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数据区域定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手机定位数据,数据噪声,轨迹分析,聚类
数据区域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林楠,尹凌,赵志远[1](2018)在《基于滑动窗口的手机定位数据个体停留区域识别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机的普及使手机定位数据成为分析个体时空行为特征的新兴重要数据源之一,并被逐渐应用到人口管理、城市规划、交通分析和流行病防控等众多领域的研究中。从手机定位数据中识别个体的停留区域是众多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研究的重要基础环节。然而,当前常用的手机定位数据定位精度相对较低,且往往存在定位震荡和定位漂移导致的数据噪声,这些因素增加了从手机定位数据中识别停留区域的难度。为了提高从手机定位数据中识别个体停留区域的准确性,本研究结合个体行为的时空连续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增长聚类算法。实验结果显示,相较常用的ST-DBSCAN算法和SMo T算法,对于采样时间间隔稀疏的手机定位数据,本研究提出的滑动窗口聚类算法在准确率方面的提升幅度最大可以达到35%。由于隐私问题,当前研究和应用中使用的大规模手机定位数据集中的时间分辨率往往较低,因此,本研究提出的滑动窗口聚类算法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场景,可增强基于手机用户停留区域的众多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为手机定位数据的广泛合理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刘德利,张亚双[2](2015)在《区域CORS系统定位精度检测及数据处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CORS系统定位精度检测是在CORS系统建成后,投入使用前开展的一项检测工作。本文对CORS系统定位精度检测的一般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5年24期)
崔丽娟,牛燕影,王磊[3](2015)在《筛查变形数据匹配定位区域降低不平衡废品》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平衡是高速回转体的重要技术指标,在高速回转体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定位面变形是导致动平衡超差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定位面变形数据及工件装夹方式,分析了定位面变形导致工件定位偏斜,进而导致工件动平衡过大的原因。并提出了检测、筛查变形数据、匹配定位区域的观点,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方式和匹配原则。实践证明,该方式对降低回转体的动平衡误差大有裨益。(本文来源于《砖瓦》期刊2015年05期)
李渊[4](2014)在《基于数据模型区域分类方法的有源目标定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铁磁性未爆弹(UXO)的探测事关军用机场安全,尤其是战时快速排雷能力对恢复军用机场正常工作状态至关重要。对UXO使用磁信号探测器能实现快速、准确和低成本的探测定位,但是矢量探测法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会引入大量的噪声,造成信号信息不明显,解算误差过大而面临困境。为了解决矢量探测在实验上的困难,本文试图从模式识别的角度,阐述针对一般衰减源探测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标量数据进行识别,并给出信号中的噪声对定位误差影响的评估。首先,根据磁探测的实验数据分析磁阻磁强计在弱磁物体矢量探测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两类主要噪声的特点,并通过设计传感器布置方式和滤噪方式来对传感器测量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了信号平滑化的处理方法,为模式识别算法的展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后,建立了指数衰减源模型作为待研究目标的数学模型,并综合讨论了区域划分的方法,通过比较和讨论最终选定了四分型区域作为算法解算的基本区域,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工具对测量线上的数据进行识别,并对源目标的位型分布进行分类,这即是本章讨论的分型。最后,阐述了两种精确化算法的基本思想,并详细讨论了利用改进误差负梯度下降方法进行误差搜索的精确化算法,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传感器数据测量误差和解算出的源的位置误差之间的关系,尝试使用系统参数辨识的方法求解数据测量误差与解算出的源位置误差关系的解析表达式,但是没有成功,但这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方向。整套算法的仿真结果表明,分型算法和精确化算法能够比较好地在存在较大随机误差干扰的条件下进行目标定位,精确化算法也拥有对信号中随机误差的评估能力,能够解决矢量探测方法对噪声敏感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4-03-01)
周晓[5](2014)在《区域封锁子弹药GNSS定位数据传输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化、网络化的区域封锁子弹药系统是未来地雷场的发展方向。指挥控制中心要实现对封锁区域内子弹药分布的监控,首先要获取子弹药的经纬度信息,然后将经纬度信息传输回控制指挥中心。区域封锁子弹药工作环境复杂,采用北斗二代/GPS双模接收机来获取足够精度的子弹药定位数据。为了实现指挥控制中心与封锁区域内的子弹药进行通信,在封锁区域内设立网关子弹药和功能子弹药,网关子弹药通过无线局域网的方式采集功能子弹药的定位数据,然后通过北斗一代短报文将各功能子弹药的定位数据传输到控制指挥中心。封锁区域内的子弹药数量较多,而北斗一代短报文的报文长度和通信频度有限,为了实现定位数据的高效传输,对各功能子弹药的定位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删除冗余数据,采用半字节压缩算法对定位数据进行压缩。主要完成的工作和创新点有:1)提出了采用普通北斗二代/GPS双模接收机来获取功能子弹药的定位数据。采用双模接收机一方面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另一方面提高定位数据的可靠性,另外通过分析和实验表明,普通接收机具有较高的相对定位精度。2)提出采用北斗一代短报文通信功能来实现指挥控制中心对封锁区域的监控。相比其它无线通信方式,北斗一代短报文通信在服务区域内不受通信距离的限制。3)针对定位数据量大而北斗一代短报文通信的报文长度和频度受限的矛盾,根据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定位数据输出语句的特点,提出了只传输网关子弹药的全部经纬度信息,其它功能子弹药的定位信息只传输经纬度小数点后四位的数据提取方法,并采用半字节压缩算法实现定位数据的压缩。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扩展了北斗一代短报文通信的应用领域,另一方面,为解决北斗一代短报文通信瓶颈所采用的基于GNSS定位数据RMC语句的数据预处理和压缩算法也可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4-01-01)
