巯基钯配合物论文-汪志勇,梁一龙,孙乐涛,余昌金,杨先炯

巯基钯配合物论文-汪志勇,梁一龙,孙乐涛,余昌金,杨先炯

导读:本文包含了巯基钯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d(Ⅱ)配合物,晶体结构,抑菌活性

巯基钯配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汪志勇,梁一龙,孙乐涛,余昌金,杨先炯[1](2019)在《2,5-二-(3,5-二甲基吡唑-4-巯基)-1,3,4-噻二唑-Cd(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抑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配体Ll(2,5-二-(3,5-二甲基吡唑-4-巯基)-1,3,4-噻二唑)和L2(3,5-二甲基吡唑)同时与Cd(NO_3)_2·4H_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Cd(L1)_2(L2)(NO_3)_2(H_2O)],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_1/m空间群,每个Cd(Ⅱ)的配位环境为扭曲的五角双锥,分别与来自配体L1和L2的一个氮原子、两个硝酸根的叁个氧原子、和一个水分子配位,配体L1只用一端的氮原子和Cd(Ⅱ)离子配位,配合物形成"E"字型结构。初步研究了配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10期)

张雯[2](2019)在《基于巯基氮杂环类配体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特定结构和功能配合物的定向合成仍是科研工作者面临的复杂难题。由于巯基氮杂环类配体一般具有N和S两种配位原子,配位模式多样化,且近年来与各种金属离子合成的配合物,结构多样,在生物活性,催化,医药,吸附,荧光等领域表现出别具一面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巯基氮杂环配体1-(4-羟基苯基)-5-巯基四氮唑(HOPMTZ)和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Hmthd)与金属中心铜、银、锌、锰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9个荧光配合物,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测试及表征,具体内容如下:1.以1-(4-羟基苯基)-5-巯基四氮唑(HOPMTZ)为有机配体,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Cu(I)和Ag(I)作为中心配位金属的2种配合物:{[Cu(OPMTZ)]·H_2O}_n(1)和[Ag(OPMTZ)]_n(2)。由于乙二胺和铜的强的配位作用,所以加入的乙二胺的量要适量。配合物1和2均为2D层状结构。2.选用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Hmthd)作为有机配体,在改变反应溶剂,温度,pH等条件下合成了七个配合物:[Cu_4I(DMT)_3]_n(3)、[Cu_3(mthd)_2Br]_n(4)、[Ag_2(mthd)_2]_n(5)、[Ag_2(mthd)I]_n(6)[Cu(mthd)_2Cl]_n(7)、[Zn_4(OH)_6(SO_4)·3H_2O]_n(8)和[(H_3O)_2Mn_2(SO_4)_3]_n(9)。对其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固体荧光、热重和PXRD检测。在配合物3中,乙腈在铜(I)的催化下,原位生成2,5-二甲基-1,3,4叁氮唑配体,尽管Hmthd没有参与反应,但是它对晶体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配合物3由Cu_4I次级结构单元与有机配体构筑形成叁维左手螺旋通道结构。配合物3荧光光谱显示不同激发波长可改变该化合物的发光特性,在激发波长280-320nm之间,发射蓝紫光;而在330-410nm发射黄光。配合物4,5,6均为二维层状结构。对配合物5和配合物6进行了固体荧光性质测定,发现其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呈黄色荧光。配合物7为零维结构。配合物8和配合物9为无机盐类化合物,配合物8是二维层状结构,硫酸根悬挂在二维层上;配合物9是叁维无机硫酸锰骨架,质子化的水分子填充在骨架里。(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4-02)

