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跨性别话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跨性别语言,话语权势,话语权势转换
跨性别话语论文文献综述
白海瑜[1](2016)在《跨性别语言交际中话语权势转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话语权势理论出发,以男女两性语言使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分析,发现男女双方在话语交际中,在特定语境下话语权势会随话语目的、语音语调的变化、非常规的应答模式而发生转换。(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期刊2016年10期)
王海容[2](2016)在《从话语诠释系统研究跨性别交际失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John Gumperz的语境化线索(contextualization cues)为理论基础,从话语诠释系统的角度分析跨性别交际失误现象及其原因,并指出我们应增加两性共享知识和优化跨性别交际策略,以提高跨性别交际能力。(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6年07期)
凌丽,吴建,蒋依伶[3](2014)在《跨性别交际中两性话语的性别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跨性别交际中,男性和女性作为不同的亚文化群体,两性话语存在性别差异是必然的。深入了解两性话语的差异性,有助于跨性别交际的顺利进行,避免两性交际失败而诱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最终促进社会和谐。本文旨在从语音、词汇、句法、话语风格四个方面来研究两性话语的性别差异。(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4年15期)
李真[4](2013)在《跨性别交际中话语风格的差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形式,跨性别交流是跨文化交际中一种亚文化间人们所进行的面对面的交流。在跨性别交际中,存在话语风格差异。对性别和话语风格的研究自古就有,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但直至20世纪初,叶斯柏森发表了《语言论:语言的发展、本质和起源》,话语风格和性别差异研究才逐渐吸引众多学者的注意。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学者大多从性别歧视方面对话语风格进行研究,对话语风格较难做出客观,综合性的评价。因此,本文作者旨在对话语风格进行系统,综合性的评述,指出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求对两性交往有所裨益。论文旨在系统比较描述跨性别交际中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指出撰写这篇论文的原因,意义,文章的基本框架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对性别,文化和亚文化,跨性别交际和话语风格等术语进行了定义。第叁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跨性别交际中话语风格差异:话语结构特征和会话结构特征。在话语结构特征方面,男性和女性在发音、词汇和句式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主要从话题选择,话语量,话题相关性,话语反应,话题控制,话题转换,交际策略和话语模式等方面对话语结构特征进行讨论。第四部分指出了导致两性话语风格差异的原因,包括神经生理,社会心理,社会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其中心理,政治和文化因素为主要原因。在社会心理方面,以权力为中心和以关系为中心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两性在话语回应,话题控制等有所差异。另外,男女话语风格的塑造受角色定势的影响,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定的性别角色去规定自己的话语风格。在政治方面,两性地位的不平等导致了两性在话语风格方面的差异。在文化方面,跨性别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深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其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力距离等影响最为深远。第五部分指出跨性别交际失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就怎样提高跨性别交际能力给出了建议。第六章结论部分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回顾了前几章的内容,做了简要的综述,并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3-05-28)
柯倩婷[5](2012)在《跨性别话语与个体经验的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跨性别群体对易装与变性的身份认同,一方面受到医学话语论述的影响,在男女性别二元论的框架中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生活境遇中打造自己的身体、性别和自我,从而展示出丰富多元的经验,挑战了医学论述的诊断,也挑战了现有语言概念的规定。这些长期处于跨越之中的主体,不可能透过手术就能轻易融入到传统的男女两性的社区,而中国跨性别的这一现状,不仅考验跨性别社区的运动取向,也持续质问同志与妇女团体及相关学术论述的排斥与撇清的做法。(本文来源于《性别多元:理论与实务研究(上)》期刊2012-05-01)
