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机理模型论文-贾楠,刘呈,钱静

事故机理模型论文-贾楠,刘呈,钱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事故机理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似事故分析,系统相似机理,相似度计算,案例分析

事故机理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贾楠,刘呈,钱静[1](2018)在《基于安全系统相似机理模型的事故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相似事故的发生率,该文结合相似系统理论,提出基于系统相似机理模型的事故分析方法。首先,给出了相似安全系统分析的定义及内涵,并且从相似学角度抽象了安全系统整体显现内涵表达式,进而构建安全系统相似机理模型;其次,提出基于安全系统相似机理模型的事故分析一般程式;最后,以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和与之相似的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为案例,分析事故致因,并从事故预防、安全管理等角度进行事故反思。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运用于相似事故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为相似事故的分析和预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启示。(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1期)

涂思羽,贾明涛,吴超,王秉[2](2018)在《恶性人因事故发生机理及其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恶性人因事故致因因素及其发生机理,为恶性人因事故防控提供理论指导,对恶性人因事故发生机理及其模型进行系统研究。从个体因素、团体因素、外在因素出发,分析恶性人因事故致因因素;再从行为链、致因链、原因链出发,对个体、团体、综合恶性人因事故分别进行建模;最后,根据事故案例,论证个体、团体、综合恶性人因事故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恶性人因事故发生机理模型主要包括针对个体恶性人因事故的行为安全"4-9"模型、针对团体恶性人因事故的行为安全"2-10"模型和针对综合恶性人因事故的行为安全"7"模型;不良文化是根源原因,管理缺陷是根本原因,情绪因素、心理因素、控制因素是间接原因,恶性破坏是直接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唐朝纲,余江[3](2018)在《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事故致因理论是探究事故发生、发展过程,寻找事故原因的基础理论。根据系统安全原理,运用能量和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和危险源理论作为分析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的理论依据,结合事故调查实践,从物质因素、技术控制因素、管理因素叁个层面,探索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的本质、特点以及发生发展规律,从而构建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模型,为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的深入调查及科学防范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8年08期)

刘志强,王玲,张爱红,倪捷[4](2018)在《基于贝叶斯模型的雾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的研究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改善交通安全状况的理论基础。针对雾霾天气高速公路事故频发的现状,分析了雾霾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系统的特点及事故特征,并结合济南市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资料,利用贝叶斯网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特点,建立分析雾霾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的贝叶斯模型,得出"当车速和雾霾等级同时增加时,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几乎以平方的概率增加"的结论,为驾驶员及交通管理部门预防雾霾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朱琳琳[5](2017)在《LPG储罐区火灾事故机理与关系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LPG储罐一旦由于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生产管理或环境因素发生泄漏,遇到明火即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乃至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LPG储罐火灾事故根据事故成因的不同分为喷射火(JF)、池火灾(PF)、蒸气云爆炸(UVCE)以及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BLEVE),前叁种火灾事故最为典型,事故后果表现形式明显不同。本文分析叁种常见LPG储罐区火灾事故的燃烧机理及燃烧特性参数,建立火灾模式关系模型,研究不同关系模型的适用条件、求解方法。可以为站区安全防火及确定消防救援安全距离提供了数据参考,确保液化气站储罐区火灾救援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对于预防LPG罐区事故,保证LPG储罐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果可作为液化气储配站设计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8-31)

高福德[6](2017)在《基于交通波模型的事故对连续交通流影响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减小事故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是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事故对连续交通流的影响机理展开研究,通过设定城市道路事故环境,利用连续交通流宏观模型、LWR交通波模型及其特征线解法,文章建立了基于交通波模型的事故交通影响分析方法,揭示事故对连续交通流的影响机理,分析和探讨在某种交通状态背景下事故发生时刻和发生后上下游路段交通波产生与传播过程、交通状态及相关参数的变化特征。(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7年12期)