林治珠[3](2018)在《嘧啶、四氮唑类巯基氮杂环配体构筑的配合物结构及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嘧啶、四氮唑类巯基氮杂环配体和第IB、IIB的金属离子构筑的配合物不仅具有新颖的结构,且在荧光、催化、吸附、生物活性等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对这两类配体构筑的配合物的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作者。本文以1-甲基-1H-四氮唑-5-硫醇(HMMTZ)、1-苯基四氮唑-5-硫醇(HPMTZ)和2-巯基嘧啶(Hpymt)为有机配体,以第IB的Zn和Cd、第IIB的Cu和Ag等过渡元素为中心配位金属,采用溶剂热和溶剂挥发法合成了九个配合物,这些配合物通过红外、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对它们的结构和纯度进行确定及分析。然后通过热重(TG)对它们的热稳定性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九个配合物的稳定性良好。此外,还对部分配合物进行了荧光性能和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性能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以1-甲基-1H-四氮唑-5-硫醇(HMMTZ)为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Zn(II)、Cd(II)、Cu(I)和Cu(II)合成了5个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具有锌四氧构造单元的单核结构[(Zn_4O)(MMTZ)_6]·EtOH(1),具有八元环Zn_2(MMTZ)_2构造单元的一维链状结构[Zn(MMTZ)_2]_n(2),具有六元环Cu_2(MMTZ)_4构造单元的二维网状结构[Cu(MMTZ)]_n(3),具有单核结构的Cu(en)_2(MMTZ)_2(4),具有一维链[Cd_2Cl_2]_n的一维链状结构[Cd(MMTZ)_2Cl_2]_n(5)。1,2和5是通过常温法合成的,3和4是通过溶剂法合成的。同时,分析反应条件发现,小分子卤素阴离子配体Cl~-和乙二胺对结构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在化合物4和5中均参与了配位。另外我们对配合物1-3进行了固体荧光分析,发现1和3荧光强度较弱,而配合物2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发射明显的黄绿色荧光并对其进行了溶剂和阳离子液体荧光分析,发现其可以对苯胺有机小分子、Cu~(2+)和Fe~(3+)进行选择性检测。2.以1-苯基四氮唑-5-硫醇(HPMTZ)为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Cu(I)和Ag(I)合成了2个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具有叁十六元环[Ag_(12)C_8S_8N_8KCl_4]单元的一维链状结构银氯配合物[Ag_8(PMTZ)_8KCl]_n(6),具有八元环[Cu_2(PMTZ)_2]构造单元和菱形Cu_2I_2单元的二维层状结构铜碘配合物[Cu_2(PMTZ)I]_n(7),6和7是通过溶剂热法合成的。分析反应条件发现,叁种混合溶剂DMF、CH_3CN、CH_3OH和乙二胺对于得到晶态的银卤、铜卤配合物至关重要,Cl~-、I~-参与了配位,而K~+起到了阳离子模板的作用。同时银氯配合物6对在紫外灯照射下光催化降解染料甲基橙(MO)、罗丹明B(Rh B)和亚甲基蓝(MB)没有明显效果。3.以2-巯基嘧啶(Hpymt)作为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Ag(I)合成了2个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具有Ag_6S_6结构单元的一维链状结构[Ag_6(pymt)_6]_n(8),具有1D Z-Z形[AgI]_n链和1D波浪状[AgS]_n链的二维层状银碘配合物[Ag_3(pymt)_2I]_n(9),8和9是通过溶剂法合成的。同化合物6和7一样,发现混合溶剂DMF、CH_3CN、CH_3OH、乙二胺、I~-的加入也对结构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使用溶剂乙二醇代替甲醇时,得到的晶形会更好一点。另外通过对这两个配合物进行固体荧光测试,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荧光强度,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发射较强的黄色荧光。(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8-04-02)