朱毅,程妍[6](2011)在《《恋爱中的女人》中跨性别话语的及物性系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劳伦斯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男女主人公的四段典型跨性别话语做实例"语篇描写",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对语料(跨性别话语)进行及物性系统分析,能够揭露隐藏在跨性别话语中的男女主人公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同时能为揭示作者劳伦斯的菲勒斯意识和菲勒斯中心主义,即其意识形态和性别观,提供语言学的论证。(本文来源于《宜春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王丽卓[7](2010)在《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看跨性别交际中语言与权力的互动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批评语篇分析(CDA)是揭露语言权势关系常用的分析框架。它从社会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探究考察语言结构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关系。本文对英文电影中的30段男女角色的对话在及物性系统和语态方面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揭示了这些语言特征是如何和性别语篇系统中的权势发生互动关系的,从而增进现实生活中两性对话的相互理解,避免语言上的摩擦。(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0年05期)
朱毅[8](2009)在《《恋爱中的女人》中跨性别话语的功能语言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与性别关系的问题已经成为语言学家越来越关注的研究课题。本论文视“语言使用能够反映和揭露隐藏在其内部的性别关系特点”这一观点为突破口,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英国作家D.H.劳伦斯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的跨性别话语为语料作语篇分析。但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功能语篇分析方法,本论文通过对广义功能语言学下的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功能文体学及费尔克拉夫批评话语分析模式)进行有机结合、重组,构建了一个针对文学语篇分析的综合理论框架并以其为指导对语料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其目的有叁:一是通过对小说中跨性别话语的具体语言分析,来揭露隐藏于其中的男女主人公不平等的性别关系;二是说明跨性别话语中所体现的不平等性别关系正是作家意识形态和性别观的反映;叁是超越文本本身,把小说置于文化语境当中进行探讨,最终说明小说作为语言的变体形式、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反映时代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作为意识形态载体发挥其社会功能。本论文实质上是在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对文学作品的一次系统的“解码”尝试。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引言,对论文做了总体介绍,重在阐明了跨性别话语这个概念,本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目的,语料及研究方法,和本论文的组织结构;第二章概述了“语言和性别”研究的成果;第叁章简要概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功能文体学及费尔克拉夫批评话语分析模式的理论契合点,从而构建了一个对文学语篇分析的综合理论框架;第四章是具体语篇分析的第一步,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料作语言学分析,从而揭示出隐含在小说跨性别话语中的不平等性别关系;第五章是具体语篇分析的第二步,主要探讨了小说作者如何在与文本和读者隐性对话的过程中反映和传递他的意识形态和性别观;第六章是将具体语篇分析上升至文化语境的范围中进行考察,旨在阐释小说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着重针对本论文所提出的研究问题给予归纳和解释,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以及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同时也希望通过对小说具体语言的多方位研究,为读者的小说阅读提供一个更积极、更有效的新视角。(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刘晓玲[9](2008)在《跨性别交际中的性别话语特性及其归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别间因话语差异导致的误会屡屡发生,人们已经司空见惯,就是当事人也把因话语误会造成的心理的伤害当作瞬时的话不投机或性格不和而不以为意。笔者试图借用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研究的成果,分析性别话语背后的性别心理、特定的价值观、社会性别角色、社会化适应、家庭性别话语的再次定型或改变等对性别话语的影响,希望能在减少跨性别交际中的误会方面作些积极的探索。(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08年01期)
跨性别话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John Gumperz的语境化线索(contextualization cues)为理论基础,从话语诠释系统的角度分析跨性别交际失误现象及其原因,并指出我们应增加两性共享知识和优化跨性别交际策略,以提高跨性别交际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性别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1].白海瑜.跨性别语言交际中话语权势转换的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
[2].王海容.从话语诠释系统研究跨性别交际失误[J].山西青年.2016
[3].凌丽,吴建,蒋依伶.跨性别交际中两性话语的性别差异研究[J].校园英语.2014
[4].李真.跨性别交际中话语风格的差异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5].柯倩婷.跨性别话语与个体经验的冲突[C].性别多元:理论与实务研究(上).2012
[6].朱毅,程妍.《恋爱中的女人》中跨性别话语的及物性系统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1
[7].王丽卓.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看跨性别交际中语言与权力的互动关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
[8].朱毅.《恋爱中的女人》中跨性别话语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9].刘晓玲.跨性别交际中的性别话语特性及其归因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