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化论文-雷恒元

烯烃化论文-雷恒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烯烃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APO-34分子筛,甲醇制烯烃,成型条件,工艺条件

烯烃化论文文献综述

雷恒元[1](2018)在《甲醇烯烃化SAPO-34分子筛成型与宏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实验室自制SAPO-34分子筛粉体催化剂,采用MTO实验评价、颗粒强度测定、NH3-TPD和BET等表征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考察了挤条成型条件对颗粒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以期获得最适宜SAPO-34分子筛成型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系统考察了水粉比、粘结剂、胶溶剂、助挤剂、扩孔剂和焙烧温度等成型条件对SAPO-34分子筛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所制备的SAPO-34颗粒催化剂均具有强酸和弱酸两种酸分布,及微孔和介孔并存的多级孔结构。(2)水粉比及SB粉用量对物料挤出过程影响较大。水粉比小于0.6,物料挤出困难;大于0.9时,物料抱杆严重。SB粉用量较小时,物料易抱杆;当其大于85%时,物料挤出困难。(3)在催化剂颗粒侧压强度方面,粘结剂和胶溶剂种类影响较大,依次为:粘结剂SB粉>硅溶胶,胶溶剂无机酸>有机酸>多元醇类;而助挤剂种类影响不大(草酸>田菁粉+草酸>田菁粉);颗粒侧压强度随水粉比、硝酸用量和焙烧温度的增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随SB粉用量增加单调增加,而田菁粉用量则几乎没有影响;扩孔剂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催化剂侧压强度。(4)在颗粒催化剂MTO催化性能方面,粘结剂中SB粉优于硅溶胶,胶溶剂中硝酸最优,助挤剂中田菁粉最优;0.8>水粉比>0.6,随水粉比增大,催化性能越好;低SB粉用量下对催化性能影响不大,但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催化性能明显下降;硝酸和田菁粉用量以及焙烧温度存在最优值;扩孔剂的加入未能改善催化剂催化性能。(5)最终确定的相对适宜成型条件为:水粉比0.8、粘结剂SB粉65%、胶溶剂硝酸7%、助挤剂田菁粉2%、焙烧温度550 ℃。该条件下所制备颗粒催化剂甲醇100%转化寿命为4 h,乙烯+丙烯总收率为88.82%,其中,乙烯收率为54.95%,丙烯收率为33.87%,乙烯/丙烯摩尔比为1.62。同条件下SAPO-34粉体催化剂评价结果为:甲醇100%转化寿命为8.5 h,乙烯+丙烯总收率为89.09%,乙烯/丙烯摩尔比为1.68;对比可见,颗粒催化剂乙烯+丙烯总收率及乙烯/丙烯摩尔比与粉体结果相近,但甲醇100%转化寿命明显低于粉体催化剂,主要原因归结于积碳失活造成的颗粒催化剂活性中心的减少速率快于粉体催化剂,适宜孔隙匹配将是随后成型研究的重要工作。基于最佳成型条件获得的颗粒催化剂确定的适宜MTO工艺条件为:常压、450 ℃和进料水醇比2:1。(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31)

韩庆帅[2](2018)在《过渡金属铑催化2-芳基吲哚选择性C-H键烯烃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C-H键官能团化反应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合成各种生物活性分子、药物分子或功能材料的可采用方法之一。自从Fujiwara和Moritani在1967年发表开创性研究成果后,过渡金属催化C-H键直接烯烃化成为构建芳香烃或杂芳香烃的烯烃衍生物强有力工具之一。吲哚化合物是许多天然产物或生物活性中间体分子的骨架单元,越来越多化学工作者关注发展吲哚化合物C-H键选择性烯烃化的方法。本论文系统考察了过渡金属铑催化2-芳基吲哚C-H键的选择性烯烃化反应。我们建立了铑催化吲哚导向的邻位C-H键选择性烯烃化的催化反应体系。邻位C-H键选择性烯烃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2-芳基吲哚(1.0 equiv),烯烃(2.0equiv),[Cp*RhC12]2(2.5 mol%),Cu(OAc)2(2 equiv),溶剂为乙酸乙酯,在140℃下反应24小时。该催化反应体系具有底物适用范围广,官能团容忍度高等优点。同时我们还发展了铑催化2-芳基吲哚邻位C-H烯烃化/分子内氮杂迈克尔反应合成6H-异吲哚[2,1-a]吲哚的催化反应体系。上述两个催化反应体系扩展了吲哚化合物选择性C-H氧化赫克反应的类型。我们还开发了一种铑催化2-芳基吲哚连续两次烯烃化反应合成苯并咔唑化合物的催化反应体系。最佳反应条件为:2-芳基吲哚(1.0 equiv),烯烃(2.0equiv),[Cp*RhCl2]2(2.5 mol%),AgOAc(5 equiv),HOAc(16 equiv),PivOH(40 mol%),溶剂为二甲苯,在140℃下反应24小时。(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0)