辛利东[4](2018)在《巯基氮杂环类配体荧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晶体工程中,特定功能配合物的定向合成仍是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难题,本论文从荧光性能出发,对其晶体结构进行构筑。巯基氮杂环类配体包含氮和硫两种不同的配位原子,配位模式多样,并且存在硫醇-硫酮互变异构,被广泛应用于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d~(10)电子构型的Cu(I)、Ag(I)与巯基氮杂环配体构筑的配合物通常具有荧光性能,本文采用氮杂环巯基配体与金属中心铜、银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5个荧光配合物,并对其进行测试表征,主要内容如下:1.选择巯基氮杂环配体4,6-二甲基-2-巯基嘧啶(Hdmpymt)和2-巯基嘧啶(Hpymt),构筑了3个具有Cu_6S_6单元的化合物:{[(Cu_2I_2)[Cu_6(dmpymt)_6]}_n(1)[Cu_6(dmpymt)_6·H_2O](2),[Cu_6(pymt)_6](3)。配合物2和3是由Cu原子与S原子相互连接形成具有Cu_6S_6结构的配合物,配合物1则是通过Cu_6S_6簇与Cu_2I_2簇的相互连接得到具有3D结构的配合物。在紫外灯下能够观察到化合物1、2和3均有明显的红色荧光。测试配合物1的荧光寿命为0.89μs,绝对量子产率为6%,其荧光发射归因于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LMCT)以及Cu(I)-Cu(I)作用导致的d-s电子转移。测试1、3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荧光响应,发现硝基苯对1、3有猝灭效应。测试1在不同金属离子或阴离子溶液中的荧光图谱,表明配合物1对CrO_4~(2-)、Cr_2O_7~(2-)和Fe~(3+)均表现出荧光猝灭,可进行裸眼识别,并在其他离子共存的情况下猝灭效应不受干扰。1对CrO_4~(2-)、Cr_2O_7~(2-)和Fe~(3+)的猝灭效率常数K_(SV)值分别为1.06×10~3M~(-1)、1.90×10~3M~(-1)和8.73×10~2M~(-1)。实验过程中发现机械研磨4,6-二甲基-2-巯基嘧啶(Hdmpymt)与铜(I)、银(I)金属盐混合物,在乙二胺和乙腈辅助下即可呈现明显的荧光现象,实验讨论了机械研磨过程中有机胺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2.以4,6-二甲基-2-巯基嘧啶(Hdmpymt)为有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1个Ag_6S_6结构配合物:[Ag_6(dmpymt)_6](4)。在紫外灯下能够观察到配合物4有明显的绿色荧光,当激发波长为369nm时,化合物4在515nm处有最大发射,荧光寿命为5.59μs,绝对量子产率为49.98%。荧光发射归因于Ag_6簇内Ag-Ag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体-金属电荷转移(LMCT)。荧光实验表明4的荧光猝灭对NB、Fe(III)和Cr(VI)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对NB、CrO_4~(2-)、Cr_2O_7~(2-)和Fe~(3+)的检出限分别为1.66×10~(-6)M、1.25×10~(-6)M、1.33×10~(-6)M和7.26×10~(-7)M,制成荧光比色板可以用来裸眼识别NB、Fe(III)和Cr(VI)。实验过程中,通过对1和4色坐标的计算,对发光物质的荧光颜色进行简单调控。3.以1-(4-羟基苯基)-5-巯基四氮唑(HOPMTZ)作为有机配体,以CuI作为配位金属源,在甲醇和乙腈的混合溶剂中进行加热反应,原位合成1种配合物:[Cu_2I(dmtrz)]_n(5)(Hdmtrz=3,5-dimethyl-1-H-1,2,4-triazole)。配合物5是在溶剂热条件下原位生成二甲基叁氮唑,并与CuI配位构成叁维结构。荧光分析表明,配合物5具有明显的黄色荧光发射,可归因于配合物内Cu-Cu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卤素到金属的电荷转移(XMCT),这使其在光电材料领域有潜在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8-04-02)

