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势关系论文-王惠文,葛岳静,马腾

位势关系论文-王惠文,葛岳静,马腾

导读:本文包含了位势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缘政治,地缘位势,地缘关系,大国博弈

位势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惠文,葛岳静,马腾[1](2018)在《地缘位势与中国——中亚地缘关系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国家实力的强制性趋于无形化,焦点转向国家权力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如何转化为实际影响力等问题。关注实体空间扩张和权力争夺的经典地缘政治理论对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现实及国际问题的解释力逐步削弱。文章采用新的地缘政治视角——地缘位势及其评价方法——来定量分析国家间的地缘关系,借鉴物理学"位势"概念和国际关系学"地缘重心论"等理论构建地缘位势模型,以中国—中亚为例探讨地缘关系的变化并尝试解释其规律性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以事件数据分析法表达的中国—中亚五国地缘关系来检验地缘位势模型分析的结果,结果一致性良好,地缘位势模型对地缘关系的衡量具有较高拟合度;(2)中国在中亚各国的地缘位势总量都呈逐年上升态势,五国位次几乎没有变动,由大到小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从地缘位势变化率来看分为起步(1999—2005年)和快速发展(2005年以后)两个时期;(3)影响中国在中亚地缘位势的因素中,地缘区位是其他地缘要素的基础,地缘利益是发展国家间关系的目的和出发点,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在发展中互相促进、相互制约,这五方面也是我国在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亟待处理的战略重点。(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8年09期)

陈明艳[2](2017)在《动态能力、企业位势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快速发展时期,由创新引致的技术更新和产品迭代速率日益加快,企业正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同时,技术变革为企业在如此环境下的创新模式带来了冲击,传统的依靠企业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的线性创新模式不足以支持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如何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动态环境下增加创新产出并提升创新绩效,从而获取和维持长期竞争优势,成为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日益关注的热点。为帮助企业探寻新环境下的生存之道,基于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RBV)和能力理论的动态能力概念,以及基于创新网络和位势理论的企业位势概念被相继提出。创新网络背景下,企业由动态能力而实现的资源和能力积累,有助于企业面对动态网络视阈下的竞争变异和决策执行,从空间上提升企业位势,进而共同作用于企业创新,以不断促进企业提升创新速率和绩效。基于此,本文在相关理论和现有研究基础上,将动态能力、企业位势与创新绩效整合至同一理论框架,基于问卷调研和数据统计研究叁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了企业位势因素在“动态能力—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作用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了资源基础观与能力理论、动态能力、创新网络与位势理论等企业创新与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动态能力和企业位势概念和维度进行界定。(2)构建了动态能力、企业位势和创新绩效相互关系的整合模型,基于前文理论基础和现有文献研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假设,并进一步从研究问题出发设计了测度量表,通过企业问卷调研得到有效数据。(3)统计验证了动态能力、企业位势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假设关系,即动态能力、企业位势对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假设,以及企业位势对“动态能力—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假设和调节效应假设。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及资源获取利用、资源整合重构、机会感知识别和组织学习创造等二阶维度均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具有直接显着作用;而决策实现、变异感知和知识管理能力等企业位势因素在“动态能力—创新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位置中心性和网络关系紧密性又正向调节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本研究过程及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创新和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而且为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7-05-01)

李守伟,李志静[3](2016)在《服务嵌入、网络位势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创新网络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服务嵌入→网络位势→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并利用电子信息企业技术创新的问卷调查数据对该概念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网络能力和网络地位对创新绩效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服务嵌入对于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着,但对网络能力和网络地位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服务嵌入必须通过企业的网络地位和网络能力才能发挥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16年07期)

刘景东,党兴华,谢永平[4](2015)在《不同知识位势下知识获取方式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行业差异性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在不同行业企业知识位势下知识获取方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对生物医药、计算机、半导体和软件行业四类行业的特征分析,以及对西安市高新区252家高技术企业的调查研究及回归分析表明:知识的不同获取方式都对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但是在知识储备较宽的行业企业中,企业的内部知识共享比外部市场获取知识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产生;在知识储备较深的行业企业中,企业的外部市场获取比内部知识共享知识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产生。(本文来源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2015年01期)

李涛,张璋[5](2014)在《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家位势关系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量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资源、经济、国际化作为国家位势的评判维度,创新环境、创新潜力、创新产出作为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建立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家位势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分析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对国家位势的影响路径,并得到如下结论:1)营造国家创新环境是激发国家创新潜力的重要基础;2)激发国家创新潜力是提升国家创新产出水平的核心环节;3)提升国家创新产出水平是夯实国家位势基础、激发国家位势潜力的重要路径;4)营造国家创新环境与提升国家创新产出水平是协同激发国家位势潜力的有效途径。在以上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迅速崛起的关键路径及其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软科学》期刊2014年02期)

刘景东,党兴华[6](2013)在《不同知识位势下知识获取方式与突变创新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在不同知识位势下,内部知识共享和外部市场获取两种知识获取方式对突变创新的影响。根据对西安市高新区103家高技术企业的调查研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认为当企业在知识宽度足够"宽"的时候,对突变创新影响大的是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能力,当企业的知识深度足够"深"的时候,对突变创新影响大的是企业外部知识获取能力。所以本研究对于进行突变创新的企业,在了解自身知识宽度和深度的同时,是加强内部知识共享还是强化从外部获取异质知识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管理评论》期刊2013年07期)