罗旭阳,马安洁,曹开宇,鹿宁,王奇峰[3](2016)在《钯催化的芳基脲烯烃化/去芳香化反应合成亚胺的方法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胺的合成方法一直倍受合成化学家青睐。在众多的亚胺合成方法中,通过芳香胺去芳香化得到亚胺的方法比较罕见。本课题组在研究多环芳烃的远程C-H键直接官能团化过程中发现,钯催化的2-萘脲与炔烃的反应并没有遵循文献报道的反应途径,得到C-H键的烯烃化产物或含氮杂环衍生物,取而代之的是通过连续的烯烃化/去芳香化反应得到意料之外的含螺环结构的亚胺衍生物。该反应对2-萘脲、1-萘脲以及缺电子的苯基脲衍生物有较好的普适性,产物产率在72-95%之间。该反应是芳香胺衍生物反应途径的重要补充内容,也为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九分会:有机化学》期刊2016-07-01)

邹怀波,应晓,刘海洋[4](2014)在《铁咔咯在醛的烯烃化反应中的催化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铁咔咯在烯烃的氧化、环丙烷化及插入反应方面有很好的催化活性。最近,在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共聚、二烯与醛的[4+2]环加成反应上的应用,进一步表明铁咔咯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催化剂。C=C(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七届大环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8-25)

邱琳,柯少佳,林深,黄秋锋[5](2014)在《氧气气氛中钯催化C-H键直接烯烃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钯催化的C-H键直接烯烃化反应中往往需要化学计量的氧化剂来再生活化Pd(Ⅱ)催化剂,这些氧化剂的加入使反应变得复杂且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氧气作为终端氧化剂的使用,不会产生有毒副产物,并且廉价易得,是最理想的的氧化剂。我们采用叁种策略:添加含N配体、采用催化剂量的多金属氧酸盐及调节酸根离子上的烷基来使得钯催化的C-H键直接烯烃化反应可以在氧气气氛中进行。以下是我们报道的几例氧气气氛中钯催化C-H键的直接烯烃化反应。(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8-19)

吴才智[6](2014)在《氟代缺电子芳烃的直接烯烃化及其相关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含氟化合物在生命健康领域和材料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传统合成含氟分子的方法基本都历经多步反应,操作繁琐,既不经济,也不环保,所以越来越多的化学家都致力于由C-H活化直接引入官能团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本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简单易得的多氟苯为原料,首次实现了硫醚促进的Pd催化的多氟芳烃的直接氧化烯烃化反应,产率优良(40-94%),立体选择性优异(E/Z最低13:1,最高单一选择性)。第二部分,对叁氟甲基取代的吡唑与杂环化合物噻吩的C-H活化氧化偶联反应作了深入的探索,尽管尝试了各种催化剂、氧化剂和添加剂,但始终未能提高目标产物的产率,最高的氟谱产率也仅有27%。(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4-01-01)

马建峰,谢维佳,李滨,王佰全[7](2013)在《铑和钌催化的吲哚C2位置的烯烃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吲哚类衍生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医药原料中[1,2].吲哚受其自身电子效应的影响,极易在C3位置发生芳香亲电取代反应.本文通过引入一个可离去的导向基,成功实现了吲哚C2位置的烯烃化反应.与以往报道的类似反应相比,在反应效率,底物范围,催化剂用量方面都有很大提高[3-7].尤其是离子型的铑催化剂,对许多取代苯乙烯几乎定量反应,展现出了极高的催化效率.两个催化体系都具有良好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没有出现C3位置的烯烃化产物.不仅于此,我们的反应体系同样适用于吡咯类的衍生物,并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实现吡咯在C2位单烯烃化,C2、C5位对称和不对称的双烯烃化反应.最后,我们通过竞争反应和氘代反应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究[8,9].(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5)》期刊2013-10-17)