许婷婷[5](2017)在《发光巯基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荧光材料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发光性能,多年来一直被科研工作者们所关注与研究。同时荧光材料在荧光分子探针、生物成像、光电响应、发光二极管(LED)和太阳能电池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调研了大量的国内外之前发表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了燃烧法、溶剂热法和搅拌法这叁种方法合成了叁组不同的荧光材料,研究探讨了它们的性质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叁个方面:(1)荧光碳纳米颗粒(Au-C NPs)的合成及其对Fe3+和Hg2+的检测采用直接燃烧的方式处理氯金酸(HAuCl4)和谷胱甘肽(GSH)的混合物,制备出了具有荧光性质的碳纳米颗粒(Au-CNPs)。通过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红外光谱仪(IR)等手段对碳纳米颗粒进行了物相、形貌等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了 Au被包裹在碳颗粒的里层,整个颗粒的表面被大量的有机基团修饰。探究Au-CNPs对金属离子的响应性质,一共选择了 13种待检测的金属离子,测试结果发现Au-CNPs对Fe3+和Hg2+这两种离子都能够特殊识别。当Fe3+的浓度在1.0*10-5到2.0*10-3 M和Hg2+的浓度在5.0*10-5到3.0*10-2M的范围时,Au-CNPs的荧光强度分别与两种离子浓度都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除此之外,我们也探究了在实际水样中Au-CNPs对Fe3+和Hg2+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了 Au-C NPs在实际水样中对两种离子也能很好的响应,实际水样环境并不会影响Au-CNPs对离子的检测。(2)荧光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合成及其对Fe3+的检测基于此前的研究,用谷胱甘肽(GSH)作为碳源,乙二醇作为溶剂,利用溶剂热法制备出能够发荧光的石墨烯量子点。通过AgN03来调节石墨烯量子点表面修饰的基团种类,当没有加入AgNO3时,所制备的石墨烯量子点(SN-GQDs)表面有羟基(-OH),羧基(-COOH),氨基(-NH2)和巯基(-SH)等基团修饰。当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了 AgNO3时,因AgNO3可以与GSH中的-SH结合从而形成了 Ag2S,即-SH从石墨烯量子点表面脱落,所制备出的石墨烯量子点(N-GQDs)表面就没有该基团修饰。随后用XRD、TEM、原子力显微镜(AFM)、XPS和IR等手段对量子点进行了物相、形貌、元素等表征。同时也研究了两种量子点对金属离子的检测。同样挑选了 13种待检测的金属离子,测试结果发现SN-GQDs对Hg2+具有特殊地离子响应性质。而N-GQDs则能对Fe3+快速离子响应,并且在5.0*10-5到2.0*10-3M这一范围内,Fe3+浓度与N-GQDs的相对荧光强度呈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3)叁基色荧光材料调制白光的制备探索通过处理两种含有巯基的有机物2-巯基苯并噻唑和2-巯基吡啶,分别与AgN03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溶解在乙酸乙酯溶剂中,快速搅拌,离心洗涤后烘干即可得到荧光粉末。将制备出的能发出红色荧光和黄绿色荧光的聚集诱导荧光材料与之前合成的蓝色荧光量子点,通过调配这叁基色的荧光材料的比例,得到了可以发出白光的荧光材料。(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5-01)

