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旧上海题材电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神女》,上海题材电影,怀旧电影,现实批判
旧上海题材电影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云,汪倩仪[1](2018)在《从现实的传奇到传奇的现实——从《神女》看当下上海题材电影的创作缺失》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中国电影正在突飞猛进,然而上海题材电影的乏力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回顾吴永刚导演的《神女》之经典魅力,对反思今天上海题材电影的创作有重要意义。如果说《神女》是基于扎实的现实之上进行戏剧化加工,同时又可以反思和改造现实,堪称"现实的传奇"的话;那么,当下的上海题材电影就只能称之为"传奇的现实",只是借助一些现实元素,打造出一个浮华的传奇故事。《神女》关注现实、批判现实的文化使命和道德关怀,是对当下上海题材电影创作极为有益的宝贵经验。要将上海题材电影真正建设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牌,决不能满足于对充满物质性、消费性、个体性等怀旧风格的迷恋,相反要打开视野,在大众视野和公共关怀中寻找更多的故事来源和精神力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一步开拓和繁荣上海题材电影。(本文来源于《电影新作》期刊2018年06期)
金晓慧[2](2015)在《都市形象的四副面孔—近年上海题材电影的研究(1994-2011)》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近年来有关上海题材的城市影像。从城市美学的角度通过分析这些影像中的上海形象,展现当下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变化对于身处城市中的人们生活的各种影响,描述上海影像的丰富多彩,揭示上海影像所包含的文化与审美涵义对于当下中国城市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研究“物质的上海”这副面孔,从物质的角度入手,分析现代社会的物欲、消费、商品对于人的心灵世界的影响与侵蚀,揭示市民文化中的世俗性及其形成原因。第二章研究“怀旧的上海”这副面孔,从怀旧的角度分析上海出现的“怀旧热”这一现象的原因,揭示现代性的巨变对于传统文化的遗忘覆灭,分析反思城市记忆的价值。第叁章研究“边缘的上海”这副面孔,从边缘的角度探讨都市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揭示大城市出现边缘人群的原因,认识到城市边缘人群存在的历史复杂性。第四章研究“女性的上海”这副面孔,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上海偏向女性化色彩的一面,揭示女性与这座城市之间的诸多联系,认识到当代女性在当代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意义与尴尬。结论则指出通过再次审视上海来建构其都市形象,依然在于关注城市人的未来生存境遇。思考所围绕的核心应当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提出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基于后现代的思想背景,突出城市人的未来命运。城市影像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5-05-01)
丁鹏[3](2015)在《香港与内地旧上海题材电影兴起的社会文化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和内地电影中陆续出现了以叁四十年代上海为表现对象的旧上海题材电影。这一题材电影的兴起,在香港和内地有着明显不同的社会文化根源。香港在探寻自身身份和面临回归与世纪末所产生的不安情绪中催生了旧上海题材电影;内地世俗化进程的加深加剧,导致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消费主义的盛行,从而促进了影视话语的转型,使得旧上海形象成为影视作品中被消费的对象,同时内地怀旧风潮的蔓延也最终催生了大量的旧上海题材电影的出现。(本文来源于《厦门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金丹元,张书端[4](2011)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上海想象——论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中的全球性和本土性书写及其误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中的全球性与本土性书写进行了梳理,认为上海题材电影中的全球性书写主要体现在影片中对"无地区性"空间和阿帕杜莱所谓的"人种图景"与"意识形态图景"的展现,而其本土性书写则主要是通过"家"的意象和全球化都市中的"本地人"的存在状态的呈现等途径来完成的。并且指出,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中全球化想象的误区主要在于一些创作者沉迷于对上海光怪陆离的全球化景观的展现,却忽视了对其本土性面向的关注和思考。(本文来源于《文化艺术研究》期刊2011年04期)
刘海波[5](2011)在《垂直上海的五级分层:对五部上海题材青春电影的空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五部当代上海题材的青春电影中,可发现垂直化上海的五层都市空间,即天台、写字楼、高架路、石库门和地下空间,对每层空间的文化品格和艺术品格均可进行指证。其中以天台为主要故事空间的《上海公园》呈现了青年一代的不切实际和自我封闭;以写字楼为主要故事空间的《大城小事》则呈现了中产阶级居高临下的虚假性;以高架路为故事空间的《夜.上海》提供了两个层级之间过于理想化的沟通方案;《美丽新世界》现实主义地呈现了社会底层大众进入并安居城市的欲求与阻力;《苏州河》则在呈现地下空间罪恶常态的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想像力和多种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吴荣生[6](2011)在《影像里的上海——关于当代上海题材电影的现状浅议》一文中研究指出90年代以来,上海持续地吸引着当代中国电影的书写热情。影像复现的上海主要呈现为两种社会历史空间:一是为传奇所氤氲的"老上海",另一个是为奇观包裹着的"新上海"。前者从早先的《滚滚红尘》、《红玫瑰白玫(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1年02期)
解建峰[7](2009)在《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的创作状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题材、叙事角度和叙事方式叁个方面对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的创作状况进行综述,认为上海题材电影的突破可以从开掘都市题材、融合海派文化和类型化策略角度入手。(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09年12期)