郭晓静,丁若雪[6](2013)在《通过现状、数据与定位看五大功能区域的发展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都市功能核心区:注重软实力提升 都市功能拓展区:注重产业高端化 城市发展新区:注重产业基地打造和人口集聚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注重特色产业发展 和人口转移 本报讯( 郭晓静 实习生 丁若(本文来源于《重庆日报》期刊2013-11-07)
王宏[7](2013)在《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专业化与农业FDI的区域定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跨国农业公司往往根据其自身的经营目标,在东道国选择某些特定的农产品进行专业化投资,而农产品生产具有地域性,当跨国公司选择了特定的目标农产品,也就选择了其投资区位,农业FDI的区域定位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具有相关性。本文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上述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水产品、奶类和蔬菜等农产品优势生产区,是农业FDI比较偏好的地区,粮食主产区也吸引了不少外资的进入,而棉花、油料和水果主产区则是外资避开的地区。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引导农业外资与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合理匹配,利用其特有优势,促进农产品优势生产区的专业化发展。同时,要加强监管,避免外资过度介入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领域。(本文来源于《开发研究》期刊2013年02期)
邓春林,季严飞,刘刚[8](2010)在《基于雷电定位数据的区域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为区域规划及防雷减灾提供可靠依据.雷电定位数据资料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雷电定位数据的分析,采用定位误差圆覆盖法配合环境因素定性提取区域雷击风险因子,依据地形地貌及政治经济特点进行地理空间区划,分析雷暴活动时空频率分布特性,从雷电本身的特征分布规律研究限定区域内不同时域、不同雷电流强度造成的影响,建立区域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珠叁角地区雷电定位数据资料为例的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分析中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樊彬[9](2010)在《WMAP数据非高斯区域的定位与前景星系的交叉相关》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对WMAP天图同时进行了小波滤波以及自相关检验以探测天图中的过冷区域,两种不同方法相互补充,各具有对方没有的优点,形成了一个互补的工具对。而尽管内在机理不同,他们得到的非高斯位置以及形状却非常类似。我们同时对这些结果进行了检测,证明他们确实是wmap天图中非高斯性的重要来源。相关的检验同时说明了两种不同方法的健壮性。由于我们同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却得到了相类似的结果,也由于自相关方法的特点,我们探测到了相对更多的非高斯区域,并且也有更好的可信度。为了了解这些非高斯区域中非高斯性的来源,我们还结合SDSS巡天中的测光红移对相关非高斯区域的统计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红移0.3至0.6的范围中有显着的空洞;同时,对LRG的星系表和NVSS射电巡天得到的结果也做了同样目的的分析,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这些结果说明很有可能非高斯性来自于星系密度中的空洞,结合相关的数值计算结果,我们认为ISW效应很有可能是这些非高斯区域非高斯性背后的物理机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同时利用小波和自相关的方法探测微波背景辐射中的冷点。·结合sloan巡天中的测光红移研究冷点的性质。·利用ISW效应解释冷点的性质。(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0-06-01)
王丹,张彦仲,李署坚[10](2006)在《具有良好数据接口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测试仪》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具有良好数据接口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综合测试仪,对该综合测试仪的实现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作了详细论述,其中运用51系列单片机AT89C52作为主控制器,运用软件和FPGA共同负责数据运算处理,通过USB口进行通讯,以对测试仪的参数进行设定,并将定位结果送PC机显示分析。(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届信号与信息处理、第四届DSP应用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10-01)
数据区域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CORS系统定位精度检测是在CORS系统建成后,投入使用前开展的一项检测工作。本文对CORS系统定位精度检测的一般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据区域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1].林楠,尹凌,赵志远.基于滑动窗口的手机定位数据个体停留区域识别算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
[2].刘德利,张亚双.区域CORS系统定位精度检测及数据处理探讨[J].科技风.2015
[3].崔丽娟,牛燕影,王磊.筛查变形数据匹配定位区域降低不平衡废品[J].砖瓦.2015
[4].李渊.基于数据模型区域分类方法的有源目标定位算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
[5].周晓.区域封锁子弹药GNSS定位数据传输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
[6].郭晓静,丁若雪.通过现状、数据与定位看五大功能区域的发展路径[N].重庆日报.2013
[7].王宏.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专业化与农业FDI的区域定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开发研究.2013
[8].邓春林,季严飞,刘刚.基于雷电定位数据的区域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探讨[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9].樊彬.WMAP数据非高斯区域的定位与前景星系的交叉相关[D].清华大学.2010
[10].王丹,张彦仲,李署坚.具有良好数据接口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测试仪[C].全国第十届信号与信息处理、第四届DSP应用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