李思哲[6](2017)在《巯基氮杂环配体与铜、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铜、银配合物因其具有多元的构型以及优异的光学性质,一直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巯基氮杂环配体由于包含N原子和S原子两种配位原子,易与铜、银金属配位,也被广泛的应用于配合物的合成。本论文以1-苯基-5-巯基四氮唑(HPMTZ)、2-巯基-4-甲基嘧啶(Hmpymt)、2-巯基嘧啶(Hpymt)、3-巯基-1,2,4-叁氮唑(HtrzSH)为有机配体,铜、银为配位中心金属,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十二个独特的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X-单晶衍射、红外、热重、XRD等表征,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能。具体内容如下:1.以1-苯基-5-巯基四氮唑(HPMTZ)作为有机配体,以铜(I)、银(I)作为配位中心金属,通过溶剂热法合成4种配合物:[Ag(PMTZ)]_n(1),[Ag_8(PMTZ)8KCl]_n(2),[Ag_2(PMTZ)I]_n(3),[Cu2(PMTZ)I]_n(4)。其中配合物1由配体与Ag(I)离子直接相连构成1D链状结构,配合物2中配体和氯离子连接Ag(I)和K(I)离子形成1D链,并通过π···π和C-H···π作用构成3D超分子结构。配合物3与4为同构配合物,都是由[M(PMTZ)]_n层和[MI]_n层通过M-S键相互连接,形成2D结构。荧光分析发现配合物1-4发出的荧光与配体HPMTA相似,归因于配体内部的π*→π跃迁或π*→n跃迁所引起的。2.以2-巯基-4-甲基嘧啶(Hmpymt),2-巯基嘧啶(Hpymt)作为有机配体,以铜(I)作为配位中心金属,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4个具有Cu_6S_6结构的配合物:[Cu3(mpymt)3]2(5),{(Cu4Br4)[Cu6(mpymt)6]}n(6),{[(Cu6I6)[Cu6(mpymt)6]}n(7),[Cu3(pymt)3]2(8)。配合物5和8是由Cu原子与S原子相互连接形成具有Cu_6S_6结构的配合物,配合物6则是由通过Cu_6S_6簇与Cu4Br4簇的相互连接得到具有3D结构的配合物,配合物7通过Cu_6S_6簇与Cu6I6簇的相互连接得到具有1D链状结构的配合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发现在配合物合成的过程中,乙二胺和乙腈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测量配合物5-8的固体荧光,发现它们荧光性强,在紫外灯下能够观测到明显的红色荧光发射,可以作为荧光探针检测有机小分子与金属离子。通过研究配合物5-7在不同溶剂、金属离子中的荧光发射,发现5-7对硝基苯和二硝基甲苯以及Fe(Ⅲ)溶液具有很高强度的荧光猝灭,具有选择性和敏感性,可以作为荧光探针裸眼检测硝基苯和二硝基甲苯以及Fe(Ⅲ)。3.以2-巯基-4-甲基嘧啶(Hmpymt)作为有机配体,Ag(I)为配位中心金属,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2个配合物:[Ag(mpymt)]_n(9),[Ag4(mpymt)2Cl2]_n(10)。配合物9、10均通过配体与金属离子的相互连接形成2D层状结构,并在紫外灯下能够观测到明显的黄绿色荧光发射,亦可作为检测有机小分子或金属离子的荧光探针。4.以3-巯基-1,2,4-叁氮唑(HtrzSH)和1-苯基-5-巯基四氮唑(HPMTZ)为有机配体,Cu(Ⅱ)为配位中心金属,合成了2个配合物{[CuII3(μ3-O)(μ3-trz)3(OH)(H2O)6]}n(11)、[(CuIISO4)4(K2O4)]_n(12)。其中配合物11是HtrzSH配体在合成过程中发生脱硫反应生成Htrz配体,并与Cu(Ⅱ)产生配位,最终形成具有3D骨架结构的配合物。配合物12是HPMTZ在合成过程中配体发生脱硫反应,生成SO_4~(2-)离子,并与Cu(Ⅱ)、K(I)产生配位,形成了具有3D结构的配合物。(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7-04-01)