王培培[8](2013)在《Fe/Cu共催化端基炔的偶联反应以及Nd促进的酮的Barbier反应及烯烃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包括铁铜共催化端基炔的偶联反应和钕促进的酮的Barbier反应及烯烃化反应两部分内容。1.铁铜共催化端基炔的偶联反应的研究。1,3-二炔是有机合成及天然药物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单元。因此,探索出一种简便高效的合成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自1869年以来,Glaser首次以苯乙炔为原料,用CuCl作催化剂在乙醇和氨水中成功地合成1,3-二炔,该方法经过不断的改进已成为合成1,3-二炔化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当前的催化体系需要使用大量的催化剂以及昂贵的配体,并且反应体系需要高温及氧源,脂肪族炔的收率比较低。另外,相比与其他金属催化剂,铁化合物是价廉,无毒,环境友好的一种催化剂。因此,我们探索一种铁参与的,无配体参与的,新型温和的,适应范围比较广的催化体系。2. Nd促进的酮的Barbier反应及烯烃化反应研究。稀土金属在我国储藏量大,用途广泛,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也多有报道。然而金属钕作为一种主要的稀土之一,研究却相当有限。本论文较深入研究了钕促进的酮的Barbier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任何添加剂,收率较高。并且,当在后续过程中加入当量的亚磷酸二乙酯,可以以中等收率得到烯烃化产物。(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5-01)

黄秋锋,宋倩倩,蔡锦,林深[9](2012)在《钯-多金属氧酸盐体系催化的C-H键直接烯烃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钯催化的C-H键直接烯烃化反应(Fujiwara-Moritani reaction)是构建C-C键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些反应中往往需要化学计量的氧化剂来再生Pd(Ⅱ)催化剂[1],计量氧化剂的加入使得反应复杂化,而且也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这类反应的应用范围。多金属氧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较容易地氧化底物后自身呈还原态,这种还原态是可逆的,O_2就可以使其氧化为初始状态,因此(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期刊2012-10-19)

黄秋锋,宋倩倩,蔡锦,林深[10](2012)在《钯-多金属氧酸盐体系催化的C-H键直接烯烃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1)》期刊2012-10-19)

烯烃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C-H键官能团化反应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合成各种生物活性分子、药物分子或功能材料的可采用方法之一。自从Fujiwara和Moritani在1967年发表开创性研究成果后,过渡金属催化C-H键直接烯烃化成为构建芳香烃或杂芳香烃的烯烃衍生物强有力工具之一。吲哚化合物是许多天然产物或生物活性中间体分子的骨架单元,越来越多化学工作者关注发展吲哚化合物C-H键选择性烯烃化的方法。本论文系统考察了过渡金属铑催化2-芳基吲哚C-H键的选择性烯烃化反应。我们建立了铑催化吲哚导向的邻位C-H键选择性烯烃化的催化反应体系。邻位C-H键选择性烯烃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2-芳基吲哚(1.0 equiv),烯烃(2.0equiv),[Cp*RhC12]2(2.5 mol%),Cu(OAc)2(2 equiv),溶剂为乙酸乙酯,在140℃下反应24小时。该催化反应体系具有底物适用范围广,官能团容忍度高等优点。同时我们还发展了铑催化2-芳基吲哚邻位C-H烯烃化/分子内氮杂迈克尔反应合成6H-异吲哚[2,1-a]吲哚的催化反应体系。上述两个催化反应体系扩展了吲哚化合物选择性C-H氧化赫克反应的类型。我们还开发了一种铑催化2-芳基吲哚连续两次烯烃化反应合成苯并咔唑化合物的催化反应体系。最佳反应条件为:2-芳基吲哚(1.0 equiv),烯烃(2.0equiv),[Cp*RhCl2]2(2.5 mol%),AgOAc(5 equiv),HOAc(16 equiv),PivOH(40 mol%),溶剂为二甲苯,在140℃下反应24小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烯烃化论文参考文献

[1].雷恒元.甲醇烯烃化SAPO-34分子筛成型与宏观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2].韩庆帅.过渡金属铑催化2-芳基吲哚选择性C-H键烯烃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8

[3].罗旭阳,马安洁,曹开宇,鹿宁,王奇峰.钯催化的芳基脲烯烃化/去芳香化反应合成亚胺的方法学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九分会:有机化学.2016

[4].邹怀波,应晓,刘海洋.铁咔咯在醛的烯烃化反应中的催化应用[C].全国第十七届大环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4

[5].邱琳,柯少佳,林深,黄秋锋.氧气气氛中钯催化C-H键直接烯烃化反应[C].第十八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4

[6].吴才智.氟代缺电子芳烃的直接烯烃化及其相关反应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4

[7].马建峰,谢维佳,李滨,王佰全.铑和钌催化的吲哚C2位置的烯烃化反应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5).2013

[8].王培培.Fe/Cu共催化端基炔的偶联反应以及Nd促进的酮的Barbier反应及烯烃化反应[D].苏州大学.2013

[9].黄秋锋,宋倩倩,蔡锦,林深.钯-多金属氧酸盐体系催化的C-H键直接烯烃化反应[C].第十七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2012

[10].黄秋锋,宋倩倩,蔡锦,林深.钯-多金属氧酸盐体系催化的C-H键直接烯烃化反应[C].第十七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1).2012

标签:;  ;  ;  ;  

烯烃化论文-雷恒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