姓的真实才是生活本质的真实"的论断,口述史学"新史学"文本在我国逐渐掀起操作和研究的潮流。在体育学相关研究中,尤其随着体育人类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持续深入,口述史学的引入和使用成为必然。无论是邱丕相"到民间去,问艺于民"还是卢元镇"体育改革的具体路径是将‘自上向下’的改革和‘自下向上’的改革相结合"都提醒我们底层人民的历史是我们需要关注并加以研究的,尤其在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阐述中,倾听、记录、发表人民的经历,不仅在学术研究中需要关注,更需要是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研究结果:1.口述史学因其平民史观的转向而有别于传统史学,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口述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对底层民众的口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口述史研究的普及相比,体育学的口述史应用滞后了将近20年,一方面说明体育学研究中的口述史规范尚未形成,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体育学科的研究尚没有将研究对象深入底层。从"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观来看,口述史学的作用在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在体育学中的运用必然会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对体育学科的成熟与发展有促进作用。2.口述史在民族传统体育学中的应用需要:(1)构建成熟的学科体系。(2)制定相应标准和规范,形成民族传统体育学口述史的研究范式。(3)展开抢救性的影像与口述访谈工作。3.在体育人类学研究中,口述史使田野调查、参与式观察的必备方法。4.体育非遗的研究,应该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思路对非遗传承人的思想和心灵进行原生态的记录,通过对口述资料的整理,反映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遗产的文化建构和历史阐释,在此基础上的非遗研究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保护的初衷。5.体育学中的口述史研究探索: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的生命史;体育史研究领域的新天地。6.体育学口述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对研究者而言,要把口述史和访谈、新闻调查、田野调查等区别开来。口述史强调以口述史料的方式阐释历史,很多访谈类节目和着作预先设置了采访者和口述者一问一答的形式,这些成果严格来说仅是不严谨的口述史料,远未达到口述史学的层次。其一,访谈录、回忆录不能称之为口述史学。首先,"口述史学以录音为载体,以史学研究成果为标志,而回忆录则是由自己撰写或请人依据自己口述AI写作的"。换言之,口述史学是经过研究者的历史方法加工的成果,访谈录、回忆录则是以受访者为主的文字照搬结果;其次,访谈录、回忆录多集中于精英群体,在电视节目群起而效之的访谈类节目中,多数以政界、经济、文化界精英为主的重大事件,而口述史学则专注于底层社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等;最后,回忆录、访谈录等成果简单原始,不需要太多的后期学术上的整理,因为操作者并未将其作为一种历史学对待,而口述史学则要求学科的规范分析历史的背后问题,属于研究者的创造性成果,而非访谈的表面成果。唐德刚的《胡适口述自传》中,包含了"传"和"注"两部分,其注释文字几乎与口述文字相当,二者共同构成了口述的"史学",甚至有学者认为:"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其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在传文之上"。其二,从技术方法来看,访谈可以围绕一个、几个主题进行采访,口述史学则必须是在"对相当数量的访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定的历史问题给予实事求是的阐述,并且给予本质上的解释和规律性的揭示"。研究结论:多数访谈录并不能算作是口述史学研究。近年来体育学研究中流行的深度访谈法虽在深度层面接近口述史法,但在本质上并未脱离访谈法的框架。当然,体育学研究中此类访谈录、回忆录式材料的丰富,一定程度上是对口述史学近年勃兴的回应,虽然缺乏史学的进一步操作,总体看来仍然是研究深入的表现。(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张灏滟[3](2019)在《从口述历史到公众史学:论民间武术现代发展的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村落文化空间进一步压缩,民间武术继续边缘化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自身的存续。民间武术的现代转型问题受到学者们的持续关注。本文着眼公众史学研究方法,围绕公众书写、公众记忆以及公众消费,从建构"宏大历史与个体生命"之间的联系出发,为民间武术的现代发展探索一条更具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路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研究结果:民间武术是一种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地方文化形态,"民间性"是民间武术不可剥离的本体存在。进入现代转型期,"民间性"既成为了民间武术再发展的张力,亦是桎梏。从外环境来看,城市化进程以前的民间基础,帮助了民间武术文化的存续繁衍;但同时也造成了民间武术长期保持高度封闭的状态,致使其自身夹杂的民俗民间文化难以形成通俗化的理解。从内部环境来讲,民间武术自身其实已经形成了多级的分化,一部分难以完成现代转型的民间武术已经成为历史;一部分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剩下的则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挣扎。