丁鹏[8](2008)在《被选择的记忆与被消费的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所指的旧上海题材电影,特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和港台以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片。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和港台电影界兴起的旧上海题材电影不仅仅是电影人对30年代前后上海城市身份的一种怀念,亦非仅仅是一种怀旧的情怀和流行的题材。实际上它反映出了变革中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形态,表现出了电影艺术家们的某种精神立场和价值取向。本文除前言和结语部分以外,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章,旧上海题材电影综述。首先追溯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和港台的旧上海题材电影,在详尽梳理和系统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类;此外,还对大陆、香港和台湾电影界旧上海题材电影兴起的社会文化根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比较。第二章,镜像中的城市——论电影中的旧上海形象。这一章首先全面的分析了旧上海题材电影呈现出的“旧上海”形象,它是一个国际化、消费化和世俗化的社会形象,同时又是一个想象化的意象空间形象;随后结合影片中常见的公馆、公寓、弄堂、舞厅等具体的空间意象分析了这些空间意象在影片中所代表的意蕴;最后联系旧上海题材电影中时常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妓女”这一人物形象探讨了这一人物形象与上海的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第叁章,镜像中的记忆——论电影中的“上海怀旧”现象。对旧上海题材电影中具有怀旧意味的影片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也对“上海怀旧电影”所呈现出的叁种怀旧形态,即回归式怀旧、反思式怀旧和认同式怀旧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本文试图在全面考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旧上海题材电影的基础上,系统而深入的分析旧上海题材电影揭示出的上海城市面貌和城市精神,以及折射出的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社会、文化、价值观在转型时期的形态、意义与走向。(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8-06-30)
李娜[9](2008)在《新时期上影厂上海题材电影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以来,以上海电影制片厂为核心的海派电影秉承建国前上海电影的优良传统,创作了大量集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身的优秀作品。为进一步提高影片的文化含量和竞争力,上影厂打出“上海题材、全国影响、海外市场”的鲜明旗帜,将本土的上海题材电影作为其主打产品,形成了“上影品牌”,并多次获得国内外电影奖项。上影厂上海题材电影因此越来越受到电影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国内对上影厂和上海题材电影的研究也日益全面化、专业化、系统化,尽管如此,针对二者的综合性研究,尤其是新时期的研究依然很薄弱。本文根据现有对上海题材电影研究的论述,对新时期上影厂上海题材电影进行了界定,并参照中国社会历史演进、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上海电影制片厂电影发展阶段特点等因素,将上影厂上海题材电影分为新中国“十七年”和新时期两大阶段,并将新时期细分为改革开放十年、九十年代至今两个历史时期,同时对每个时期不同特色进行归纳、概括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海派文化和海派电影的角度入手,重点分析、研究新时期上影厂上海题材电影文化特征。一方面,阐述其在都市性、娱乐性特点上对海派电影文化的传承,挖掘影片中所蕴涵的都市、娱乐文化属性;另方面,从老上海生活怀旧和老上海女性怀旧的角度来探讨新时期上影厂上海题材电影对海派电影文化的创新。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再从加深地域文化特色、树立民族电影观念,引入大电影观念、走向国际化市场,打造“上海都市电影”品牌叁方面来探讨上影厂上海题材电影发展趋势。本文对新时期上影厂上海题材电影的文化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海派电影的文化理论,也对电影的地域性理论和民族化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同时对于海派电影乃至中国电影在全球化语境下的生存和发展策略具有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8-04-20)
李娜,何祖健[10](2008)在《“老上海”题材电影的性别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号称"东方巴黎",是充满现代魅力的国际都市,它的浮华璀璨是中国现代城市文明难以逾越的巅峰。老上海魔幻迷离的面纱时时撩拨人们的怀旧情怀,她折射的正是人们对曾经国际都市身份的认同、向往与自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内地涌现出一批以老上海的女明星、(本文来源于《艺术广角》期刊2008年01期)
旧上海题材电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主要研究近年来有关上海题材的城市影像。从城市美学的角度通过分析这些影像中的上海形象,展现当下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变化对于身处城市中的人们生活的各种影响,描述上海影像的丰富多彩,揭示上海影像所包含的文化与审美涵义对于当下中国城市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研究“物质的上海”这副面孔,从物质的角度入手,分析现代社会的物欲、消费、商品对于人的心灵世界的影响与侵蚀,揭示市民文化中的世俗性及其形成原因。第二章研究“怀旧的上海”这副面孔,从怀旧的角度分析上海出现的“怀旧热”这一现象的原因,揭示现代性的巨变对于传统文化的遗忘覆灭,分析反思城市记忆的价值。第叁章研究“边缘的上海”这副面孔,从边缘的角度探讨都市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揭示大城市出现边缘人群的原因,认识到城市边缘人群存在的历史复杂性。第四章研究“女性的上海”这副面孔,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上海偏向女性化色彩的一面,揭示女性与这座城市之间的诸多联系,认识到当代女性在当代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意义与尴尬。结论则指出通过再次审视上海来建构其都市形象,依然在于关注城市人的未来生存境遇。思考所围绕的核心应当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提出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基于后现代的思想背景,突出城市人的未来命运。城市影像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旧上海题材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1].王艳云,汪倩仪.从现实的传奇到传奇的现实——从《神女》看当下上海题材电影的创作缺失[J].电影新作.2018
[2].金晓慧.都市形象的四副面孔—近年上海题材电影的研究(1994-2011)[D].苏州大学.2015
[3].丁鹏.香港与内地旧上海题材电影兴起的社会文化根源[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5
[4].金丹元,张书端.全球化进程中的上海想象——论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中的全球性和本土性书写及其误区[J].文化艺术研究.2011
[5].刘海波.垂直上海的五级分层:对五部上海题材青春电影的空间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6].吴荣生.影像里的上海——关于当代上海题材电影的现状浅议[J].当代电影.2011
[7].解建峰.新世纪以来上海题材电影的创作状况[J].当代电影.2009
[8].丁鹏.被选择的记忆与被消费的历史[D].南京师范大学.2008
[9].李娜.新时期上影厂上海题材电影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8
[10].李娜,何祖健.“老上海”题材电影的性别意识[J].艺术广角.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