杨文娟,张晓萍,刘巧云[7](2016)在《5-巯基-2-(2-吡啶基)-1,3,4-恶二唑双核Co(Ⅱ)配合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吡啶甲酰肼为起始原料合成了5-巯基-2-(2-吡啶)-1,3,4-恶二唑(L),以此为配体与CoCl_2·6H_2O反应得到双核Co~Ⅱ配合物Co2(L)_2(DMSO)_2Cl_4,并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研究.X-ray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结构属于叁斜晶系,空间群为P_1,由2个配体分子、2个CoCl_2和2个DMSO分子组成.(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邵佳[8](2016)在《基于巯基嘧啶类衍生物构筑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巯基嘧啶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并参与生命活动。其具有多个配位点,且配位模式多样,能够与金属离子自组装形成不同结构的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在抗真菌、抗结核、抗肿瘤以及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本文以巯基嘧啶及其衍生物作为有机配体,通过与不同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共合成了叁大类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重、荧光、碘吸附等性能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选用2-巯基嘧啶(Hpymt)及2-巯基-4-羟基-6-甲基嘧啶(Hompymt)作为有机配体,以过渡金属Ni、Co作为金属中心,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配合物[Ni(pymt)2]n(1)和[Co(ompymt)2(PPh3)2]n(2),并对它们进行了红外及热重的测试分析。在配合物1中,两个镍离子和四个pymt-离子相互形成二聚体[Ni2(C4H3N2S)4],二聚体之间通过μ2-pymt-相连形成一维链状结构,一维链再通过μ2-pymt-相连接形成层状结构。在配合物2中,配体采用μ1-ompymt-的配位方式和金属Co离子进行配位,形成了四元螯合环,四元螯合环再与叁苯基膦分子(PPh3)相连接形成一个零维结构,零维结构之间再通过羟基氧和嘧啶环上氢之间的O···H键相互连接形成超分子网状结构。(2)选用2-巯基-4-甲基嘧啶(Hmpymt)作为有机配体:(a)在水热条件下,以Hmpymt和硝酸钴反应,用去质子剂叁乙胺调节pH得到了2-巯基嘧啶的衍生物骨架化合物(3);(b)在溶剂热条件下,以Hmpymt作为有机配体,以过渡金属Cu(I)、Cu(II)作为金属中心,合成了铜卤簇配合物{(Cu4Br4)[Cu6(mpymt)6]}n(4)和{(Cu6I6)[Cu6(mpymt)6]}n(5),并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了红外、热重、XRD以及荧光检测的分析。化合物3是由两个配体Hmpymt之间发生一系列反应而形成的双硫化合物;在配合物4中,相邻的铜离子之间通过μ4-mpymt-和μ2-Br相互连接形成螯合结构,螯合结构之间通过Cu-N键相互连接形成叁维网络结构;在配合物5中,相邻的铜离子之间通过μ4-mpymt-和μ5-mpymt-以及μ3-I相互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同时,我们对配合物4和5进行了荧光检测分析,发现它们对2-硝基甲苯(2-NT)和硝基苯(NB)具有很好的荧光猝灭。(3)选用2-巯基嘧啶(Hpymt)及2-巯基-4-甲基嘧啶(Hmpymt)作为有机配体,以金属Pb离子作为金属中心,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2-巯基嘧啶类铅配合物[Pb(pymt)2]n(6)和[Pb(mpymt)2]n(7),并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了红外、热重以及XRD的分析。在配合物6中,配体采用μ2-pymt-和μ1-pymt-的配位模式与金属铅中心形成了一维链,一维链之间通过Pb离子的相互连接形成二维层,二维层之间通过嘧啶环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在配合物7中,配体采用μ1-mpymt-配位模式与金属铅中心形成了一维Zig-Zag链,一维链之间通过嘧啶环的π···π作用形成了二维层。同时,我们对甲基取代诱导配合物6和7的结构差异进行了讨论,并对配合物6和7在溶液中的碘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配合物6的碘吸附量为0.089 mg/mg,配合物7的碘吸附量为0.0998 mg/mg。(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6-04-01)