由此展现出了当前民间武术群体生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也侧面反映了我们应该从"群体"视角来看待民间武术的现代性问题。公众史学伴随着口述历史的第二次研究范式转型而被引入学界。相较于口述历史研究方法,公众史学的研究对象从"个人"上升至"群体",以"公众"为研究核心,注重"历史的公众呈现"。如果我们将口述历史看作一种声音传递的历史,那么公众史学则是解读口述历史的学科视角,所以有学者评价道:"只有将口述历史放置到公共史学的框架,放在‘君史’向‘民史’转变的宏观角度,才能赋予我们新的视野。"经过研究发现,公众史学研究视角为民间武术提出了叁个方向的可能路径:(1)从个人参与到人人参与:发展民间武术的公众书写。一方面是建立"书写人人"的民间武术史料库。通过采集民间武术群体的口述资料,由点及面地覆盖成一个"书写人人"的民间武术史料库,从见个体、见群体,到见社会,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还原民间武术。另一方面是促使民间武术的参与者、见证人等都成为民间历史的记录者和书写人,共同创建"人人书写"的民间武术记忆文本。(2)从个体记忆到群体发声:构建民间武术的公众记忆。一方面是探索民间武术的公共空间。通过那些看似分散的个别民间武术口述史料,观察个体到群体、群体与群体的纵横分布,找到彼此文化间的转借路径,发现埋藏在民间武术分隔表象下的关系之网,还原民间武术的整体生存样态。另一方面是建构民间武术的集体记忆。基于更大范围的公众记忆与群体口述文本,为从"想象空间"中建构民间武术"集体记忆"创造可能。(3)从平民叙事到通俗历史:实现民间武术的公众传播。一方面是呈现人人可读的民间武术历史。当我们能够将民间武术的个人、家族、传承、文化、技术等口述资料转化为不隐晦、不生涩的影像画册、纪录片,甚至是影视剧作品等通俗作品时,就极大地拓宽了民间武术的受众面。此时不再仅仅是习练者或研究者,还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可以通过多元的媒介呈现接触到民间武术。另一方面是激发新的民间武术公众记忆。随着公众史学作品将传播通路打开,比如看到、听到、读到民间武术历史作品的普通人,原本不会与民间武术产生交集的"圈子"也会被带动进来。这些以往认知中的"陌生人",他们同样会对于民间武术表现出情绪、态度和认识,去评价和解读民间武术,进而整合出新的民间武术"共同体"。这种对某个事物的共同记忆与共同过去,就是新的"集体记忆"。研究结论: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互将日渐频繁。站在"传播中国"的诉求背后,民间武术无疑可以与其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一道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素材。公众史学与民间武术的跨学科融合才刚刚起步,这种新的历史解读方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学术呈现形式,突出了普通公众与学术研究的双向互动,为学者打开了研究民间传统文化的新思路。同时,人与历史之间主被动模式的转变为重新建立起传统、历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提供了途径,这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到民间武术的现代存续问题。最后,我们并不能盲目地挥洒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忧虑,笼统地去对待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无条件、不辨别地保护每一种民族传统体育的存续。但通过口述历史和公共史学的路径,我们可以留下历史的火种,为这些民间文化在未来某个合适的时间与空间的再次延续存留一种可能。(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梁慧超[4](2019)在《口述史学视野下人物纪录片的创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述史学复杂而深邃,人物纪录片的创作灵活而多变,前者关乎历史语境的还原、人类记忆的复苏等问题,后者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情感的表达等问题。无论是口述史学还是人物纪录片的创作,它们共同的交集都是人物,由此一来,人物的复杂思想可以借助具象的声音进行传达。在口述史学的视野下去审视人物纪录片的创作,即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把握和调节,前者反映历史走向和映射社会变迁,后者刻画人物形象和倾诉人物心声。本论文在谋篇布局方面可以具体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明确了口述史学和人物纪录片两个重要概念。第二章阐述了历史语境的还原,具体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着手。第叁章强调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具体从人物选择和人物刻画两个角度分析。第四章言明了人物情感的表达,具体从具体情境和人物关系两个方面说明。第五章论述了毕业作品《一路颠簸》的创作经验,具体从历史语境的还原、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情感的表达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陈鸿超,杨祥银[5](2019)在《英国早期口述史学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现代口述史学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英国学术环境、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与美国口述史学趋势的共同影响,形成了较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一场社会民主运动,英国的口述历史实践与研究深入不同的社会边缘群体,涵盖诸如工人、农民、妇女、儿童、士兵与罪犯等主题,出现了一系列代表性成果,也进而拓展了口述史学的研究领域。在英国口述历史学家看来,口述历史不仅仅要做到倾听"民众的声音",更要引导民众参与历史的书写,这使英国口述史学呈现出鲜明的公共性特征。(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9年05期)

