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新余技师学院江西新余338031
摘要:技工院校是将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教学的目标,形成健全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的平台。通过我院建设“政校企”合作模式的机械加工校外实训基地,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进行探索,建设集实践教学、培训、鉴定、产品加工“四位一体”与地方企业共建共享的校外生产型实训基地,拓展了我院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及实践教学能力,也为其他技工院校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层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外实训基地“政校企共建”模式管理模式
一、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1.校外实训基地模式的特点。(1)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的特点是学院参照合作企业对所需技能人才的要求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前四个学期在学院学习本专业的专业理论课与基本的机床技能操作,期间,企业派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兼职几门专业技能理论课程,如工艺编程、零件加工、材料结构等。第五学期学生到合作企业再学习两个月岗位实践操作,第六学期学生则正式到企业跟岗实习。(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切入点。为有效保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首先,要有一个校企合作双方能互惠互利的切入点;其次,学院要主动为企业服务的方式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成立校外实训基地领导小组及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校企双方共建的实训基地能在制度上得到有效的保障;建立合理的学生实践学习评价机制,校企双方委派专业团队对学生进行管理,开展定期评价,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估,不断完善学生实践学习管理及评价机制。
2.校外实训基地的“政校企共建”模式。我院尝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即结合本地机械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本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前提,以“政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建校外机械加工实训基地。具体内容:为加快江西新余袁河经济开发区园区产业发展,吸引省外较有影响的机械加工企业到新余投资办厂,降低进驻企业成本投入,充分发挥技工院校设备资源优势,塑造我市“政校企合作”品牌,实现政府(江西新余袁河经济开发区)、学校(新余技师学校)和企业(新余精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三方共建学院机械加工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由新余袁河经济开发区园区给企业提供厂房,学校提供(租赁)设备给企业,企业提供产品及技术指导,组织生产销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校外实习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合格的应用技能型学生,塑造我市“政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品牌。
二、校外实训基地的组织与管理
1.完善沟通协调体系。“政校企”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定期进行沟通。学院实训教学管理部门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实践内容的特点和目标,制定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计划、大纲、考核办法等实训教学管理办法,明确培养目标、合作内容和培养方式,保证三方合法权益。
2.加强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学生实践教学考核必须严格标准、严格程序。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书》、《实践教学考核办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实习实践指导教师的职责》、《实习督导工作职责》等,形成符合企业实际、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标准。
三、我校校外实训基地运行模式探索
1.我院“政校企”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我院机械加工专业学生经过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校内实训基地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后,在第五学期进入企业进行跟岗实习。实训内容以企业产品为载体,学院派实习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的教学与管理,企业安排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三维造型、自动编程、数控机床操作、产品零件的三坐标检测、数控设备的维护维修等整个生产过程的学习,不仅要学习理论、实践知识,更要了解企业运行过程、管理模式,真正做到技工院校与企业之间零距离培养的目标。
2.实训课程和实训校本教材的编写。根据“政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优化和开发具有我院特色,符合专业特点,适合行业企业需要、学生成长的实训课程和实训校本教材,促进人才培养。
3.校外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校外实训基地除了要满足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开展学院的实践教学之外,同时还要对基地功能进一步开发。开展对外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基地的、设备、师资等条件,结合我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功能与作用,与新余市本地企业合作,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开发产品,由单一的零件代加工走向零件加工、装配产品一条龙生产,带动学院模具制造、装配钳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专业的生产实践。
总之,通过我院“政校企”机械加工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集实践教学、专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等级鉴定、零件产品加工“四位一体”与企业共建共享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旨在提高我院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及实训教学效果,为其他技工校校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层面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