李洋[9](2016)在《基于巯基四氮唑衍生物的配合物的构筑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巯基四氮唑衍生物是一类具有丰富配位原子的杂环硫醇配体,包含N和S两种不同的配位原子,存在硫醇-硫酮互变异构,具有多样的配位模式,从而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兴趣。本论文利用常温、溶剂热合成方法,以1-甲基-5-巯基四氮唑(HMMTZ)和1-苯基-5-巯基四氮唑(HPMTZ)为有机配体,与过渡金属中心,构筑了8个配位化合物,3个衍生骨架结构。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同时探究了配合物的磁性及荧光性能,并加以应用。主要内容如下:1.以1-甲基-5-巯基四氮唑(HMMTZ)作为有机配体,通过常温法、溶剂热法与过渡金属Zn,Cu合成了四种配合物:[(Zn4O)(MMTZ)6]·EtOH(1),[Zn(4,4′-bipy)(MMTZ)2]n(2),[Zn(MMTZ)2]n(3),[Cu4Br(CN)(MTZ)2]n(MTZ=5-甲基四氮唑)(4)。其中,化合物1-3均为常温法合成的金属Zn配合物。1为零维的单核配合物,通过超分子堆积形成了叁维超分子网格,2为一维锯齿链状结构,通过超分子作用堆迭形成叁维超分子结构,3为一维链状结构。1与3合成条件的差异在于溶剂的不同,2的合成过程较1加入了4,4′-bipy,在此条件下,4,4′-bipy中N原子的配位能力要强于MMTZ-中的N原子,MMTZ-最终通过S原子单齿配位Zn(II)。化合物4为溶剂热法合成的含有Cu6Br2和Cu2(CN)2两种次级结构单元的叁维金属Cu(I)配合物,值得注意的是,在合成过程中,发生了Cu(II)的还原、有机杂环的转变等原位反应。荧光分析表明化合物1、2、4显示强的荧光发射,其中化合物1和2显示紫光发射,而化合物4显示绿光发射。通过研究不同溶剂中4的荧光发射,我们发现,化合物4的荧光猝灭对NB和2-NT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将4制备成荧光膜,在紫外灯下滴加NB或2-NT溶液后荧光膜由绿色变为黑色,实现了比色检测NB及2-NT。2.以1-苯基-5-巯基四氮唑(HPMTZ)作为有机配体,采用常温法、溶剂热法与过渡金属Co,Cd合成了四种配合物:[Cd(PMTZ)2]n(5),[Co(PMTZ)2]n(6),[Co2(OH)2(2,2′-bipy)2(HPMTZ)2](PMTZ)2·(CH3OH)2(7),[Cd2I2(2,2′-bipy)2(PMTZ)2](8)。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化合物5、6是同构的,配体采用μ2-(κN4:κS)配位模式与金属中心连接形成1D链,1D链通过超分子作用构成二维超分子结构。在化合物7中,金属Co中心之间通过μ2-(κN4:κS)配位模式的HPMTZ和μ2-配位模式的羟基连接形成双核钴结构,且Co?Co距离为2.8185?,此外,去质子化的PMTZ-作为反荷阴离子存在于配合物中。化合物8中,PMTZ-采用μ2-(κN4:κS)的配位模式连接两个Cd中心形成零维的双核结构。化合物5、8的荧光发射光谱均可归因为HPMTZ配体内部的电子跃迁,6中Co(II)金属中心间存在着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3.有机硫配体在溶剂热或常温的条件下发生原位反应,最终形成了3种化合物:[Cu3(SO4)(OH)4]n(9),[Cu3(SO4)2(OH)2]n(10),[(C7H5N4S)2]n(11)。化合物9、10是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的,是由金属Cu中心与羟基及HMMTZ脱硫形成的硫酸根结合形成的羟基硫酸铜化合物,化合物9中,Cu2+与硫酸根形成了具有两个孔道(I:4.60×4.94?2、II:7.55×9.63?2)的无机骨架,其中孔道II被[Cu(OH)4]单元填充;化合物10中,Cu2+同样与硫酸根形成了具有两个孔道(I:3.91×4.60?2、II:7.57×9.64?2)的无机骨架,而10的孔道II是由[Cu(OH)2]单元填充的。化合物11是常温法合成的,是通过HPMTZ的偶联反应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6-04-01)