李莉,刘益行[6](2019)在《公众史学视域下音乐口述史多元化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后半叶,公众史学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带有"博爱关怀"色彩的历史观冲击着史学界。公众史学关注社会中每个人的发展,口述历史则是公众历史学者实现理想的主要工具,支撑并革新着他们的研究,口述史是公众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口述史与口述史一脉相承,其学术理念、学术精神与口述史相一致,即书写公众的音乐历史,这使得音乐口述史继承了口述史的多元化属性。文章从音乐口述史工作者赋予的多元化属性、研究对象带来的多元变革、音乐口述史多元化发展态势叁个方面对其多元化进行解读。(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陈墨[7](2019)在《试说公众史学兼及口述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PublicHistory变身中国化的公众史学,是中国史家的再发明。再发明的理想目标,是能兼顾原理性与本土性、公共性与大众性、专业性与跨学科性、学术性与实用性。公众史学开科不久,尚有诸多问题需思索和探讨。诸如,公众史学如何面对公共性问题,如何设计跨学科教程,如何定义公众、公众记忆及公众史学;如何面对大众讲史的热情与潜力,而又警惕基于集体无意识的大众迷思;大众参与历史知识生产,如何坚持学术原则和专业规范,等等。口述历史与公众历史关系密切,可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成全;但口述史学与公众史学却非从属关系,亦非同一关系,是性质不同的两个学科。(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9年03期)