叶栋梁,刘滔,马莎[7](2010)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市场位势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产业组织理论和金融学理论,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银行信贷与市场位势正相关,具体表现为与公司所在产业的赫芬达尔指数负相关,与公司的市场份额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武汉金融》期刊2010年08期)

余丹丹,张韧,滕军,万应虎[8](2010)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亚季节内振荡的基本模态及其与低频位势波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分层(500hPa、850hPa)与整层(4层)的EOF分解方法,提取出两个含有垂直结构的副热带高压(副高)的基本模态。分析表明,整层与分层EOF得到的模态有很好的一致性,这说明副高的确存在中下层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进一步引入小波能量谱讨论其周期特征,发现存在明显的20—30d和30—60d低频振荡现象;结合1995年的天气实况,诊断揭示出不同纬度上的低频位势波影响和制约副高活动的可能机理:副热带地区低频位势波影响和制约着副高主体20d左右的中期变动,而副高西端5—10d的短期过程则与热带和高纬地区低频位势波扰动能量在西太平洋地区聚集有关。(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涂方旭,董蕙清,李雄[9](2000)在《广西霜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500hPa位势高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统计广西历年霜日总数、初霜、终霜日的基础上 ,分析了广西平均霜日、最多和最少霜日、初霜平均日期和最早日期、终霜平均日期和最晚日期的地区分布情况。统计了 1 958年度— 1 998年度全区及各区域霜日总数。分析了全区及各区域霜日总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各自的(本文来源于《广西气象》期刊2000年S1期)

涂方旭,周玲萍,李雄[10](2000)在《广西主要气候要素与500hPa位势高度的非线性关系探讨及其预报》一文中研究指出初选非线性相关因子采用抛物线 (二次多项式 )模型。用曲线相关系数表示非线性相关好坏 ,并用SURFER绘图软件显示回归图作为选择模型及因子取舍的参考。对 50 0 h 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 ,计算每一个格点 (共 576个格点 )与预报量的曲线相关系数(本文来源于《广西气象》期刊2000年S1期)

位势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快速发展时期,由创新引致的技术更新和产品迭代速率日益加快,企业正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同时,技术变革为企业在如此环境下的创新模式带来了冲击,传统的依靠企业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的线性创新模式不足以支持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如何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动态环境下增加创新产出并提升创新绩效,从而获取和维持长期竞争优势,成为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日益关注的热点。为帮助企业探寻新环境下的生存之道,基于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RBV)和能力理论的动态能力概念,以及基于创新网络和位势理论的企业位势概念被相继提出。创新网络背景下,企业由动态能力而实现的资源和能力积累,有助于企业面对动态网络视阈下的竞争变异和决策执行,从空间上提升企业位势,进而共同作用于企业创新,以不断促进企业提升创新速率和绩效。基于此,本文在相关理论和现有研究基础上,将动态能力、企业位势与创新绩效整合至同一理论框架,基于问卷调研和数据统计研究叁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了企业位势因素在“动态能力—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作用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了资源基础观与能力理论、动态能力、创新网络与位势理论等企业创新与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动态能力和企业位势概念和维度进行界定。(2)构建了动态能力、企业位势和创新绩效相互关系的整合模型,基于前文理论基础和现有文献研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假设,并进一步从研究问题出发设计了测度量表,通过企业问卷调研得到有效数据。(3)统计验证了动态能力、企业位势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假设关系,即动态能力、企业位势对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假设,以及企业位势对“动态能力—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假设和调节效应假设。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及资源获取利用、资源整合重构、机会感知识别和组织学习创造等二阶维度均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具有直接显着作用;而决策实现、变异感知和知识管理能力等企业位势因素在“动态能力—创新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位置中心性和网络关系紧密性又正向调节动态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本研究过程及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创新和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而且为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位势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王惠文,葛岳静,马腾.地缘位势与中国——中亚地缘关系初探[J].经济地理.2018

[2].陈明艳.动态能力、企业位势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17

[3].李守伟,李志静.服务嵌入、网络位势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16

[4].刘景东,党兴华,谢永平.不同知识位势下知识获取方式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行业差异性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

[5].李涛,张璋.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家位势关系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量化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

[6].刘景东,党兴华.不同知识位势下知识获取方式与突变创新的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13

[7].叶栋梁,刘滔,马莎.中国上市公司的市场位势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实证研究[J].武汉金融.2010

[8].余丹丹,张韧,滕军,万应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亚季节内振荡的基本模态及其与低频位势波的关系[J].热带海洋学报.2010

[9].涂方旭,董蕙清,李雄.广西霜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500hPa位势高度的关系[J].广西气象.2000

[10].涂方旭,周玲萍,李雄.广西主要气候要素与500hPa位势高度的非线性关系探讨及其预报[J].广西气象.2000

标签:;  ;  ;  ;  

位势关系论文-王惠文,葛岳静,马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