李思哲,李洋,宋江锋,周瑞莎[10](2016)在《基于巯基叁氮唑及其衍生物构筑配合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巯基叁氮唑是一种含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由于具有多个配位点和较强的配位能力以及衍生物的多样性,近些年在配位化合物、医药等方面受到广泛研究。本文按照取代基数目的不同将巯基叁氮唑衍生物分为疏基叁氮唑、单取代巯基叁氮唑、多取代巯基叁氮唑、多臂巯基叁氮唑衍生物,并按照分类系统地总结了近些年来这类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结构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介绍了其金属配合物在药物、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最后依据巯基叁氮唑及其衍生物构筑配合物的研究现状,从配体、金属离子两方面对巯基叁氮唑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6年03期)

巯基钯配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特定结构和功能配合物的定向合成仍是科研工作者面临的复杂难题。由于巯基氮杂环类配体一般具有N和S两种配位原子,配位模式多样化,且近年来与各种金属离子合成的配合物,结构多样,在生物活性,催化,医药,吸附,荧光等领域表现出别具一面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巯基氮杂环配体1-(4-羟基苯基)-5-巯基四氮唑(HOPMTZ)和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Hmthd)与金属中心铜、银、锌、锰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9个荧光配合物,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测试及表征,具体内容如下:1.以1-(4-羟基苯基)-5-巯基四氮唑(HOPMTZ)为有机配体,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Cu(I)和Ag(I)作为中心配位金属的2种配合物:{[Cu(OPMTZ)]·H_2O}_n(1)和[Ag(OPMTZ)]_n(2)。由于乙二胺和铜的强的配位作用,所以加入的乙二胺的量要适量。配合物1和2均为2D层状结构。2.选用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Hmthd)作为有机配体,在改变反应溶剂,温度,pH等条件下合成了七个配合物:[Cu_4I(DMT)_3]_n(3)、[Cu_3(mthd)_2Br]_n(4)、[Ag_2(mthd)_2]_n(5)、[Ag_2(mthd)I]_n(6)[Cu(mthd)_2Cl]_n(7)、[Zn_4(OH)_6(SO_4)·3H_2O]_n(8)和[(H_3O)_2Mn_2(SO_4)_3]_n(9)。对其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固体荧光、热重和PXRD检测。在配合物3中,乙腈在铜(I)的催化下,原位生成2,5-二甲基-1,3,4叁氮唑配体,尽管Hmthd没有参与反应,但是它对晶体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配合物3由Cu_4I次级结构单元与有机配体构筑形成叁维左手螺旋通道结构。配合物3荧光光谱显示不同激发波长可改变该化合物的发光特性,在激发波长280-320nm之间,发射蓝紫光;而在330-410nm发射黄光。配合物4,5,6均为二维层状结构。对配合物5和配合物6进行了固体荧光性质测定,发现其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呈黄色荧光。配合物7为零维结构。配合物8和配合物9为无机盐类化合物,配合物8是二维层状结构,硫酸根悬挂在二维层上;配合物9是叁维无机硫酸锰骨架,质子化的水分子填充在骨架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巯基钯配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汪志勇,梁一龙,孙乐涛,余昌金,杨先炯.2,5-二-(3,5-二甲基吡唑-4-巯基)-1,3,4-噻二唑-Cd(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抑菌活性[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2].张雯.基于巯基氮杂环类配体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9

[3].林治珠.嘧啶、四氮唑类巯基氮杂环配体构筑的配合物结构及性质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8

[4].辛利东.巯基氮杂环类配体荧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8

[5].许婷婷.发光巯基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D].安徽大学.2017

[6].李思哲.巯基氮杂环配体与铜、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7

[7].杨文娟,张晓萍,刘巧云.5-巯基-2-(2-吡啶基)-1,3,4-恶二唑双核Co(Ⅱ)配合物的合成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邵佳.基于巯基嘧啶类衍生物构筑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6

[9].李洋.基于巯基四氮唑衍生物的配合物的构筑及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6

[10].李思哲,李洋,宋江锋,周瑞莎.基于巯基叁氮唑及其衍生物构筑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6

标签:;  ;  ;  

巯基钯配合物论文-汪志勇,梁一龙,孙乐涛,余昌金,杨先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