全根先[8](2019)在《图书馆与口述史学:渊源、现状和存在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具有记忆与传承人类文明的双重功能。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为图书馆记忆功能的回归提供了新的契机:图书馆主动地投入到活态的口述历史文献的抢救与记录之中,而不再是单纯地收藏与传播已有历史文献。目前,口述历史实践在世界各地图书馆都得到了广泛开展,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资源建设项目,是图书馆界合作开展的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中值得期待的一种尝试。图书馆界口述历史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讨和改进。(本文来源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1期)

蒋国安[9](2018)在《口述史和传统史学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不同维度比较口述史和传统史学的不同,着重探讨口述史主观性的独特价值。首先从基本概念出发,阐释口述史对历史事实的研究,口述史是指对准备完善的访谈者,对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进行采访,以笔录、录音或录影的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对具有历史意义的历史事件进行汇总研究的史学研究方式。其次从研究视角、研究特点、记录方式和对历史进程的探究等方面展开两者的比较研究。重点强调传统史学是一种静态研究,而口述史是一种具有独特主观价值的动态研究。(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8年40期)

丁旭东[10](2018)在《口述音乐史学研究的叁个路向——兼论叁种研究模式的建构与利用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内外音乐史学理论成果批评、个人学术经验回顾与现当代音乐口述音乐史的相关成果的总结以及大史学理论的借鉴,提出中国现当代口述史学研究的叁个路向,亦即叁种研究模式:口述音乐史中的边角史料研究模式、口述音乐史语料库分析研究模式、音乐生命成长理论研究应用模式。这叁种模式又可称为"音乐史学家的口述音乐史研究模式""大数据口述音乐历史研究模式"和音乐口述史学者自创的、特有的"音乐文化生命力‘性素’谱系研究及其成果利用的研究模式"。(本文来源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口述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作为冯骥才眼中的"只有底层小百姓的真实才是生活本质的真实"的论断,口述史学"新史学"文本在我国逐渐掀起操作和研究的潮流。在体育学相关研究中,尤其随着体育人类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持续深入,口述史学的引入和使用成为必然。无论是邱丕相"到民间去,问艺于民"还是卢元镇"体育改革的具体路径是将‘自上向下’的改革和‘自下向上’的改革相结合"都提醒我们底层人民的历史是我们需要关注并加以研究的,尤其在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阐述中,倾听、记录、发表人民的经历,不仅在学术研究中需要关注,更需要是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研究结果:1.口述史学因其平民史观的转向而有别于传统史学,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口述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对底层民众的口述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口述史研究的普及相比,体育学的口述史应用滞后了将近20年,一方面说明体育学研究中的口述史规范尚未形成,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体育学科的研究尚没有将研究对象深入底层。从"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观来看,口述史学的作用在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在体育学中的运用必然会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对体育学科的成熟与发展有促进作用。2.口述史在民族传统体育学中的应用需要:(1)构建成熟的学科体系。(2)制定相应标准和规范,形成民族传统体育学口述史的研究范式。(3)展开抢救性的影像与口述访谈工作。3.在体育人类学研究中,口述史使田野调查、参与式观察的必备方法。4.体育非遗的研究,应该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思路对非遗传承人的思想和心灵进行原生态的记录,通过对口述资料的整理,反映出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遗产的文化建构和历史阐释,在此基础上的非遗研究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保护的初衷。5.体育学中的口述史研究探索: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的生命史;体育史研究领域的新天地。6.体育学口述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对研究者而言,要把口述史和访谈、新闻调查、田野调查等区别开来。口述史强调以口述史料的方式阐释历史,很多访谈类节目和着作预先设置了采访者和口述者一问一答的形式,这些成果严格来说仅是不严谨的口述史料,远未达到口述史学的层次。其一,访谈录、回忆录不能称之为口述史学。首先,"口述史学以录音为载体,以史学研究成果为标志,而回忆录则是由自己撰写或请人依据自己口述AI写作的"。换言之,口述史学是经过研究者的历史方法加工的成果,访谈录、回忆录则是以受访者为主的文字照搬结果;其次,访谈录、回忆录多集中于精英群体,在电视节目群起而效之的访谈类节目中,多数以政界、经济、文化界精英为主的重大事件,而口述史学则专注于底层社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等;最后,回忆录、访谈录等成果简单原始,不需要太多的后期学术上的整理,因为操作者并未将其作为一种历史学对待,而口述史学则要求学科的规范分析历史的背后问题,属于研究者的创造性成果,而非访谈的表面成果。唐德刚的《胡适口述自传》中,包含了"传"和"注"两部分,其注释文字几乎与口述文字相当,二者共同构成了口述的"史学",甚至有学者认为:"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其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在传文之上"。其二,从技术方法来看,访谈可以围绕一个、几个主题进行采访,口述史学则必须是在"对相当数量的访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定的历史问题给予实事求是的阐述,并且给予本质上的解释和规律性的揭示"。研究结论:多数访谈录并不能算作是口述史学研究。近年来体育学研究中流行的深度访谈法虽在深度层面接近口述史法,但在本质上并未脱离访谈法的框架。当然,体育学研究中此类访谈录、回忆录式材料的丰富,一定程度上是对口述史学近年勃兴的回应,虽然缺乏史学的进一步操作,总体看来仍然是研究深入的表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口述史学论文参考文献

[1].王思淇,吴丽君.论网络短视频发展与当代口述史学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

[2].侯胜川.倾听底层的声音:口述史学在体育学中的实践、探索[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张灏滟.从口述历史到公众史学:论民间武术现代发展的路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梁慧超.口述史学视野下人物纪录片的创作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5].陈鸿超,杨祥银.英国早期口述史学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传统[J].社会科学战线.2019

[6].李莉,刘益行.公众史学视域下音乐口述史多元化解读[J].艺术教育.2019

[7].陈墨.试说公众史学兼及口述史学[J].当代电影.2019

[8].全根先.图书馆与口述史学:渊源、现状和存在问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

[9].蒋国安.口述史和传统史学的比较研究[J].智库时代.2018

[10].丁旭东.口述音乐史学研究的叁个路向——兼论叁种研究模式的建构与利用及其意义[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口述史学论文-王思淇,吴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