于帆,宋英华,霍非舟,方丹辉[7](2016)在《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机理与风险评估研究—基于EST层次影响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拥挤踩踏事故在世界各地屡屡发生,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统计了近十六年来的拥挤踩踏事故案例,以事件系统理论(EST)为基础,结合事件本身特点来分析踩踏事故机理,建立拥挤踩踏事故原理图,提出面向事件特性的防控手段及风险评估的重点内容。结果表明具有一定强度的初始事件只有在特殊的时刻发生并对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才会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事件特性,从事件强度、事件空间以及事件时间叁个方面做好预防措施。(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16年12期)

张津嘉,许开立,王贝贝,王若菌[8](2015)在《瓦斯爆炸事故演化机理的综合论事故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研究其演化机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总结1950—2013年间发生的126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基础上,运用混沌理论分析瓦斯爆炸事故演化过程的混沌特性,建立瓦斯爆炸事故综合论事故模型,阐述瓦斯爆炸事故各因素的演化关系。结果表明:瓦斯爆炸事故演化过程具有蝴蝶效应、随机性、分形性等特征;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虽然从微观上看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但从宏观上看是社会因素、组织因素、情境因素交叉耦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陈蜀喆,黄立文[9](2014)在《航运事故致因机理突变模型的构造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突变理论对航运事故发生机理进行定量研究。由于该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控制变量的提取和量化、突变模型和固有特征量的构造以及最终分析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因此基于现有学者在突变模型应用于航运事故发生机理方面的研究,对突变模型的构造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设计从控制变量提取量化、突变模型构造及拓扑到最终机理分析的整套框架。在取得足够的事故样本后,可利用该框架进一步明确航运事故机理,最终实现事故风险预控。(本文来源于《中国航海》期刊2014年03期)

周新蕾,孙肖[10](2014)在《航天软件系统事故机理与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天软件系统规模、复杂度、软硬件交互程度的提高,系统事故可能不仅涉及软件或硬件失效,很多情况下还可能由于系统部件间的交互紊乱等原因所引起。传统的事故链等模型在描述结构、交互关系复杂的航天软件系统事故时存在局限。本文在梳理航天软件系统事故因素、分析系统事故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缺陷模型库,并提出了一种可清晰描述复杂软件系统事故发生、缺陷形成机理的事故集成模型及建模方法。上述机理及模型研究成果,可用于事故的分析与预防,以及前期的安全性设计与质量管理等工作,对于提升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质量与可靠性》期刊2014年04期)

事故机理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究恶性人因事故致因因素及其发生机理,为恶性人因事故防控提供理论指导,对恶性人因事故发生机理及其模型进行系统研究。从个体因素、团体因素、外在因素出发,分析恶性人因事故致因因素;再从行为链、致因链、原因链出发,对个体、团体、综合恶性人因事故分别进行建模;最后,根据事故案例,论证个体、团体、综合恶性人因事故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恶性人因事故发生机理模型主要包括针对个体恶性人因事故的行为安全"4-9"模型、针对团体恶性人因事故的行为安全"2-10"模型和针对综合恶性人因事故的行为安全"7"模型;不良文化是根源原因,管理缺陷是根本原因,情绪因素、心理因素、控制因素是间接原因,恶性破坏是直接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事故机理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贾楠,刘呈,钱静.基于安全系统相似机理模型的事故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涂思羽,贾明涛,吴超,王秉.恶性人因事故发生机理及其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

[3].唐朝纲,余江.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模型构建[J].广州化工.2018

[4].刘志强,王玲,张爱红,倪捷.基于贝叶斯模型的雾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5].朱琳琳.LPG储罐区火灾事故机理与关系模型的建立[C].2017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论文集.2017

[6].高福德.基于交通波模型的事故对连续交通流影响机理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

[7].于帆,宋英华,霍非舟,方丹辉.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机理与风险评估研究—基于EST层次影响模型[J].科研管理.2016

[8].张津嘉,许开立,王贝贝,王若菌.瓦斯爆炸事故演化机理的综合论事故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

[9].陈蜀喆,黄立文.航运事故致因机理突变模型的构造与应用[J].中国航海.2014

[10].周新蕾,孙肖.航天软件系统事故机理与模型研究[J].质量与可靠性.2014

标签:;  ;  ;  ;  

事故机理模型论文-贾楠,刘呈,钱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